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954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

《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docx

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二◦一六年二月

前目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提高纺织行业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特组织编写了《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本手册结合了纺织行业特点,针对易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和多发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运用经验法、类比法、事故分析法等方法,提出了纺织行业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的主要内容及其防范措施,供有关企业在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制订防范措施中参考,供监管部门作为重点执法检查内容参考。

纺织行业中的棉、毛、麻、丝絹、化纤和针织等纺织作业的工艺相似,本手册将这些作业的危险因素合并辨识。

纺织行业中的染整加工工艺流程均是类似的,因此单独辨识染整加工的危险因素。

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是纺织作业和染整作业合并加工,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内容及防范措施,在纺织加工和染整加工及服装行业中的相关部分查找。

由于纺织行业门类比较多,生产特点相差较大,加之编写时间和水平所限,本手册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参考使用的同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及时改进完善。

目录

一、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1)

二、染整加工(7)

三、服装行业(11)

四、非家用纺织制成品行业(12)

五、公共部分(13)

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棉(麻、毛、丝绢和针织)纺织加工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一)前纺工序

1

清梳棉

(1)开松过程打击金属块、丝等杂物产生金属火花,设备、管道摩擦、撞击产生金属火花;

(2)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吸烟等点火源;

(3)原料缠绕转动轴发热等引发火灾。

火灾

中毒和窒息

(1)排除金属杂物:

在第一道抓棉应安装强力磁辊,在输棉管道等部位安装金属探(吸)除装置,将金属杂物从原料中分离,在输棉管中设置屏障,将打开、扯松的原料中的金属杂物排除;

(2)控制与消除火源:

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人,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人车间机动车采用防护完好的电瓶车或排气管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置,设置防火分区,采用A1、A2级不燃性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安装防火门进行分隔;

(3)检查和清洁:

及时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照明灯具上的纤维、花絮缠绕、积聚,及时现场巡查清除可燃杂物。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

2

从抓棉至成卷的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轧点、传动、旋转,以及平台等部位

(1)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损坏或联锁装置缺失、无效,无警示标识;

(2)机械轧点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或生头板缺失,无警示标识;

机械伤害高处坠落

(1)在抓棉机吸斗观察窗,混开棉机滚筒部位、滚筒顶盖、打手部位,开棉机打手部位和成卷机综合打手处等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应安装电气联锁与机械联锁的保险装置,做到完整、可靠、有效;

(2)当设备运转时,观察窗、检修门应确保无缺失,不可打开;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

《纺织机械安全要求》(GB/T7780.1)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3)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3)机械传动、旋转部位防护装置缺失,无警示标识;

(4)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或防护栏高度设置不符合要求;

(5)处理故障违规操作;

(6)擅自拆除联锁装置、防护装置;

(7)不采取生头板操作。

(3)机械打手观察窗、检修门使用有机玻璃,厚度不小于3毫米,且无破损缺口;

(4)机械打手采用网孔结构补风门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圆孔的短轴尺寸必须小于12.5毫米,与危险区域的安全距离必须大于92毫米;

(5)成卷压辊棉层轧点部位配备生头防护装置,做到完整、有效,未采取自动成卷的设备应配备生头板;

(6)按标准设置操作和检修平台。

3

锡林抄针门、刺辊后车肚门,以及传动、旋转等部位

(1)锡林道夫三角区无防护装置或联锁装置缺失、无效;

(2)刺辊后车肚门无防护门,联锁装置缺失、无效,无警示标识,违规清洁刺辊后车肚。

机械伤害

(1)锡林道夫三角区应安装安全档板,采取联锁装置,当设备运转时,抄针门打不开,做到完整、可靠、有效;

(2)刺辊后车肚门安装防护装置,做到完整、有效;

(3)剥棉部位应安装安全防护罩。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纺织机械安全要求》(GB/T7780.1)

4

滤尘室

(1)滤尘室部位设置不当;

(2)滤尘室通风系统不良或滤尘除尘失效;

(3)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不符合要求,在粉尘云状态时发生电气短路及燃烧,导致粉尘爆炸;

(4)有违章动火和烟头、打火机等外来火种;

(5)粉尘、纤维、花絮积聚,发生自燃。

其他爆炸

火灾

中毒和窒息

(1)合理设置滤尘室,与其他部门应按规定设置防火间距,禁止将滤尘室设置在车间的地下室、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

