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的城市生存指南2.docx
《非常时期的城市生存指南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常时期的城市生存指南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常时期的城市生存指南2
居安思危——“非常时期”的城市生存指南 二
在上一期的《非常时期城市生存指南》里面,我们谈了对城市危机的心理准备、城市生存的基本法则、政府服务的本质及可靠性,以及关于寻找和建立安全居所的一些话题。
在这期里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以下两个方面的城市生存要点:
•饮用水
•能源与燃料
饮用水
一个贝鲁特的战乱幸存者曾这样说过:
“要度过艰难时期,你有时难免会喝一点绿色和褐色的水。
”可以想象,战乱中要获得清洁的饮用水多么不容易!
在人类的生存要素里面,饮用水极其重要,没有水人很快就会支撑不住。
因此在饮用水的准备上,“三倍安全法则”必须严格遵守。
虽然某些城市在非常时期仍然有时断时续的自来水供应,但是这实在太靠不住,本文不会把市政自来水作为饮用水的可能来源之一。
好在,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都接近某个自然水体,例如河流或者湖泊。
那么是不是只要你有水桶、滤水器、储水罐,饮水问题便迎刃而解?
其实,实际情况往往没有这么轻松。
取 水
和在野外不同,城市如果陷入混乱的话,取水的过程会十分的艰难与危险。
除了直接住在水边的幸运儿以外,大多数人都要起码步行几公里才能到达水源。
而且,很有可能每天都要跑一趟。
去的时候,水桶是空的,速度会很快(人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左右)。
但是回来的时候,水桶装满了,速度会慢很多。
而且回程也是要极端小心谨慎的时候:
如果在取水的过程中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有可能给自己或者家人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取水的行走线路和隐蔽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经历过这种情况的人介绍的经验:
•出去取水的时间,最好是每天周围的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的时候:
•取水的路线要避免途经危险地段(例如容易暴露的开阔地或者敌人封锁线)。
宁愿绕道,走更多的路,也要采用尽量安全的路线;
•离开自己和家人的居所的时候,注意隐蔽,尽量不要被人看到自己进出;
•每次取水,最好带一个人同去。
负重回来的时候,轮流背水,以加快速度。
轮到不用背水的那个人,就走在前面探路:
•如果遇到任何危险的征兆,立即放弃水桶,尽快逃生或者隐蔽;
•每次取水,尽量多背一点。
用手提是不实际的,应该使用类似扁担的工具。
每次(两人轮流)应该能够带起码20公斤的水;
•水桶尽量选用有盖子的,以防倾倒而发生损失。
雨水收集
收集雨水、冰雪水是另一种获得饮用水的实用方法。
雨水不但在湿润地区可以收集,连沙漠地区也有成功的事例。
最简单的收集雨水方法,就是用塑料膜搭一个类似低矮棚子的牢固结构,雨水会流到中间。
类似的设计还有许多,完全看个人的创意和巧手。
另外,可以利用倾斜的房顶来收集雨水:
很多房子的屋顶两边都有雨槽,在雨槽周围和里面铺设塑料薄膜,引导所有雨水流到一个地方,然后通过导管和水桶收集。
但是,收集雨水要注意以下几点:
