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7642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docx

中医学专业五年制194

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五年制)

一、总体培养目标和要求

㈠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品德高尚,医德医风良好,系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及诊疗技术,具有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的实际工作能力及较高人文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中医专门人才。

㈡基本要求

⒈专业思想牢固,热爱祖国医学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理想,有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遵守医德规范,品行端正,有较好的文化素质,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勤奋刻苦,严谨求实,富有勇于开拓、进取和创新的精神。

⒉系统掌握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诊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过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

⒊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体健康,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业务培养目标及业务培养要求

㈠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高人文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的中医专门人才。

㈡业务培养要求

⒈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理论;

⒉掌握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

⒊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

⒋具有较熟练和准确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和对急重病症进行初步处理的能力;

⒌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了解中医药学科和现代医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⒍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的能力;

⒎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五年,本科;医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中医学,基础医学

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医古文、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西医内科学、针灸学

五、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

课程设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

总学分:

255学分。

㈠必修课:

206学分,占总学分80.8%

⒈公共课:

9门,共950学时,42学分。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学时,2学分)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情,了解现代中国革命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在这一极其重要时期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总体的把握。

通过学习研究中国近代史增强学生对资本帝国主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同时,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必然,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3学分)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并且比较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了解我国宪法和有关部门法的基本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108学时,6学分)

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践与理论,帮助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规律;全面阐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地位与意义,完整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内容体系,准确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创新。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3学分)

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了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育;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形势与政策(128学时,2学分)

由课堂讲授(18学时,1学分)和专题讲座、社会实践(110学时,1学分)组成。

介绍时事政治和政策,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及其影响,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专题讲座、社会实践分散安排在各学期进行。

(6)大学英语(288学时,16学分)

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教授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7)体育(122学时,4学分)

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理论和运动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体质。

(8)计算机应用基础(54学时,3学分)

讲授计算机的硬软件的基本原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网络与计算机安全知识,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9)军事课(106学时,3学分)

由军事理论(36学时,2学分)和军事技能训练(2周,1学分)组成。

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军训以军事基本训练、战伤救护及“三防”知识为内容,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备战、战伤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⒉专业基础课:

17门,1251学时,69.5学分,占总学分的27.3%

中医基础课:

10门,720学时,40学分,占总学分的15.7%。

⑴医学伦理学(18学时,1学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学会分析问题,掌握对社会(特别是对医学领域)基本的评价标准。

⑵医古文(81学时,4.5学分)

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理论,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和古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古代医籍的能力,为学习、整理、研究古代文献打下基础。

⑶中医基础理论(81学时,4.5学分)

系统地掌握有关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为进一步学习内经、伤寒、金匮等中医古典医著和临床课程打下基础。

⑷中医诊断学(81学时,4.5学分)

通过讲授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中医四诊和八纲、气血津液、脏腑辨证的基本理论;了解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初步训练诊法、辨证和病案书写的基本技能。

  ⑸中药学(90学时,5学分)

系统讲授中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用药禁忌、加工炮制等基本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350味常用中药的性能、功用、主治、配伍等的基本知识,并掌握部分常用中草药的性状鉴别。

⑹方剂学(72学时,4学分)

系统讲授中医方剂学的治疗大法、组成原则与变化、剂型与煎服法等基本理论。

要求学生掌握120首左右常用方的组成、功用、主治、用法、配伍意义、加减运用等基本知识,并掌握部分中成药的使用知识。

(7)内经选读(72学时,4学分)

通过讲授,理解《内经》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和思想方法,进一步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8)伤寒论(81学时,4.5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使学生理解《伤寒论》的理论体系,系统掌握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9)温病学(72学时,4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使学生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等温病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四时温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和诊治方法。

⑽金匮要略(72学时,4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使学生了解《金匮要略》有关杂病的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以及防病治病的法则,熟记重点条文,掌握主要方剂;能运用脏腑经络的辨证规律对杂病进行辨证论治。

西医基础课:

7门,531学时,29.5学分,占总学分的11.6%。

⑾人体解剖学(81学时,4.5学分)

讲授正常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相互关系,重要脏器、主要神经、血管的体表投影,及常用的肌性骨性标志,使学生掌握解剖学与临床的关系。

⑿生物化学(72学时,4学分)

讲授生物化学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讲授正常人体的物质代谢的基本规律,酶、维生素及激素等的调节物质代谢的活性物质和肝脏代谢功能等。

⒀生理学(81学时,4.5学分)

使学生掌握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活动的规律和调节机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掌握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了解中医学与生理学有关的内容及科研成果。

⒁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72学时,4学分)

