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8038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

《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docx

公共关系南大公共关系现代媒体总论复习笔记

现代媒体总论

绪论

1.媒介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承传、延伸、扩大特定信息的符号的物质实体。

构成媒体的基本要素有3个:

物质实体、符号和信息。

媒介是人的精神信息的载体,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即是构成传播媒介的前提条件。

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本功能和唯一使命。

2.传播媒介的基本性能:

实体性;中介性;承载性;还原性;扩散性。

3.媒体的基本类别:

书写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互动媒体。

印刷媒体的诞生离不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互动媒体指的是以电脑与互联网产生后形成的,具有强交互动,能够及时交流,也可异时反馈的新型媒体。

互动媒体的两个显著特点是:

高度综合;充分交互。

4.媒介的基本功能:

(1)个体功能。

(2)组织功能。

包括告知功能、表达功能、解释功能和指导功能。

指导功能存在于一切传播活动之中。

(3)社会功能。

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5.传播媒介的基本流程:

从采制传播内容开始,以播发传播内容产品结束。

流程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即稳定的信息来源和大致稳定的传播对象。

媒体与传播对象产生双向互动的关系。

6.媒介生态: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最早提出了“媒介生态”一词。

波兹曼是首位将媒介生态命名为媒介研究中一块正式学术领域的学者。

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包括媒介因素和环境因素。

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7.媒介环境:

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

第一章媒介演进与人类社会

第一节口语产生前的传播媒介与语言传播

1、口语产生前古代人类使用的传播媒介:

最早的书写信息传播媒介,是发现于15000千年前左右绘制的洞穴壁画。

2、语言产生的三种理论:

汪汪理论(模仿说);呸呸理论(情景说);嘿呵理论(劳动说)。

3、口语媒介是我们使用频率最多,也是最有效的媒介。

4、文字的产生: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商代刻在龟甲和牛骨上的甲骨文。

5、手抄新闻媒体:

《罗马公报》是报纸的雏形。

中国在唐开元年存在的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

在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的手抄新闻成为现代报纸的前身。

6、早期文字媒介普及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提高书写效率和降低纸张成本。

第二节从印刷媒体到电子媒介

7、中国是印刷书籍的发源地,唐明时刻印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印刷书籍。

8、印刷书籍的特点:

是传播一个社会最重要思想的媒介;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是保存信息最便利和最持久的途径;书籍内容越来越大众化;书籍与其他媒介之间的交叉使用成为普遍现象引起关注;书籍传播具有个人化特征,内容越来越化分化,重视个人的体验。

9、早期报纸的先驱是信件而不是书籍,关注的是传送与国际贸易和商业有关的时事新闻。

最早的现代报刊出现于17世纪的德国。

10、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中,杂志是最具有多元化特点的媒介。

11、电影发明与三个重要的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一是放映术的发明,二是如何使人产生连续动作的幻觉,三是摄影术的发明。

12、唱片产生的特点:

多种录音和传播技术并存;受控制程度低;高度国际化;青年受众成为主体;市场细分化。

13、德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始提供世界上最早的定期电视服务。

14、第一台大规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生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第三节互动媒体

15、互动媒体的传播特点: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

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的传播模式是以中心向边缘扩散式的单向模式为主,反馈不及时。

而互联网、手机等互动媒体则以点对点的传播作为特点,互动迅速,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2)多媒体化。

(3)媒介功能融合。

多媒体带来了各种媒体间界线的模糊化,新媒体可以成为旧媒体内容的载体,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

(4)媒体资源丰富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增强,管制程度降低。

第四节媒介演进的规律

16、媒介形态变化的定义及其六原则:

媒介形态变化即传播媒介的转换,通常是由于社会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及社会和技术革新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促成的。

媒介形态变化遵循6条原则:

共同演化与共同生存的原则;形态变化原则;增殖原则;生存法则;机遇和需要法则;延时使用。

17、媒介形态变化中的四要素:

一是技术;二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三是人类的某种活动、功能或需要;四是人,尤其是形成集团、阶级或势力的人。

1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媒介形态的变化会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英尼斯和麦克卢汉是持此观点的学者。

麦克卢汉出版了著名的《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都是人的延伸。

他提出“媒介即信息”,重要的不是信息内容,而是运载信息的媒介形式。

第二章报纸

第一节报纸简史及其传播特点

报纸是与广播电视媒体并行于世、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印刷媒体,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传播媒体。

1、国外报纸发展简史:

《罗马公报》被称为“历史上的第一份官方的报纸”。

世界近代报纸最早出现在地中海地区。

“手抄新闻”成为近代报纸的雏形。

(与第一章节中的稍有出入)每周定期报纸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

最早的定期报纸产生于德国。

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两种周报《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新到新闻》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8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斯克里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

2、近代报纸发展的六个阶段: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纸;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纸;工业革命与廉价报纸;无产阶级报纸产生与发展;过渡时期的报业;现代报业。

3、中国报纸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报纸通称邸报,邸报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布的官报。

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报刊是京报。

1873年创刊于汉口的《昭文新报》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个近代报刊。

王韬1874年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所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是我国最早的政论报纸。

1925年6月4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日报《热血日报》在五卅运动中创办。

4、世界报业的格局类型:

资本主义报业、社会主义报业和发展中国家报业。

5、报纸的传播特点:

(1)报纸是强视觉平面媒体。

(2)非线性媒介给予读者较强的阅读自由度。

报纸的传播方式与广播电视的最大区别在于报纸是非线性传播。

(3)报纸的可保存性强。

(4)长于深度传播信息。

6、报纸的传播劣势:

时效性相对较差;读者范围的局限性较强;感染力相对较弱。

第二节报纸的运行方式

7、实行编采分离的报社,常见的做法是实施责编制,建立“分管总编—责任编辑—记者、编辑”三级业务管理与指挥体制。

8、报纸的四种基本业务内容:

(1)采访。

新闻采访有着较强的时效限制。

采访采用的方式具体有:

面访、座谈会、现场观察、参加会议、蹲点、查阅资料、通过电话或网络采访等。

记者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一是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二是要建立个人新闻网络渠道;三是采访前要有调查以及提问的准备,包括查阅所有能得到的相关资料、访问有关人士及拟出详细的采访提纲,列出所有想问的问题。

(2)写作。

西方报纸上的新闻文体在传统上笼统地分为消息和特稿两种。

中国报纸上的新闻通常分为三类,即消息、通讯和特稿。

在新闻写作结构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倒金字塔结构”。

“华尔街日报体”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非倒金字塔结构”。

(3)编辑。

编辑职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统筹决策、整体把关、产品“再创作”。

编辑的决策分两个层次,一是战略决策,一般由总编辑承担;二是战术决策,战术决策必须根据编辑方针制定。

编辑承担的工作主要有:

一是制定编辑方针;二是策划报道;三是组织处理稿件;四是将稿件落实到版面上。

(4)评论。

新闻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具有明确倾向性的论说性文体。

报纸评论的主要作用有: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它决定着报纸的政治面貌;大众传媒的一项社会功能就是作为全社会的“论坛”而存在,这种社会功能的实现,也主要依靠评论这种形式。

目前我国报纸上的评论可分为五类:

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是评论中的“轻武器”、“短兵器”;编者按;署名评论。

第二节报纸印刷与发行

9、报纸印刷的质量要求:

易读性;真实性;美观性。

我国报纸印刷技术实现了从热排铅印到冷排胶印的改造。

10、报纸发行,是指报纸流向读者的过程及活动。

它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完成报纸由传播者向读者的流通,以使报纸实现其价值和功能。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报刊发行采取的是“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

后一些报刊尝试自办发行。

也有媒体采用“委托发行”。

第三章广播

第一节我国广播的发展与现状

1、我国广播的发展历程:

1922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呼号是ECO;1924年8月交通部公布了《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关无线电广播的第一个法令;1926年,中国人自办的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创办人是刘瀚;中国自办的第一批广播电台是官方电台,在哈尔滨广播电台开播后,又出现了天津电台和北京电台;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开办了中国第一座民办广播电台;1928年,国民党创办了中央广播电台,呼号是XKM,发展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台;1940年,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试验广播,标志着人民广播事业的开始。

2、广电总局把2003年确立为“广播发展年”,广播专业化朝着细分受众市场、确立目标听众、强化频道定位的方向不断深入。

目前我国广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专业化程度不高,造成专业频道同质化、千台一面的问题;二是各专业频率各自为战,造成各种资源浪费;三是广播电台开放性不足,缺乏竞合发展意识。

第二节广播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

3、传播符号是指能感知并揭示意义的现象形式,即能还原成“意思”的传播要素。

声音符号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分为语言、音乐、音响。

其中语言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广播表情达意的最主要手段。

4、广播语言的“三性”和“三化”:

“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三化”——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

5、广播的传播特点:

(1)从传播符号上比较,广播的优势是:

比报纸多了声音,电视少了画面。

广播声情并茂,感染力极强。

且传播迅速快捷,播出费用低。

其劣势是声音稍纵即逝,传播价值被最小化。

无法传递丰富的视觉信息。

(2)从传播范围和传播空间上比较,广播的优势是:

比报纸多了覆盖,比网络少了空间。

广播收听方便,不受听众文化程度的限制,比其他媒体更适合于大众传播。

劣势是声音版面容量有限,容易造成听众流失。

(3)从传播内容上比较,广播比电视多了想象,比报纸少了深度。

广播的声音符号具有很强的塑造形象的功能,可以充分激发听众的想象力。

(4)从传播形式上比较,广播比网络多了真实,少了选择。

6、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对受众选择大众传播媒介做出的公式是:

选择概率=报偿程度/费力程度。

即报偿的保证与选择概率成正比,费力的程度与选择概率成反比。

第三节广播媒体的运行方式

7、广播媒体的运营机制:

(1)商业型广播电台。

商业型广播电台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完全由个人独资或集股,或由私营企业兴办。

这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传播体制,以广告收益为主要经济来源。

这一模式最早建立在美国。

(2)国有型广播电台。

广播事业属于国家或全民所有,其事业、运营经费部分或全部由国家拨款,国家对广电事业实行全面控制。

这是以社会效益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传播体制。

中国即是此种类型。

(3)公共事业型广播电台。

公共型广播事业是一种为社会所有的独立的公共事业,它们一般与政府有一定关系,但是并不隶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