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8929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docx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学高一生物月月考试题精

重庆十一中高2018级高一下5月月考

生物(理科)

一、单选题:

(共50分;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

1.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面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

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

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⑤⑥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2.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两个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细胞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3.下表表示人体三种不同细胞中的基因存在及表达情况:

基因存在情况

基因表达情况

幼嫩红细胞

眼晶状体细胞(胚胎中)

神经细胞

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因可能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

B.丁基因可能是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

C.三种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遗传信息不同

D.三种细胞都有甲、乙、丙、丁四种基因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

4.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⑦D.③⑤⑥⑧⑨

5.如图是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概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过程发生在整个生命历程中,造成不同细胞间蛋白质种类的不同

B.4

过程会使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导致物质运输功能提高

C.5过程形成的细胞细胞周期变短,形成的子细胞核增大,染色较深

6.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

不考虑无氧呼吸)(  )

  

A.图甲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图乙中的m

4

B.处于图甲中A、B、C、D、E任意一点,图乙中都有m1=n1>0,m2=n2>0

C.图甲中E点以后,图乙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D.图甲中C点时,图乙中有m1=n1=m4=n4

7.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有的细胞不消耗氧气

C.c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a中细胞种类最多

8.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质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

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

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9.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

C.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

10.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11.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藻,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光合作用生成的O2多

B.密闭光照培养蓝藻,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C.d2浓度下要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可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D.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藻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12.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在5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时多2.5mg

B.在20℃时,分别用10和5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mg

C.在10℃、10klx光照4.8小时后,转人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D.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13.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之比为1:

2:

2

D.A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14.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其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皱缩、染色质固缩表明细胞处于衰老状态

B.图示过程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细胞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D.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与细胞坏死有明显区别

15.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物质P浓度的增加,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

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

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D.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g/L

16.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个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B.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

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a~b时期和c~d时期

D.植物细胞中,d~e时期囊泡的活动加强

17.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B.②⑤C.①③④D.①②⑤

1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分化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体积变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小

C.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该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

D.细胞中若抑癌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并累积5~6个这样的突变,细胞将发生癌变

19.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图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刺激图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

C.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D.图中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20.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21.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22.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做了下列实验。

实验

处理方法

胰液分泌量

用适宜的电流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增加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当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中

增加

切断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从另一些动物的胃中取出少量部分被消化了的食物,导入十二指肠中

大量增加

切断

通向胰腺的所有神经,把一些相同成分的食物不经过胃而直接引入十二指肠中

不增加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A.胃内消化的食物直接刺激胰腺分泌胰液B.胰液的分泌既受神经支配又受体液调节

C.引起胰液分泌量增加的物质是盐酸D.胃酸刺激神经,使胰腺分泌量增加

23.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突触后膜上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24.图甲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图乙表示突触。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B.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甲所示的电位变化

C.处于④状态时的K+外流不需要消耗ATP

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③的位点将向下移

25.如图所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接受刺激后,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再变负

B.该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电表②只发生1次偏转

2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高温环境中饮水不足,机体通过减少汗液分泌来调节水盐平衡

C.饥饿状态下,机体通过胰岛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维持血糖平衡

D.大部分的细胞代谢产物,通过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

27.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杀的家兔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

泌的因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3号瓶、4号瓶、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

腺激素和下丘脑影响TSH的分泌

B.2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TSH有促进作用

C.1号瓶、2号瓶、3号瓶对比说明TSH是由垂体分泌的

D.3号瓶、4号瓶对比可知,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28.如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性激素

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C.该生理过程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

29.下图表示的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且能分泌多种激素

B.激素C的耙细胞可以是垂体细胞和a细胞

C.如果饮食中缺碘,则激素A和激素B分泌均会增加

D.激素C和激素A在影响垂体细胞分泌激素B时具有协同的关系

30.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

的示意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

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

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

31.如图是下丘脑与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一”表示

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

B.b与a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

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

32.甲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图,乙中的

是神经元质膜上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转运蛋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的出现时转运蛋白

