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4344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我国大陆上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张丽珠。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珊瑚虫是生物,珊瑚、弹钢琴的机器人、慢慢生长着的钟乳石不是生物。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

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

距海平面

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水分、温度等

(2)【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注意DDT的例子 (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

稳定镜身;镜柱:

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

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

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

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

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

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

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

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支持、保护

  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

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

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

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

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

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

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

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

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

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

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

根、茎、叶生殖器官:

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藻类植物, 代表植物:

海带、紫菜、石花菜、鹿角菜、衣藻和石花菜等;

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生活环境:

大都生活在水中;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意义:

①鱼的饵料,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②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

③工业、医药上上的原料。

 2、苔藓植物

  代表植物:

墙藓、葫芦藓等;

主要特征:

植株矮小,无根茎叶的分化。

生活环境:

大多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意义:

①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

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3、蕨类植物代表植物:

肾蕨、江南星蕨、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主要特征;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意义:

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

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5、种子的结构

  蚕豆(双子叶)种子:

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单子叶)种子:

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

  6、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7、常见的裸子植物:

油松、雪松、云杉、银杏、苏铁、侧柏等;常见的被子植物:

刺槐、白毛杨、槟榔、玉米、小麦、水稻、牡丹、菊、玫瑰等。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

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分生区、伸长区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8、花的结构(课本102)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珠被——种皮

 11、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

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

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

  暗处理:

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

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

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

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

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

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

用碘液染色

  结论:

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

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

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

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

二氧化碳+水 ———— 有机物+氧气

 呼吸作用(125页):

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书P9), 睾丸是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卵巢是女性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2) 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其中的供能物质是:

糖类、脂 肪、蛋白质。

 5、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

A:

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6、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书P32图、P34解读曲线图) 。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是一条长长的管道。

消化腺可分为两类:

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肠腺。

 7、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3)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使食物残渣推向肛门(大肠的起始部位为盲肠) 

(6)肛门

2,消化腺

唾液淀粉酶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

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

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1、食物的消化

 蛋白质:

消化始于胃,最终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类:

 消化始于口腔,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

 消化始于小肠,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2、吸收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决定这个功能的结构特点是:

1)成人小肠一般有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2)小肠内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被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

 *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

三餐应该按时。

 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

 *关注食品安全

 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9、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书P43)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喉中有声带,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有结构。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10、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11、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1)血浆(形态):

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

 (功能):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

(形态)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特性)它富含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功能):

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

(形态):

有细胞核,体积大。

功能:

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性:

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

形态:

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1、三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1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13、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P70图)

 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经过体循环,鲜红的动脉血变成暗红的静脉血。

 肺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再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暗红的静脉血又变成了鲜红的

动脉血。

 14、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注意:

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15、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

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毫升:

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

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16、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还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书P80)

 17、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P81图)(P82图)

 尿液的形成:

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

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

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

当血液流

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

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尿的排出: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人就会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18、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

 眼球的结构:

 (图)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

:

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

形成了视觉。

 19、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大脑:

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小脑: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脊髓:

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神经: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神经元:

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体上有许多突起,突起有两种:

长的突起和短的突起。

1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如: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复杂反射。

谈虎色变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20、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

(1)生长激素的作用:

侏儒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

巨人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身材过高。

(2)甲状腺激素:

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