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978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

《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的历法.docx

中国古代的历法

中國古代的曆法

王力 

  古代的曆法,起於商代以前,後來逐步改進。

經過天文學家祖沖之、僧一行、郭守敬等人的研究,到了清代,中國的曆法已經到了完善的地步。

這裡簡單地介紹中國古代的曆法。

由於曆法和天文有密切關係,同時我們也講一些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常識。

 

 

一、年 歲

 

年和歲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1]

十二個月為一年。

閏年有十三個月。

平年有354日(包括六個大月,六個小月),閏年有383日。

太陽一週天為一歲。

所謂太陽一週天,實際上就是太陽過春分點,循黃道東行,復回到春分點的時間。

古人所謂歲,也就是現代天文學所謂回歸年,又叫太陽年。

這樣,一歲就是365¼日(實際上是365.24199日)。

《尚書·堯典》上說: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期」是一周歲的意思,三百有六旬有六日(366日)是說一個整數。

這實際上是陽曆的年,中國曆法上叫做「歲實」。

年是陰曆,歲是陽曆。

所以說中國古代曆法是陰陽合曆。

中國的節氣是陽曆(參看下文)。

中國的閏月是用來解決陰陽曆的矛盾的(見下文)。

歲的意義來源於歲星,歲星就是木星。

歲星約十二年一週天。

古人把黃道附近一週天由西向東分為十二個星次,歲星每年行一個星次。

十二次的名稱是星紀、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有「歲在星紀」,三十年有「歲在降婁」。

《周語·晉語四》有「歲在大火」,都是以歲星紀年,這是最早的紀年法。

後人寫文章,為了仿古,也採用這種紀年法,例如潘岳《西征賦》有「歲次玄枵」。

較後的有太歲紀年法。

古人把黃道附近由東向西分為十二等分,叫做十二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順序與十二次正相反。

這個順序在應用上並不方便,於是古人設想一個假歲星,叫做「太歲」,讓它由西向東,仍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於是從寅開始,寅在析木(歲在星紀),卯在大火(歲在玄枵)等等。

又為十二辰造了一些別名。

即攝提格(寅)、單閼(卯)、執徐(辰)、大荒落(巳)、敦牂(午)、協洽(未)、涒灘(申)、作噩(酉)、閹茂(戌)、大淵獻(亥)、困敦(子)、赤奮若(丑)。

屈原《離騷》: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這是說,屈原生於寅年寅月寅日。

[2]

據《爾雅》所載。

攝提格等十二辰叫歲陰。

另有紀年的十干叫歲陽。

歲陽的名稱是閼逢(甲)、旃蒙(乙)、柔兆(丙)、強圉(丁)、著雍(戊)、屠維(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陽(癸)。

甲子紀年起於東漢,較早的紀年法是以歲陽和歲陰相配。

《史記·曆書》有「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甲寅)、端蒙單閼二年(乙卯)、游兆執徐三年(丙辰)、強梧大荒落四年(丁巳)。

」[3]等等。

後人仿古,也有採用太歲紀年法的,例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木星繞天一週,實際上不是十二年,而是11.86年。

所以每隔八十二年就會有一個星次的誤差,叫做「超辰」或「超次」。

(漢代劉歆已經發現了超辰。

但他說一百四十四年超一辰。

)由於超辰的關係,漢以後的歲星紀年法漸漸與實際情況不合,誤差越來越大,所以司馬光《資治通鑑》的歲星紀年,實際上只等於甲子紀年。

 

二、月

 

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跟太陽同時出沒,古人認為是日月相會,叫做◆(上「辰」下「會」;也寫作「辰」),也叫做合朔。

月球自合朔繞地球一週再回到合朔,所走的時間是29499/940日(實際上是29.53059日)。

叫做一個月。

這個數目不夠30日,又多於29日,所以陰曆有月大月小。

月大30日,月小29日,大月和小月相同。

也就差不多了。

還差一點,所以有時候接連兩個月都是大月。

古人有所謂月建,把一年十二個月和天上的十二辰聯繫起來。

依夏曆,斗柄(北斗的柄)指寅,叫做正月(一月),斗柄指卯,叫做二月,辰是三月,巳是四月,午是五月,未是六月,申是七月,酉是八月,戌是九月,亥是十月,子是十一月,丑是十二月。