•收集回来的雨水,和河流湖泊的水一样,必须先经过净化处理。
具体方法后面有详细的介绍;
•收集雨水,特别是在房顶收集,很容易暴露自己以及收集意图。
这在某些情况下,这比派人出去取水更危险;
•雨水的来临非常不规则。
要么多天没有,要么下个不停。
在上天慷慨施舍的时候,必须尽量多储存。
家里要准备大容量的容器,例如工业用的塑料油桶;
•雨水收集以后要尽快过滤和净化。
否则腐败以后,净化会非常困难。
冰、雪水作为饮用水,实际上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尤其是在缺乏加热的能源的时候。
如果直接把雪或者冰放进嘴里,人体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来产生热量用以融化冰雪,这在饥饿的时候也是得不偿失的做法,甚至会导致体温过低而威胁生命。
所以,除非你进食大量的脂肪或者高热量食品,否则还是应该完全把冰雪水融化以后再饮用。
另外,冰雪水也应该先进行过滤和净化。
过 滤
现在,户外旅行、远足或者露营非常流行,而各种户外用品商店也都有销售各种过滤水的小型装置。
虽然它们往往都很有效,但是作为长期生存用水的过滤器,它们并不合格:
它们的设计过滤量实在太小。
要应付中、长期的高强度使用,我们需要制作一个专门的滤水器。
而最容易制作,而且使用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沙质滤水器。
沙质滤水器的制作方法是:
用薄木板或胶板组合成一个大约30厘米长,6厘米宽,6厘米高的长条形盒子。
尺寸做大一点问题不大,只是越大重量会越重。
盒子的底部钉一张或数张强韧的纱网(纱窗的纱网即可),然后用塑料薄膜包底。
在盒予里面装满沙子,粗沙与细沙都可以。
粗沙的过滤速度快一些,而细沙较慢。
然后,盒子倾斜放置,在向下的那个边沿的塑料薄膜上打开一个细小的开口。
开口面就可以放置收集的容器。
沙质滤水器的用法:
基本上,所有从外面取回来的水都要过滤和净化。
为了提高过滤的效率和滤器的寿命,最好先把取回来的水静置12小时,让杂质沉淀下去,然后再过滤。
过滤的时候,在水桶上面覆盖一层布,通过布把水缓慢地倒入滤水器的顶部高处的沙子里。
注意:
不要把水倒在接近底部出口的低处!
让水从高流到低,目的是尽量利用沙子的厚度来强化过滤的效果。
沙质滤水器的清洁:
这种滤水器的最大好处就是容易清洗,以便长期重复使用。
如果每天使用的话,滤水器的沙子和纱网会积存很多污物,所以每个星期最好清洁一次。
清洁的方法很简单:
把沙子都倒出来,适当冲洗,然后平摊在干净的地上,让太阳晒干。
换用新的沙子当然也可以,但是要看看是否有为此出去一趟的必要。
盒底的纱网,洗刷一下即可,不需要更换。
也放在阳光下晒干。
然后这个滤水器就可以再继续使用了。
这种方法应该能够应付很长时问的滤水需要。
希望困境可以早日结束,不要拖延到要制造第二个滤水器的那一天!
净化
过滤并不能彻底清楚水里的微生物。
为了不引发肠胃病,饮用水在过滤之后还应该进行简单的化学药物净化。
现代的城市居民生活在非常洁净的环境里面,食物和饮水里面的含菌量非常低(和l00多年以前相比)。
这其实并不是好事,因为现在我们的肠胃已经丧失了对很多普通微生物的抵抗力。
这个现象,在发达国家尤其严重。
而在相对贫穷的地区,人对细菌的抵抗力明显强一点。
要净化饮用水,普通的家用含氯液体漂白剂(84消毒液之类的)就可以胜任。
所以,如果你知道本地即将发生重大事件,我建议你立即到本地的杂货店购买大量的液体漂白剂。
这是非常重要的生存物资,就算你自己用不完,也可以用来和人家交换有用的物品。
家用含氯液体漂白剂一般含有3%到6%的次氯酸钠,是通过氧化反应来起消毒、增白作用的药剂。
净化饮用水的用量,建议是大约1:
128的比例,就是l份液体漂白剂兑128份水。
这是英制的便利比例:
每加仑有128盎司,这相当于每加仑水配一盎司漂白剂。
