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86971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精).doc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1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与文明模式

1.1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

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东亚大陆和欧洲大陆。

与东亚大陆形成鲜明对照,欧洲大陆被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纵深切割,呈现陆海交错的格局。

欧洲人无论是向北、向西还是向南发展,都要与海洋打交道。

欧洲的这种“陆海相间”的地理结构,培养了西方人与海共处的生存状态。

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位处地中海北岸。

西部崖石林立,满目

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着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地中海海域内的爱琴海。

这一片海域内岛屿星罗棋布,海水相对平静,陆海交织,海内任何部位距离陆地不过50哩。

这是大自然为沿海居民提供的一个绝妙的“航海训练场”,因而航海成为古希腊人天性的一部分。

中国地理形势上则属于“内陆外海型”。

中国的北方是蒙

古大草原和千里戈壁,戈壁滩以北,是茂密阴冷的西伯利亚原始针叶林;西北方是比蒙古戈壁更为干燥的沙漠、盆地;在西南方,耸立着地球上最为高大险峻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

虽然中国也有很长的海岸线,但中国人所面临的海洋形势与希腊完全不同,中国所面临的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波涌际天,一旦乘船离开陆地,便会产生投身无边浩海的陌生和恐

惧。

在中国,海洋是与世界隔绝的一个天然屏障。

1.2文明模式

在古希腊,土地的贫瘠、海上通道的开辟,再加上频繁的战争和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得他们很早就发展起商业经济,创造了人类最古老的商业文明。

在商业经济中,人们与

之打交道的对象是不断变动的。

为了自身的利益,人们不得不准备同许许多多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人交往,从而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生活圈子,封闭

转为开放。

原始氏族社会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迅速解体,代之而起的是新型的利益关系。

这种利益关系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契约。

建立契约关系,便意味着人

人平等,因为契约只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并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真正保护商业经济的正常秩序,使商业真正按照经济规律运转。

契约是现代“法”的前身,它是法制文明的开端。

经商需要灵活的头脑,处世的精明,需要及时的信息和广博的知识。

后来的西方文化正是在这些方面得到了高度发展,形成了“科学+商业”的文明模式和“理性+利益”的文化精神。

而中国由于封闭的地理格局、土地生产方式、山区交通不便和家庭化的活动方式,则只能因地制宜地发展起农业经济,创造了世界最古老的“农业+伦理”的文明模式和“经验+实用”的文化精神。

在农业经济中,人们与之打交道的对象几乎是完全固定的,这就是土地。

而土地的所有权又仅在一个家庭或家族的整体手中。

在农业生产和产品交换过程中,生产者所要与之发生联系的对象一般也是较为固定的,它不需要与更多的、经常变化的人群打交道,因而没有形成对氏族血缘关系的冲击力量。

相反,农业文明对土地的依赖又加强了个人对家庭的依赖,使血缘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中国文明把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继承、延续下来,直接带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从而建立了更加稳固的形式和更为完善的功能。

血缘关系具有先验性和等级性两个特点,由血缘关系所结成的集体(家族是一种立体状的等级结构,它是一种超越个体的、超意愿的关系,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它,个人只有认可、服从、顺应这种关系,才能获得自己的位置和利益。

2人格结构与思维方法

2.1人格结构及其特点

西方人的人格构成是以内在自我为核心,是在内在自我的基础上生长出人际自我和社会自我(自律人格,而中国人是以人际自我为核心来铸造自己的人格(他律人格。

这种不同的人

格构成与文明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商业与利益造就了自律人格,农业与伦理成就了他律人格。

不同的人格构成造就了不同的伦理心理基础。

西方人的伦理意识植根于建立在个人意识基础上的“罪感”,是理智地意识到自己“有罪”,无须面对他人即可产生,属于个人伦理;而中国人的伦理意识则植根于建立在他人意识之上的“耻感”,是感觉到自己“可耻”,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会发生,属于群性伦理。

