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66835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docx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导论

乔治.凯勒

这是一本由我们四位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研究者编注的小书,它列出了100本我们认为二十世纪以来关于美国大学与学院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著作。

二十世纪即将结束,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在我们这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大学已经变成了社会的中心机构。

这本小书也许可以为对美国大学有兴趣的读者和学生提供一些指导。

担此任务,我们诚惶诚恐。

虽然眼下各种杂志热衷于罗列10个、20个、50个最佳餐馆、电影、医生、海滩、或网页的排行榜,但一些教授却对编撰所谓“经典”或由某种权威认可的伟大著作的任何企图严加批评。

我们四人十分敏感,对此忐忑不安。

我们绝对无意假借选编经典,把自己的性别、阶层偏见强加于众。

我们仅仅是相信,一个相对综合的优秀著作参考书目,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些帮助。

我们分别进行初选,每人选出了136种到165种著作不等。

哪些书要删除?

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定为100种?

我们选100本书是因为20世纪有100年。

这样做是否有些武断呢?

的确有这个问题。

但人们在生活中总得做出选择,尽管这些选择并不总能依据什么清晰的道德或学术的标准。

还有对狭隘本国主义的担心。

德国、墨西哥、日本、以色列、瑞士的著作怎么办?

而且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已经扩大到澳大利亚、英国、法国、荷兰等其他国家。

由于我们对外国大学和学术不够了解,只好集中于美国的著作,对此我们表示遗憾。

我们确实选入了少数几位欧洲学者的著作,是因为他们的著作给许多对高等教育有兴趣的美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读者将不会在这个书目中发现比彻(TonyBecher)、博杜(PierreBoudieu)、胡森(TorstenHusen)、尼维(GuyNeavy)、奥尔森(JohnOlsen)、泰克勒尔(UlrichTeichler)、托伦(AlainTouraine)、以及威廉姆斯(GarethWilliams)等人的著作。

特别令我们沮丧的是本-大卫(JosephBen-David)六七十年代所著的那些见解深刻的著作也没入选。

最让我们战战兢兢的是关于“经典”的定义。

一本高等教育的经典著作应是对其所产生的那十年有重大影响呢,还是应具有经久的价值?

是对重要问题有重大学术成就的专著,行文优雅或逻辑清晰的教材,还是关于生活和高深学问的给人启迪的读物?

我们到底应该采用什么标准决定取舍呢?

我们想起了意大利小说家考文诺(ItaloCalvino)。

在其著作《为什么要读经典》第一章中,考文诺着力指出了经典著作的14种特征,如经典著作“是产生了特殊影响的著作”、“是把喧嚣一时的聒噪减弱成无谓的嗡嗡声的著作”、“是一本你不再能保持平静,而必须表示同意或者反对的著作。

”和许多其他人一样,考文诺关于经典的定义中也包括,经典是一本值得人们不断回头、反复阅读的著作。

由此可见,对什么是经典并无定论。

为了不拿友谊冒险,我们相互折衷,借鉴彼此的选书标准。

我们所选的书都以某种方式明显地影响了二十世纪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

当然我们得承认,这是个模糊的标准。

但我们却一致认为,这是最好的标准。

关于“高等教育”的范围也给我们带一些麻烦。

美国有3700所经过资格认证的学院和大学,还有两倍于此的所谓“专门学院”,从事电脑编程、职业护理、秘书学、商业艺术、汽车修理等方面的教育。

最近还出现了一小批进行网络授课的学位授予学校,包括一些职业学院。

此外,成人世界、继续教育,老年大学也正兴起。

我们总得在某个地方划个界限,于是我们限定只选有关两年与四年制的学院与大学的著作。

我们还决定排除所有的校史,尽管这百年来确有一些非常优秀的纪念性校史。

我们还不得不割舍另一类著作,即那些一流的、令人难忘的关于美国高校的纪实新闻著作。

这种割舍对我来说尤其困难,因为我认为,伟大的新闻就是以历史眼光写当前事件,因为我认为,具有学者气质的优秀新闻记者具有捕捉重大细节的慧眼。

他们能使大学校园的推动者重新跃然纸上,能传达对大学最直观的感受。

这种感受是那些令人枯燥的定量研究所无法表达的。

例如,波罗夫(DavidBoroff)1961年发表的《美国校园》(CampusUSA),对美国大学校园精辟紧凑的描写,就从未有人能够超过。

特伯(JamesTraub)1994年发表的《山顶之城》(CityonaHill)不仅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纽约城市学院的今天,而且还以精美而忧郁的笔调,辅以学术性资料,讲述了开放式入学给一个曾经极为优秀的都市大学所带来的希望和梦魇。