讲授微生物总的性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特性、检查方法、特异防治原则,并介绍免疫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对传染和免疫的有关知识以及常见寄生虫的性状,致病特点,常用治疗原则、方法等。

⒂病理学(81学时,4.5学分)

使学生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病理过程,以及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各系统发病过程中的原因、条件、发展经过和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常见病的病理学知识。

⒃药理学(72学时,4学分)

讲授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药理作用,了解常用西药的性能、用法、不良反应及制剂学基本知识,西药用药处方原则及格式。

⒄诊断学基础(72学时,4学分)

通过讲授与实践,使学生掌握病史收集、体检诊断、实验诊断的基本理论,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

⒊专业课:

9门,657学时,36.5学分,占总学分的14.3%

⑴临床医技课(54学时,3学分)

熟悉x线、心电图、超声波等的检查方法,为西医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⑵西医内科学(63学时,3.5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西医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以及急重症处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病历书写。

⑶西医外科学(54学时,3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操作练习和临床见习,使学生了解西医外科常见病和急腹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基本知识,掌握无菌概念、切开缝合、急救、创伤处理等一般技能。

⑷中医内科学(144学时,8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并基本掌握内科疑难病、急重症的中医诊治原则和一般处理方法。

⑸中医外科学(81学时,4.5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系统掌握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外科常见病(包括疮疡、皮肤病、肛肠病等)辨证论治、内治外治法的基本知识和手术操作一般技能。

了解一些少见病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⑹中医妇科学(81学时,4.5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系统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原则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人体正常分娩过程。

⑺中医儿科学(54学时,3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见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及一般常见病、时行疾病和其他杂病的辨证论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⑻针灸学(72学时,4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临床实践、使学生掌握中医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150个左右常用腧穴及其主治规律,掌握针灸适应症的辨证施治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⑼中医伤科学(54学时,3学分)

通过课堂讲授和见习,掌握中医伤科学的基本理论及常见病辨症论治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操作技能。

⒋实践课:

58学分,占总学分的22.8%

⑴中期临床教学实习(12周,6学分)

在各基层中医院进行中医临床教学实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为学好后续课程增加感性认识。

⑵毕业实习(52周,50学分)

在各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进一步提高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理论和诊治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⒌毕业考试:

2学分

㈡选修课:

49学分,占总学分19.2%

分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部分。

1.限定选修课(简称限选课):

分为共同限选课与方向组选课,各临床医学院开设不同方向组选课,要求学生在本院开课范围内选修共同限选课+1组方向组选课,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要求至少选修26学分;第三临床医学院学生要求选修30学分。

(多选的限选课学分可纳入任选课学分计算)

共同限选课:

⑴生物学(54学时,3学分)

⑵组织胚胎学(36学时,2学分)

⑶预防医学(54学时,3学分)

⑷中国医学史(36学时,2学分)

⑸中医药文献检索(36学时,2学分)

⑹自然辩证法(36学时,2学分)

⑺各家学说(54学时,3学分)

⑻D.M.E.(36学时,2学分)

⑼推拿学(36学时,2学分)

⑽中药鉴定学(一、二院)(36学时,2学分)

⑾中药炮制学(一、二院)(36学时,2学分)

⑿中医五官科学(三院)(54学时,3学分)

⒀骨伤科医籍选(三院)(36学时,2学分)

⒁中西医康复医学(三院)(54学时,3学分)

⒂计算机应用技术(54学时,3学分)

⒃病案书写规范(18学时,1学分)(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必选)

⒄大学生学习指导(36学时,2学分)(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必选)

⒅就业指导(18学时,1学分)(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必选)

方向组选课:

第一临床医学院:

设中医学方向、骨伤科学方向、五官科学方向、妇科学方向、肿瘤学方向、经典与临床方向六组,学生可任选其中一组。

中医学方向:

5门,252学时,共14学分

⑴中医眼科学(45学时,2.5学分)

⑵中医耳鼻喉科学(45学时,2.5学分)

⑶中医名家医著医案选(36学时,2学分)

⑷中西医康复医学(72学时,4学分)

⑸中西医急症学(54学时,3学分)

骨伤科学方向:

5门,252学时,共14学分

⑴骨伤科局部解剖学(54学时,3学分)

⑵骨伤科生物力学(36学时,2学分)

⑶骨伤科影像诊断学(54学时,3学分)

⑷中医骨病学(54学时,3学分)

⑸中医筋伤学(54学时,3学分)

五官科学方向:

5门,252学时,共14学分

⑴五官科局部解剖学(36学时,2学分)

⑵中西医五官科学基础(72学时,4学分)

⑶中西医临床眼科学(54学时,3学分)

⑷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科学(54学时,3学分)

