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学考中考语文复习学案文言文专题.docx
《济南市学考中考语文复习学案文言文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学考中考语文复习学案文言文专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南市学考中考语文复习学案文言文专题
文言文复习专辑
一、济南市“学考说明”中关于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考察要点:
1.理解重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记忆课文中重要的课下注释,特别关注有生命力的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重要实词。
2.理解常见虚词在语句中的用法义——熟知“之”“而”“以”“其”“为”“则”“于”“乎”等八个重要虚词在文中的典型用法。
以下为八个虚词的典型用法举例:
而:
⑴表并列,一般连接两个形容词或短语,例:
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任重而道远
⑵表转折,意思发生转折,译为“但是”,例:
人不知而不愠;环而攻之而不胜
⑶表承接,一般连接两个动词,且两个动作一前一后发生。
例:
夺而杀尉;
⑷表修饰,一般连接两个动词,但第一个动作修饰第二个动作的状态。
例:
长跪而谢之曰。
之:
⑴代词——可代人、事、物,例:
渔人甚异之;
⑵助词——①助词“的”,例:
见渺小之物;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主谓间,不译,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音节助词,凑足音节不译,例:
久之,目似瞑;
④倒装标志,例:
何陋之有;
⑶动词——到、往,例:
辍耕之垄上;
⑷指示代词——这、那,例: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云梯之械。
其:
⑴代词——物主代词。
代人、事、物的,:
其妻献疑曰
指示代词。
这、那,例:
欲穷其林;其人视端容寂
⑵语气助词——加强反问(推测)语气,例:
其真无马邪;安陵君其许寡人。
⑶其中。
例:
其一犬坐于前。
⑷自己的。
例:
蹲其身,使与台齐。
于:
⑴在{最长见的用法},例:
躬耕于南阳;
⑵因为、由于,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⑶从、由,例: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山之间者;
⑷向、给,例:
告之于帝,欲报之于陛下也;
⑸比,例:
所欲有甚于生者;
⑹被,例:
食于虎。
以:
⑴介词,把、拿、用、凭、根据;例:
以刀劈狼首;祭以尉首;徐喷以烟
⑵表目的,用来;例:
以光先帝遗德
⑶表结果,以致于;例:
以塞忠谏之路。
⑷因为;例:
扶苏以数谏故
⑸动词,认为。
例: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则:
⑴如果,例:
入则无法家拂士;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⑵于是、就;例:
学而不思则罔;及日中则如盘盂
⑶表转折,翻译成“却”,例:
⑷判断动词,译为“就是”,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为:
⑴动词{读二声}
①实意动词,译“做”、“成为”等。
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刻)字共三十有四
②判断词“是”。
例: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介词{读四声}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
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乎:
⑴……的样子,例:
颓然乎其间者;
⑵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例:
宜乎众矣。
⑶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例: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⑷句末语气词。
可表疑问、感叹等语气。
例: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复习时请关注每篇文言文中八个虚词的典型、无争议的用法,注意非;分类积累。
3.翻译文中语句----记忆课文中重要课下注释
翻译的总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副,文从字顺。
翻译四字法:
1.换:
文言单音节换译成现代双音节词语;
2.留:
人名、地名、官职名、专有名词照录不译。
3.调:
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正确语序后再翻译。
4.补:
省略句,翻译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注意四种特殊句式:
1.判断句(译出“是”或“不是”);2.倒装句(调整好语序再译);3.省略句(补出省略的部分再译);4.被动句,如“为所”“为……所”“为”的句子。
翻译口诀:
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古今同义,保留不译。
句中省略,括号补齐。
如遇倒装,调整语序。
个别虚词,无法翻译,没有影响,不妨删去。
古今异义,辨析仔细。
字字对译,直译为主,附以意译。
忠于原作,顺顺利利。
4.掌握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
方法指导:
要正确解读这类试题,前提是正确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
