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8026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64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

《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docx

大桥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县××××桥工程

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一、项目概况

××县地处×省东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度地带,介于东经106°31′~106°52′,北纬31°11′~31°39′之间,东邻××,南界××,西接××,北连××,总面积×平方公里,距×省会×市300公里。

虽然地处×省东北山区,但在×市有一定区位优势,属于×经济三角洲区域范围内。

2007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可享受很多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交通发展迅速,区域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而××县境内没有铁路运输,水运也不发达,公路运输在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交通保障。

但当前××××县城对外交通,除省道S101和省道S203从境内通过外,长期以来没有高速公路,高等级道路较少,未能形成对外交通的快速通道,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成为近期发展的重点。

××××桥位于××县××水电站下游3.8公里,××桥上游2公里,桥头东×街,跨越××,西接×,止于××连接线,是××县连接×高速公路和×路的重要通道之一。

㈠、任务来源及依据

我院承担××县××××桥工程施工图勘察设计。

Ø中标通知书;

Ø《××县××××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Ø××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县××××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011年12月;

Ø《××县城西北部、中部和度门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Ø××省交通厅《关于××县××××桥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2012年8月;

Ø××县水务有限公司《关于预留××桥过江供水管道安装位置的报告》,2011年5月;

Ø××县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明确××桥工程设计相关问题的复函》,2012年6月;

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关于××县××××桥初步设计的会议纪要》,2012年6月。

㈡、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县,路线分布在××东西两岸的××坝、城西片区,地形地貌为××一、二级阶地及丘陵。

××坝地势平坦,用地集中紧凑,××自坝西边缘经过,坝北、东、南三面山峰突起,平坝与山丘界线明显。

渔田街岸位于××东侧,地势较为平坦,为高阶地,出露粘土,局部含有卵石和细砂,现为××城区。

路基段主要位于××西岸,为一陡坡,局部形成陡坎,陡坡基岩裸露,坡顶平缓,覆盖有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现被垦为旱地及水田,斜坡地带植被较为发育,多为松柏。

2、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本项目位于扬子地台之川中内坳陷盆地之中,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南充,射洪东西向褶皱带的红花铺向斜北翼和公庙山背斜北翼,地层产装呈水平的单斜构造,地壳相对稳定。

3、水文地质评价

(1)水文

××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位于北纬29°40′~34°36′,东经102°~109°之间,是××省最长的一条通航河流,全国内河主航道。

干流发源于陕西凤县东北的秦岭山南麓的东峪沟,全长1119km,广元至重庆740km,流域面积16万km2,枯水天然流量为:

广元昭化以上45m3/s,昭化以下160m3/s,阆中以下170m3/s,合川以下319m3/s,多年平均流量2090m3/s,年径流量660亿m3,占长江干流宜昌站流量的14%,通常7~9月为主汛期,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

本项目位于××县西北部,××流经该区,区内水系主要河流为××,长江一级支流,上有××航电枢纽工程,下有金溪场航电枢纽工程,沟渠纵横,无较大的沟壑,形成较密的水文网,沟渠水主要受大气降雨和地表水库放水影响,流量变化大,沟渠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区进入××。

××在该段河谷开阔,河道较顺直,平均比降3.5‰,流域内降雨集中在5~10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其中7~9月约占45%,11月至翌年4月仅占降水量的20%。

(2)水文地质

区内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孔隙水。

松散堆积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河流冲积层(Q4al)、崩坡积层(Q3c+dl)中的粗、巨粒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灌溉用水及河水的补给,向下游及河流排泄,并与××互为补排关系,具含水层一般厚3.0~11.0m,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富水、透水性强,含水量较丰,与河水关系密切,渗透系数K=60~80m/d。

处于斜坡上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水因松散层地势高,富含粘粒,富水、透水性差,无统一潜水面,多具上层滞水特点,其水量贫乏。

基岩裂隙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裂隙(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及砂岩孔隙中,由于该区岩层平缓,地下水缺乏良好的储存和运移条件,井、泉流量小且不稳定,受大气降水补给,在地形低洼处排泄。

据调查,桥区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靠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生产用水则主要靠降水及××水。

