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943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蔚村小学四年级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文具店

(1)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定稿

姓名

教学

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和整数相乘的结果。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

难点

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一复习巩固

1.6+6+6+6+6=()×()=()

2.4×3表示()。

3.0.3+0.3+0.3=()×()=()

4.0.4×2表示()。

二.自学导航

自主探究,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1.自学课本41页,根据课本图片以及算式,体会“求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的三种解答方法

第一种:

0.2+0.2+0.2+0.2=0.8(元)

这样解答的原因是()

第二种:

0.2×4=0.8(元)

1.0.2×4表示的意思是(),

与第一种解答方法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

()

2.你能说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吗?

答:

第三种:

画图理解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元,一块橡皮就是0.2元,就是涂()份,四块橡皮就要涂4个()份,就是8份,也就是()元。

第四种:

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

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0.2×4=?

解法一:

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用4个0.2相加来求。

即:

0.2+0.2+0.2+0.2=0.8(元)

所以:

0.2×4=0.8(元)

解法二:

转化成整数乘法计算

利用元角分的转化,先把0.2元转化成2角,变成整数,求出总价后再化2..画一画成“元”做单位,

即:

因为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

所以:

0.2×4=0.8(元)

解法三:

画图

用一个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元,一块橡皮就是0.2元,就是涂()份,四块橡皮就要涂4个()份,就是8份,也就是()元。

所以:

0.2×4=0.8(元)

巩固提升

1.完成课本42页“试一试”。

2.完成课本42页“练一练”。

三.检测反馈

1.填一填

(1)0.5×8可以看作是()个()连加的和。

(2)0.8+0.8+0.8=()×()=()

(3)2.5×5表示()

(4)一个练习本0.6元,买3个多少元?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列式计算

(1).3个0.15的和是多少?

(2).0.8的4倍是多少?

3.口算

0.4×3=0.9×2=0.02×5=2.1×2=

3.2×3=1.5×3=10×0.01=0.001×50=

探究题:

1.请你举例说明一位小数乘整数结果是几位小数?

举例:

 

结果

蔚村小学四年级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小数点搬家

(2)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定稿

姓名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力目标:

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乘除法和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合作中的体验成功。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一.复习巩固

1. 比较0.413、4.13和41.3的大小。

2、10是1的()倍,1是10的(----)。

3、4是40的(----),400是4的()倍

二、自学导航

观察情境图,明确小数大小变化情况。

1、想一想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

快餐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大小怎样?

3、数字相同的情况下,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

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关系

(一)探究小数点向左移的规律

1、从40.00元到4.00元,小数点向哪移了几位?

价格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2、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交流各种想法并讨论

(二)探究小数点向右移的规律

1、你们能仿照刚才向左移的规律来推导出小数点向右移的规律吗?

2、独立思考,完成下表,完成后观察你右什么发现?

 

0.40

小数点是怎样移的?

与0.40元比较有什么变化?

第一次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第二次

 

 

 

 

 

 

 

3、观察,小组讨论交流。

4、总结规律,并完成书上填空。

三.检测反馈

1.填空

(1)把6.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得(),这个数十原数的()倍。

(2)把最小的三位数缩小到原来的

是()

(3)0.78去掉小数点得(),扩大到原来的()倍。

(4)19.2缩小到原来的()后是0.0192.

2.计算下面各题

3.62×10=5.96×100=2.003×1000=

13÷10=30.25÷1000=12.7÷100=

新课标第一网

探究题

甲乙两数的和是3124,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

所以:

0.2×4=0.8(元)

 

蔚村小学四年级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街心广场(3)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定稿

姓名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根据情境图,探索积得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关系。

2.能力目标:

能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

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祖国的繁荣。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一、自学导航

观察情境图,理解小数点移动小数大小变化。

1、这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到原来的()

30米—————————→3米—————————→0.3米

2.这三个长方形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到原来的()

20米—————————→2米—————————→0.2米

3.这三个长方形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1)街心广场面积:

________(平方米)

   

(2)花坛的面积:

________(平方米)   

   (3)每块地转的面积:

________(平方米)

缩小到原来的()缩小到原来的()

600平方米———————→6平方米———————→0.06平方米

合作交流,感受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1.3×0.2=0.06(平方米)

1.讨论:

你是怎么理解结果是0.06平方米的?

2.用竖式是怎么表示的?