这个比例比一些医学专家建议的稍微轻一点,用意是在足够效果的前提下适当节约用量,以确保长期使用的需要——漂白剂实在是非常重要的生存物资,用完了的话估计难以再补充,所以还是省着点用比较好。
漂白剂放入水里以后,静置至少12个小时(待其氧化作用结束),然后就可以饮用了。
如果家里的儿童或者老人在饮用这些水以后有腹泻的状况,表明还是有细菌感染,这时可以稍微提高漂白剂的用量。
除了使用含氯家用液体漂白剂以外,也可以到化工店购买这两种原料:
次氯酸钙(漂白粉)和次氯酸钠,自己调配液体漂白剂。
这两种是水管工和清洁公司爱用的清洁消毒剂,也都可以用来净化饮用水。
但是由于原料的浓度较高(化工店的原料浓度一般在65%左右),使用时应该先用这些原料以1:
21的比例调配成3%一4%浓度的溶液(与家居液体漂白剂浓度相近),然后再按与家用漂白剂相同的比例(1:
128)用于饮用水净化。
水的贮藏
由于饮用水的重要性实在太高,贮水的容器也应该提早准备,而且容积不能太小。
推荐使用的容器有:
•塑料大圆桶
•大型密封储藏箱
•水床
•其它可以密封的大型耐腐蚀容器务必要避免使用那些容积细小的瓶瓶罐罐。
那些东西不但储水量低,而且用完了以后就成为一大堆垃圾,在室内占地方,扔出去还可能暴露自己的居住地点。
贮水,一定要以实用为准则。
一个人每天的最小用水量大约是4公升左右。
这是一个人一天最起码的饮水量加上刷牙和洗一两个杯碟的用量。
这么低的用水量只能够在短期里面支持,而在长期,每日用水量必然会更多。
这样,你可以很容易地估算在一段特定的时问里,你的家庭起码需要多少水的储备。
然后你可以看看你的家里是否有足够的贮藏容积。
如果不够,就应该及早准备了。
在购买或者准备容器的时候,要记住找可以密封的。
水在敞开的容器里会很快变质。
相信你也不会喜欢饮用已经变成绿色的滑腻腻的水。
打浅井
提到打井,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些敞开的,可以抛一个水桶下去提水上来的传统水井。
这种井的造价很贵,工程量也不小,并不适合普通家庭动工。
但是有一种简易的浅井,非常适合有后院或者家里附近有荒地的人。
如果你的附近有天然植被或者农田,那么地里就很可能有浅层水。
找一台有动力的钻台,往地下钻大概6—7米,如果运气好没有碰到岩石,那么就到了含水层了。
如何快速地察看孔里面是否有水?
很简单,往孔里倒水,直到倒满为止。
如果水很快地全部流走,证明孔下面就是含水层。
恭喜恭喜!
但如果水下降得比较慢,那么看来就只好另找地方再来了。
找到水以后,用几截1.5或者2英寸内径的塑料管或者铜管,用接口连起来,插进孔里面一直到底。
然后在上面安装一个简单的手压泵。
哗啦!
一个简易浅井就问世了。
这种浅井可以长时间提供不需要过滤的清洁饮用水。
但是,由于浅井的水源靠近地表,容易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因此建议经过净化之后再饮用。
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战乱城市里面有许多人都打了类似这样的浅井。
那时缺乏机械或者电动工具,大多数浅井都是人力钻出来的。
4—5个人一起动手,用厚实的长短铁管配合固定位置的管钳,用大铁锤用力地砸进泥地里面,一边砸,一边旋转,一边灌水润滑,如此辛苦半天就可以开出一口这样的井。
现在动力工具如此普及,已经很少人愿意这么辛苦了。
不过这个方法还是应该提一下,谁知道你会不会在哪天要用这个旧方法开一口井呢。
海水淡化
居住在海边的人,面对着大海,难免会思考海水淡化的可行性。
不过,目前所有采用反渗透原理的海水淡化设施都体积大而昂贵,还需要很高的水压以及能源消耗。
市面上目前还没有小型、廉价、低能耗和耐用的海水淡化设备。
有人会问:
我煮开海水,利用蒸馏原理收集水蒸气凝结成淡水,不是很简单吗?
