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0207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docx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

政治《哲学生活》模拟试题  

揭阳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四、辨析题:

  

39.(11分)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恢复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个人迷信、“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把人们从毛泽东晚年错误、从“文化大革命”的极左错误中解放出来,从而为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等一系列新政策、新主张、新思想、新办法的提出,打开了通道,提供了思想空间和条件。

  

辨析:

实践是客观的,真理是主观的,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

  

   

五、论述题:

  

40.(17分)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

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

2008年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

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到“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再到当前为应对金融风险,防止经济衰退而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扩大内需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些政策的调整都传递出中央稳定经济、保持增长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6分)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合理性。

(1  

   

39.答案要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而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具有客观性。

题中认为“实践是客观的”有一定的合理性。

(3分)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对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它属于认识范畴。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因此,不能说“真理是主观的”。

(3分)  

(3)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实践。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因此,真理标准大讨论,明确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题中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是错误的(5分)。

  

40.答案要点:

  

(1)①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这要求我们要十分重视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正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我国适时地调整宏观政策;(1分)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分)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我国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1分)    

(2)①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分)我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适时的调整宏观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1分)  

②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分)我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适时的调整宏观政策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分)针对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的特点,我国采取了不同的宏观政策  

④主次矛盾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分)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我国正是抓住了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而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政策。

(1分)  

   

2009届广东省高考调考仿真模拟政治试题  

39.(11分)在当今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下,我们要着眼于全球经济发展新态势,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辨析:

坚持重点论的认识方法就是要求我们把握主要矛盾。

  

   

40.(17分)材料一:

现在,金融活动中新的服务形式和品种层出不穷,衍生产品价值超过数十万亿美元。

它在推动经济发展、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新的挑战,应对不当便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当然,我们不应因噎废食,也不能高枕无忧,而应当因势利导。

而且要学会少犯错误,以减少发生危机的可能;一旦危机来临,不惊慌失措,而是把握危机创造的机遇,争取更好地发展。

  

材料二: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受到的主要影响是在实体经济。

人民银行将密切关注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及带来的影响,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适时灵活地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也希望世界各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共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和国际金融危机,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实质与核心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其中蕴含的重要思想方法。

  

   

39.

(1)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2)坚持重点论的认识方法,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材料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去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体现了把握主要矛盾。

从这个角度看,题目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3)但是,坚持重点论的认识方法,还要求我们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我们不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否则就从重点论变成了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

第38题17分,第39题18分,共35分。

要求紧扣题意。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40.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2)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金融衍生品在推动经济发展、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新的挑战。

”告诉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去认识事物。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旦危机来临,不惊慌失措,而是把握危机创造的机遇,争取更好地发展。

”告诉我们要分析善于矛盾,并促成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转化。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在解决矛盾时候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适时灵活地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告诉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汕头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第二次)  

40.材料:

科学发展珠三角先行先试  

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内外环境,需要有新规划、新目标,引导这一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为此国务院制定了《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珠三角地区9个市及泛珠三角地区加强合作,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区域经济。

与长三角的发展不同,《纲要》对珠三角地区赋予五大战略定位,即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纲要》的基本原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见底,珠三角地区经济形势严峻,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妥善解决好当前问题,才能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纲要》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芒,必将引领珠三角地区踏入新的光辉历史时期。

  

问题:

根据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纲要》怎样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芒。

  

   

   

40.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它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又必须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所以《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要根据珠三角地区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内外环境而做出的科学发展规划。

(3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同时又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

所以《纲要》提出在珠三角地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

(3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根据珠三角地区发展的特点,《纲要》为珠三角的发展进行新的定位,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分)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珠三角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能使工作有效推进,实现区域发展的质的飞跃。

(3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引下的编写的《纲要》必将对珠三角的发展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3分)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综合评价2分  

《生活与哲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I:

  

1.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句名言:

“水是万物之源”;我国古代也有“五行说”,认为世界是由水、木、金、火、土演化而来的。

这两种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A.科学地揭示了世界的本原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C.肯定了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  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答案:

D  

解析:

两种观点都属于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成是物质,不科学,故A错误;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18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们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

这说明()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C.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革命是法国和德国革命的导火索答案:

C  

解析:

A与题目材料无关,材料没有谈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故不选B,D是错误的说法。

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减员增效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青春永远不下岗”激励了无数下岗职工,他们纷纷开始第二次创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主要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提到“青春永远不下岗”激励了无数下岗职工,这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  

①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 ②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 ④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A  

解析:

③把结果当成原因,④犯了同义反复的错误。

5.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

这说明()  

A.人类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C.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物质答案:

C  

解析:

A观点片面,B错在“无条件的”,D也材料无关。

  