3.你家的地板砖是()形,它的长是()米,宽是()米,面积是()平方米。

二.尝试发现,总结规律。

1.试一试

4×3=1213×2=26

↓()↓()↓()↑()↑()↑()

你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一填

算式

第一个乘数的小数位数

第二个乘数的小数位数

积的小数位数

4×0.3=

0.4×0.3=

0.13×2=

0.13×0.2=

思考: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法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我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检测反馈

1.完成课本第47页“练一练”。

2.填空

(1)两个乘数的积是205,如果其中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

,另一个乘数不变,积应该是()。

(2)3.76×0.4的积里有()位小数。

(3)5.15×0.2的积里有()位小数。

所以:

0.2×4=0.8(元)

 

蔚村小学四年级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包装(4)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定稿

姓名

教学

目标

1.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2.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

难点

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口算

0.3×4=6×0.4=0.38×10=0.67×1000=

2.竖式计算

28×9=35×58=72×43=

 

【合作探究】

1.自学课本48-49页,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需要多少元?

1包装纸的单价是多少?

2彩带的单价是多少?

3列算式的依据是什么?

4两个乘数都是小数怎么办?

5你是怎样理解竖式计算的?

6自己给自己讲解一遍竖式的意义?

 

2.在草稿纸上写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想一想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4.独立尝试完成49页练一练第二题。

【课堂检测】

1.小组交流自学时的成果和困惑。

2.小组汇报竖式的意义。

2.626

×0.8×8

2.08208

3.展示组展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4.展示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交流课本48页“试一试”。

6.交流“练一练”第二题。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49页“练一练”第一题和第第三题。

2.完成课本49页“练一练”第34题.

思考:

任何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要()。

任何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要()。

3.在作业本上完成49页第56题。

 

蔚村小学四年级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蚕丝5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定稿

姓名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请你很快说出下面算式的积是几位小数?

第一组:

2.5×0.3=2.5×0.33=

2.5×0.333=2.51×0.333=

第二组:

7.2×1.4=0.72×1.4=

7.2×0.14=0.72×0.14=

2、计算下面各题。

2.43.6

×0.6×0.8

 

【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0页内容。

想一想:

①解决“一条春蚕丝的丝长约多少千米?

②织一条丝巾约要用300条秋蚕吐得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

③计算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2.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课堂检测】

1、展示组展示解决“三只蛞蝓在树上每分大约爬行多少米?

”和“在地面上1时大约爬行多少米?

”的解答方法。

2.展示组展示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展示竖式的意义。

3.展示小数乘末尾有0的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和计算技巧。

4.展示估算的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51页第1-3题。

注意:

总结第2题的结论:

①任何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要()

②任何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要()

③任何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结果比原数要()

2.完成课本51页第4-5题,并交流解答方法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蔚村小学四年级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手拉手(6)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定稿

姓名

教学

目标

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任然适用。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特别是简便运算。

重难点

通过手拉手活动,体会助人的快乐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口算

125×8=4×2.5=3.6+6.4=1.25×8=

2.能简算的就简算

25×19×428×3+72×3125×7225+5×8

【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2页内容。

想一想:

①解决“一共要花多少元?

”有几种解答方法?

②你是怎样理解每种解答方法的?

③每种方法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④你最喜欢那种计算方法?

为什么?

2.在草稿本上独立完成“试一试”。

【课堂检测】

1、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5+8)×0.49×5+9×1.6

4.6×19+5.4×195×0.4+8×0.4

9×(5+1.6)(4.6+5.4)×19

3.6×4×2.53.6×(4×2.5)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上填上运算符号。

59×2.5×0.4=×(×)7.8×15+2.2×15=(+)×15

0.2×1.25×5×8=(×)×(×)

9.63×2.5+9.63×7.5=×(﹍)

()×0.8+5×()=(+39.2)×5

0.63×99+0.63=(﹍)×()

3、能简算的要简算。

2.5×(3.8×0.4)4.5+5.5×38.36-2.48-3.52

 

46×0.33+54×0.330.25×39+0.250.125×72

 

【课后作业】

24.6×4.6+246×0.44+24.6

 

蔚村小学四年级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练习三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定稿

姓名

教学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将0.2+0.2+0.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它的积是(   )。

2.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积扩大(    )倍。

3.把10.3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是(   )。

4.求33.3的百分之八十三是多少?

列式是(       )。

5. 0.5×8表示求(      )。

6.8×b,当b(   )时,积等于8;当b(    )时,积小于8;当b(     )时,积大于8.

7.把0.005变成0.5,小数点向(   )移动(  )位,原来的数(   )倍。

8. 5.43×6.05的积有(   )位小数,4.8×0.36的积有(   )位小数。

9.25×1.2×4可以利用(   )律和(   )律使计算简便。

10.2.4+2.4+2.4+2.4+2.4+4.5+4.5=( )×( )+( )×( )。

【合作探究】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根据神舟六号的资料提出问题

交流自学情况(体现对学和群学)

交流第二题、四题、五题

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课堂检测】

1.直接写得数

0.8×9=    2.6+1.2=    1.03×3=

1.6×1.1=    1.5÷100=     0.125×8=

2.4×0.6=    0.43×100=   80×0.05=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60.4×2.5      2.37×0.4     0.32×0.8

 3.脱式计算(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① 0.25×0.975×40  ② 0.89×4.8+0.89×5.2                 

③ (8+0.8)×1.25    ④ 10-0.38-0.62

【课后作业】

1、列式计算

① 4.6乘5.5与3.4的差,积多少?

