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3945549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7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

《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docx

攀枝花市级高三第二次统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及解析

攀枝花市2013级高三第二次统考

化学试题

2013.0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F-19Na-23Mg-24Al-27P-31S-32

Cl-35.5Ca-40V-51Mn-55  Fe-56Cu-64Zn-65Ag-108Ba-137

选择题(42分)

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当前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C.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

D.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KCl与MgO的晶体结构跟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则晶体的熔点:

MgO>KCl>NaCl

B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

C.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FeCl3溶液

D.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硫化亚铁溶于足量的稀硝酸中:

FeS+2H+=Fe2++H2S↑

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H++SO42—+Ba2++OH—==BaSO4↓+H2O

C.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2Fe2++2Br-+2Cl2=2Fe3++Br2+4Cl-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

HCO3-+Ba2++OH-=BaCO3↓+H2O

4.下述转化关系可用于合成解痉药奥昔布宁的前体(化合物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10H10O3,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醛基和酯基

B.化合物乙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的有机物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

C.化合物乙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丙

D.化合物丙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物质编号

物质转化关系

a

b

c

d

FeCl2

FeC13

Fe

CuCl2

NO

NO2

N2

HNO3

Na2O

Na2O2

Na

NaOH

Al2O3

NaAlO2

Al

Al(OH)3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

6.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0.1mol·L-1的NaHC2O4溶液中:

c(HC2O4-)>c(H2C2O4)>c(C2O42-)

B.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

c(OH-)=c(H+)+c(HCO3-)+2c(H2CO3)

C.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呈中性的溶液中:

c(Na+)>c(Cl—)=c(CH3COOH)

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

①(NH4)2SO4②NH4Cl③(NH4)2Fe(SO4)2中c(NH4+):

①<②<③

7.一定温度下,在一固定体积的容器中,通人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如下反应:

CO(g)十H2O(g)

CO2(g)十H2(g)△H<0。

在850℃时,CO和H2O浓度变化如下左图;若在t1℃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右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50℃时,按左图所示0~4min用C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02mol·L-1·min-1

B.t1℃高于850℃

C.t1℃时,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其它条件不变,可能的原因是增大压强

D.若t2℃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c(CO2)·c(H2)=2[c(CO)·c(H2O)],则t2℃高于850℃

非选择题(58分)

8(14分)为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I.取5mL0.1mol/L的KI溶液,滴加5—6滴FeCl3稀溶液;

Ⅱ.继续加入2mLCCl4,盖好玻璃塞,振荡静置。

Ⅲ.取少量分液后得到的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

Ⅳ.移取25.00mLFeCl3稀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KSCN溶液用作指示剂,再用cmol/LKI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

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mol/LKI标准溶液VmL。

(1)探究活动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请将探究活动Ⅱ中“振荡静置”后得到下层液体的操作补充完整: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

(2)探究活动Ⅲ的意图是通过生成红色的溶液(假设溶质全部为Fe(SCN)3),验证有Fe3+残留,从而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但在实验中却未见溶液呈红色。

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

Fe3+全部转化为Fe2+猜想二:

生成的Fe(SCN)3浓度极小,其颜色肉眼无法观察。

为了验证猜想,查阅资料获得下列信息:

信息一:

乙醚微溶于水,密度为0.71g/mL,Fe(SCN)3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信息二:

Fe3+可与[Fe(CN)6]4—反应生成暗蓝色沉淀,用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3+的灵敏度比用KSCN溶液更高。

结合新信息,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①请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

若产生暗蓝色沉淀,则。

步骤二:

若乙醚层呈红色,则。

②写出实验操作“步骤一”中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3)根据探究活动Ⅳ,FeCl3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9.(14分)已知:

A、B、C、D、E、F、G七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

其中A原子在基态时p轨道半充满且电负性是同族元素中最大的;D、E原子核外的M层中均有两个未成对电子;G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

B、E两元素组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

C、F的原子均有三个能层,E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kJ/mol)分别为:

578、1817、2745、ll575;E与F能形成原子数目比为1:

3、熔点为190℃的化合物Q。

(1)B的单质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模型,其配位数为;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立体构型是。

F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2)试比较B、D分别与E形成的化合物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3)A、G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m3,

其晶胞的边长为cm。

(4)在1.0l×105Pa、t1℃时,气体摩尔体积为53.4L/mol,

实验测得Q的气态密度为5.00g/L,则此时Q的组成为

(写化学式)。

10.(14分)TiO2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1)工业上用钛矿石(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H2SO4+FeTiO3===TOSO4(硫酸氧钛)+FeSO4+2H2O