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给这个书目划界。

读者还会注意到,大部分入选著作写于二十世纪下半叶。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由于我们二十世纪上半叶在学术上都不活跃的缘故。

而我们确信,历史表明二战以前关于学者生活、大学工作、高等教育在社会中作用的著作并不多见。

但此间确有些非凡之作,其中许多已被选入本书目。

此间还有一些关于大学生活令人神往的回忆录,如坎比(HenrySeidelCanby)的《母校:

美国学院的哥特时代》(AlmaMater:

TheGothicAgeoftheAmericanCollege),以及一些小说,如威斯特(OwenWister)的《哲学四》(PhilosophyFour)。

这些著作都没有收录。

不象公司、联邦政府、中小学,美国高校及其工作过去一直不是全国瞩目的对象。

除了几十种庆典性校史和少数一些文章和著作外,关于战前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的研究不多。

然而随着战后高等教育从边缘逐步走向美国经济活力、文化发展与社会生活的中心,关于高校的文献、新闻报道、尤其是学术研究成倍增长。

这个发展始于1950年代。

这得益于布特斯(R.FreemanButts)、考雷(W.H.Cowley)、柯蒂(MerleCurti)、哈里斯(SeymourHarris)、霍金斯(HughHawkins)、霍夫斯塔特(RichardHofstader)、麦克耐尔(T.R.McConnnell)、雷斯曼(DavidRiesman)、鲁道夫(FrederickRudolph)、斯多(RichardStorr)、威尔逊(LoganWilson)等学者的努力。

现在美国每年有1450万人在大学学习,人力资源的质量已经变成了这个国家的财富、健康和社会和谐的重要资源,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也已经变成了一个重

要的学术领域。

正如经常预测未来的社会学家贝尔(DanielBell)写道:

大学现在处于社会的中心。

原来它的主要功能是保存和传递社会的知识传统和文化价值,而现在大学更多地成为研究和创新的中心。

以往大学只是反映社会的身份等级系统,而如今它决定着这个系统。

在美国生活中,大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像社会的服务机构,它的资源不断为政府、企业和地方社区所用。

与此同时,由于日益增长的巨大的财政需求,大学已经把自己变成一个“选区”,籍此向政府提出巨大的经费要求。

科学界、技术界、文学界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一个新的社会阶级,他们中大多数人呆在大学。

(贝尔,1966年,第277页)

我们之所以编纂这个高等教育重要著作的书目,部分是由于二十世纪后几十年对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显现出新的重要性,也由于这个领域正变得更加严谨。

我们希望这个书目对众多不同的人有所帮助,如研究生、图书馆员、董事会成员、未来的教育领导者、对大学事务感兴趣的一般公民、勤勉的政府官员、历史学家,以及像我们当年那样的初出茅庐的高等教育研究者。

这个书目在大学财务、妇女与种族问题、建筑、学生生活、传统黑人学院、社区学院等方面选才过于简略,我们得为此道歉。

在这些方面,我们确实发现了少数有持久影响的学术著作,其中一些发表于20世纪末期。

新近出版的著作,如博克斯(MarilynBoxer)的《当妇

女开始发问》(WhenWomenAsktheQuestions:

Women’sStudiesInAmerica,1998)、凯恩(ThomasKane)的《上学的代价》(ThePriceofAdmission:

RethinkingHowAmericansPayforCollege,1999)、格鲁伯(W.NortonGrubb)的《无名英雄》(HonoredbutInvisible:

AnInsideLookatTeachinginCommunityColleges,1999),都可以填补本世纪相关文献的不足。

这个工作由乔治亚大学评议会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C.芬彻(CameronFincher)倡导,从一个想法到成书出版主要得益于他的努力。

我们还从三位杰出高等教育学者对书目初稿的严厉评判中受益。

在书目筛选过程中,他们的评论与建议对我们帮助良多。

他们是:

明尼苏达大学的霍恩(JamesHearn)、密西根大学的彼得森(MarvinPeterson)、宾西法尼亚州立

大学的特伦兹尼(PatrickTerenzini)。

最后请记住,这只是我们认为有重要意义的100本书。

它们显然不是被公认的100部经典。

你可以自己添加一些书,也可以对我们的一些选择表示不满。

但我们希望你能充分认识到,关于高等教育这个为丰富人类文明生活而创造出来的最迷人的社会机构的文献,正在不断扩大、加速发展。

要知道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认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尽管其有种种缺陷)已经变成一种国家荣耀,本书入选的著作可以提供一些证据。

极其可能的是,正不断涌现关于高等教育的新著作、

新小说、新评论、新批评,将在未来的新世纪里,创造它们自己的辉煌!

 

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

100ClassicalBooksabouttheAmericanHigherEducation

(美国)C.芬彻、G.凯勒、E.G.博格、J.R.西林选注

赵炬明译

Abstract

ThisisaChinesetranslationof“100ClassicBooksaboutHigherEducation”,compliedandannotatedbyCameronFincher,GeorgeKeller,E.GradyBogue,andJohnR.Thelin,andpublishedin2001.TheannotatedbibliographyreflectstheprogressandachievementsofstudiesontheAmericanhighereducationinthe20thcentury.Itisthefirstofitskind.HopethisbibliographyishelpfulforChinesestudentsandscholarswhoareengagedinstudiesofhighereducation.

摘要

本文是《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的中译文。

原书2001年出版,由C.芬彻等四位美国教授选注,是第一本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与成就的精选书目。

希望这个书目对中国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生与学者有所帮助。

主题词:

美国(American)、高等教育(HigherEducation)、经典著作(Classics)、书目(bibliography)

译者序

大约十五年前,我们几个初涉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年轻人曾有个“宏愿”,要在十年内翻译一批高等教育世界名著,结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适当的书目。

后来到国外一直留心此事,看到的多为教授们为自己课程所开的阅读书目,却总没有发现精选的、能反映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整体发展的经典著作书目。

显然这是由于高等教育研究作为学科尚不成熟,不象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经典学科那样,已经积累起了一批公认的经典著作。

这种书目对后学者迅速了解高等教育研究至关重要,因此当我发现这本2001年才出版的《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100classicbooksabouthighereducation)时,真是喜出望外,决定译出,以飨中国读者。

这本书目的另一个好处是,它不仅有作者、书名等出版信息,还有关于内容和历史意义的简短注释,帮助读者了解所选著作。

书目选注者为四位美国资深教授。

C.芬彻(CameronFincher)是乔治亚大学高等教育与心理学教授,在该校任教三十年,曾任该校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于1999年退休,主要研究领导、教育政策、教育评估。

他是选编此书目的倡导者;G.凯勒(GeorgeKeller)是宾西法尼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系主任,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学院院长、纽约州立大学系统和马里兰大学校长助理,因发表《学术战略: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管理革命》一书而闻名,创办并多年主编《高等教育计划》杂志,曾给120多个美国高校和政府机构提供管理咨询;E.G.博格(E.GradyBogue)是田纳西大学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教授,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雪里夫泊校区荣誉校长,曾任田纳西州高等教育委员会学术主任;J.R.西林(JohnR.Thelin)是肯塔基大学高等教育史和公共政策教授,曾任美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还曾在印第安那大学和威廉玛丽学院任教授,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与慈善事业。

选注者说,选一百种著作是为追溯二十世纪一百年来高等教育研究成果。

目的是向读者和学生介绍曾经对美国高等教育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著作,所选出的书都“以某种方式显著影响了二十世纪人们对高等教育的理解”。

他们也划了几个界限:

1)只选关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著作,不包括对各种新型的和职业高等教育的研究;2)不包括校史和纪念性回忆录;3)不包括记实性新闻著作。

由于选注者大多没有二战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体验,而且战后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才有较大发展,因此二战前的著作入选不多(16本)。

也由于选注者对外国高等教育不够了解,所选外国高等教育著作也不多(不到10本)。

九十年代后的著作只有少量入选(13本),这是因为其中多数尚未展现其影响。

有意思的是,在这一百种经典著作中,就我所知的有中译本的仅为七种。

一些中国学者认为重要的著作如特罗的《从精英向大众化转化时期高等教育的问题》、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本-大卫的《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学术中心》等均未入选。

我相信中国读者也会对一些入选著作不以为然。

这似乎显示中美学者对高等教育研究存在某种认识上的分歧。

若真如此,就值得深思。

有必要弄清这种分歧主要是学术性的、国情性的、还是文化性的,因为二十多年来美国高等教育及其研究一直是中国高教研究界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

关于选书方式。

选注者首先是每个人自己选出了136至165种,然后共同讨论取舍。

每书需有两人推荐方可入选,但一人不同意即可否定。

结果每人都必须为自己所钟爱的书目辩护,也都留下了若干遗憾。

也许为了弥补这种遗憾,四位选注者各著有一文,随书目一同发表。

文中讲述各自的选书原则和体会,补记各种不忍割舍之“遗憾”。

此四文及书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若能辅读四文,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书目,还可以观察这四位美国资深学者是如何看待评价这一百年来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成就的。

关于译文有三点说明。

一是由于书目基本是关于美国高等教育的,所以中文题目改译成“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

二是注释原文言简意赅。

因此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译文略有文字增减,算是意译。

三是凡有中译名的,一律采用中译名。

“Generaleducation”一律译为“普通教育”而非“通识教育”。

最后感谢芬彻等四位教授惠允翻译此书目,感谢《复旦教育论坛》应允发表此文。

1.Ashby,Eric,AdoptingUniversitiestotheTechnologicalSociety.SanFranciscJossey-Bass,1974.

E.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

有中译本。

阿什比是英国主要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之一,对欧洲及其他一些地方的高等教育有深刻理解。

此书包括他的十篇论文。

文中以一种预言的方式讨论了大众化高等教育、学生文化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新发展对大学和大学教育的种种后果。

2.Astin,AlexanderW.FourCriticalYears:

EffectsofCollegeonBeliefs,AttitudesandKnowledge.SanFranciscJossey-Bass,1977;WhatMattersinCollege:

FourCriticalYearsRevisited.SanFranciscJossey-Bass,1997.

A.阿斯廷,《关键四年:

大学对学生信仰、态度和知识的影响》。

此书系统地分析了本科四年中大学本科生在价值、态度、信仰以及认知技能方面的变化。

研究显示了不同类型学校对学生成长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尤其区别了寄宿学校与走读学校对学生影响的差别。

书中关于二战后公共政策特点和高等教育优先重点一章曾引起颇多争议。

3.Barzun,Iacques,TheAmericanUniversity:

HowItRunsandWhereItIsGoing.NewYork:

Harper&Row.1968.ReprintwithnewintroductionsbyHerbertI.London,ChicagUniversityofChicago.1993.。

I.巴松,《美国大学:

怎样运行,奔向何方》。

这是一本对美国大学内部激励动力和运作方式进行评论的优秀著作。

书中讨论了教师职业、学生经验、管理结构、外部关系、拨款与开支等问题。

是一个著名学者对美国大学的观察、建议和忠告。

4.Bell,Daniel,TheReformingofGeneralEducation:

TheColumbiaCollegeExperienceinItsNationalSetting.NewYork:

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66.Brunswick,N.J.:

Transaction,2000.

D.贝尔,《改革普通教育:

从全国角度看哥伦比亚大学的经验》。

尽管此书的重点是哥伦比亚大学普通教育课程研究,但作者以开阔的视野,深入的分析,对过去一个世纪的文理教育进行了最精细彻底的研究。

其中还包括关于影响未来本科教育的社会新趋势、改革的建议、以及对普通教育未来的评论。

5.Berdahl,Robert,StatewideCoordinationofHigherEducation.Washington,D.C.AmericanCouncilonEducation,1971.

