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504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芦笋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概述

(一)项目背景

芦笋学名石刁柏(Asparagusofficnalis)。

因其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并有特殊的芳香味。

因此,在当今世界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

一直以来,广受世界各地专家推崇和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稳定的消费群体。

我省是全国芦笋种植面积、外销量最大的省份。

目前种植芦笋面积达到30余万亩。

所产90%以上约7万吨的芦笋全部销往欧美、日本、加、澳、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占全国芦笋外销量的50%、世界芦笋贸易量的30%以上。

(二)***芦笋的生产、技术开发状况,现有产业规模

1、***有国土面积6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

有195个行政村,人口35万。

作为全省绿芦笋种植的最核心区域,芦笋主要分布在沿汾河流域的5个乡镇、100余个村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沿汾河滩涂一带开始种植。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著名的绿芦笋产地。

目前全县种植面积4.4万亩,占到全省芦笋种植面积的20%以上,从事芦笋种植农户2.5万人。

2007年芦笋亩效益突破4000元大关,销售收入超过了亿元。

仅芦笋一项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

芦笋对***农业经济总量贡献已超过葡果、蔬菜和畜牧业,名列第一,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标志,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

事情的发展往往难尽人意,2008年下半年来以,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经济一片萧条、对芦笋的消费能力也有所下降、加之各地芦笋盲目跟风无序发展,致使今春芦笋出口订单减少,一般品质芦笋销售不畅,优质芦笋价格也较去年有所下降,产销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

广大的笋农因找不到买主。

卖不出去而犯愁。

更因为2008年春以来我县芦笋病虫害大发生,使笋农雪上加霜。

2、2008年春以来,我县芦笋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2008年春,在我县沿汾河芦笋种植的核心区域,爆发了具有毁灭性的根腐病、茎枯病和木蠹蛾灾害。

尽管事前我们采取了较为有力的措施,其中,万亩芦笋实施了标准化栽培管理,但距我县4万余亩芦笋来说仍是其中有限的一部分,且有利于病虫害传播和大发生的环境、气候和笋农长久以来缺少忧患意识,还是使笋农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有的笋田荒芜了,有的田块缺苗断垅严重。

据统计:

缺苗断垅田占到全部笋田的3成以上,缺苗率突破20%-40%,毁笋改种玉米或其它的,占到受灾笋田面积的近七分之一。

以***县最先引进、种植芦笋的北东社村为例,该村有人口近1000人,耕地1500亩(包括450亩汾河滩涂地),从80年代初期开始种植芦笋,历史上种植芦笋最高时达到900余亩,经过2008年这场浩劫之后,如今仅剩下不到500亩了。

3、形成目前局面除国际大背景外,我们自己的原因是主要的。

首先是:

芦笋品质差、种植品种参差不齐。

就拿广泛种植的UC157、UC800来说,有些是F2代甚至是F3、F4代品种,这些品种最大的弱点是种群变异大、抗病虫性差、生物学性状不佳,加之种植技术参差不齐,有的芦笋甚至于不足20㎝就开始散头,且空心笋、弯曲笋、开裂笋、虫害笋时有存在;产量只有杂交F1代的三分之二或更少,产品只有50%—60%能达到收购企业的质量要求,所以在生产经营中经济效益大打折扣,与通行的国际检验、检疫标准比较确实有差距,在国际需求停滞、有减少趋势的情况下,自身的弱点自然暴露无遗,全球金融危机只是把这种弱点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而已。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预期经济效益

2008年我县芦笋病虫害大发生和下半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之后,在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笋农如同经历了一场浩劫。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是听之任之,随波逐流;还是把挫折看着是一次机遇,迎难而上?

态度确实决定着我们的盛衰荣辱!