(2)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滤尘室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必要的泄压泄爆措施;

(3)淘汰、更新落后的滤尘设备设施;

(4)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满足车间、生产除尘系统的吸风量和粉尘捕集要求;

(5)控制与消除火源:

严禁违章动火或外来火种进人滤尘室,及时清除粉尘积聚。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8号)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5

纱(线)烧毛

(1)燃气管道腐蚀、超压等原因造成燃气泄漏;

(2)避雷、接地设施缺失、无效,遭受雷电或静电聚积;

(3)机械运转发生故障等原因发生纱或布燃烧造成火灾;

(4)通风不良导致局部燃气积聚,易产生爆炸。

火灾

爆炸

(1)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安装燃气管道、贮罐、设置汽化室,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与其他部门保持符合规定的防火间距,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禁止将汽化室、贮罐设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

(2)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汽化室、贮罐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泄压泄爆、遮挡强光、通风降温等设施;

(3)管道、贮罐和设备的焊缝、阀门、法兰和与贮罐壁连接等处完好无泄漏,管道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加设阴极保护装置;

(4)严禁违章吸烟、非工艺性火源或外来火种进人汽化室危险区域;

(5)安装气体泄漏、火灾感温等装置和自动灭火喷淋设施;发生泄漏时,紧急关闭系统、停止设备运转,并及时扑灭烟火;

(6)按规定落实通风排气、喷淋降温、遮挡强光等措施,防止燃气泄漏;并禁止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火星的工具;

(7)改善烧毛作业环境,保持车间良好通风;

(8)按规定发放、正确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禁止穿着产生静电、火星的服装进人危险工作区域;

(9)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危险化学品MSDS。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AQ7003)

(二)织造工序

1

浆纱

(1)隔热防烫措施不落实;

(2)潮湿环境导致绝缘失效。

灼烫

触电

(1)蒸汽管道、箱体、排气装置应当采取隔热防烫措施;

(2)浆纱和浆纱烘箱设备内及潮湿处的电气装置、工作照明、电气线路应符合国家规定,采用安全电压及防水、防潮灯具。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25295)《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2

丝绢行业的缫丝场所电气设备

高湿度环境导致电气腐蚀。

触电和火灾

(1)适当缩短更换周期;

(2)加强检查和维护。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T25295)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19517)

3

毛纺行业的洗毛作业

酸洗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或使用不当。

化学灼伤

重点对面部、手部、上肢等重点部位的防护。

按标准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

4

麻纺行业的脱胶作业

使用含氯物质作业不当造成氯气伤害。

急性中毒

按标准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

5

化纤纺丝工序中筛料、干燥、纺丝、卷绕、成型和触及可燃、易燃原料

(1)联苯醚泄漏,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

(2)有违章动火和烟头、打火机等外来火种;

(3)纤维、花絮积聚,发生自燃;

(4)电气火灾;

(5)联苯醚泄漏燃烧(分解)产生有害气体;

(6)法兰漏浆、联苯醚泄漏、喷丝板堵塞造成高温烫伤。

火灾

中毒和窒息烫伤

(1)严格维保检查,及时发现消除泄漏点;

(2)及时巡查,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或照明灯具上的纤维缠绕和积聚;

(3)严禁违章动火和外来火种进人;

(4)安装火灾报警联动监控和自动灭火等装置;

(5)联苯箱体和直(弯)管应完整无泄漏,联苯装置防爆膜应可靠、有效;

(6)现场宜安装气体泄漏自动报警装置,在处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或有烟雾的事故时应佩戴好防烟(毒)面具。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1)违章动火、吸烟等外来火种;

(2)通风管道不畅积淀物起火;

(3)电气火灾;

(4)浸胶箱燃气泄漏。

火灾

(1)严禁违章动火和外来火种进人,动火作业须按特级动火审批;

(2)严禁热媒泄漏和热媒敞放,及时消除设备泄漏点,确保设备安全防护完好、有效,热媒泄漏应及时处理干净;

(3)及时清除积聚设备、管道或照明灯具上的飞花、纤维以及可燃杂物;

(4)定期保养通风管道,清洁积淀物。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AQ700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

6

化纤纺丝、集束、牵伸、卷曲、烘干、切断等生产环节

(1)纺丝生头时产生硫化氢废气造成人员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