例句:
余闻之也久。
步骤:
先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句子分为两个意群,“我听说这件事”和“很久了”。
其中“也”在句子表提顿,所以为“余闻之/也久”。
其他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潭中鱼/可百许头;天下苦秦/久矣。
依据古汉语词语特点做好停顿。
(1)“古二今一”词语要停顿。
示例: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语句倒装处要停顿。
示例:
徐喷/以烟
(3)表转折的“而”前要停顿(注意辨析“而”的用法)。
示例:
人不知/而不愠
(4)省略句中省略处要停顿。
示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掌握每篇文言文的主问题
6.默写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名句
二、2011年学考文言专题复习策略
1.一轮复习共六周,每周文言复习课为两课时(包括检测)
2.打破文言册的序列,以主题分类整合。
20余篇文言文将被分为“寓言故事”“写景抒情”“托物言志”“人物传记”“劝学“政论”等六大类进行复习。
一、寓言故事类(课上复习+过关检测共二课时)
寓言故事类文章包括如下几篇:
七上:
《童趣》《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七下:
《狼》;九下:
《愚公移山》
1.课前自主复习要求:
(1)课前每篇课文熟读两遍,参照注释翻译全文,标出有疑问处,留待课上解决;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2)抄写并背诵重要课下注释——七上《童趣》19页2、3、4、5、7、8;20页1;《陈太丘与友期》129页5、8、10、11、13、14;《智子疑邻》160页1“智”、5、6、7、8;《塞翁失马》160页12、13、14、15、16、17;161页1、2、5;《狼》220页3、4、5、6、7;221页1、2、3、5、6、7、8、9、10、11、13、14;222页1、2、3、4、5、6、7、8、9;《愚公移山》178页3、4;179页1、2、3、4、5、6、7、8“指”、10、11、12、13、14、15、17、18、22、23、24、180页1、2、3、4、5、6、7、8、9、11、13、15、16。
(3)积累重点虚词的用法(作业本上完成)
2.课上引领复习:
以朗读全文(早自习及课前三分钟朗读课文)、虚词、重点译句、主问题为主;实现当堂复习、当堂巩固。
学法建议:
虚词、译句、主问题在组长带领讨论巩固后,组员板书展示并集体订正;课上对检测题巩固后集体进行检测;出错超过10%的重新检测。
3.寓言故事类文言文过关检测
①实词积累
《童趣》:
明察秋毫物外之趣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果如鹤唳云端成语怡然自得
《陈太丘与友期》俄而雪骤期行去后乃至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成语
《智子疑邻》智子疑邻暮而果大亡其财
《塞翁失马》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其马将胡马而归
引弦而战死者十九父子相保
《狼》止有剩骨缀行甚远投以骨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成语苫蔽成丘
弛担持刀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前狼假寐
成语盖以诱敌狼亦黠矣止增笑耳
《愚公移山》方七百里年且九十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
指通豫南杂然相许且焉置土石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始龀寒暑易节成语始一反焉汝之不惠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不可彻虽我之死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惧其不已帝感其诚二子负二山成语一厝朔东
②虚词盘点
以——徐喷以烟以从草为林此独以跛之故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以君之力
其——蹲其身其家甚智其子其一犬坐于前
其如土石何
则——则是无理
为——此何遽不为福乎
而——丁壮者引弦而战面山而居
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甚矣,汝之不惠虽我之死告之于帝
③重点译句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如鹤也
(3)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5)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7)此何遽不为福乎
(8)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9)其一犬坐于前(划分一处节奏)
(10)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2)甚矣,汝之不惠
(1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1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④主问题
1.写出《童趣》一文中体现作者幼时富于想象和情趣的句子(一句即可)?
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2.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你收获了怎样的启示?
3.从《智子疑邻》一文中你收获了怎样的启示?
4.从《塞翁失马》一文中你收获了怎样的启示?
5.《狼》一文中你收获了怎样的启示?