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

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中加热的目的是(请写出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和文字):

(2)用TiO2制备金属钛的一种方法是先将TiO2与Cl2、C反应得到TiCl4,再用镁还原得到Ti。

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

TiO2(s)+2Cl2(g)

TiCl4

(1)+O2(g)△H=+151kJ/mol

所以不能直接由TiO2和Cl2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TiCl4,请说明判断该反应难以发生的理由是_______。

当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后,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顺利进行生成TiCl4。

已知:

C(s)+O2(g)CO2(g)△H=

394kJ/mol。

则TiO2(s)+C(s)+2Cl2(g)TiCl4

(1)+CO2(g)△H=________

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

往氯化反应体系中加入碳时,氯化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李自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TiO2/S*(激发态)

TiO2/S*TiO2/S++e-

I3-+2e-3I-

2TiO2/S*+I3-2TiO2/S+I3-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11.(16分)硫酸的工业制备是一个重要的化工生产过程,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SO2等污染物。

(1)将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后又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以硫酸工业的尾气、氨水、石灰石、焦炭及碳酸氢铵和KCI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用途的硫化钙、硫酸钾、亚硫酸氢铵等物质。

合成路线如下:

写出反应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I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反应V在25'C、40%乙二醇溶液中进行,该复分解反应能顺利进行的原因是。

(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锌(ZnFe2Ox),常温下能使SO2分解,减小工业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它由铁酸锌(ZnFe2O4)经高温还原制得,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若2molZnFe2Ox与SO2反应可生成0.75molS,x=,写出铁酸锌高温下被还原生成氧缺位铁酸锌的化学方程式

(4)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的原理是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空气反应生成石膏(CaSO4.2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电厂用煤300t(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为2.5%),若燃烧时煤中的硫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用该方法脱硫时有96%的硫转化为石膏,则可生产石膏t。

 

攀枝花市2013级高三第二次统考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2013.0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2.B3.D4.B5.A6.C7.B

二(本大题包括8、9、10、11题,共58分)

8(共14分)2Fe3++2I-=2Fe2++I2(2分)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2分)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

取萃取后得到的上层清液,加入2滴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2分)

若产生暗蓝色沉淀,则猜想一不成立(1分)

步骤二:

取探究Ⅲ中所得溶液,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分层(2分)

若乙醚层呈红色,则猜想二成立(1分)

4Fe3++3[Fe(CN)6]4—=Fe4[Fe(CN)6]3↓(2分)0.04cV(2分)

9(共14分)

(1)8(2分)平面三角形(2分)1s22s22p63s23p5(2分)[Cu(NH3)4]2+(2分)

(2)NaCl的熔点高于SiCl4,因为NaCl是离子晶体,SiCl4是分子晶体。

(2分)

(3)

(2分)(4)Al2Cl6(2分)

10(共14分)

(1)Al2O3+2NaOH=2NaAlO2+H2O(2分)SiO2+2NaOH=Na2SiO3+H2O(2分)

TiOSO4的水解TiOSO4+2H2O

H2TiO3↓+H2SO4是一个吸热反应,加热促进TiOSO4水解趋于完全。

(2分)

(2)该反应的△H>0,△S<0,反应难以自发进行(2分)-243kJ/mol(2分)

TiO2(s)+2Cl2(g)

TiCl4

(1)+O2(g)碳与氧气反应,减小了产物O2(g)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反应能顺利进行。

(1分)

(3)BCD(3分)

11(共16分)

(1)SO2+2Fe3++2H2O=SO42-+2Fe2++4H+(2分)

3Fe2++NO3-+4H+=3Fe3++NO↑+2H2O(2分)

(2)NH4HCO3+CaSO4+NH3=CaCO3↓+(NH4)2SO4(2分)1:

4(1分)

K2SO4在乙二醇溶液中的溶解度小(1分)

(3)3.25(2分)4ZnFe2O4+3H2

4ZnFe2O3.25+3H2O(2分)

(4)2CaSO4+2SO2+O2+4H2O=2(CaSO4.2H2O)+2CO2(2分)38.7(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2.B3.D4.B5.A6.C7.B

二(本大题包括8、9、10、11题,共58分)

8(共14分)2Fe3++2I-=2Fe2++I2(2分)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2分)(划线部分为实验细节。

目的是使分液漏斗内外大气相通,液体能够顺利流下)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步骤一:

取萃取后得到的上层清液,加入2滴K4[Fe(CN)6](亚铁氰化钾)溶液(2分)

若产生暗蓝色沉淀,则猜想一不成立(1分)

步骤二:

取探究Ⅲ中所得溶液,加入少量乙醚,充分振荡,静置分层(2分)

若乙醚层呈红色,则猜想二成立(1分)

 

4Fe3++3[Fe(CN)6]4—=Fe4[Fe(CN)6]3↓(2分)配平时注意电荷守恒。

0.04cV(2分)

2Fe3+~~~2I-

22

C

v

10-325

10-3

x

x=

=0.04CVmol/L

9(共14分)A:

NB:

NaC:

AlD:

SiE:

SF:

ClG:

Cu

元素推断方法:

D的M层为3s23p2,是Si。

E的M层为3s23p4,是S。

据B2E,知B2S,B为IA族的金属,估计为Na。

Na2S。

G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应为1个,再看第

(1)问中G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配离子,联想到四氨合铜配离子,A为N。

G为Cu,Cu的价电子层为3d104s1。

C、F在第三周期,C的逐级电离能前三个数据接近,第四电离能突变,所以易失去三个电子,为+3价,是铝。

C:

F=1:

3,说明F为-1价,为Cl元素。

(1)8(2分)平面三角形(2分)1s22s22p63s23p5(2分)[Cu(NH3)4]2+(2分)

(2)NaCl的熔点高于SiCl4,因为NaCl是离子晶体,SiCl4是分子晶体。

(2分)

(3)

(2分)据晶胞图,A——N在定点,8

1/8=1,G——Cu在棱边:

12

1/4=3

化学式为Cu3N,一个晶胞里有一个Cu3N,Z为1,据计算公式:

Z×M=ρ×V×NA,设边长为xcm

V=

x边长的立方则为晶胞体积V,V开立方即为边长。

(4)Al2Cl6(2分)根据M=ρ×Vm=5.00g/L×53.4L/mol=267,是AlCl3相对分子质量的2倍。

所以为Al2Cl6。

考查基本计算,对概念含义和计算的真正理解。

拓展提问:

此时的温度是高于标况下的00C,还是低于00C?

为什么?

10(共14分)该工业流程题以钛化合物为基础,结合了攀枝花的地域特色。

(1)Al2O3+2NaOH=2NaAlO2+H2O(2分)SiO2+2NaOH=Na2SiO3+H2O(2分)

TiOSO4的水解TiOSO4+2H2O

H2TiO3↓+H2SO4是一个吸热反应,加热促进TiOSO4水解趋于完全。

(2分)

(2)该反应的△H>0,△S<0,反应难以自发进行(2分)很多同学没有意识到要从反应的自发性去理解作答。

-243kJ/mol(2分):

通过

(1)+

(2)得到。

TiO2(s)+2Cl2(g)

TiCl4

(1)+O2(g)碳与氧气反应,减小了产物O2(g)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反应能顺利进行。

(1分)

(3)BCD(3分)据图可知,镀铂导电玻璃是得到电子的一极,是正极,从给出的反应来看,应为I3-放电:

I3-+2e-3I-

11(共16分)该题可以直接看问题书写方程式

(1)SO2+2Fe3++2H2O=SO42-+2Fe2++4H+(2分)

3Fe2++NO3-+4H+=3Fe3++NO↑+2H2O(2分)

(2)NH4HCO3+CaSO4+NH3=CaCO3↓+(NH4)2SO4(2分)

1:

4(1分)(解析:

因为CaSO4+4C=4CO↑+CaS)

K2SO4在乙二醇溶液中的溶解度小(1分)

(3)3.25(2分)+(X-1)+40

解析:

据2ZnFe2OX:

0.75S=8ZnFe2OX:

3S,ZnFe2OX→Fe3+升高(3-X+1)SO2→S降低4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列式:

16

(3-X+1)=3

4X=3.25注意ZnFe2OX中Fe的平均价态为+(X-1)的算法。

4ZnFe2O4+3H2

4ZnFe2O3.25+3H2O(2分)

(4)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CO2(2分)38.7(2分)

解析:

据硫原子守恒

S~~~~~~~CaSO4·2H2O

32172

300t

2.5%

96%m

m=

=38.7t

选择题解析:

1.选C。

A.硅太阳能电池原料为硅

B.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有净水作用

C.错误。

食盐水显中性,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D.渗析用到半透膜,胶体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能够透过半透膜

2.选B。

A.离子晶体的熔点决定于晶格能的大小,晶格能随电荷数增多、离子半径较小而增大,所以MgO>NaCl>KCl

B.碳酸钠溶液中存在CO32-+H2O

HCO3-+OH-,加入BaCl2后,由于Ba2++CO32-=BaCO3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碱性减弱

C.应是浊液大于胶体溶液1nm~100nm浊液之间为胶体

D.Al2O3为两性氧化物

3.选D.