建立在“耻感”基础上的道德意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在于能够重视对方,替对方考虑,使人与人的关系有人情味;消极的一面则在于容易将人际关系变成单纯的应付,产生忽视、压抑个性、追随大流、形式主义等一系列弊端,容易导致“重人情”、“重关系”,走上无原则的道路。

在他律达不到的地方,还会表现出中国人的私心。

自律人格因为强调自我,强调独立性和个性,因而有进取意识,有利于自身的快速发展,具有超越性。

但它忽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削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容易使人的心理陷入孤独和空虚境地。

自律人格有利于社会、科学、经济的发展,但对人类的心理和各种精神需求则带来了许多问题。

他律人格的优点是容易建立人际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温馨,富有人情味。

但由于缺乏内在自我的支撑,故而依赖性太强,容易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缺乏一种激发个人创造力的机制,难以对每个人的潜力进行充分的开发。

2.2思维方法

人格结构是一种内在的、隐形的模式,不同的人格结构反映在现实世界中就是不同的思维方法、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而思维方法又决定了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

2.2.1思考顺序

西方人思考问题时是从个体出发,从小到大,由个体到整体,体现从个体出发去理解整体的个体本位的思维路向。

而在中国,个体缺乏独立的价值,他的一切都取决于所属群体的

性质、意义及其在所属群体中的地位,因而中国人是从整体出发去理解个体。

例如,在姓名、地址和记时等生活中常见现象方面所采用的不同顺序排列,就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思考顺序。

2.2.2判断模式

人要思维,就离不开判断,而判断大体上可分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以“是”或“不是”为标志,其目的是将事物本身的属性真实地揭示出来,是客观的。

价值判断是回

答“好”与“不好”的判断,其评价标准在主体方面,是主观的,相对的,是伴随着功利的,是因人、因时、因地、因事甚至因情而异的。

西方人是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考虑价值判断。

在西方文化中,真理至上是一个极为悠久的传统。

西方的科学精神就是一种真理至上的精神,一种为了求知的兴趣和热情而探索真理的精神。

首先考虑发现真理本身,而不是发现真理后能派上什么用场,是西方人重事实判断而轻价值判断的表征。

对中国人而言,首先被考虑的是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中国科学中得到发展的基本上是应用型的学科,而纯理性的学科则极为贫乏,有的几乎是空白。

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应用性的,中国的天文学后来基本上变成了天象学,是为农业甚至政治服务的。

中国的历史学也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它主要是为政治家们提供鉴古知今的材料,而不是探索历史发展规律,道德判断实质上也是一种价值判断。

2.2.3发问模式

西方人以内在自我为核心,以理性为支柱,在发问时倾向于追问“为什么”(Why。

其实质是要寻找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一种纵深的还原论方法,其手段就是分析。

其次是以

演绎推理(建立在因果联系基础上,由因推果、由果溯因的形式等值转换系统为主体的形式逻辑;而后是以定理、公式为构架的物理科学(以因果律为骨架,以演绎推理为基本工具。

中国人在发问时倾向于追问“怎么样”(How。

这意味着不是首先看重事物的因果联系,而是着眼于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

所以,中国人把握这种联系的手段不是分析,不是纵向

追溯,而是横向描述。

中国文化中的五行学说、哲学的悟性思维、宗教上的现世精神等,都是这一发问模式的产物。

2.2.4思维过程

西方人以逻辑思维为主,而中国人以直觉思维为主。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形式逻辑的著作;一千多年后,培根的《新工具》创立了完整的归纳

逻辑,为近代科学提供了又一个重要的思维工具。

无论是演绎还是归纳,都是由一整套证明的程序来支撑的。

证明是西方人思维中的核心所在,它体现在西方人的全部思维活动中。

直觉思维没有概念,直接面对事物,它是透过事物的现象,直达事物的本质,以领悟力为贵,只展示思维的成果,不具有说服力。

与西方人重视概念,发展出概念科学———语言学

和逻辑学不同,中国哲人依靠直觉思维创造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成果。

直觉思维不重抽象的概念而重感性的体验和领悟。

它不像逻辑思维那样仅仅是大脑的活动,而是一个全部身心

都参与其中的综合过程。

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个人性和孤立性,它只有结论,没有论证过程。

但它也是可信的,是中国人思维过程的轴心和枢纽。

3科学精神及其意义

3.1科学与技术

科学追求的是规律性、真理性,它是超功利的;而技术则有着强烈的实践性和效用性,它直接受着功利的制约。

在西方,技术只是科学的附带产品,它是在科学探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学”生“用”。