6.请评价《愚公移山》中愚公的形象。
二、劝学类文章(课上复习+过关检测共二课时)
劝学类文章包括如下几篇:
七下:
《伤仲永》《孙权劝学》;八下:
《送东阳马生序》
1.自主复习要求:
(1)课前每篇课文熟读两遍;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参照注释翻译全文;
(2)背诵抄写重要课下注释——《伤仲永》37页1“伤”、3、4、6、7、8、9、10、11、12;38页1、2、3、4、5、6、7、10、11、13、14、15、16、17、18、19;《孙权劝学》106页1、4、5、9;107页2、3、4、5、6、8、9、12、13、15;《送东阳马生序》176页2、3、4、5、6、7、8、9;177页1、2、3、4、5、6、7、8;178页1、2、3、5、7、8、11、13、14、15、16、17、18。
(3)积累重点虚词的用法(作业本上完成)
2.课上引领性复习:
以虚词、重点译句、主问题为主
学法建议:
虚词、译句、主问题在组长带领讨论后,组员板书展示并集体订正;课上对检测题巩固后集体进行检测;出错超过10%的重新检测
3.劝学类文言文过关检测
①实词积累
《伤仲永》伤仲永世隶耕未尝父异焉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受之天受于人
《孙权劝学》卿今当涂掌事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非复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送东阳马生序》嗜学无从致()书以观每假(成语)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走()送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益(成语)慕圣贤之道又患(成语)无硕师名人与游未尝()稍降辞色(成语)俟()其欣悦卒()获有所闻负(成语)箧曳()屣穷冬烈风四支()僵劲媵人持汤(成语)沃灌()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右备容臭(成语)余则緼袍敝(成语)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虚词盘点
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或以钱币乞之蒙辞以军中多务
无从致书以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衾拥覆()
以中有足乐者()
于——贤于材人远矣
则——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
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当余之从师也()
③重点译句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划分一处节奏)
③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⑤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⑦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⑧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划分一处节奏)
⑨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④主问题
1.方仲永由天资过人最终变的“泯然众人”,其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2.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伤仲永》一文中获得的启示。
3.从仲永和吕蒙的变化的不同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4.《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写了作者少时求学的哪些方面的困难?
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
三、托物言志类文章(课上复习+过关检测共二课时)
托物言志类文章包括如下几篇:
八上:
《陋室铭》《爱莲说》;八下:
《马说》
1.自主复习要求:
(1)课前每篇课文熟读两遍,参照注释翻译全文;
(2)背诵抄写重要课下注释——《陋室铭》168页1“铭”、2、3;169页1、2、3、4、5、7、8、9、10、11;《爱莲说》169页13、16、17;170页1、2、3、4、6、7、8、9、10、11、12;《马说》174页1、3、4、5、6、7、8;175页1、2、3、4、5、6、7、9.
(3)背诵默写《爱莲说》第一段、《陋室铭》全文、《马说》第一、三段。
2.课上引领性复习:
以虚词、重点译句、主问题为主
学法建议:
虚词、译句、主问题在组长带领讨论后,组员板书展示并集体订正;课上对检测题巩固后集体进行检测;出错超过10%的重新检测
3.托物言志类文言文过关检测
①实词积累
《陋室铭》铭:
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
“何陋之有()
《爱莲说》可爱者甚蕃()而不染濯清涟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成语)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陶后鲜有闻(成语)宜乎众矣()
《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
②虚词盘点
以——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
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之——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马之千里者()
于——辱于奴隶人之手()
③重点译句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⑤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⑦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⑧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划分一处节奏)
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④主问题
1.《陋室铭》一文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描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本文的写作手法是。
2.作者写自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陋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爱莲说》一文写到菊花和牡丹有什么作用?
4.《爱莲说》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中君子应该具有哪些品德?
作者借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马说》一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诸子百家政论类文章(课上复习+过关检测共二课时)
诸子百家政论类文章包括如下几篇:
七上:
《论语十则》八上《大道之行也》;九下: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庄子两则》等
1.自主复习要求:
(1)课前每篇课文熟读两遍,参照注释翻译文;
(2)背诵抄写重要课下注释——七上《论语十则》43页3、4、5、6、9、10;44页1、2、3、4、5;45页2、3、4、5、6、7;《大道之行也》177页2、3、4;178页1、2、3、4、5、6;《孟子二章》155页3、4、5、6、7、8;157页1、2、3、4、5、6、7;158页2、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鱼我所欲也》160页2、3、4、5、6;161页1、2、3、4、5、6、7、8、9、10、11、12、13、14。
《庄子》两则163页2、3、4、5、6;164页1、2、6;165页1、2.