我认为,这个方法消耗大量的能源,唯一所得就是一点水,代价过大。
除非你有用不完的能源,但是偏偏缺水,这个方法才值得一试。
但是,如果在非常时期里面,你拥有的能源应该可以让你轻易地去和别人交换到清洁的饮用水,那么自己也就不必煮得如此辛苦了。
买 水
经济学家说:
“有需求,就有供给。
”诚然。
就算在兵荒马乱的黎巴嫩贝鲁特,你仍然可以见到贩卖清水的人。
有人售卖瓶装水,有人用货车从外地拉一大罐水来按公升零卖。
这就是利润的吸引力。
可惜,这种稀缺品的供应是很不稳定的。
那里的人提供的建议就是见到了就尽量买。
但是,买水不应该算作你的“二倍安全法则”的其中一项。
最多只能算是偶然发生的奖赏吧。
能源的储存与获取
1947年,英国结束对印度的统治,撒手而去。
当地的两大宗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教徒立即陷入了长期而血腥的斗争,直到整个地区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国家为止。
一个当时居住在印度新德里附近的穆斯林现在回忆说:
“我们当时很缺乏煮食的燃料,木片、干草、骆驼粪都要用,有一点点煤油就很不错了。
有时要去偷,有时甚至要抢。
能源,是城市生存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在气候温暖的区域,能源的主要用途足煮熟食物。
但是在气候寒冷的地方,能源是取暖并捱过冬天的关键因素。
另外,能源还包括交通工具的燃料或者电力。
这些也都是必需的。
对于城市居民,储藏能源并不象在农村那么容易。
在农村,堆放可以供应一年以上的能源(煤、天然气、油料等)的地方并不缺乏,而且也不引人注意。
但是在城市里面,储藏能源难度大很多,需要我们预先计划周详,并且发挥一些创造力。
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掌握一些关于能源的知识,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的事物注意观察,看看哪些是可以利用的能源。
能源分两种:
可再生(或取之不尽的)能源,以及不可再生(消耗以后难以补充的)能源。
可再生(或取之不尽的)能源是最理想的,但是在城市里面也是非常难以得到的。
例如,某些地区的山里面会有低品质的小型煤矿脉,可以比较容易挖到;某些干涸的池塘下可以挖到泥炭,晒干以后即可燃烧;附近有森林、玉米地等。
如果你的附近有这些资源,你就需要预先演练采集和使用这些能源的方法,以及准备采集、运输的相关工具。
而对于不可再生(消耗以后难以补充的)能源,做一个详尽的储存计划是关键。
无论是木柴、木炭、煤炭,还是汽油、柴油、天然气等,都要预先准备安全储藏的地点和容器。
在和平的年代,大容量的油罐很容易买到,价格也很合理,那么现在就应该买一些回来作为油料的储存容器。
那么,到底储存多少合适呢?
这要看你的具体消耗量以及地区气候了。
在恶劣的环境里,推荐的储藏量是一整年的使用量。
但是如果你所在地区的资源比较丰富,那么可以适当减少。
能源作为生存的关键因素,“三倍安全法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
这就是说,你必须有三个不同的获取能源的途径,就算其中两种都突然失效,也小至于束手待毙。
煮食与取暖的炉具
在冬天比较寒冷的地区,用什么炉具是非常有讲究的。
如果你随便用厨房的炉灶来煮食,那么很多热量就会在煮食的时候浪费掉,而且热气、炊烟排出去的时候也会吸引外人的注意。
在周围环境比较危险的情况下,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作者推荐使用那种非常简单的铸铁暖炉,放置在居所里面靠近墙壁的位置,然后上面安装铜或者薄铁的排烟管道,在室内斜向上穿行一段距离,然后在接近屋顶的墙壁上穿出去屋外。
这样的设置的好处是:
1.基本上什么样的燃料(燃油、木柴、草料等等)都可以在这个简单的炉具里燃烧;
2.同一个炉具既承担煮食的功能,也具备了发热取暖的功能;
3.排烟管道同时承担暖气管的功能,并且使排到屋外的烟气温度较低,不易被人觉察。
在非常时期,你不要指望政府还会给你们供电。
天然气的供应也不会继续,除非你自己有所储存。
所以,如果你打算用电和用天然气的话,你要先想想到时的能源供应的可能性。
作者相信,在乱世里柴油会是比较容易获得的燃料,而且热效率也比较高,因此炉具应该起码能够使用柴油。
发电机