A.硝酸有强氧化性,会氧化二价铁和硫化氢

B.以“呈中性”来配平,H+、OH-、H2O钱都应该有2

C.氯气足量时,溴化亚铁即为少量,那么亚铁离子和溴离子的比例应该为1:

2,即2和4

D.二者等物质的量,即为1:

1,正确。

4.选B。

A.甲中官能团为羰基和酯基,没有醛基。

分子式容易数错,最好跳过不去数

B.羟基所连的C与右边六元环上的C可以消去成烯,正确

C.NaOH溶液能是酯基发生水解,生成羧酸钠和乙醇。

而丙是羧酸,不同

D.只有酚类才能与之显色。

丙不属于酚类。

5.选A。

该题属于元素化合物的转化,综合性强,适于放在最后去做,且按照转化关系代入进行判断。

CuCl2HNO3NaOHAl(OH)3

FeCl2FeCl3NONO2Na2ONa2O2AI2O3NaAlO2

FeN2NaAl

(2)中N2不能一步转化为NO2(3)中NaOH不能一步分解得到Na2O

请在以上转化图中写出每一步转化需要的物质的化学式,以进一步熟悉这些转化

6.选C。

A.pH=4的的NaHC2O4溶液中,H2C2O4由水解得到,C2O42-由电离得到,因为显酸性,所以HC2O4-的电离大于水解,即:

HC2O4-

H++C2O42-大于HC2O4-+H2O

H2C2O4+OH-,因此有:

c(HC2O4-)>c(C2O42-)>c(H2C2O4)

B.该等式看形式应为质子守恒式,是Na2CO3溶液里的质子守恒式,而NaHCO3的质子守恒式可以这样理解:

失去的H+数与得到的H+数相等:

HCO3

H2O

H2CO3

CO32-

-H+

+H+

H3O+即H+

-H+

OH-

+H+

 

c(CO32-)+c(OH-)=c(H2CO3)+c(H+)该式还可随意变形:

c(OH-)=c(H2CO3)+c(H+)-c(CO32-)

c(H+)=c(CO32-)+c(OH-)-c(H2CO3)

C.排除后剩下C。

这个问的理解较难,要从溶液中存在的几个式子去理解如下:

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或式子:

H2O

H++OH-c(H+)=c(OH-)①

HCl===H++Cl-c(H+)=c(Cl-)②

CH3COO-+H2O

CH3COOH+OH-c(CH3COOH)=c(OH-)③

据电荷守恒式有c(H+)+c(Na+)=c(OH-)+c(Cl-)+c(CH3COO-)

因为溶液呈中性,则有c(H+)=c(OH-),则有c(Na+)>c(Cl—)

因c(H+)=c(OH-),据①式,可以理解,再据②③式,则c(Cl—)=c(CH3COOH)

D.等浓度的三种溶液,铵根下标为2的肯定大于为1的,所以

(2)的铵根浓度最小,(3)中因铵根与亚铁离子的水解互相抑制,使铵根水解的更少,则铵根浓度最大

7.选B。

A.因图中没有CO2的浓度变化曲线,所以只有通过CO和H2O浓度,通过三段式间接计算CO2的变化浓度CO(g)十H2O(g)

CO2(g)十H2(g)

C始0.20.300

C变0.120.120.120.12

C平0.080.180.120.12

4分钟时浓度不变,达到平衡

v(CO2)=0.12/4mol·L-1·min-1=0.03mol·L-1·min-1

B.观察右表数据,第3分钟时达到平衡,说明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速率更快,则温度应该更高

C.观察方程式计量数,是等体积反应,即使增大压强,平衡也不移动,而表中数据说明4~5分钟时,CO和H2O的浓度在增大,CO2的浓度在减小,平衡应该是逆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升温

D.要意识到该表达式与平衡常数有关系。

K=

850℃时K=

=1此时(CO2)·c(H2)=2[c(CO)·c(H2O)],即K=2,K值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温度降低,应低于850℃

二(本大题包括8、9、10、11题,共58分)

8(共14分)2Fe3++2I-=2Fe2++I2(2分)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分液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