(3)背诵默写《论语十则》、《得道多助》全文、《生于忧患》“故天将降”以后的文字;《鱼我所欲也》的中心句。
2.课上引领性复习:
以虚词、重点译句、主问题为主
学法建议:
虚词、译句、主问题在组长带领讨论后,组员板书展示并集体订正;课上对检测题巩固后集体进行检测;出错超过10%的重新检测
3.诸子百家政论类文言文过关检测
①实词积累
《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士不死而后已成语己所不欲成语
《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成语外户而不闭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 )心忍( )性,曾( )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 )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 成语 ),发于声,而后喻( )。
入( )则无法家拂( )士,出(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故不为苟得( )也死亦我所恶( 成语 )
故患( 成语 )有所不辟( )也如使( )人之所欲
蹴( 成语 )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为失其本心()
《庄子》惠子相梁搜于国中三日三夜非梧桐不止于是鸱得腐鼠
是鱼之乐也安知鱼之乐
②虚词盘点
以——仁以为己任
其——其恕乎
则——入则无法家拂士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于——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故天将降大任于( )是人也
所欲有甚于生()万钟于我何加焉
而——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
③重点译句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⑦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⑧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⑨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5.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6.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④主问题
1.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填空
⑴表现学与思辩证统一关系的句子是:
⑵表明应有实事求是学习态度的句子是
⑶与成语“取长补短”相对应的句子是:
⑷表现环境可以考验人的本性的比喻句是
2.《大道之行也》中描绘的社会与《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
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3.请举例谈谈你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旨“舍生取义”的理解。
4.用原文回答,“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5.庄子讲鹓鶵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五、人物传记类文章(2课时+过关检测)
人物传记类文章包括如下几篇:
八下:
《五柳先生传》;九上: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九下《公输》《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等
第一课时
1.自主复习要求:
(1)课前每篇课文熟读两遍,参照注释翻译文;
(2)背诵抄写重要课下注释——《五柳先生传》八下171页1、2、3、4、5、6、7、8;172页1、2、3、4、5、6、7;173页3、4、5;《陈涉世家》九上182页1(司马迁及《史记》)4、5;183页1、2、3、4、6、8、9、12、13、14、15、16、17、18、21、22;184页1、2、3、4、5、6、9、10、11、12、13、14、15、17、18、19、20;185页1、3、4、5、7、8、10、11、12、14、16、17;187页1、9、10;《唐雎不辱使命》九上189页1(辱)、4、5、6;190页2、3、4、5、6、8、9;191页4、5、6、7、8、9;《曹刿论战》九下170页5、6、7;171页1、2、3、4、5、6、7、8;172页1、2、3、4、5、6、7、8、9、10、11、12、13、16、17、18、19、20、21、22、23、24、25。
(3)背诵默写《五柳先生传》中“赞语”;《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三鼓”的句子。
2.课上引领性复习:
以虚词、重点译句、主问题为主
学法建议:
虚词、译句、主问题在组长带领讨论后,组员板书展示并集体订正;课上对检测题巩固后集体进行检测;出错超过10%的重新检测
3.人物传记类文言文过关检测
(一)
①实词积累
《五柳先生传》亦不详()其姓字每有会()意性嗜()酒造()饮辄(成语)尽期()在必醉环堵萧然()晏如()也戚戚()汲汲()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陈涉世家》尝与人佣耕辍(成语)耕之()垄上苟()富贵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度(成语)已失期今亡(成语)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天下苦秦久矣()楚人怜()之为天下唱()卜者知其指意()置人所罾()鱼腹中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狐鸣呼曰()卒中往往语()
忿恚()尉尉果笞()广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借()第()令毋斩比()至陈将军身被()坚执锐
《唐雎不辱使命》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成语)安陵大王加惠()故不错意()也请广()于君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以头抢()地尔仓()鹰击于殿上休祲()降于天天下与臣而将四矣()天下缟素()秦王色(成语)挠(成语)长跪而谢()之曰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鄙()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小惠未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