而在中国,科学却成为技术的附庸,是以“用”生“学”,只是在技术需要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出一点点科学。

正是由于缺乏“用”的动力,以抽象公理为基础的几何学在中国未能产生,以理论性、体系性为特征的物理学、动物学等在中国极为贫乏。

而这些,西方早在古希腊时就十分发达完备,更不用说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科学了。

从下面几个例子可以更直观地看出科学与技术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1.1牛顿力学原理与英国的现代化

英国在16世纪已经取代西班牙夺得了海上霸权,追求财富和知识成为社会的时尚,科学和艺术出现了新的浪潮,哲学家培根(1561-1626发出了“从实验中获得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的号召。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大规模发明和使用机械打下了基础。

在培根的哲学思想和牛顿力学的指导下,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英国的制造业、建筑业、航海业等都开始使用机器,获得快速发展。

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自动织布机,英国纺织业基本上实现机械化;1784年,瓦特发明了在整个工业部门普遍应用的蒸汽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英国仗着殖民地的市场和工业优势,终于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3.1.2现代物理学与德国的发展

在英国人实现工业革命、法国人从事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人从康德开始,完成了由机械论哲学向黑格尔、费尔巴哈、并由马克思和恩格斯集大成的辨证哲学的思想革命,使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发源地。

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是在德国学术的土壤上产生的。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不仅成为近代原子、分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的基础,成为物理与化学及生物学交叉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成为现代核技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与光电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德国经济当时虽然不如英、法等国家,但在科学技术上迅速成为领先国家,并在全民族中普及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德国产品的质量始终是世界之最。

德国的经济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仍然能很快恢复并达到世界的前列,不能不说和德国民族普遍深入的科学精神有关。

3.1.3电磁科技和美国的兴起

1800年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1862年英国人麦克斯维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1835年美国人莫尔斯制成发报机,1838年他又发

明了莫尔斯电码,1851年他的电报系统用于铁路,1858年实现了大西洋海底电缆电报通讯;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励磁电动机;1867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1877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留声机,1879年他发明了炭丝电灯;1895年意大利人马克尼和俄国人波波夫实现了无线电发射和接收。

美国利用地大物博和建设新大陆的开拓创新精神,利用电磁科技发展的有利时机,率先发明了电报、电话、电灯,将其迅速推向市场,又大力发展了发电机和电动机。

同时,美国以广阔的国内市场为基础,发展了大规模的汽车、钢铁、化工、电机及其他商品的生产技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界强国。

3.1.4从亚洲金融危机看科学技术基础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几乎横扫了全球,但世界各国受震荡的程度轻重不同,深浅有异。

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原因很多,而科技基础的强弱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被称为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亮点,虽然金融危机并没有善待美国,但美国经济一路走强。

可以说美国在1998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是健康的、旺盛的生命活力。

其原因就在于美国新经济是依托雄厚的科技基础得以出现的,其知识含量很高,先进的高技术产业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市场更是销路畅通。

与美国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日本。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一直黯淡异常,在泡沫破裂后从此跌跌碰碰,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成了重灾区。

当我们反观日本科技时便会发现,虽然日本于70年代初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它的科技基础仍比较薄弱,远不及欧美,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对外依赖性。

人们常说日本的经济既有泡沫又有水分,而这掺水和起泡也正是因为缺乏科技支撑所致。

如果把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看作一场瘟疫,科技基础就如同疫苗一样在亚洲发挥着反比作用:

科技实力越强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受伤害程度就越弱。

在“四小龙”中,台湾受影响最小,新加坡次之,韩国受影响最大。

它们的科技竞争强弱也正是这个顺序。

台湾科技基础较好,又有一大批留学美国且在硅谷受过高技术训练的科技人员。

台湾声称,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高技术产品生产者,高技术产品已占出口总额的1/4。

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是这次亚洲金融危机的策源地,而且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危机甚至是政治危机。

3.2科学精神的意义

所谓“科学精神”是指一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是指追求真理时所必备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实证精神。

在西方,不是生产力的需要创造推动了科学,而是对真理的追求创造推动了科学。

西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不是为了功利,而是纯粹自为的。

中国的科学始终受着功利实用的制约,并且只是在功利实用的范围内才得到发展。

它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中国科学中“科学精神”的普遍匮乏。

同时意味着科学精神的消失。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大国的土壤上没有孕育出现代科学萌芽的原因。

中国的科学技术乃至整个文化与国力,在最后几个世纪的停滞和落后,原因正在这里。

3.3中西方现代化的逆向行程

西方的现代化促成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财富。

它的基本过程是:

文艺复兴(精神文化的变革→欧洲革命(制度文化的变革→现代社会(物质文化的繁荣。

这样的变革起源于自身内部的矛盾,具有自然发展的和谐性,是“顺向”的过程。

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与西方正好相反,它是洋务运动(物质文化的追求→改良运动(制度文化的革新→新文化运动(精神文化的启蒙。

其进程是一步步地从西方的现代退回到文艺复兴。

但这不是复古倒退,而是在接受西方影响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挫折而作出的“逆向性回溯”,即由末返本、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物到人这样一个日益深入的过程。

洋务运动完全是在西方经济、军事实力的刺激下发动的,发动这场运动的人看到的只是西方文化中最表层的东西,只能是“船坚炮利”等物质层面的文明。

尽管这些文明代表了当时西方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果,但它却只是叶,而不是干与根。

随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改良运动应运而生。

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从西

方引进的。

在1910年前的中国,几乎没有人能够懂得微积分。

1911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

留学的11位留学生,成立了一个救国社,探讨科学救中国的问题。

其中一部分人回到中国,逐步创立了各种学会,将科学的种子撒播在中国的大地上。

新中国成立时,几万名留学生学成归国,他们与国内的科技工作者一起为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石油的发现和人工胰岛素的合成等重大科技成果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文革十年的影响拉大了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粉碎“四人帮”后,开始恢复和重建科学基础的工作,90年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从整体水平上讲,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是相对落后的,我国大学生占总人口的比例还不到2%,而印度则为6%。

中国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不高,假冒伪劣、弄虚作假、腐败很有市场。

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把实事求是、一

丝不苟作为中国人的人生信条。

4结束语

当今世界的突出特点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并广泛渗入和影响着人类社

会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不仅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经济发展的生长点,起着决定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是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普及,能够深刻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扫除贫穷、愚昧和迷信,起着先导

和支柱的作用。

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科学精神的培育,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在人类文明

发展进程中将显得日益重要。

在文化与人格产生之后,自然环境的意义日益减弱,而经济生产,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实践行为,便成为文化与人格的直接动因。

随着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化,尤其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形成,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也发生着重大变化。

应该说,目前是中

国人建立有利于社会、科学、经济发展的自律人格的有利时机。

以经济方式的变革为基础,结合思想启蒙和激励机制,使人们充分认识科学精神及其意义,确立真理的至上性、理性的权威性和学术的独立性,高扬科学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实证精神,形成重事实判断而轻价值判断,以逻辑思维代替直觉思维的科学作风,注重激发个人创造力,充分开发每个人的

潜力,在中华民族中全面而深入地普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中国科学得以繁荣与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中国文化创新的枢纽所在。

可以说,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撒播科学种子”和“发展科学技术、初见成效”两个阶段,

现在我们正处于“重建科学基础,赶超世界水平的阶段”,中国能否在新的世纪有更大的发展,站在世界发展的前沿,未来的十年是非常重要的,责任与光荣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杨长春

