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本科教育发展规模适度性研究.docx
《我国本科教育发展规模适度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本科教育发展规模适度性研究.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本科教育发展规模适度性研究
提供各专业全套毕业设计
学校代码:
10254
密级:
论文编号:
SHANGHAIMARITIMEUNIVERSITY
硕士学位论文
MASTERDISSERTATION
我国本科教育发展规模适度性研究
学科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作者姓名:
冀小幸
指导教师:
孟玉红教授
完成日期:
二○○七年七月
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论文中除了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它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其它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上网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我国本科教育发展规模适度性研究
摘要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尤其对本科生的扩招数量最为显著。
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整体来说越来越严峻,本科毕业生也不例外。
很多人把本科生就业难问题归咎到扩招上,但是教育部却认为,我国当前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与扩招没有必然的联系,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重要产业和行业紧缺的人才还是要加快培养的。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国家做出了适度控制高校招生增长幅度的决定。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在未来几年内会继续进行本科生等高等人才的扩招。
同时有国内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本科生教育存在着“过度教育”问题,因为目前很多本科生的就业情况已经说明了我国的人力资源存在着浪费问题。
就我国目前本科生的整体状况来看,一方面是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是本科生仍在继续扩招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当年提出高校扩招的理论依据,从经济增长角度在理论上分析影响我国本科生需求的主要因素,认为一个国家本科生拥有量应该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而不是与其所占的人口比例有关,同时认为资本存量和本科生拥有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并使用美国的资本存量与本科生拥有量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论。
并对我国近些年来本科生拥有量和本科生招生量进行检验,同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本科生拥有量和本科生招生人数的多少。
关键词:
资本存量教育过度本科生招生规模
ResearchontheProperScaleofChina’sGraduates
ABSTRACT
Chinabegantoenlargetherecruitmentofhigheducationscalefrom1999;particularlythenumberofincreasinggraduaterecruitmentismostnotable.However,thecurrentemploymentsituationofthegraduateisnotgood,becauseoverallitismoreandmoredifficultforthemtogetajoborgetajobwhichisverygood.
Manypeopletaketheunemploymentproblemofthegraduateproblemtothepolicyofenlarginghigheducationscale,butChina’sEducationMinistrybelievesthatthecurrentproblemofundergraduateemploymentsituationhasnotcertainrelationshipwiththehigheducationscaleenlargementpolicy,inordertomeetthefuture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ic,itisnecessarytoacceleratetheeducationofundergraduatestudentstomeettheurgentlyneeds,theshortageofimportantindustriesneedsandtheimportantindustriesdemands.However,inordertoenhancethequalityoftheundergraduateeducation,thegovernmenthasalreadymadesomepoliciestocontroltheincreasespeedoftheundergraduatestudentrecruitmentinthenextfewyears.Thismeansthatourgovernmentwillcontinuetoenlargetherecruitmentnumberoftheundergraduatestudentinthefuture.Whilesomedomesticscholarsthinkthattheundergraduateeducationscaleofourcountry’sis“over-education”,becausethestatusoftheundergraduatestudentunemploymentratiohasalreadyshowthatthereiswasteofhumanresourceinChinacurrently.
Fromtheoverallemploymentstatusofthegraduates,wecanseethattherearetwoproblemsexisted:
oneistheemploymentsituationofthegraduateshasbecomeabigproblemofChina;theotheristhecontinuingenlargementpolicyoftheundergraduatestudent.Thisdissertationmainlywanttoanalyzethetheorieswhichtheenlargementpolicyoftheundergraduatestudentbasedonisreasonableornot,todiscussthemainfactorswhichinfluencethedemandsofthegraduateformtheangleoftheeconomicgrowththeories;thisdissertationbelievesthatthenumberofthegraduateacountryneededisdecidedbythelevelofitseconomicdevelopment,otherthanitspercentageofthepopulationoritsproportionoftheproperpopulation.Atthesametime,thedissertationbelievescapitalstockandthenumberoftheundergraduatestudentacountryownedhasafunctionrelationship.ThisdissertationtakescapitalstocknumbersandthegraduatenumbersinUSAforaexampletoanalyze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mandgetconclusions.ThentakingthecapitalstocknumbersofChinatocheckthenumberofthegraduatethatChinaownedinrecentyearsandgetthepropernumberoftherecruitmentgraduates,italsoforecaststheundergraduatestudentnumberofChinaownedandpropernumberofrecruitmentgraduateinthefuture.