活动导致的

B.bc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

开启导致的

C.cd的出现是转运蛋白

开启导致的

D.ab段时的神经元质

膜为外正内负状态

33.如图表示人群①和人群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索(TRH)后3h内,血液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变化,其中一组在实验前一周内,每天用甲状腺激素处理。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组人群在实验前每天用甲状腺激素处理后刺激了TSH的释放

B.①曲线说明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是分级调节,但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②组人群在用TRH处理前每天用甲状腺激素处理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②组人群的TSH释放

34.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

为了探究运动对IGT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此下列初步推测不正确的是()

A.餐后60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

B.餐后适量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

35.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36.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核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

C.Ⅱ段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

D.向培养液中加入只抑制S期的某药物,预计6h后,所有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37.现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将对称叶片的一半遮光(A),另一半不遮光(B),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A、B间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在适宜光照和温度下照射一段时间,在A、B中截取对应部分相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作m1和m2,单位mg/(dm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1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

内呼吸作用的大小

B.m2表示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净光合作用的大小

C.(m2–m1)表示B叶片被截取的部分在光照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

D.该方法在未测出呼吸作用强度

的条件下,能测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

38.以

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

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39.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

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Ⅲ阶段幼根因无氧呼吸的特有产物丙酮酸积累过多而变黑腐烂

D.从理论上讲,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

40.将桑树和大豆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如下图所示(注:

光饱和点是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的呼吸强度均没有受到影响

B.与单作相比,间作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均增大

C.间作虽然提高了桑树的光合速率但降低了大豆的光合速率

D.大豆植株开始积累有机物时的最低光照强度单作大于间作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41.(10分)下列是关于水盐平衡其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

图简要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

字母表示溶液,罗马数字表示过程。

(1)图中A是指内环境成分中的。

(2)使图中过程

加强的刺激是

(3)据图分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的机制是:

改变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一方面促进,另一方面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细胞膜上,最终促进了对水的重吸收。

(4)某人因基因突变导致受体结构改变,不能接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那么,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较正常人。

42.(16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

(1)如甲图,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现为。

(2)甲图中,若在图中所示箭头处给予一个适当的刺激,电表的指针将。

(3)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乙图),从神经元的结构来看,坐骨神经中的神经纤维属于神经元的部分。

图中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cm和10cm。

则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cm/s。

(4)为了研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取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阁(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

在图中A、B、C、D四点分别给

以适宜的刺激,无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刺激点是。

(5)在反射活动中,神经中枢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这是反射的协调功能所必需的。

神经中枢抑制产生机制可分为如下图所示三种模式。

注:

图中的深色神经元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①模式

中,神经细胞①兴奋,使其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②兴奋,同时③的状态是。

②模式II体现了神经调节中典型的调节机制。

③缩手反射中,屈肌因兴奋而收缩的同时,伸肌则受到抑制而舒张,该神经调节模式为图中的模式。

43.(14分)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

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不同NaHCO3浓度(pH8.5,25℃)条件下测得的Pn曲线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变换图1中光源,可研究________、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分)

(2)在测定不同光照对Pn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Pn的关系________(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

(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CO2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CA)分解水中的HCO

获得CO2。

图2中达到最大Pn值的最低NaHCO3浓度为;在更高NaHCO3浓度下,Pn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养基中的HCO

与CO

之间的离子平衡与pH有关,碱性条件下pH越高,HCO

越少,CO

越多,而CO

几乎不能被该藻利用。

在测定

不同pH(7.0~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导致Pn发生变化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十一中高2018级高一下生物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B

A

D

B

C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D

B

C

C

D

C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A

B

C

D

B

B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C

A

C

C

D

B

D

D

 

41.

(1)血浆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3)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水通道蛋白的数量

(4)高

42.

(1)内负外正

(2)发生两

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3)轴突3000(4)A

(5)①兴奋②(负)反馈③Ⅰ

43.

(1)光强、光质

(2)难以确定 

(3)120mg·L-1达到了CO2饱和点CA量有限 

(4)CO2(或HCO

)供应量不同CA(细胞)活性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