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476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开学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三开学考试语文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8月开学考试语文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摩擦力  名门旺族 对称(chèn) 殒(yǔn)身不恤

B.挖墙脚  转弯抹角  隽(juàn)永  嗤(chī)之以鼻

C.纪传体  多难兴邦  叨(dāo)扰  佶(jí)屈聱牙

D.犹其  整齐划一  倾轧(yà)  囤(tún)积居奇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由于感到美国对中国崛起面临      的问题,日本借钓鱼岛问题试图修宪,行使所谓“集体自卫权”,组建“钓鱼岛专属部队”……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已有    之势。

中国人民对日本的挑衅行径保持警惕是     的。

A.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非议B.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非议

C.鞭长莫及 死灰复燃  无可厚非D.望尘莫及  东山再起  无可厚非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④①⑤⑥②③B.④⑤②③①⑥ C.③②④⑤⑥①D.③②⑥④①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这部对话式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说教的现象。

D.批评学生首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5.根据下列材料要点,为“青奥会”下定义。

(3分)

①青奥会是为14至18岁青年人设计的综合运动会。

②它是国际奥委会于2007年,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倡议下创办的。

③这项体育赛事糅合了体育、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内容。

④这个综合运动会旨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卓越、友谊、尊重”的奥林匹克理念,让青年们从运动中收获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

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

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

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

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

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

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

“有言不信。

”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

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

幸察。

【注】①先辈:

对乐秀才的尊称。

6.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

(1)及门而贽贽:

__________________

(2)而又辱之辱:

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徘徊:

_________________

(4)敕学者去浮华敕:

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C.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8.结合全文,欧阳修认为自己的文章“不足学”“不可学”的原因有哪些?

(3分)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2)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

(3)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①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②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

①天宝十三载(754年)的秋天,关中一带大雨,六十余日不止,庄稼遭受了很大损失。

玄宗很忧虑,宰相杨囯忠挑选一些未受灾害的禾苗献上,说:

“雨虽多,不害稼。

”杜甫这时候正困守长安。

②决明:

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

请简要分析(2分)

(2)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4分)

(3)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

(1)浮光跃金,__________。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

(3)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5)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6)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7)君子矜而不争,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叶倾城

  我是“外地来京人员”,初到北京,一切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狂喜。

在车上一直凭窗张望,一会儿看一大堆金发外国人,一会儿又留意遥遥的过山车,突然我大叫:

“马,马,活的马,马在走路。

”满车人大笑。

  的确,我是来了北京,才能想象城市里还有马车。

时常是卖水果的,夏天是西瓜香瓜,其他季节什么都有,但都是廉贱的,绝对没有卖火龙果的。

摊主不怎么吆喝,只是坐在车帮上,手里玩弄着一根系了很多七彩化纤绳子的鞭子。

而他的马,就在车前站着,有时候啃一点儿干草。

我观察了很久,才确定马不能像骆驼或者大象那样跪下来,草在地上,它就把双腿分开,脖子探得长长的,头控得低低地,默默咀嚼,默默反刍。

人和马,都很安静。

  我喜欢马,觉得它美丽,颈背的线条既柔和又矫健。

拉车的马大概没什么名种,灰白、黄褐、泥色,杂色斑驳,马尾偶尔摆荡一下——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因为有个执著的知识分子,不管其他人如何打扰他,都要讲完“马尾巴的功能”。

马儿们都有明亮的大眼睛,眼皮垂着,有一种良人处子般的温驯。

我想去轻触它的鬃毛,但我不敢。

  “马,咬人吗?

”我终于忍不住问。

摊主哗地笑开:

“不咬,它可听话呢。

”“那,我能喂它点东西吃吗?

  我找到一颗巧克力,手欲伸不敢伸地,给它。

马是闻到了食物的味道吗或者出于本能判断,知道这是一个喂食动作?

它低头来俯就,滚热的鼻息喷在我手心,像火车的汽笛。

我害怕,手越压越低,马突然一个猛低头,卷走了巧克力,它的舌头,粗糙而热湿,令人印象深刻。

  因为有一匹马吃过我的糖,我觉得我与全世界的马,都交上了朋友。

每次在路上遇到马,我都会多看几眼。

夏天时,马的鬃毛被剪得极短,齐齐整整,像时髦男孩子的板寸。

我看着就想笑,也觉得心里很暖,农业社会人与牲口的情,还留存着。

  下午时分,我在三环上,车少人稀,对面车道却突发混乱,几辆车紧急刹车、避让,带出一片刺耳的摩擦声。

而一辆马车,正逆行疾驰,车主策马扬鞭,马蹄在柏油路上打出一片“答答”。

我正错愕,身边的的士司机说:

“得,遇到城管的了。

”我忧心忡忡地问:

“抓到会罚多少呀?

”“咳,这一车果子,都不够罚的。

  很久我都忘不掉那在三环上逆向狂跑的马,四蹄如此惊惶。

我问老公:

“如果一辆车和一匹马撞上了,谁会赢?

”他大笑不已:

“你居然还是理工科出身,”然后才说,“你忘了马力这个词吗?

捷达的马力最高可以达到300多。

”那么这场PK,一旦发生,车会完胜!

霎时间我想到了悲嘶、血肉横飞、粉身碎骨……

我当然知道北京是一所城市,而马属于乡村。

我完全承认马不应该进来,但是,谁有头发愿意装秃子?

谁开得起宝马会自驾一辆马车?

报上有这样的新闻,为了躲避城管的追捕——他们一定是开着车的,咆哮的机器怪兽,着急的马车主用小刀刺马:

马儿你快点跑呀快点跑……血,点点滴滴,洒了一路。

那是同一只手,同一把刀,为它剪鬃的,以及刺向它身体的。

我想起很多年前,尼采在路上,看到一个农夫在鞭打自己的驴,尼采不顾一切上前救护,抱着驴头失声痛哭: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12.文章开头一句“我是‘外地来京人员’”有什么作用?

(4分)

13.文章着力叙写给马喂巧克力和马车逆行疾驰这两件事的意图是什么?

(6分)

1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马车进城”有怎样的观点?

(4分)

15.本文曾以“马在走路”为题发表。

你认为原来的题目和现在的题目哪一个更好一些?

请说明理由。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中国式过马路

①在欧美各大城市,红灯一亮,行人自然在马路两旁戳立不动,绿灯一开,鱼贯而过,自觉得近乎条件反射。

而在中国,“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却成了“中国式过马路”的经典概括。

②西方的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常常让我们汗颜,并且往往引申出一个结论:

人家真文明,真守法。

由此又产生了九斤老太式的喟叹:

中国人的法律观念太差了。

在我看来,“中国式过马路”不仅仅是中国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的落后写照,更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生动标本。

③“中国式过马路”凸显的,是中国人集体漠视规则意识。

在中国,规则意识很早就有,格言古语都有强调,最著名的便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规则存在,并不一定得到广泛认可,除了信奉法家思想的秦以外基本没有在中国占据过统治和主导地位。

另一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规则;而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守规则,把遵守规则内化为人格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