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656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教育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教育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教育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教育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史.docx

《教育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史.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史.docx

教育史

更多教育学资料,尽在“教育学统考网”

教育史

一有关常识:

1、四书、五经:

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其学则《弟子职》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4、《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

5、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

6、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各教派联合组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并规定以宣扬基督教为编写的“最重要”原则。

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的重点。

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7、古代官学名称:

商代:

序、庠、学、瞽宗

西周:

国学(辟雍、泮宫)和乡学(塾、庠、序、校)

汉代:

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邸第学)、地方官学(郡国学)

隋唐:

儒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专科学校(律学、算学、书学、崇玄学、医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工艺学)、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

宋元明清:

中央官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武学、画学、回回国子学、四译馆、俄罗斯学堂)、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军学、监学、县学、社学、卫学)。

(社学:

古代地方官学的一种。

元代首创,各县村庄一般50家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所。

择通晓经书者为师,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使子弟入学。

明承元制,农村普设社学。

古代私学名称:

高等私学(精舍、精庐),初等私学(书馆、学馆,村学、村塾、冬学,坐馆、教馆、家塾、私塾、义学、义塾)

8、墨、道、法家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重视文史知识的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也重视武艺和自然科学技术的教育,大大突破了儒家教学内容的范畴,但忽视礼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

道家没有书本教材,以自然之道为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听凭自然,主张贵“无”、知“常”、守“柔”,推崇人性自然论。

法家认为人性是自私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强调严刑峻法,从根本上肯定法治的作用而忽视教育的作用。

9、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

为了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他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三大文教政策建议:

第一,建立太学“养士”,改革选士制度;第二,兴教化,正万民;第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在当时条件下,对于巩固统一、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与选拔国家急需人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教育作用:

通过人为的教育将人性中善的要素转变为善。

二、      名词解释:

1、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

由三公推荐入学,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但从中国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打破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次,鸿都门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2、三舍法:

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变法期间(“熙宁兴学”)制定的太学生升级与出仕的制度。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为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即在太学分立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制定系统的“三舍升补法”。

“升补法”的基本原则是德行与经艺并重,私试成绩与公试、舍试成绩并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3、八股文:

明清两代专门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

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清规戒律,有不少繁琐而苛刻的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每一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

这种文体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4、《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教育专著。

《学记》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

《学记》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总结出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兼顾,学习与休息兼顾)、豫时孙摩(预防不良倾向产生;善于抓住适当时机及时施教;循序渐进;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作用)、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长善救失(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等等教育教学原则,提出了问答、讲解、练习、类比等教学方法。

5、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中提出的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就被称之为“三纲领”。

为实现三纲领,《大学》又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步骤,概括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以道德观念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6、朱子读书法: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

“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

可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

7、京师同文馆:

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并于1862年正式开学。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学堂,是洋务学堂的典型。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被视为中国政府自行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

京师同文馆开始是最先进的英文馆,后陆续设立法、俄、天文、算法、东(日)文馆。

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的主要特点有:

专门培养洋务人才;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

8、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又是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

“生活教育”论有以下三大主张:

“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论的核心。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就是教育,人过什么生活就受什么教育。

“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

当大众没有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

“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论的教学理论。

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教。

(陶行知其它教育思想:

论普及教育:

主张普及教育应该从劳苦大众的生活实际出发。

论民主教育:

认为民主教育应该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教育。

论儿童教育:

认为教育不能创造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儿童生长。

首先要真正了解儿童;其次,要尊重儿童的人权,认识和重视儿童的创造力;第三,要解放儿童。

在培养儿童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9、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由于不同阶级利益的驱使和学术资料源流的不同,形成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10、察举:

中国汉代选官取士制度。

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下授以不同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的选官取士制度。

即设置大小中正官,品第人物,依家世和才德区分为高下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任官授爵的根据,然后再按品授官,实际上承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

11、六艺:

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

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

乐包括歌咏、舞蹈和演奏乐器等。

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

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

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

书是读书、写字。

数是计数。

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三、简答题:

1、书院的起源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点。

答:

唐末宋初,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在理学教育思潮的推动下,传统的私人讲学得到发展,为此出现了一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书院。

书院源于唐末,兴盛于宋。

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收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发展成为官学之外最主要的综合性教育研究组织形式。

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许多学术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白。

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特点:

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学生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重平时考核;学规严密、师生共同遵守;经费自主;重视自己的特色。

书院在教育教学上有以下特点:

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入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书院与汉代太学的区别:

a、培养目标不同。

书院办学的目标是要求弟子学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完善,官学则是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

b、自由讲学。

每一学派大师主持的书院往往是该学派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基地。

c、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

d、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

e、倡导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组织。

2、述评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答:

张之洞是我国清末著名的洋务派教育家,他的基本教育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劝学篇》中。

所谓“中学”也叫旧学,指的是封建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中国的经史之学,孔孟之道。

在为体的中学中,他基本的主张,在于“明纲”。

为了明纲,他特别强调读经的重要意义。

读经的目的在于以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加强学生的思想训练。

所谓“西学”,张之洞归纳为“西政”和“西艺”两方面,并认为“西政之刑狱,立法最善。

”关于“中学”和“西学”的关系,他强调“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中学”为主,“西学”是从。

只有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

讲“西学”,必先通“中学”;而要存“中学”,又不得不讲“西学”。

“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当时有促进改革的一面,也有阻碍教育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前进的一面。

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

第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中体西用”思想,一直支配着晚清教育。

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二“中体西用”仍坚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对立面,阻碍维新运动的发展。