R.伯达尔,《全州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合作》。

这是一本关于管理机构怎样在全州范围内推进各种计划、进行课程审查与评估、经费预算等方面合作的内容广泛的书。

书中描述分析了各机构之间的合作结构,使它们在平衡高等教育社会责任和高等学校自主权这相互冲突的两方面的同时,能够确定高校、校董事会、州立法机构、州政府各自的角色,以及四者之间不易确定的界限。

6.Bloom,Allen,TheClosingoftheAmericanMind.NewYork:

Simon&Schuster,1987.

A.布鲁姆,《狭隘的美国人》。

这是对美国大学日益增长的政治化倾向的一个激烈而颇有争议的批评,是一个杰出学者以清醒眼光对美国大学中的学生抗议和持不同政见的教授进行观察,以特别才能揭示其荒谬的著作。

作者争辩,学生学者应当回到艰苦的学术研究中去,不要为意识形态中的党同伐异所干扰。

7.Bogue,E.Grady,andSaunders,RobertL,TheEvidenceforQuality:

StrengtheningtheTestsofAcademicandAdministrativeEffectiveness.SanFranciscJossey-Bass,1992..

G.E.博格、R.L桑德斯,《质量的证据:

加强对学术质量和管理质量的考察》。

这是一本见解深刻的、高水平的著作,它对通过水平鉴定、排名、评级、内部自我研究与外部进入研究、执照发放、定期审查、以及效果评估等方法来确保质量的方式进行了总体性评估。

作者还考虑了州一级在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中日益增长的作用以及各种改进性战略措施。

8.Bok,Derek,BeyondtheIvoryTower:

SocialResponsibilitiesoftheModernUniversity.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2.。

D.博克,《走出象牙塔:

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有中译本。

现在大学不仅在为军队和公司做研究,还要致力于提倡更高的社会正义,教育各式各样的学生。

此书考察了当代大学的哲学责任以及对现代大学的必要保护。

尽管书中建议大多谨慎,但该书还是大胆地建议高校要坚持伦理,实行种族多样化招生,在教师聘任上要坚持任人唯贤。

9.Bowen,HowardR.InvestmentinLearning:

TheIndividualandSocialValuesofAmericanHigherEducation.SanFranciscJossey-Bass,1977.ReprintwithnewintroductionbyCameronFincher,NewBrunswick,N.J.Transaction,1996. 

H.博文,《投资学习:

美国高等教育中个人与社会的价值》。

这是一本由一位经济学家和大学校长以优美散文形式写成的力作,阐述了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核心的观点。

作者把“沉闷”的经济学变成了系统的分析和合理的乐观主义的叙述。

书中不仅探讨了国家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经济回报,还探讨了它的社会与文化收益。

10.Bowen,HowardR.andSchuster,Jack.H.,AmericanProfessors:

ANationalResourceImperiled.NewYork:

OxfordUniversityPress.1985.

H.博文、J.H.舒斯特,《美国教授:

濒临危机的国家资源》。

这是对美国高等教育“黄金时代”结束后若干年后美国大学教师状况的一个分析,提供了相当的数据、清醒的发现和解释。

作者认为,持续的高校财政拮据已经开始长期地缓慢地积累起了对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需求,并以此警告大学管理者和现在、未来的大学教师。

书中反复强调的主题是维持强大的教师队伍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

11.Boyer,Ernest,College:

TheUndergraduateExperienceinAmerica.NewYork:

Harper&Row,1987.

E.博耶,《美国大学教育》。

有中译文本。

此书是卡内基报告《中学:

美国的中等教育的报告》的续篇。

此书是在对各类本科学位授予高校中的5000名教师和4500名本科生的大量现场访问和收集大量访谈材料的基础上所写成。

书中探讨了涉及本科教育的许多问题,包括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之间的紧张关系。

12.Brubacher,JohnS.andRudy,Willis.HigherEducationinTransition:

AnAmericanHistory,1636-1956.NewYork:

Harper.19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