⑸中西医口腔科学(36学时,2学分)

妇科学方向:

5门,252学时,共14学分

⑴妇科影像诊断学与介入治疗(36学时,2学分)

⑵中西医妇产科学(90学时,5学分)

⑶妇科疑难病现代中医诊断与治疗(54学时,3学分)

⑷生殖免疫与内分泌学(36学时,2学分)

⑸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选读(36学时,2学分)

肿瘤学方向:

4门,252学时,共14学分

⑴肿瘤学基础(36学时,2学分)

⑵中医肿瘤学(99学时,5.5学分)

⑶现代肿瘤治疗学(81学时,4.5学分)

⑷抗癌中草药(36学时,2学分)

经典与临床方向:

4门,252学时,共14学分

⑴中医学术源流与研究(54学时,3学分)

⑵古今经典医案选(108学时,6学分)

⑶经典名方临床应用(54学时,3学分)

⑷经典研究思路与方法(36学时,2学分)

第二临床医学院:

设中医学方向、骨伤科学方向,学生可任选其中一组。

中医学方向:

5门,252学时,共14学分

⑴中西医急症学(72学时,4学分)

⑵中医耳鼻喉科学(45学时,2.5学分)

⑶中医眼科学(45学时,2.5学分)

⑷中医名家医著医案选(36学时,2学分)

⑸中西医康复医学(54学时,3学分)

骨伤科学方向:

6门,252学时,共14学分

⑴骨伤科局部解剖学(54学时,3学分)

⑵骨伤科生物力学(27学时,1.5学分)

⑶中医骨病学(36学时,2学分)

⑷骨伤科影像诊断学(54学时,3学分)

⑸骨伤科手术学(36学时,2学分)

⑹中医筋伤学(45学时,2.5学分)

第三临床医学院:

设骨伤科学方向,6门,306学时,共17学分

⑴骨伤科局部解剖学(54学时,3学分)

⑵创伤急救学(54学时,3学分)

⑶中医骨病学(54学时,3学分)

⑷中医筋伤学(54学时,3学分)

⑸骨伤科手术学(36学时,2学分)

⑹推拿学(54学时,3学分)

2.任意选修课(简称任选课):

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要求至少选修23学分;第三临床医学院学生要求至少选修19学分(其中必须选修4~6个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学分)。

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除本专业必修课外的本校开设的其他任何课程,包括学校(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外专业课程以及外校(与本校有协议的学校)开设的可跨校修读的课程。

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计算方法按照《广州中医药大学综合素质教学学分制管理暂行条例》执行。

六、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

㈠教学安排

⒈一至四年级安排理论教学,实验、见习穿插在课间进行;

⒉第一、二临床医学院第6学期,第三临床医学院第7学期安排12周教学见习。

⒊利用机动时间或假期组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咨询服务等活动;

⒋毕业实习一年(52周)。

㈡时间分配及教学时数、学分分类比例(见表1-1、1-2,2)

表1-1时间分配表(单位:

周)(第一、二临床医学院)

学年

入学、毕业教育

教学

考试

实践

假期

机动

合计

1

36

4

10

1

52

36

4

10

2

52

27

3

12

8

2

52

1(实习前)

32

4

10

4

1

52

1

0

1

42

0

0

44

合计

3

131

16

64

32

6

252

表1-2时间分配表(单位:

周)(第三临床医学院)

学年

入学、毕业教育

教学

考试

实践

假期

机动

合计

1

36

4

10

1

52

36

4

10

2

52

36

4

2

8

2

52

1(实习前)

23

3

20

4

1

52

1

0

1

42

0

0

44

合计

3

131

16

64

32

6

252

表2教学时数、学分分类比例表

分类

学时数

学时数小计

学分

合计

学分

小计

合计

占总学分%

必修课

公共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252

950

14

42

5.49

16.47

形势与政策

128

2

0.78

英语

288

16

6.27

体育课

122

4

1.57

计算机应用基础

54

3

1.18

军事课

106

3

1.18

专业基础课

1251

69.5

27.26

专业课

657

36.5

14.31

毕业考试

2

0.78

实践课

2240

56

21.96

选修课

限选课

468/540(三院)

26/30(三院)

19.2

任选课

414/342(三院)

23/19(三院)

合计

5980

255

100.0

*见习、实习1周计35学时

七、成绩考核及学位授予

㈠成绩考核

为检查教学效果、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各门课程要进行考核。

考试成绩按平时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

毕业实习期间,各科实习结束时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毕业实习全部结束后,进行毕业考试。

㈡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合格,并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德、体评定合格者,准予毕业。

达到我校《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规定的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八、教学进程表(见表3-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