第三,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来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

严复对“中体西用”的批驳说明了这一问题。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两亡。

”;“中体西用”是“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

”深刻地揭露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错误实质。

3、简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答:

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著有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善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是士大夫家庭教育的杰出代表。

其家庭教育主要教育思想有:

(1)、家庭教育应及早进行,越早越好,甚至从胎教开始。

(2)、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因此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很大。

(3)、对子女不可“无教而有爱”,强调教子要严,反对溺爱偏爱。

为了教育好孩子,训督乃至体罚是需要的。

(4)、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环境影响包括周围环境和长辈的风范。

(5)、注重家庭教育中对子女技艺的教育。

指出父母对儿童学习正确的语言负有重要的责任。

(6)、最后还提出要教育子女有远大志向,要勤奋努力。

4、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

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辛亥革命时期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关于普通教育的宗旨,他定为:

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

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为改革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

(3)、认为教育应当独立,提出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会之外的主张。

(4)、倡导“尚自然”、“展个性”,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

5、教育的起源与学校产生的基本原因。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

原始社会的教育处于自然形态,没有专门的组织形式,没有阶级性,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没有文字与书本,主要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和行动模仿进行的。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

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工初步出现,学校产生的社会物质条件大致具备;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6、夏、商、西周官学的基本特点。

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

教师都由官吏兼任,亦即“官师合一”。

西周已建立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西周国学的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7、汉代太学的特点。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废除了诸子各家博士,专设《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独尊儒术”的标志。

公元前124年,丞相公孙弘奏请为五经博士设立博士弟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太学的诞生。

博士,即是太学的教师。

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

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a、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

“经明行修”是对官吏才能和道德的要求。

即必须通晓一种或两种经书,并具备“三纲五常”的德行。

“三纲”的内涵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等五种道德观念。

b、御定统一的教材。

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是太学法定的教材。

c、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

d、建立的定期的考试制度。

太学首创一岁一试的制度。

“设科射策”,分甲科、乙科两种程度命题,进行抽签考试,按成绩等第,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

8、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的特点。

唐承隋制,儒学教育仍分立为“三学”,即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学,统由国子监管辖。

它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

“三学”与汉代太学的不同点是:

a、强化了学校的等级性。

三品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五品以上的子弟入太学,七品以上的子弟及民间“俊秀”入四门学。

b、制定了较完备的教学计划。

将儒家经典分大经、中经、小经三类,分别规定了学习年限。

c、增加了考试类别。

除岁试外,有旬试、毕业试。

d、建立了休假制度,即旬假、田假、授衣假。

e、出仕要经过科举考试,一般不能直接授官。

唐代专科学校附属于官署,由官署的行政长官直接领导监督,具有以下办学特点:

a、将行政职能、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脱离具体的业务实践,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b、能迅速地反映本官署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及时地培养、输送人才。

c、学校的水平和成效,随该官署行政长官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而变化,所以兴衰无常。

9、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

宋元明清时期中央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

宋代先后兴起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大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

b、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

c、学校类型多样化,如宋代创设了武学和画学,元代有回回国子学,明代有四译馆,清代有俄罗斯学堂。

d、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

除《四书》外,《五经》增至《十三经》。

e、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各种戒规严格控制了学生的思想、言论、结社的自由。

宋元明清时期地方官学发展的特点:

a、加强了地方教育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官学。

b、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教师的录用升迁需经过一定的考核。

c、学校经费比较固定,以学田充经费。

d、学校分布地区更加广泛,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e、明清地方官学和科举制度合二为一,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10、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及其意义。

a、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造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局面。

b、宫里的司礼、司乐把原来秘藏在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民间,这就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c、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孔子起到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私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11、怎样评价近代新式学堂和教会教育。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同文馆,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

到19世纪末,新式学堂仍属于开创时期,其特点是:

学校尚无完备的教育计划、更无完备的学制;重视西文、西艺学习,忽视引进西方的政治及科学教育;师资设备缺乏,难达成现代学校的目标;受旧教育影响,仍未脱离封建“治术”教育的窠臼;派遣军事学校优等生出国学习,开创了留学教育的先河。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在华办学进行教育渗透的特权。

早期的教会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教,培养一批中国人为传教助手,从而扩展其教会势力。

后期教会教育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进行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培植反动势力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12、试析中国近代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及壬戌学制的成败优劣。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内容比壬寅学制详备。

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付诸实施的学制,它对改变清末学堂各自为政、互不相联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后中国学制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问题在于该学制的形式仿自资本主义国家,灵魂却是中国封建阶级的;其次,癸卯学制规定的一套详备、整齐的学校系统,远非中国当时的财力、人力所能实现。

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拟订了新的学校系统,并予以公布,史称“壬子学制”。

到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规程、课程标准等,其内容对壬子学制有所修改和补充,后人将两者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主要在摒除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但对教育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

1922年,民国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同年公布实施。

史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具体采取弹性学制;增加职业教育系统;缩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年限;采用学分制、选科制、优异学生越级升学等措施,照顾学生在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

13、试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a、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

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提出“性善论”;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提出“性恶论”。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则力图说明树立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必要性。

b、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

荀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等。

c、关于教学的主张:

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求”;孟子强调“思”,荀子重视“学”;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等环节。

14、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

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b、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具有以下特点:

a、学术自由,表现在:

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欢迎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b、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

历史意义:

a、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b、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c、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d、留给后人的思考:

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15、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

(1)、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

a、教师的任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

b、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