我们必须放长眼重新振作起来,摒弃消极态度,变挑战为机遇,瞄准世界芦笋技术和趋势的最前沿,从而在恢复中苦练内功,积蓄力量,全面实现绿芦笋生产的优质、无公害和丰产,率先完成芦笋的更新换代,为今后的大发展抢占先机。

实施这一项目,就是为我们的绿芦笋更具有竞争力,适应国际上更加严格检验、检疫的需要;是我们在低迷的市场中,逐步改变芦笋种植方式和水平,实现基于“你无我有,你有我优”而进行升级转型,为了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当务之急就是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对我社的芦笋进行综合配套技术改造。

通过综合配套技术项目的实施,使芦笋的产量和等级有较大的提高,芦笋的亩产量由目前的600㎏升至700㎏,一级品率由目前的40%—60%上升至60%—80%;仅此一项,我们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也是实施该项目的关键所在。

(四)、本企业实施该项目的优势

***县南坊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10月,位于***县***镇西南坊村。

业务范围主要是农产品种植、销售、新品种引进示范等,注册资金30000元。

合作社成员由***、等乡镇芦笋、蔬菜种植大户共200户组成,几乎涵盖了***全部的芦笋种植大户和精英,如***村农民车四维、高金生等各示范种植美国F1代杰西奈特新品种100亩;***东青堆人段志国种植90多亩;仅我们200户合作社成员种植芦笋的面积超过了5000亩以上。

其中,特别是由种植、技术、供应、销售大户***县华兴技术服务部为主导,所种植的120余亩芦笋全部是“全雄——F1代”优质、高产田,2008年春夏发生的严重病虫害,由于品种抗病性强,技术措施得力,120亩芦笋几乎未受到病虫的侵害,生产的芦笋全部卖出了好价钱,给本社笋民树立了榜样和信心。

合作社现有参与芦笋研究、技术应用的技术人员15人,全部均由高、中、初级技术人员组成。

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中级8人,其余为初级职称,是一支技术量非常强的团队,使我社在生产、销售和技术研究等方面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大大提高了我们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整体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合作社负责人***,中级技术职称,多年从事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在本社组创之初,已经多年从事芦笋技术研究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芦笋种植技术和经验。

2008年6月,与省芦笋行业协会会长唐亚平同志,秘书长王玉旺等同志在湖北黄陂参加了全国第三届芦笋战略研讨会,与包括国际芦笋协会主席的Dr.agostinoFalavigna教授,国际芦笋协会前任主席、现美国加州大学校长Brianl.benson教授、美国新泽西洲Rutgtrs大学华裔芦笋研究专家陈自觉等进行了交流。

并与中国芦笋研究中心主任刁家莲博士、中心付主任李书华研究员,北京农林科学院芦笋研究中心叶劲松教授,江西农科院副院长,芦笋著名专家陈光宇博士有广泛的交往与交流,熟知当今国际国内芦笋种植和市场的情况。

项目主持人***、44岁,(1987年毕业于山西农大,农艺师职称),多年从事芦笋技术研究、推广工作,2000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芦笋新品种示范、推广和研究工作,特别与全国芦笋界包括北京农林科学院芦笋研究中心、中国芦笋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二、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及成熟程度

(一)项目的技术路线、工艺的合理性和成熟性、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论述 

1、技术路线:

对缺苗断垅项目田块,全部以“有机土壤灭菌法”改土,“全雄---F1代杰西奈特芦笋新品种”营养钵育苗进行补栽——对根腐病、茎枯病和木蠹蛾病虫灾害以最先进、最有效的技术专防专治——以“改采笋后放任不管为一管到底”为核心的8项最强有力的技术措施,统领田间管理全过程——以出口芦笋检验、检疫标准为标尺,对劣质笋针对性预防和防治。

⑴、“有机土壤灭菌法改土”技术:

该技术由荷兰“Wageningen大学”多年研制成功,由省芦笋协会2008年引进,并在我社于2009年全省率先示范种植50亩,“土壤灭菌法”主要是使种植过芦笋的土地,再次进行种植时,不经二、三十年的轮墒,能很快、高效、优良再次使用土地,避免了在一般情况下,种植过芦笋的土壤在使用多年之后,地下笋盘、根系病毒、虫害的影响,至少应轮休几十年的情况,而且可使芦笋增产50%。

这种方法虽然部分地增加了生产成本,(购买费用每亩约2000元)可总体经济效益分析是非常合算的。

⑵、“芦笋营养钵育苗”技术:

A、选用“全雄---F1代泽西奈特芦笋新品种”及晒种:

我们准备使用的是从国外由叶教授引进的泽西奈特芦笋新品种种子,购买种子时,要高度关注种子饱满度、成熟度,是否通过休眠等因素。

播种前应进行发芽试验,计算播种量。

浸种前进行晒种:

将种子摊在棚布或麻布袋上,厚度2一3cm,晒2一3天,每天翻动2一3次。

B、种子漂洗和消霉:

晒种后自然凉干,再将种子放入凉水中进行漂洗,除去瘪种和虫蛀种,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经过漂洗后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种子表面病原菌,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或70%甲基托布津50g,加水12.5kg,充分溶解后,浸种10kg,浸种24小时;

C、浸种催芽:

绿芦笋种子皮厚坚硬,吸水困难,发芽缓慢,所以,浸种催芽一般在播种前20天进行,将药剂处理过的种子浸泡在30℃的温水中2一3天,为了防止闷种,催芽前每天用温水冲洗种子2一3次,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后,将种子捞出,沥干后置于温暖处催芽,温度控制在25一30℃,种子表面盖1层湿布或湿麻市保持湿润,有10%一15%的种子萌动露白时,即可。

D、营养土配制及播种:

营养土选用疏松、肥沃土(过筛后)8份,腐熟的圈肥2份;或用50%的塘泥,30%细河沙,15%草木灰,15%复合肥,0.5%尿素,1%磷肥,2%氯化钾,混合配制成营养土。

营养土加入适量水,以营养土手提成团,落地即散为宜。

营养钵在市面选购或旧报纸卷钵,规格:

高12cm,直径7一10cm,每个袋底部打1一2个2cm小洞,营养土装袋勿装过满,一般离袋口10cm左右即可。

摆放营养钵的地方,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用水或排水便利、交通方便的地块。

营养钵装好后排成畦宽1.5m,长视地形而定,畦间留40一50cm作通道,便于作业,每个营养点钵播1一2粒种子,覆营养土薄薄1层盖住种子即可,再用稻草覆盖,适当淋水以营养土和稻草湿润为宜,最好搭简易遮阳棚。

以春季5月初份播种为最适宜。

E、苗床管理:

绿芦笋春播约需40天齐苗,从种子萌芽至幼苗生长期间,对温度、光照、水份反应敏感,苗床管理重点是尽量满足萌芽及幼苗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从而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a.调节温湿度 :

种子发芽期间,畦内温度白天最好控制在25一30℃。

营养土保持湿润,50%种子出苗时,要逐步揭去稻草,避免幼苗纤弱和有碍伸展,幼苗生长期的温度,白天以20一25℃,夜间以16一18℃为宜,同时注意增加光照时间,这样利于培育壮苗。

b.幼苗期间追肥 :

幼苗期根系不发达,追肥以薄肥勤施为主,当苗高达10cm时可轻施肥,按0.6%尿素对水,每亩泼施300一400kg。

以后每隔15一20天追肥1次,每次施稀人粪尿(50kg人粪尿对水250kg),或0.5一1.0kg尿素对水50kg泼施,当第2条地上茎抽出时,施肥浓度适当增加,幼苗生长期怕旱,更怕渍涝,旱情轻时生长缓慢,重时茎叶枯黄,生长停滞。

因此,视营养土湿度状况适时淋水。

当雨水较多时及时排水,防止渍水烂根。

F、苗期病虫害防治:

幼苗生长期茎杆组织幼嫩,抗病力弱,调节好苗床温湿度,避免高温多湿。

发现病害选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洒,或者用50%多菌灵、百菌清、苯来特、茎枯灵等。

苗高40cm以上,地茎粗0.5cm,根系发达,无病虫为健壮苗,移栽大田。

⑶、“根腐病、茎枯病和木蠹蛾病虫灾害专防专治”技术:

△、芦笋根腐病:

A、病症:

根腐病是菌丝侵入肉质根内,造成根的软组织和甲柱腐烂,仅留表皮。

表面赤紫色,严重时被菌丝包被,形似紫色纹绒状,发病后茎秆生长矮小,茎枝和拟叶

B、传染途径:

病原菌在土壤中繁殖、蔓延,以菌丝层等附在株根部传染。

病菌繁殖温度度为8~35℃,最适温度为27℃。

以枯死植株的病原菌形根成菌核越冬。

病原菌分布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