(广东商学院宣传部,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

本文论述传统文化之系统、综合、整体、联系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科学发展越来越彰显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科学发展;影响

【摘要】在综述中西方文化产生的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文明模式和不同人格结构的基础上,比较了这种文化差异对于思考顺序、判断模式、发问模式以及思维过程的影响,阐述了科学精神及其意义以及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指出以经济方式的变革为基础,结合思想启蒙和激励机制,确立真理的至上性、理性的权威性和学术的独立性,弘扬科学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实证精神,在中华民族中全面而深入地普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中国科学得以繁荣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人格结构;科学精神;科学技术发展

为了尽早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

短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了解文化间的差异及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发挥着多方面的启迪作用。

因此,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可以为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解决某些难题提供更多的方法选择。

我们这里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近代以前流传数千年的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它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及一切“人化”的事物。

一般意义而言,科学是指在近代欧洲出现的科学理论、实验方法和机构组织等,科学它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认识和实践活动。

一、“大一统”思想

“大一统”一语始见于《公羊传》: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由《春秋》开篇纪年之辞而导出“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政治纲领。

“大一统”强调的是整齐统一,包括统一思想、统一观念、统一行动。

一方面,“大一统”的国民心理,形成系统、整体、综合的思维习惯。

西方科学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逻辑推演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科学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我国体现“大一统”的“头痛医脚”、“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综合系统方法,在这方面填补了西方科学的缺陷,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看到:

长期以来,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过分强调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整齐划一,导致个体的独立和自由被忽视,独创性和深刻性缺乏,因此,从某种意义讲抑制了个体的独创性,而对科学新成果的产生自然也有所抑制。

二、“中庸”之道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两方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在事物的阴阳两端中,要中道而行,保持事物的平衡发展。

所谓“中”就是坚持正道,不偏离的意思。

它要求以适中的原则处理问题,“叩其两端”,“执两用中”,避免“过分”与“不及”。

中的外用就是“和”,“和”就是“以他平他”,使矛盾各方面统一在一起,任何一方面都不过分强大,以维持总体的和谐。

“中庸”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一方面,“中庸”之道以和谐万物为最高宗旨,把中庸之道作为解决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等社会关系和矛盾的主要手段,突出了一种和合精神。

中庸的思维方式,对于科学的发展有其合理性。

它启发人们,向自然索取要适度、合理、恰到好处,同时要注意生态的保护,维护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如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此存在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两种相反的态度。

持盲目乐观态度的人,违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味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同时还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抛洒废物,其结

果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持悲观态度的人,则认为科学带来环境的破坏,主张抑制科技的发展。

“中庸”的态度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看到:

“中庸”思想容易使人滋生保守拒变、安于现状、中庸守常、听天由命的观念。

在科学的发展道路上不敢探索求知领域,缺乏质疑精神、批判精神、挑战权威精神,科学精神难以得到弘扬。

三、“天人合一”境界

自古以来,传统著作对“天”作过很多的论述。

《荀子·天论》: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庄子》所说的“牛马四足,天也。

”《荀子·天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是多义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种意义:

一是自然的天,一是神灵的天。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是思考社会问题的最基本前提预设。

一方面,儒家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决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做自然界的“主宰”。

人当然具有主体性,但人的主体性只在于“为天地立心、参赞化育”,即放开胸怀,破除物我、内外的界限,完成自然赋予人类的职责和义务。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告诉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遵循自然规律,切忌过度掠夺和破坏自然,从而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否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另一方面,在自然观上,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

儒家思想中的“天”主要指“天命”、“天道”和“天理”,而不是指自然。

儒家把天道人道化,赋予天道以人伦精神。

儒家以伦理的眼光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缺乏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客观认识自然的动机,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而道家思想中的“天”主要指自然,“天人合一”,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合,强调人的顺应性,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

这个特征的必然结果就是把

人的主体性在与自然归一融合的过程中消融掉,遏阻了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四、情理性认知方式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重血缘人伦关系,以德性为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观决定了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