据该桥上游约6.5Km的巴中至南部高速公路K81+418××××特大桥工程地质详勘报告,场地环境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分解类、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对钢结构具弱腐蚀。

4、地震

本项目位于扬子地台之川中内坳陷盆地之中,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南充,射洪东西向褶皱带的红花铺向斜北翼和公庙山背斜北翼,地层产装呈水平的单斜构造,地壳相对稳定。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0.35s。

其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TB02-01-2008执行。

5、气候

场区属典型的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

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多暴雨,阴天多,日照少,多年平均气温15.5℃~16.5℃,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5.7℃,场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130mm,最大降雨量1520mm,最小降雨量429.9mm。

降水量在四季分配极不均匀,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86%,其中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58.8%。

㈢、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情况

本项目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配套市政设施,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东岸采用39米,主桥27米,西岸40米,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其余指标均按现行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及有关设计规范执行,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表1-1

项目

标准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兼市政道路功能

设计速度

60km/h

路基宽度

东岸接线39米、主桥27米、西岸接线45米

荷载等级

公路-I级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小桥及涵洞为1/100,特大桥为1/3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二、设计要点

㈠、路线设计

1、路线布设概况

路线起自××东岸东北村渔田街,与学府路平面交叉,后路线自东向西上跨滨江大道,设置滨江大道互通立交一座,跨越××,路线经中部组团,与中部组团规划路网平面交叉,终点与在建××高速公路连接线相接。

路线全长1.810Km。

2、路线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路线平面线形主要技术指标表2-1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备注

1

路线增长系数

1.002

2

每公里交点个数

1.106

3

平曲线半径(m)

Rmax=15000Rmin=1000

1处

4

最大平曲线转角

19°26′15.5″(Z)

1处

5

最小平曲线转角

1°21′47.9″(Z)

1处

6

直线长度(m)

Lmax=869.015

1处

7

平曲线占路线总长

7.558

3、纵断面技术指标

本项目纵面线形设计,由于受高架桥挡墙落地到学府路交叉口距离的限制,该处变坡点竖曲线采用大于极限值的竖曲线半径,其余路段均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值的竖曲线半径,达到视距上所需的竖曲线半径值,且均做到了平包纵。

平纵技术指标大小均衡,组合较为合理,均满足视距要求,全段采用透视图检验,无线形扭曲或去向不明现象,在视觉上能自然诱导驾驶员视线,保持视觉连续,线形平顺圆滑。

路线纵面线形主要技术指标表2-2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备注

1

最大纵坡

3.50%

1处

2

最小纵坡

0.31%

1处

3

最大坡长

410m

1处

4

最小坡长

185m

1处

5

凸形竖曲线最大半径

8000

1处

6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3500

1处

7

凹形竖曲线最大半径

7000

1处

8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

1600

2处

9

竖曲线占路线总长

35.85%

10

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

3.317

4、路线平、纵面线形及其组合设计

本项目线形及其组合设计主要注重于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及驾驶员视觉的连续性。

平面线形设计中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指标,并注意前后曲线以及直线之间的搭配得当,线形均衡。

纵面线形设计兼顾安全美观与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时采用合适的标准。

路线设计中,自始至终着重于平纵线形的配合,将平纵横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考虑。

线形组合设计依照平面均衡,纵面平缓,配合得当的原则进行。

经路线驾驶员透视图检验证明,平纵配合较好。

㈡、路基路面及防护工程设计

1、路基设计

⑴断面设计

渔田街西段路基宽39米,××桥宽27米,西岸接线路基宽45米。

1渔田街西段断面

滨江大道至学府街段受引桥落地影响,引桥仅保留机动车道。

地面系统中,在外侧设置机非混行辅道及人行道,辅道宽度为7米,以更好的集散沿线地块机动车及慢行交通需求。

路幅总宽39m,4.25米(人行道)+7米(辅非混行道)+0.5米(护栏)+0.25米(路缘带)+7.5米(机动车道)+7.5米(机动车道)+0.25米(路缘带)+0.5米(护栏)+7米(辅非混行道)+4.25米(人行道),详见下图。