但是,依殷曆,則丑是正月,依周曆,則子是正月。

三代的曆法不同。

《詩經·豳風·七月》是夏曆和周曆併用,所謂「四月」、「七月」等,指的是夏曆,所謂「一之日(一月)」、「二之日(二月)」等,指的是周曆。

從漢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直到清代末年,我國一直沿用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

今天所謂舊曆,也指夏曆。

 

三、晦,朔,望,胐(fei),弦

 

每月的最後一日叫做晦,最初一日叫做朔。

朔就是日月合朔的日子。

古人很重視朔,因為朔的日子定錯了,時序就亂了。

天子告朔于諸侯,諸侯告朔于廟。

史官紀事,遇事件發生在朔日,必須寫明。

《尚書·舜典》:

「十有一月朔巡守。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左傳·僖公五年》:

「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

」後代史書紀事,都沿用此法。

古代以干支紀日,史書上不記月之第幾日,而記干支,所以我們必須查明該月朔日的干支,然後順推知道是月之第幾日。

可查杜預《春秋長曆》和陳垣《二十二史朔閏表》。

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日,偶或是十七日)叫做望。

這時地球運行到月亮和太陽的中問。

由於太陽和月亮此升彼落,一東一西,遙遙相望,所以叫做望。

《釋名·釋天》:

「望,月滿之名也。

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

」後人以十五日為望,十六日為既望。

蘇軾〈赤壁賦〉: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

」〈後赤壁賦〉: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於臨皋。

」[4]

每月初三叫做朏,《說文》:

「朏,月未盛之明也,從月出。

」「朏」是月亮出來了,但是還不十分明亮的意思。

月亮和太陽成九十度角,叫做弦。

《釋名·釋天》:

「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似張弓施弦也。

」有上弦下弦之分。

上弦指初七或初八,下弦指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商周時代,一個月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叫初吉,指初一到初七或初八,即朔日到上弦的一段時間。

金文〈郱敦〉:

「惟二年正月初吉,王在周邵宮。

」第二部分叫既生魄(也寫作「霸」),指初八或初九到十四日或十五日,即上弦到望日的一段時間。

《尚書·武成》:

「既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

」第三部分叫既望[5],指十五日或十六日到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即望日到下弦的一段時間。

《尚書·召誥》: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於豐。

」第四部分叫既死魄,指二十三日到二十九日或三十日,即下弦到晦日的一段時問。

金文〈兮伯吉父盤〉:

「唯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

」又有哉生魄,指初二或初三。

《尚書·康誥》:

「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東國洛。

」旁死魄,指二十五日。

[6]《尚書·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一個月又分為三部分,叫做旬(甲骨文已有「旬」字凶)。

十天為一句,又叫「浹日」。

《國語楚語》:

「近不過浹日。

」十二日為「浹辰」。

《左傳·成公九年》:

「浹辰之間。

 

四、日,時,刻,分,秒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問叫做一日,古人以一晝夜為一日。

一日分為十二時(時辰)[7],一百刻。

每刻有十五分,每分有六十秒。

古人以十二辰紀時,所以後人又叫做「時辰」。

從半夜算起,叫做子時。

「子夜」就是半夜的意思。

今人以夜裡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五點到七點為卯時,七點到九點為辰時,九點到十一點為巳時,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為午時,下午一點到三點為未時,三點到五點為申時,五點到七點為酉時,七點到九點為戌時,九點到十一點為亥時,這是符合古制的。

古代計時,用銅壺滴漏法。

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畫分一百刻,所以叫做「刻」。

古代所謂「刻」,與今人所謂「刻」稍有不同。

現在一晝夜分為九十六刻,而古人一晝夜分為一百刻。

[8]

