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9403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管理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管理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管理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管理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知识.docx

《管理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知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知识.docx

管理知识

第一章宏观经济基础知识

一、国民经济核算及重要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用GDP表示。

  

(二)价格指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

  1.价格指数

  消费价格指数(CPI)告诉人们的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在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O~1之间。

基尼系数越大,则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会的贫富差距越大。

基尼系数在0.2之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表示“比较合理”。

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3.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小,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越富裕。

  (三)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四)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1.国内生产净值

  国内生产净值也被称为国内净产值,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所生产出来的新增价值量。

NDP=GDP-折旧。

  2.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所有国民所获得的收入总和。

NI=NDP-企业间接税。

  3.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用Pl表示,是指一国之内所有个人在一年内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

PI=N1-企业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转移支付。

  4.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所有可以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收入总和,用PDI表示。

PDI=PI-个人所得税。

  (五)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几个重要的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国民总收入。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总和)和投资的恒等。

  二、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构成

  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财政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以及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

经济适度增长、物价相对稳定、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

  2.财政政策的类型

  

(1)自动稳定性的财政政策包括:

税收的自动稳定性、政府支出的自动稳定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2)权衡性财政政策包括: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同于赤字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

  3.财政政策的选择

  (三)货币政策

  

(1)法定准备金与货币创造机制包括:

法定准备金、存款创造机制、存款乘数、货币乘数。

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乘数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2)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法定准备金政策不适合作为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手段。

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相比,公开市场业务有明显的优越性:

  ①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影响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情况,从而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②公开市场业务使中央银行能够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随时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可以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节工具;③中央银行运用这一工具时,可以主动出击,而不像实行再贴现政策时处于被动的地位;④由于公开市场业务的规模和方向可以灵活安排,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它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而不像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那样会产生较为剧烈的影响。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失业

  1.失业与失业种类

  

(1)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根据主观是否愿意就业,失业分为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2)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转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社会总需求下降造成的失业。

  2.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3.失业的治理

  

(二)通货膨胀及其经济效应

  1.通货膨胀分类

  2.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

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②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③混合型通货膨胀;④结构性通货膨胀;⑤其他原因。

  3.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债权人总是受损失,债务人总是获利。

企业和政府作为一国主要债务人,往往可以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

通货膨胀还对储蓄者产生不利。

  4.反通货膨胀政策

  

(1)紧缩政策包括: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包括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指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缩小财政赤字。

  

(2)收入政策。

  (3)指数化。

  (4)实施供应政策。

  (5)其他方法。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一)经济增长

  1.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点

  

(1)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

  

(2)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

  (3)经济结构的变更速度是高的。

  (4)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5)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

  (6)世界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

  2.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

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提高;②资本投入的增加;③技术的进步;④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3.经济增长的衡量

  

(二)经济周期

  1.经济周期的含义

  2.经济周期的阶段

  

(1)两阶段法。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2)四阶段法。

扩张阶段可以分为复苏和繁荣两个阶段,收缩阶段可以分为衰退和萧条阶段。

  3.经济周期的成因

  

(1)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包括乘数-加速模型的基本思想、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理论、消费不足理论。

  乘数一加速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2)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包括创新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

第二章企业与管理基本知识

  一、企业及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一)企业概念与特征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及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以获取盈利为目的,依法设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具有技术和组织特征,企业的发展状态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水平。

  

(二)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是由组织的管理者在一定环境下实施的。

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由若干个职能构成。

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优化调配组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管理的目的是使组织高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各种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是现代生产力要素之一。

  (三)企业类型

  根据企业资产构成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划分,可将企业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三种基本类型。

  个人独资企业的优点是:

设立、转让、关闭容易,出资人拥有绝对决策权,利润独享,结构简单,管理灵活,易于保护商业秘密,法律限制较松,政府管制较少。

  个人独资企业的缺点是:

负无限责任,当企业资产不足以清偿企业债务时,法律强制企业主以个人财产来清偿企业债务,可能造成倾家荡产;规模有限,受资金和个人管理能力限制,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企业生存寿命不稳定。

个人独资企业不适宜经营风险大的项目。

  合伙企业的优点是:

由于可以由众多合伙人共同筹资,因而可以扩大资本规模;也由于合伙人共负偿的无限责任,减少了贷款者的风险,其筹集资金、获得商业贷款的能力较个人独资企业强;集中合伙人的才智与经验,可以提高合伙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能力;比较容易成长和扩展。

  合伙企业的缺点是:

合伙企业属无限责任企业,合伙人对经营负有连带责任,风险大;产权转让困难,须经所有合伙人同意才行;合伙人皆能代表公司,权力分散,多头领导,意见易产生分歧,决策缓慢;企业寿命不稳定。

  公司是法人,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这是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重要区别。

  公司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股东负有限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而公司则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负责;二是容易筹资,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资,且股票易于转让,较符合投资人转移风险的要求;三是公司具有独立寿命,不受出资人寿命影响,可以长期生存;四是易于吸收人才;五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得公司的经营管理职能均可由各方面专家担任,可以更有效地管理企业。

  公司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创办公司的手续复杂,组建成本较高;二是政府对公司监管较严;三是透明度较高,企业盈亏机密难以保守;四是公司易受“内部人”控制。

  公司是最典型的现代企业形式。

  对工业企业,大型企业需满足从业人员在2000人及以上,销售额在30000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在40000万元及以上;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在4000万元以下。

  二、管理知识

  

(一)计划

  计划对管理的意义:

计划是管理活动的依据,计划是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手段,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计划是管理者制定控制标准的依据。

  根据功能性质,计划可以分为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人事计划;根据对象范围,计划可以分为综合性计划和专业性计划;根据影响程度,计划可以分为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计划的过程:

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计划的前提;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这是做决策的关键);制订派生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决策要素:

决策者、决策对象、信息、决策理论与决策方法、决策后果。

  评价决策的方面:

决策的合理性、可接受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决策的类型:

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初始决策和追踪决策,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确定型决策与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影响决策的因素:

环境因素、组织文化、过去的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决策者的知识与业务能力。

  

(二)组织

  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没有目标的人的集合不能称为组织。

分工与合作是组织运营并发挥效率的基本手段。

组织必须具有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

  建立组织部门的原则:

目标任务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的大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成反比关系);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人员配备的任务:

④物色合适的人选;②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③充分开发组织的人力资源。

  组织结构类型包括:

直线型结构、职能型结构、直线一职能型结构、事业部结构、矩阵型结构、三维立体结构、委员会结构和团队结构。

  直线型结构: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是决策者,最低一级是执行者,从上至下执行单一的命令,形成一个单线系统,没有职能结构。

  职能型结构:

职能结构受上一级直线指挥人员的领导,并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直线指挥人员下达命令。

  直线一职能型结构:

职能结构是行政领导的业务助手和参谋,不能直接向下级部门下达命令,只能进行业务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