图2-1 渔田街西段断面

②跨××桥梁段断面

跨××桥梁段断面与初设批复桥梁断面保持一致,并充分考虑远期交通量增长后的近远期断面的结合方案。

2.25米(人行道含护栏)+0.25米(路缘带)+3.5米(机非混行道)+2*3.5米(机动车道)+1米(双黄线)+2*3.5米(机动车道)+3.5米(机非混行道)+0.25米(路缘带)+2.25米(人行道含护栏),路幅总宽27m,详见下图。

图2-2 跨××桥梁断面

③西岸接线段断面

西岸接线顺接××连接线,穿越规划的河西城市组团,道路沿线规划用地主要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和住宅类为主。

路幅总宽45m,3.5米(人行道)+4.5米(非机动车道)+3米(机非分隔带)+11.5米(机动车道)+11.5米(机动车道)+3米(机非分隔带)+4.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详见下图。

图2-3 西岸接线段断面

⑵路基加宽及超高情况

本项目路基不设置加宽。

由于本项目位于城西组团市政范围内,采用控制性规划线形,在K1+062~K1+196.775段设置了不是缓和曲线半径为1000米的平曲线,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横向力系数计算结果,平曲线半径R<1000时横向力系数不能满足要求,需以道路中心线为旋转轴设置2%超高,超高过渡段落分别为K1+062~K1+132,长70.0米,K1+146.775~K1+196.775,长50.0米,超高方式见图S3-2-6。

⑶路基设计情况

本项目路基设计高程采用路面中心线高程。

路基设计主要受洪水位、起终点老路路基高、现状被交路、地下水位、地形起伏等因素控制,在满足各项要求的同时,调整路基设计高以控制路基填挖高度。

对于低填及零填路段边坡,坡脚、坡顶取消折角,采用贴切自然的圆弧曲线过渡,在设计中边坡防护尽量采用生态防护,保持与周围环境协调,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2、路基支挡及防护设计

⑴路基支档

本项目××桥小桩号段主桥及匝道落地衔接采用悬臂式挡墙防护,当挡墙两侧高差小于50cm时,采用挡块防护;要求在挡墙及挡块上设置护栏的,护栏形式同桥上护栏。

在主线K1+745.9~K1+860.0段左侧为收缩坡脚,避免路基侵占河道,在此处设置了仰斜式C15片石砼挡墙。

悬臂式挡土墙混凝土等级采用C30,钢筋保护层厚度40mm。

为减少挡墙内侧静水压力和主动土压力,挡墙墙身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孔距2米,交错排列,孔径10cm,距地面高0.5m。

考虑美观,泄水孔预埋φ10cmUPVC管,UPVC管颜色应尽量接近挡墙外露颜色。

考虑到长段挡墙的美观性,结合国内外类似城市道路建设经验,设计采用石材(框架)幕墙装饰挡墙。

石材(框架)幕墙相关技术标准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3J103-7背栓式结构。

石材尺寸现场确定。

片石砼挡墙要求石料原岩强度不应低于30Mpa。

⑵路基防护

本项目渔田街西段属于城区,××西岸接线段属于规划区,随着场地开发,项目区域内地表整平,现有的较高填挖方边坡将不复存在,为避免工程浪费,本次设计只做临时防护,不采用圬工形式护坡,统一采用草灌混植防护。

草灌混植采用湿法喷播工艺施工,植被物种搭配由相关工程经验及试验段成果确定。

3、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由于考虑项目区域未来用地规划,为避免工程浪费,东岸路基、路面排水利用地下排水管网;西岸填方段路基排水采用漫流散排形式,挖方段设置临时草皮边沟。

路面雨水汇集至雨水口,最终由雨水管道排除,具体详见排水工程设计。

桥面表面水通过路拱自然漫流至桥面铺装边缘并通过间隔5米的泄水孔将水排除。

4、路面设计

项目所处自然区为Ⅴ1区,属于秦巴山地润湿区。

结构设计如下:

⑴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

上面层:

5cmAC-13C(SBS改性);

下面层:

7cmAC-20C;

沥青透封层;

基层:

34cm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8%,7d抗压强度3~4MPa);

底基层:

15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6%,7d抗压强度≥1.5MPa);

垫层:

15cm级配碎石。

沥青混凝土在弯沉指标计算中用20℃抗压回弹模量,底层拉应力计算时采用15℃抗压回弹模量,允许拉应力计算时采用15℃劈裂强度。

半刚性材料的设计龄期:

水泥稳定类为3个月。

参照室内混合料试验结果,结合国内已建成路面调查情况,确定各层材料设计参数见表2-3、2-4所示。

路面结构材料设计参数表表2-3

材料名称

级配类型

抗压模量(Mpa)

劈裂强度(Mpa)

20℃

15℃

15℃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AC-13C

1400

2000

1.4

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AC-20C

1200

1800

1.2

水泥稳定碎石

CCR

1500

0.5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

CCR

700

0.25

级配碎石

CR

250

机动车道各层竣工验收弯沉值表2-4

层位

结构层名称

验收弯沉值(0.01mm)

1

AC-13C上面层

19.9

2

AC-20C下面层

22.1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5.5

4

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97.1

5

级配碎石

231.2

6

土基

232.9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⑵辅道路面结构

上面层:

5cmAC-13C(SBS改性);

下面层:

7cmAC-20C;

沥青透封层;

基层:

34cm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8%,7d抗压强度3~4MPa);

底基层:

15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6%,7d抗压强度≥1.5MPa);

垫层:

15cm级配碎石。

⑶匝道及主桥落地挡墙段路面结构

上面层:

5cmAC-13C(SBS改性);

下面层:

7cmAC-20C;

沥青透封层;

基层:

34cm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8%,7d抗压强度3~4MPa);

底基层:

15cm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6%,7d抗压强度≥1.5MPa);

垫层:

15cm级配碎石。

⑷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

上面层:

3cmAC-10;

下面层:

5cmAC-13F;

沥青透封层;

基层采用18cm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8%,7d抗压强度3~4MPa);

底基层采用18cm12%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6%,7d抗压强度≥1.5MPa)。

⑸人行道路面结构

面层:

3cm花岗岩道砖;

粘结层:

3cm水泥砂浆(M7.5);

基层采用18cm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6%,7d抗压强度≥1.5MPa)。

⑹桥面铺装(主桥及匝道)

上面层:

4cmAC-13C(SBS改性);

下面层:

6cmAC-20C(SBS改性);

防水粘结层;

8cmC40防水混凝土现浇层。

⑺平面交叉:

采用与主线相同的路面结构。

㈢、桥梁、涵洞设计

1、设计概况

××××桥起讫点桩号为K0+417~K1+062,全长645m。

主桥桥梁全宽27m,双幅设计。

桥梁跨径布置为4.0(桥台)+(2×30+37+30)+2x30+3x30+(95+170+95)+4.0(桥台)=645.0米

2、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

一级公路(兼顾市政道路功能);

●汽车荷载:

公路-Ⅰ级;

●人群荷载:

主桥:

2.875KN/m2,引桥:

3.45KN/m2;

●设计行车速度:

60公里/小时。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本段路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通航等级:

Ⅲ-(3)级,最高通航水位319.12m(黄海高程),通航净空尺寸为146x10m。

●主桥桥梁横断面布置为:

2.25m(人行道)+10.75m(机动车道)+1m(中央分隔带)+10.75m(机动车道)+2.25m(人行道),全宽27米。

●横坡:

机动车道为向外1.5%,人行道向内2.0%。

●桥上护栏:

主桥人行道外侧采用人行道护栏;无人行道段引桥及匝道桥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护栏。

●桥头搭板。

桥头搭板布置在桥台侧墙或耳墙之间。

●桥梁桥面铺装:

采用10cm沥青混凝土+防水层+8cm混凝土调平层。

桥面混凝土铺装层内采用直径10mm绑扎钢筋网,纵横向间距均为10cm。

●设计洪水位:

主桥采用三百年一遇洪水位329.13m(黄海高程),引桥采用百年一遇洪水位327.23m(黄海高程)。

●桥梁设计基准期:

100年。

●环境类别:

Ⅰ类。

3、施工水位

桥位处于处于××××电航枢纽下游,金溪电航枢纽回水末端。

由于桥区河段属于金溪枢纽库区,库区正常蓄水位为310m,枢纽日消落最大深度为0.4m。

桥位处在维持正常蓄水位时水位为311.31m,3年一遇洪水位为319.12m,50年一遇洪水位为325.88m,汛期出现于5-10月。

4、主要材料

⑴混凝土

桥梁各部分采用的混凝土型号如表2-5所示。

桥梁各部分采用的混凝土型号表2-5

主桥主梁

C55

引桥主梁

C50

桥墩墩柱

C40

承台

C30

桩基

C30(水下混凝土) 

封底

C25(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混凝土材料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2005)有关规定。

⑵普通钢材

除图纸中特别注明外,预埋钢板和构件采用Q235钢,技术标准必须符合《碳素钢结构》(GB/T700-2006)的有关规定,选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相关规范与标准《焊接用不锈钢丝》YB/T5092-2005或《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GB981-76的要求,并与本桥采用的钢材材质和强度相适应。

焊缝应符合《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2008与《埋弧焊的推荐坡口》GB/T985.2-2008中的有关规定。

焊缝的检查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碳素结构钢应在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小时以后,方可进行探伤检验。

②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③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

⑶普通钢筋

采用HPB300和HRB335级钢筋及绑扎钢筋网,其技术标准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焊接钢筋网》(GBT1499.3-2002)的规定。

在使用前进行抽检,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检验证明,钢筋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

钢筋的存放必须避免锈蚀和污染,对进口钢筋,除力学性能应满足相应的国产钢筋的规定要求外,还应在使用前检测其含碳量及焊接性能。

⑷预应力钢筋

纵向预应力钢绞线采用表面镀锌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直径为Φs15.2mm,公称面积Ay=139mm2,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95x105MPa。

竖向、横向预应力采用表面镀锌钢绞线,单根钢绞线直径为Φs15.2mm,弹性模量Ep=1.95x105MPa。

本项目所用预应力钢绞线均须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中的规定;预应力钢绞线用的锚具均须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中的规定;预应力钢绞线用的塑料波纹管均须符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T529-2004中规定。

⑸其它

所有材料必须具有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确认的产品质量证明,出厂合格证明。

钢材焊接应采用符合要求的焊条或焊丝。

支座预埋钢板采用Q235C钢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规定。

支座均采用球形钢支座,建议优先采用减震型球形钢支座,应符合《球形支座技术条件》(GB/T17955-2000)的规定,同时应满足设计有关要求。

引桥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的规定,同时满足设计有关规定。

伸缩装置应符合《公路桥梁伸缩装置》行业标准,防水层应采用可靠的高性能防水材料。

供应商应提供有关产品试验和使用鉴定材料等,经设计认可后才能使用。

桥梁在桥面板外侧边缘设置竖向泄水管,并通过横梁底部的纵向排水管进行连接,将水引到桥墩处,沿桥墩布置竖向排水管向桥墩底部排出。

5、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

⑴主桥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

①上部结构

主桥跨径布置为(95+170+95)m,主桥全长360m,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桥。

主梁箱梁为三向预应力结构,采用单箱单室截面,箱梁分左右幅,单幅顶宽13.49m,箱底宽7.5m,箱梁顶板设置成1.5%的单向横坡,顶板横坡由腹板变高形成。

箱梁跨中及边跨支架现浇段梁高4.2m,箱梁根部断面和墩顶0号梁段高为10.6m。

从中跨跨中至箱梁根部,箱梁以1.8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腹板在墩顶范围内厚1.1m,从箱梁根部至跨中梁段腹板厚由90厘米渐变至50厘米。

箱梁底板厚除0号梁段横隔板范围内为140厘米外,其余底板厚从箱梁根部截面的110厘米厚,以1.8次抛物线变至跨中截面32厘米厚。

②下部结构

主墩设置在××主河槽两边,满足单孔双向的通航要求。

为适应梁体纵向位移、减小墩身刚度,主墩设计采用双薄壁柔性墩。

墩身厚度1.6m、横向宽9.0m,双壁墩中距7.4m。

为减小墩身阻水,改善水流形态,在墩身上、下游设置圆形分水尖。

墩身置于承台上,承台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