晝夜長短,隨著時節而不同。

依《後漢書》,夏至晝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

冬至晝四十五刻夜五十五刻。

春分夜五十五刻八分,夜四十四刻二分。

秋分晝五十五刻二分,夜四十四刻八分。

這只是就中原地區來說,至於其他各地,晝夜長短是不同的。

[9]

遠在商代以前,古人就用干支紀日。

以十干配十二支,得六十「甲子」。

如下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注意:

先秦兩漢,關於每月的日期,都不說初一、初二、初三等,而是用干支紀日。

例如《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

」據後人考證,這個庚辰是魯僖公三十二年十二月十日。

後來曾用初一、初二、初三等紀日法,但歷史學家仍用干支紀日法。

六十甲子大致相當於兩個月,但是由於月大月小合起來只有五十九日,所以每月的干支和日期的對應常常不是一樣的。

假定正月初一是甲子,則三月初一是癸亥,等等。

 

五、四時,節,候

 

一年分為四時,近代叫做四季。

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七月、八月、九月為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為冬。

[10]

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古代叫做「節」或叫做「氣」。

每月有兩個節氣,在前者叫做節氣,在後者叫做中氣。

在正常的時候,二十四個節氣和四時十二個月的配合如下表:

 

(一)春季

 

正月 (孟春) 立春 雨水

二月 (仲春) 驚蟄 春分

三月 (季春) 清明 穀雨

 

(二)夏季

 

四月 (孟夏) 立夏 小滿

五月 (仲夏) 芒種 夏至

六月 (季夏) 小暑 大暑

 

(三)秋季

 

七月 (孟秋) 立秋 處暑

八月 (仲秋) 白露 秋分

九月 (季秋) 寒露 霜降

 

(四)冬季

 

十月 (孟冬) 立冬 小雪

十一月 (仲冬) 大雪 冬至

十二月 (季冬) 小寒 大寒

 

最初的時候,大約只規定了四個節氣,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簡稱「分至」。

[11]在《尚書·堯典》裡,叫做仲春、仲夏、仲秋、仲冬(見下文)。

後來,增加到八個節氣,即《左傳》僖公五年所謂「分至啟閉」。

「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啟」指立春、立夏;「閉」指立秋、立冬。

最後規定為二十四個節氣。

在《淮南子》中,二十四個節氣已經具備。

二十四個節氣是一個太陽年的二十四等分,所以我們說節氣是陽曆。

一個太陽年共約365¼日,因此,每一個節氣是15.2日有奇。

[12]

比節更小的單位是「候」。

每一個節氣有三個候。

一個候是五日有奇。

古人所謂「時候」,就是指時令和節候。

梁簡文帝〈與劉孝綽書〉:

「玉霜夜下,旅雁晨飛,想涼燠得宜,時候無爽。

」古人所謂「歲候」,也是指時令和節候。

文選顏延之〈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詩:

「歲候初過半,荃蕙豈久芬!

講到這裡,我們可以總結一下。

所謂歲實,是一歲(一個太陽年)實行之數。

八等分為八節(分至啟閉),二十四等分為節氣、中氣,七十二等分為候。

古人憑什麼規定節氣呢?

憑天文。

具體的辦法是:

晝測日影,夜考中星。

古人用土圭測日影,夏至日影一尺五寸,影最短;冬至日影一丈三尺,影最長。

其餘節氣由此類推。

詳見《後漢書·曆法》。

所謂夜考中星,是觀察初昏時刻的中天星座。

白天見日不見星,所以要在初昏觀星。

《尚書·堯典》說: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仲春、仲秋,指春分、秋分。

中,指晝夜平分。

日指晝,宵指夜,晝夜平分,則「日中」、「宵中」是一樣的。

仲夏、仲冬,指夏至、冬至。

日永,指夏至晝長;日短,指冬至晝短。

仲春日中星鳥,是說春分初昏中星為鶉鳥(即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仲夏日永星火,是說夏至初昏中星為大火(即心宿);仲秋宵中星虛,是說秋分初昏中星為虛宿;仲冬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