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560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2套.docx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2套

小升初全真模拟试题(10)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慌________(huāng huǎng)张   分辨________(bàn biàn)

忠________(zōng zhōng)诚    一盏________(zǎn zhǎn)灯

稠________(zhōu chòu)密     实________(shí sí)在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范围   灿烂   增添   音符                                  B. 波纹   吹佛   掠过   忘纪

C. 仿车   厕所   岔道   粉碎                                  D. 嫩叶   商业   黄瓜   保垒

3.对《匆匆》一课中的这句话: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理解错误的是的(   )

A. 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B. 这一描写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稍纵即逝的形态。

C.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D. 这一描写流露出朱自清对人生的深深绝望。

4.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雅号,巴黎和伦敦分别被称为(   )

A. 花都 雾都                    B. 绿色首 都花都                    C. 音乐之都 雾都                    D. 雾都 花都

5.从下面选出一句说明“将心比心”的话。

(   )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造句

①欢畅

②旺盛

③空隙

7.名言积累,请找出有关勤奋的名言。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8.同学们,在小学的六年中,你们读了很多篇课文,也看了不少课外书,请你根据读书情况,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________。

(2)《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出自名著《________》。

这部名著中的经典故事情节还有________。

(3)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的作者是许地山。

9.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西________山前___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___肥。

②青________,绿________衣________风细雨不须________。

10.读《大作家的小老师》,你觉得“大作家”的“家”选哪种解释最合适?

______

A. 家庭                                   B. 有某种专长的人                                   C. 量词

二、阅读理解

11.阅读文章,完成试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

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读出划线句子,从中可以看出郝副营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战友指的是谁?

作者看到华灯想起这位战友是因为什么?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________在我的玻璃窗上。

我连忙把窗子打开,这一对小客人却又忽然不见了。

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着,等待这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

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________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

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________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________它们的快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吃了一顿。

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会儿歌,又朝它们那还未建成的房子飞去了。

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燕子,我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

也知道你们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自己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

甚至你们那火红的嘴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艳丽!

啊,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

(1)把下面的字词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横线上。

分享   报告   撞   衔

①一对黑色的燕子,________在我的玻璃窗上。

②燕子终于又回来了,________着泥草,忙忙碌碌地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

③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在向我________它们的劳动成果,向我________它们的快乐。

(2)在等待燕子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的。

(   )

A. 着急                                       B. 充满希望                                       C. 快乐

(3)“我”重点描写了燕子________的活动。

(   )

A. 建房子                                       B. 唱歌                                       C. 吃虫子

(4)“我”赞美了燕子怎样的精神?

三、习作

13.童年像阳光下的水晶,总是折射出缤纷的光彩。

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你的童年一定充满了无限乐趣。

那么,就提笔写一篇《童年趣事》吧!

要求在作文中突出一个“趣”字,力求语言风趣,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huāng;biàn;zhōng;zhǎn;chòu;shí

2.A3.D4.A5.B

6.①这个五一特别不一样,我玩的非常欢畅。

②虽然上了年纪,这位老爷爷的精力很旺盛。

③他总是把每一个可以利用的空隙都用在学习上。

7.天才出于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敏于随;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8.

(1)安徒生

(2)红楼梦;黛玉葬花(3)落花生

9.塞;白鹭;鳜鱼;箬笠;蓑;斜;归  

10.B

二、阅读理解

11.

(1)舍人为己,做事干净利落。

(2)郝副营长;他因为点灯而牺牲

12.

(1)撞;衔;报告;分享

(2)B(3)A

(4)燕子勤劳的精神。

三、习作

13.略

小升初全真模拟试题(11)

一、积累运用

1.我有一双慧眼,下面各组词语音、形完全正确的是(  )。

A. 结束(sù)   布帘 瓦片 招架                            B. 敏捷(mǐn)  小宙 消灭 埋伏

C. 求饶(yáo)  聪明 烟雾 布置                          D. 婉贞(zhēn) 跪下 镇定 逃跑

2.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表示季节的词语是(   )

①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________风悲画扇。

②天时人事日相催,________至阳生春又来。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江水暖鸭先知。

④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________深。

A. 春 夏 秋 冬                   B. 秋 冬 春 夏                   C. 春 冬 秋 夏                   D. 秋 夏 春 冬

3.选择下面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

A.是天空中飘着的雪花 B.是田野里的油菜花。

C.是山坡上的桃花。

   D.是果园里的梨花。

①那像雪一样白的________

②那像晚霞一样红的________

③那像鹅毛一样的________

④那像金子一样黄的________

4.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

A. 夸张                                B. 排比                                C. 比喻                                D. 设问                                E. 拟人

5.《题西林壁》是一首(    )。

A. 哲理诗                                B. 咏物诗                                C. 写景诗                                D. 抒情诗

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②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7.你知道吗?

因勤劳而成功的名言,我们一起来总结。

①坚持到底必然成功,半途而废________。

②劳动的手能够把石头变成________。

③一分耕耘,一份________。

8.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

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

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

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

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

“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

”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

“好吧,喝最后一杯!

”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

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

”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

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

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

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国家)著名作家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

(2)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3)请列举出这部小说中的另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谈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感受。

9.填写诗句。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 。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 。

10.读《大作家的小老师》,你觉得“大作家”的“家”选哪种解释最合适?

______

A. 家庭                                   B. 有某种专长的人                                   C. 量词

二、阅读理解

11.课内阅读

   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