 

2、

② 4.35减去4.2与0.5的积,差是多少?

③ 6.4与1.3的积的十分之一是多少?

2、解决问题

(1)同学们回收废纸,每人收集了1.35千克,四(3)班42名同学一共收集废纸多少千克?

 

(2)一食堂每周要用掉2500双一次性筷子,每双筷子约0.04元,每周用掉的筷子合多少元?

一个月(按4周计算)呢?

蔚村小学四年级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整理与复习

(一)1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定稿

姓名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能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

重难点

1、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2、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一、学生预习和自学的部分

1、复习小数的意义,做第一题。

2、复习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

二、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

【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学情况(体现对学和群学)

交流二题、三题、七题。

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建模

77×1.5

77

×1.5

————————

385

+77

11.55

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 练一练(巩固练习)教材P53页第1题。

一个正方形用整数1来表示。

将它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5份,用小数表示就是0.05,取其中的41份,用小数表示就是0.41。

最后一副图,1+0.08=1.08。

2   教材P53页第2题

(1)加10。

     31.5,42.5;

(2)减1.2。

   16.2,15;

(3)乘2。

      9.6,19.2。

四、知识拓展

1、教材P53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3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

【课堂检测】

教材P54页第6、7题

   第6题,学生列式独立进行计算。

 

第7题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

第三个图形,其实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蔚村小学四年级导学案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题

整理与复习

(一)2

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定稿

姓名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2、通过复习,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加法、小数减法和小数乘法。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同步导案

【自主学习】.

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中涂色的部分。

 

2.找规律填数。

(1)1.5,11.5,21.5,,。

(2)19.8,18.6,17.4,,。

(3)1.2,2.4,4.8,,。

3.填一填。

 

三、综合练习。

1.口算。

0.6×0.83.6×100.4×10002.4×5

3.2×1004.7-2.33.6-1.29.5-5.5

【合作探究】

知识整理。

仔细回忆在这几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位换算

小数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法

2.认识图形。

图形分类

三角形分类

认识图形

三角形内角和

三角形边的关系

四边形分类

数图形的学问

3.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的意义

小数乘法

小数点搬家的学问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混合运算(乘法与加减法)

根据上面所列提纲,说一说我们在各部分都详细学习了哪些知识?

在小组内通过举例子的形式复习学过的新知识。

(阅读教材是很好的复习方法)

 

【课堂检测】

整理与复习一第8、9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

(14分)

50×70=40×30=25×40=160×3=

60×40=200×7=12×30=22×4=

25×20=48×20=300×5=180×5=

185×4≈154×28≈592×21≈108×34≈

252×19≈313×32≈612×19≈710×38≈

二、我会填。

(14分)

(1)70的14倍是(),106与80相乘,积是()。

(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3)飞机每小时飞行850千米,4小时可飞行()千米。

(4)新城小学在校学生人数1068人,大约是()人。

刘老师身高169厘米,大约是()厘米。

(5)一只驼鸟奔跑的速度每小时58千米,可写作()。

小东在校运会“100米跑”中,跑出每秒8米的好成绩,写作()。

(6)85×25的积是()位数。

125×80积的末尾有()个0。

(7)在○里填小“>”“<”或“=”。

180×5○190×6460×30○46×300

三、请你当裁判(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250×40的积末尾只有2个0。

()

(2)三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

(4)204×50=1020()

(5)小华骑自行车250米/分,2小时行多少米?

列式250×2()

四、细心选一选。

(5分)

(1)125×40积的末尾有()个零。

A.1B.2C.3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40倍积也()。

A.不变B.扩大40倍C.缩小40倍

(3)8□49≈8000方框里最大可填()A.0B.4C.9

(4)与480×40的积一样的算式是()A.48×40B.24×800C.480×400

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根据75×40=30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分)

150×40=75×200=25×40=

我发现了:

2.笔算(18分)

306×24=703×50=260×14=480×70=65×390=42×102=

 

六、让我来解答:

(36分)

(1)一士多店平均每天售出饮料350支,这个月(按31天计算)共售出饮料多少支?

(2)小东从家走到学校要20分钟,他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5米/分,小东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3)小华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他2分钟能跑多少米?

(4)张大伯把一车蔬菜送到菜市场,去时的速度40千米/时,用了3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