很多有用的器材都需要电力,譬如通讯工具、灯光、冷藏柜、电脑或者电泵等。
需要的电力看各人不同的需要——有些人只需要一点点陆陆续续的电力就可以了,但有些人则需要不问断的稳定供应。
对于小量的电力需求,市面上的一些小型(四千瓦左右)的发电机就可以满足。
但是,如果需要大量电力的,就要考虑商用的柴油动力的发电机了(八到十千瓦或以上)。
柴油比汽油有储存和效率上的巨大优势。
发电机有一个巨大的缺陷:
噪音。
如果周围很少人用发电机的话,你把发电机打开就很容易暴露你的准确位置,这几乎就等于在黑暗中放焰火。
但是,如果在相对和平的期问,而周围也有不少人用发电机的话,你自己的那一台就不会特别突出。
器材需要的电力足够了以后,发电机就应该立即关掉。
在战争期间,有些人甚至安排武装人员守卫发电机,但是作者认为尽量避免武装冲突是生存的关键,因此隔音和缩短工作时间更重要。
另外,发电机是直接连接用电器,还是连到整个楼层的电线网络单面,还是给蓄电池组充电,以及安全措施,都是要事先考虑周详的。
现在很多政府都严禁把发电机直接与电网联接回输电力,因此在实验的时候要注意方法。
太阳能以及风力发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材料价格的下降,太阳能的使用也逐渐进入生存主义者的眼里。
最简单的太阳能使用方法,就是在屋顶铺设黑色的水管,让太阳的热量来加热、取暖。
但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太阳能发电。
安装得当的话,一套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结合,能满足大多数供电需求。
这个没有噪音,没有能源消耗的方案实在是非常肯吸引力!
对于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有些人认为太招摇,容易被人发现,也有人觉得无所谓。
作者觉得这是屋顶的高度所决定的——如果你的屋子很矮的话,你的太阳能电池板确实会很明显,这在战乱期间就会成为敌人的首要摧毁目标。
那么你的房子自然就连带遭到摧毁了。
能源的储存
某些燃料(例如柴油、天然气)的用途很多,既可以燃烧也可以发电,因此在和平时期就应该适量储存。
有条件的可以利用现存的大容量油罐来安令储存燃料。
就算没有地方和条件的,也都要准备一些家用的液化石油气储存罐,能够储存多少就多少。
一些住在郊区的生存主义者把大容量的油罐埋在屋后的地下,装满柴油。
但是这在城市里面比较不容易做到,需要个人量力而行。
有地下室的独立房屋家庭可以储存的量多一点,住楼房的就很受限制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建议住城市楼房的人在另外一个地方设立一个储藏点,储存一定数晕的重要生存物资,以免到时候家徒四壁,两手空空。
就算是无法储藏太多的燃料或者物资,那么起码也要准备好获取物资的工具。
例如,如果你家刚近有一片树林的话,那么家里准备斧头、锯子等等就是很理性的做法。
另外,打火机、火柴之类的东西,价格低廉,但是实在不可缺少,无论如何家里也应该储备一些。
储存的定律就是:
在紧要物资还供应充足、价格低廉的时候,及早计算好你的用量并及时开始进行储存。
不择手段
对于事先没有计划和准备的人,到了紧急关头需要使用能源的话,就只有临时出去找。
找不到的话,只好去偷。
谁叫你没有事先准备呢?
在非常时期,那些没有发电机却又要用电的人,就只妤想办法偷电了。
偷电的目标往往是附近仍然运作的工厂或者政府大楼。
这是很有一点危险性的做法,但是为了生存,就算是危险也会有很多人尝试。
而且如果可以偷电的话,就不用自己弄发电设备了。
临时出去找的能源,可以预见是五花八门的.旧家具、衣服、树枝、甚至汽车轮胎。
烧汽车轮胎,除了黑烟比较严重,烟气有毒,以及过后的炉具清洁很麻烦以外,轮胎其实是很不错的燃料,只要能解决排烟问题,烧轮胎完全可行。
另外,和别的生存下来的人进行物资交换,也是最后关头获得能源的方法之一。
如果你有充足的饮用水、武器甚至仅仅是打火机,你也可以用来和别人换取你最需要的能源或者物资。
关于物资交换,本文在后面会专门探讨。
虽然在这样的最后关头,城市里面往往不会太缺乏可以提供简单能源的途径,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个作为选择之一,不要放弃事先的准备与储藏。
完全没有准备的人,在危机之中的下场总是比较惨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