6.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快,沙尘暴次数增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其中,滥垦、滥牧、滥伐、滥挖、滥用水资源等“五滥”,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这种教训告诉我们()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人类的活动必定会给自然界造成灾难 ③事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答案:

D  

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故不选①,②说法太绝对,是错误的。

7.百年前, 梁启超 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说明()  

A.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整体与部分是密不可分的  

D.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答案:

C  

解析:

“中国”与“少年”之间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其余选项与材料无关。

8.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历来是实事求是、科学分析的。

他指出:

“应该充分地利用遗产,要批判地利用遗产。

”在对待传统文化上毛泽东坚持了()  

①辩证的否定观  ②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③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C  

解析:

“批判地利用”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观,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故②不合题意。

9.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他拒绝给事物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答案:

C  

解析:

“不可名状的旋风”,“什么都不能说”是一种不可知论的观点,是因为否定了相对静止只看到绝对运动才会导致不可知。

10.价值观人皆有之,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即使同一时期的人们,面对同一事物也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其原因是①这完全是文化水平的差异造成的 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③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 ④立场不同(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B  

解析:

要识记导致价值观不同的因素,①不合题意。

11.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

“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

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

”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答案:

D  

解析:

“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

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可知这是一种不可知论的观点。

休谟是一个典型的不可知论者。

12.“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  

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C  

解析:

第一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故②错误;第二种观点只体现了唯物主义,但看不到里面包含有“辩证”的思想,故④不选。

13.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科学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

A.批判的继承   B.把二者结合起来   C.吸收其合理思想   D.批判其错误观点答案:

A  

解析:

B、C、D不够全面。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做反物质。

1928年秋拉克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有一个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研究。

据此回答14-15题。

14.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说明()

A.世界的本质并非物质的          B.人类可以有意识的改造自然

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答案:

D  

解析:

A观点错误,B、C与材料无关。

15.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B.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答案:

B  

解析:

A和D的观点本身是错误的;C与材料无关。

人们“发现”反物质的存在说明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

  

16.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  

解析:

③④的说法是错误的,要排除。

17.“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

”这句话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实践和历史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答案:

B  

解析:

要正确理解名言的的含义,“是时间的女儿”表现真理要靠时间和历史来检验,而不是靠权威来检验。

18.有一句古话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任何质变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B  

解析:

①②与“必作于细”无关。

19.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

”这一真理蕴涵的哲理()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③整体和局部的辨证关系 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C  

解析:

“伟大事业”与“伟大精神”之间的关系不是整体的部分的关系。

故③,从而不选A和D。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体现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作用,故①正确。

选C而不选B。

20.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越强,越能开展国际合作,越能和别人一起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反之,越没有自己的力量就越受制于人。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内因是根据,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②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答案:

C  

解析:

②是错误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④与材料无关。

  

21.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高科技的民营企业研制出世界最先进的ASIC芯片。

华为公司紧紧抓住世界最先进的ASIC芯片关键技术,来带动其他产品开发。

这种的做法,所蕴涵哲理的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主要矛盾规定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C.事物的内部联系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D.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的性质答案:

B  

解析:

在办事情的过程中抓住最关键的问题体现了要抓“主要矛盾”,选B。

22.马克思说:

“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的本质的镜子。

”对此正确理解是()

A.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     B.劳动是创造财富的过程

C.劳动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劳动创造了社会答案:

A  

解析:

B、C、D是题中的名言无关。

2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重大命题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的原理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的原理      D.量变与质变辨证关系原理答案:

B  

解析:

第一个命题中“社会主义”是普遍性,“中国特色”则是特殊性;第二个命题中“市场经济”是普遍性,“社会主义”是特殊性。

24.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

对于这一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认为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 ②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③承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④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

A  

解析:

要注意审题,题干要求的是“对这一观点”的认识,①②的观点本身是错误的,但它符合题干所给观点的意思。

25.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

这说明()

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矛盾的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无限多样答案:

A  

解析:

“同自己发生矛盾”体现了斗争性,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体现了同一性),说明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6.在党的十七大开幕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

“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

”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这样做的辩证法依据是()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B.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C.局部的发展会推动整体的发展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

C  

解析:

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是“辩证法”,其余选项均不符合这一规定性。

  

二、选择题Ⅱ:

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少选的该小题不得分。

  

27.娃哈哈集团十分注重市场调查,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偏食问题“对症下药”,设计新的配方,推出了受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这一材料所蕴含的辩证法的道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不断创新  

答案:

CD  

解析:

A、B不属于“辩证法”道理。

  

28.“破窗理论”是一个俏皮的经济学名词,原意是玻璃门窗遭到破坏虽然造成一定的损失,但由此却使玻璃制造商、建筑商受益,以及引发新的建设链条的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破窗理论”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要站在人民利益立场上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