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3916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docx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在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这是市委、市政府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会议,根据市委的统一安排,全市干部大会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放在下周举行。

我想,之所以这样安排,除了考虑建筑业元宵节后开工这一特殊性,更主要的是因为当前我市建筑业发展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及早谋划和应对。

等一下,省建设厅赵克副厅长和市委黄敏书记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做好XX年的建筑业发展工作,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建筑业对我们东阳来讲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是一个真正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大环境和“营改增”、资质就位等建筑业“新政”的影响,我市建筑业遇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困难与危机。

去年的新签订合同额、新开工面积等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面对困难,全市广大建筑企业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产值和税收仍然保持了增长态势。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29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127亿元,同比增长6%,总产值连续七年蝉联全国县级市的首位。

虽然从数字上看增速只有6%,是XX年以来增速最低的一年,但这个6%的增长的得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上半年的数字还是负增长的,下半年通过广大企业的共同努力,才有了年底这样的成绩。

去年,全市纳税超百万的企业有841家,其中建筑企业86家,比上年增加9家,建筑业实缴地方税费9.3亿元,同比增长4.1%,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是“走出去”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在省外实现的建筑业产值达1694亿元,占总产值的75.5%。

年产值超百亿的省外市场有4个,超过50亿元的省外市场9个,这两个数据与XX年持平;超过30亿元的省外市场5个,比XX年增加了1个。

有9家企业获得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全年完成境外承包工程营业额4.31亿美元,同比增长87.3%,成为建筑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是创优创牌能力实现了新提升。

去年,我市建筑企业承建工程创“鲁班奖”1项,是中天建设集团承建的郑州绿地千玺广场。

去年12月15日,李克强总理站在绿地千玺广场的对面,陪同出席上合组织总理会议的各国领导人参观了郑东新区城市建设。

获国优银奖2项,获省级以上优质工程56项,其中“钱江杯”工程8项;被认定为金华市级技术中心3家;获省级工法19项,创历史新高;中天集团、海天集团、东阳三建被评为年度“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伟基建设被评为年度“中国建筑业成长性百强企业”;中天集团、东阳三建、歌山建设还被评为全国AAA级信用企业。

  

  四是质量安全和扬尘治理取得了新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全员参与监督质量安全,建筑安全形势稳定;按照7个100%的要求抓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地施工环境、场容场貌得到明显改观,文明工地创建水平明显提升,工地扬尘控制基本达到要求,得到了金华市政府检查组的肯定。

  

  五是服务意识和效能进一步增强。

房地产业不景气给我市一些建筑企业带来了致命的冲击,由于资金链断裂,部分企业涉足非法集资影响了社会稳定,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处非办,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置非法集资案件。

同时,我们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将建筑业列入政府转贷资金帮扶范围,全年办理转贷35次计6.6亿元,帮助企业解决了转贷困难。

此外,我们积极向省建设厅反映资质就位中和企业外出承接业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六是建筑领域经济犯罪打击力度加大。

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去年受理建筑业案件30起,立案21起,采取强制措施31人,移送起诉30人。

开展了建筑业违法犯罪和工程款拖欠专项整治行动,尽可能地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市人民法院、市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也积极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为促进我市建筑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在去年这样艰难的市场环境下,我市建筑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建设厅等上级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合力帮扶的结果,更是广大建筑企业顽强拼搏、奋发有为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我市建筑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在座的企业家、管理人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建筑从业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形势,稳中求进  

  大家都在说,这两年建筑业发展已经步入“冬天”,但我们有没有去深究“冬天”来了,“冬天”会持续多久?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些年来,我们的建筑业大会不是发几块奖牌、讲几句套话,而是对建筑业的发展形势做出了认真的分析,早几年前我们就对建筑业风险问题做出了预警,那些公司老总来的、认真听的,我想多少会有所收益。

当然,我们不是专家,我们的观点也不一定准确,但是,我们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观察,会更加全面一些、客观一些,我想把我们对建筑业发展的研究和思考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从行业内部看,我市建筑业历经了多年高速增长,从总量上看我们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我们能不能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建筑强市”?

我想,除了中天集团等少数几家特级企业之外,我们大部分的建筑企业还停留在外延式扩张这样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行业内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的问题和矛盾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一是企业两极分化严重。

目前我市建筑企业总数达到275家,其中特级企业5家、一级企业68家,占总数的26.5%;二级企业59家、三级及其他企业143家,占总数的73.5%。

去年一级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2079亿元,占了整个建筑业总产值的92.7%。

光中天建设集团一家就完成产值630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将近三成。

  

  二是企业施工结构不合理。

我市建筑企业的经营结构单一,还是土建一枝独大,房建施工占建筑经济总量的84.6%;专业企业比例偏低,132家二级资质以上企业中,专业企业只有48家,占36.9%,我们都知道,相比房屋建筑,专业施工的利润更加丰厚,关键是我们很多的企业没有相应资质这个“金钢钻”,怎么能揽得了“瓷器活”?