JiXiaoxing(InternationalTrade)
DirectedbyprofessorMengYuhong
KEYWORDS:
capitalstock,over-education,graduate,recruitmentscale
目录
第一章引言6
第一节研究背景6
第二节研究问题8
第三节研究目的8
第四节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8
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10
第一节国外相关理论及模型研究综述10
第二节国内相关理论及模型研究综述15
第三章决定本科生需求规模的理论分析18
第一节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理论之评价18
第二节本科生需求规模的相关性分析22
第四章模型的建立27
第一节K-L模型27
第二节相关数据处理27
第三节参数估计31
第五章我国本科教育规模的适度规模33
第一节我国本科招生规模是否过度之验证33
第二节对未来几年我国本科生适度招生量的预测34
第六章结论38
致谢39
参考文献40
附录142
附录244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
199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高等教育要有较大发展,到2010年,入学率接近适龄人口的15%。
1999年,从原定的130万人再扩张30万人,比1998年增加51万。
在此基础上,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221万人,2001年又招生268万人,2002年招生数量达321万人,2003年招生382.2万人,2004年招生447.3万人,2005年招生505万人,到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已经达到540万人。
2001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的《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中国将在2005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入学率将达到15%以上”。
在2004年,教育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正式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已经超过两千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超过19%,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到2005年,我国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早已提前完成了2010年入学率接近适龄人口15%的计划。
华东理工大学潘家祯在《用创新的理念培养创新的学生》指出:
毛入学率从5%到15%,美国用了30年、英国25年、法国28年、日本23年、韩国24年,平均为26年,而中国只用了不到10年。
我们几乎是用发达国家3倍的速度,走完从毛入学率5%到毛入学率15%的这段历程,高速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阶段。
然而随着大学的扩招,本科生数量的急剧增加,本科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现实摆在我们面前。
据教育部统计,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
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人,2006年初次就业率还没出来,按初次就业率70%来算,将有超过110万左右的大学生生处于待业状态,而这其中,本科生的数量占了很大比例,尤其是一些相对较差学校毕业的本科生。
不久前,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首次向社会公开招聘13个环卫工职位,引来286名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等人才报名竞争。
其中,一个终日与病死畜禽打交道的职位,居然引起19名本科生女工和7名研究生角逐。
最终,应聘者中有一名博士,4名硕士和6名本科生被录用。
2007年4月16号,北京一洗浴中心招聘搓澡工,捏脚工,服务员等,而且要求应聘者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该洗浴中心负责人介绍,他们收到5000多名大学生生的应聘材料,其中四成左右即2000名本科生应聘搓澡工职位。
这些看似和本科生身份很不相符的职位,在今天却引来的数千名天子骄子的争相应聘,其中,还不乏主流意识中的外语、计算机热门专业学生。
这些现象说明了目前我国本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教育部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与扩招没有必然的联系,就我国现在的情况,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在2003年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达到580名,美国在2003年就已经达到了520名,所以我们国家的大学生数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还需要进一步的扩招,以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汤敏博士认为:
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
当前的实际情况是,中国的教育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更不能说是适度超前。
即使从数量上来看,我国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还远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甚至于低于我们发展水平的发展中国家。
从质量上看,我们的教育更是赶不上市场的需要。
一个国家要想比别的国家发展得更快一些,必须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上适度超前发展。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大学生的数量相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来说多了,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率在逐年降低,存在着“教育过度”问题,从而造成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二节研究问题
从上述的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已经表现出来的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中占主角地位的本科教育规模问题。
那么,我国是否存在着教育过度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是不是与扩招没有必然的联系,我国的扩招依据是否合理,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人口中本科生的拥有数量究竟应该与总的经济活动人口成比例,还是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比例。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下,经济活动人口中应该拥有多少本科生,我国每年适度的本科生的扩招规模是多少。
第三节研究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分析我国近些年来本科生的拥有量是否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及我国近些年来本科生的招生人数是否合理;估算出我国近几年本科生的拥有量,应招生的本科生数量,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本科生拥有量及招生量。
第四节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本文通过查询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有关高等教育规模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同时收集相关本科生拥有量和资本存量的数据,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研究我国用每万人中大学生的数量作为我国高校扩招的依据是否正确。
其次通过经济增长源泉理论对影响一国本科生需求规模的因素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建立K-L模型,以美国历年经济活动人口中本科生的拥有量和资本存量进行回归分析。
在对我国本科生需求进行定量分析,验证在当前我国拥有的资本存量下,经济活动人口中本科生的拥有量应该为多少,推出我国每年本科生的毕业人数,进一步得到我国每年应该招生的本科生的数量。
同时,本文对我国未来几年经济活动人口中本科生的拥有量和本科生招生规模进行了预测。
图1.1论文结构图
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国外相关理论及模型研究综述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MassHigherEducation),该理论是美国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MartinTrow)教授提出的,他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探讨数量增长与性质变化的关系,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Elite)、大众(Mass)和普及(Universal)”三个阶段。
他认为:
“精英高等教育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
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的情况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
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高等教育模式。
”这就是著名的“三段论”。
马丁·特罗指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的概念,大众化的进程包含量的增长和质的变化两个方面。
