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780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3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x

必修3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单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

1.据图回答有关内环境的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①血浆, ②组织液, ③淋巴, ④细胞外液,

⑤细胞内液, ⑥体液。

(2)连线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3)选择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序号填空:

①血红蛋白 ②尿素 ③CO2 ④麦芽糖 ⑤激素

⑥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⑦氨基酸 ⑧抗体

⑨载体 ⑩消化酶 ⑪神经递质 ⑫淋巴因子

⑬受体

以上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②③⑤⑦⑧⑪⑫。

(4)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①与血浆和淋巴相比,组织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②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特别是Na+和Cl-,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③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与HCO、HPO等离子有关(√)

④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1.明辨三组易混淆的概念

(1)体液≠内环境:

①体液指生物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②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

(2)血液≠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

(3)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①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

②血浆蛋白是血浆中200多种蛋白质的总称。

2.记住内环境成分的三类“属于”、两类“不属于”

(1)三类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浆运送的气体及各种营养物质:

如O2、水、蛋白质、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无机盐等。

②血浆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

如CO2、尿素、尿酸、氨等。

③血浆和组织液中的各种功能性物质:

如血浆蛋白、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2)两类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①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

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呼吸酶、H2O2酶以及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

②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3.运用概念图巧记内环境的三大理化性质

(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稳态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d]皮肤;[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e]循环系统。

(填图中字母及其名称)

(3)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3.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2)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一定健康(×)

(3)内环境稳态为酶促反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

(4)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4.内环境稳态必记的五点



内环境的组成

[关键点拨]

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

成分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成分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

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

化学成分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1)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

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题点突破]

1.(2015·海南高考)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

选C 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中都有免疫细胞;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C.人体内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的反应发生于外界环境中

D.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解析:

选D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淀粉水解反应发生于消化道中,而消化道应属于外界环境。

方法·规律|“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内环境的稳态

命题点1 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

1.(2017·合肥月考)如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B.三种调节方式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C.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

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可以变化,否则机体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运动

解析:

选D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因此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稳态主要表现在:

体温、血浆pH、血浆渗透压和血糖浓度等保持相对稳定。

人体体温的变化范围是36.5~37.5℃;血浆pH的变化范围是7.35~7.45;血浆渗透压一般为770kPa(37℃时);血糖浓度正常水平为0.8~1.2g/L。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2.(2014·全国卷Ⅰ)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解析:

选D 内环境指的是组成细胞外液的血浆、淋巴、组织液,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中。

拓展·归纳|人体pH稳态的维持

(1)稳态维持的因素:

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H2CO3、NaH2PO4/Na2HPO4等。

(2)维持机制:

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如图)。

命题点2 内环境稳态的失调

3.(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解析:

选D 淋巴管阻塞会影响组织液中部分体液经淋巴返回血浆,从而引起组织液增多,出现下肢水肿;血液中钙盐缺乏会引起抽搐,钙盐过多则会引起肌无力;过敏反应是由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同种过敏原的刺激引起的;腹泻可引起体液中水分和盐分大量丢失,但不会引起体液中蛋白质大量丢失。

4.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解析:

选C 剧烈运动时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使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过少,会造成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佝偻病患者体内Ca2+缺乏,所以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中暑是由于体内热量积累过多,不易排出体外,超出了内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拓展·归纳|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引发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凡是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都会使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从而引起组织水肿,总结如下:



常考的生物图示之(九)——内环境成分相互转化的三种模型图

[图示解读]

[信息解读]

(1)图1中A为组织细胞,细胞内的液体为细胞内液,组织细胞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

两端开口的为毛细血管,只有一端开口的为毛细淋巴管。

(2)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进行物质交换,因此都是双向箭头。

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成为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因此,组织液→淋巴→血浆是单向箭头。

①单方向(箭头)

②双方向(箭头)

因此,图2中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图3中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读图技法]

(1)解答图1类题目时,首先要准确记忆体液的组成及其存在的部位,其中生活的细胞种类,其次是根据有无盲端分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2)解答图2、3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体液各部分的转化关系,然后根据单、双箭头做出准确判断。

[演练冲关]

1.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呼吸酶、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解析:

选D 图中①为淋巴,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呼吸作用在细胞内进行,因此呼吸酶分布于细胞内;抗体对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起杀伤作用,不进入细胞内,而是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血浆中的氧经毛细血管壁扩散至组织液中,然后扩散至组织细胞内。

2.如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丙、丁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②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丙中

③丁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

④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乙内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选D 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称做内环境,其包括:

组织液、血浆、淋巴。

从图中分析可知:

甲、乙、丙、丁依次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后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属于丙(组织液);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DNA解旋酶是胞内酶,存在于乙细胞内液中。

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②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甲高,丁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