专业承包贡献率更低,占比27.6%的专业承包企业产值仅占总产值的15.4%,去年9.3亿的建筑业地方税收中,专业企业的税收仅占5.5%;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我们的专业企业规模较小、资质的科技含量较低,全市73家主项为专业资质的承包企业中,一级资质的仅24家,且大多是市政、装饰、园林和仿古等科技含量不高的资质,承接高大难项目的科技含量低。

为此,我们在新一年的建筑业扶持政策中,突出了扶持专业施工的政策导向,对专业施工参照房建标准给予加倍的奖励,如获得“鲁班奖”的,我们给予奖励20万;对专业施工企业获得“詹天佑奖”、“梁思成奖”的,我们加倍给予奖励40万。

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专业企业尽快成长起来。

三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们的一些建筑企业还在延续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经营中项目分包制、挂靠制仍是主要承包方式,直营方式推广难度大,承接“高、大、难、新、尖”工程的能力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也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

四是企业对“新政”出台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住建部出台资质换证新标准和开展“两年质量行动计划”,以及今年势必推行的“营改增”等一系列建筑业“新政”,加剧了建筑企业应对困难的难度,有的建筑企业对此没有做充分的准备,一时难以适应,甚至束手无策。

五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前几年,很多建筑企业为承揽工程,在缺乏有效抵押物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以高利息吸收社会资金,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和财务成本,有的企业甚至利润不足以支付高额利息。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工程款拖欠现象严重,甲乙双方经济纠纷剧增,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问题,陷入了经营困境。

去年,市政府决定将建筑业列入转贷资金扶持范围,就是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实实在在帮企业减轻点负担。

  

  从行业外部看,首先,要对当前面临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有过“苦日子”的思想准备。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中国建筑业经历了将近30年的增长,特别是近十来年的增长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只有上升期,自XX年房地产市场步入低谷以来,建筑业发展也遇到了拐点,进入了一个转折期,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要清醒认识建筑业高速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

建筑业与房地产业好比“孪生兄弟”,与宏观经济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建筑业又处在房地产业下游,在紧缩政策下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更大一些。

新年以来,央行放松房贷政策、部分二三线城市楼市回暖,似乎有阵阵暖风吹来,但房地产库存量实在太大,这里还不包括已售出住房的高空置率,如果没有大的改革措施出台,要全面消化库存时间可能会拉得比较长,市场能否真正回暖,关键取决于有没有有效需求,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有效需求能否真正起来也很难说。

总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房地产业“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已经是“白银时代”,“躺着赚钱”的好日子可能不会再回来了,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重回盲目扩张的老路,要始终把稳健发展、防范风险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其次,要认清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及早谋划和推进发展路径转型。

XX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经济新常态”,这是经济转型期的大背景、大逻辑,如果我们对这个大背景、大逻辑认识不清、认识不足,难免会在发展中栽跟斗。

过去发展,我们主要依靠规模扩张、低价劳动成本、低价土地政策、不注重环境保护,今后要向质量效益型方向转变。

从表象上看,新常态是经济增长减速换挡,但其本质是发展动力的转换与重塑,核心是将经济发展动力从依靠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大规模投入驱动切换到创新驱动上来,提高发展质量和生产效率。

我觉得这一点对建筑业来讲是很有针对性和启发意义的。

这些年来,我们建筑业高速增长,靠的是什么?

外部靠的是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浪潮带来的巨大房建市场。

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建筑业的高速增长又有多少的科技含量?

还不是靠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投入,靠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一旦房地产的“潮水”退去,建筑业的“软肋”就显露出来了。

过去30年,靠着投资拉动和低价劳动力,建筑业实现了繁荣,但同时也掩盖了行业内部企业结构失衡、行业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下降、操作工人技能水平低下、资源消耗量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东阳的建筑业应该怎么走?

我想,靠铺摊子盲目扩张的老路肯定不能去走了,我们必须抬头看天、低头看路,正确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建筑业发展的新常态,真正把建筑业发展转移到依靠集约管理和技术进步与质量效益型的良性轨道上来。

以前形势好时,我们有些企业忙着坐收管理费,疏于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对新常态认识不足,转型发展的动力不强。

我想,经历了风风雨雨,希望这些企业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只有看得更远,才能走得更远。

我们要推动建筑业转型,向哪里转?

怎么转?

我想,房建业务在巩固市场份额的基础上我们要把它做优,专业施工在提升科技含量的基础上我们要把它做强,境外业务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我们要把它做大,只有在这些方面真正转到位了,我们东阳才能真正称得上全国“建筑强市”。

最后,要善于抢抓机遇,坚定推动建筑业稳健发展的信心。

经过了去年的“寒冬”期,特别是“中仑建设”等非法集资案件,给人感觉建筑业是伤痕累累、哀鸿遍野,对我们建筑业的发展前景失去信心。

我认为,盲目冒进要不得,盲目悲观也是要不得的。

房地产建筑业是一个基础性的产业,只要有人,就有居住需求,就需要房地产,就有我们的建筑市场;房地产建筑业同时还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相关的产业有50多个,仅房建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就有76大类、2500多个规格、1800多个品种,而且很多相关产业如金融、钢铁、水泥、家电都关系国计民生,这也是大家既不愿意看到中国经济房地产化,又不得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