两者的相互结合使原来只以数据所表示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具有了丰富的质的内涵,也使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质的飞跃有了量的参照系。
他的“三段论”一经提出,既为西方国家欣然接受,并在发展中国家得到认可。
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观点出发,剖析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所存在的质的变化。
马丁·特罗所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主要是根据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而构建的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简单的思想框架,它只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刚进入大众化阶段,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的学术思想和理念用于解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时,并未像他所断言的那么简单,按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量”变指标来衡量,我国已经达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我国在“质”变上却没有跟上量的变化,在高等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其却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一个理论依据之一。
二过量教育理论
以文莱为代表的过量教育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各国对受教育人口,特别是较高层次教育人口的需求急速增长,同时许多国家却出现大量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反常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地研究,逐步兴起了以文莱为代表的过量教育理论。
他们认为引起这种反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过量教育,过量教育使大量高校毕业生“高才低就”或“毕业即失业”,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社会生产效率,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曾满超教授和莱文教授认为属于下列3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称作“教育过度”:
(1)接受过同等教育水平的人,其经济地位或收入比以前下降了;
(2)受教育者没有完全达到他们预期的职业目标;(3)工作人员掌握的技能超过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的需要。
应该指出该理论在分析过量教育对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影响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其判断标准隐含二元对立观点,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真正解决;同时,其论证更多地是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描述与概括,而不是对其内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因此,其研究是初步的,其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重,存在着大量高校毕业生“高才底就”和“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从这些表面现象来看,我国确实存在着“教育过度”问题,而且从曾满超教授和莱文教授认为的3种“教育过度”的情况来说,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存在严重的教育过度。
三人力资源开发层次四阶段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钱纳理提出了人力资源开发层次随经济发展水平高移化的四阶段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第一阶段,应该以普及初等教育为重点和标志,完成进入工业化前的人力资本积累,这一阶段人均GDP为500~800美元;第二阶段,以职业教育和培训为重点,配合经济外向型发展,以低成本和相对较高的劳动者素质获取比较优势,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这一阶段人均GDP为800~1500美元;第三阶段,以中学后教育多样化和建立高技能培训体系为主要标志,与产业结构高度匹配,用知识和技能的积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这一阶段的人均GDP为1500~3000美元;第四阶段,以建立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标志和重点,注重人的知识、技能、态度以及综合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学习化社会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一阶段的人均GDP为3000美元以上。
这个理论说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269美元,按照该理论,我国仍处于第二阶段的发展,但我国在1999年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的扩招,中等职业和培训的招生人数却在逐年下降。
直到2005年,我国人均GDP才达到1703美元,才算是进入第三阶段,而此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经在世界各国中排首位了。
2006我国人均GDP为2004美元,该理论说明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阶段性,是循环渐进的。
而且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用人力资本的积累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该理论是也是建立在对西方国家总结的基础上的,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不能作为标准来判断,应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分析。
四经济增长源泉理论
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有三个决定因素:
劳动(可以参与经济活动的人);资本(设备,厂房和其他生产性设施);技术(关于如何用劳动和资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知识)。
劳动即经济活动人口,并非人口中的每个人都属于劳动的范畴。
儿童或到退休年龄的人口都是劳动之外的人口,即使是工作适龄的人口中因为存在失业人员或因其它原因无法就业人员也包含在劳动人口之内。
用L表示经济活动人口数量。
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第二个因素。
在任意给定的一年内,实物资本的存量如飞机制造厂,电子计算机,卡车等都是由前一年的投资决定。
经济当中资本存量的增加将使经济能够带来更多的产出。
使用K表示现有的资本存量。
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第三个决定因素,它告诉我们,用于生产的给定数量的资本和劳动,可以带来多少产出。
使用A代表技术。
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
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
、
和
的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
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
该生产函数把不同水平的产出与经济活动人口,资本存量,技术联系起来。
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并把人力资作为一种单独的要素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所谓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
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式中,Yt、Nt和Kt的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Ht代表人力资本,A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
本科生作为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在经济活动人口中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需求规模与其它两种要素相关,因此,在分析经济活动人口中本科生需求时,需要从与之相关的资本存量和技术进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五哈罗德-多马模型
早期最有影响的增长模型是在20世纪40年代分别由英国经济学家R·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E·多马提出来的。
哈罗德模型-多马(Harrod-Domar)模型,由于这两个模型中哈罗德模型被认为具有丰富的内容,故主要以该模型为代表。
其基本假设是劳动力L和资本K之间不可以相互替代。
为了生产1个单位的产出Y,需要使用α个劳动力和β单位的资本(例如为了生产100万元的产品,需要投入300个劳动力和700单位的资本。
)。
其中的哈罗德模型的假设前提是: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即
,这里的s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3)生产过程中只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