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1786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

《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docx

第4课有趣的多民族节日

10、有趣的多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态度:

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

培养学生学会收集资料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知识:

知道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别具风格的民族艺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学生:

  通过读书、看报、上网查询少数民族节日的图片、照片、资料;有能力的同学还可自制幻灯片。

  教师:

  1、收集了许多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并制作课件。

  2、准备歌曲《爱我中华》录音带。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走进节日大观园。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节日越来越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大观园,再次感受节日里的浓浓的气氛。

(课件出示课题)

二、走进春节

1.创设情境,引出春节。

看了以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吗?

学生回答春节后。

(课件出示春节)

2.学习春节知识。

(课件出示)春节俗称“过年”,起源于中国商朝时期年头岁尾的拜神祭祖活动。

春节一直是全世界华人的传统节日,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现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也都有过春节的习俗。

3.交流春节风俗。

教师导语:

春节年年过,那你们在过年时都做过哪些开心的事呀?

(小组讨论在汇报)

(1)吃团圆饭。

(小组交流自己的亲身经历)

(2)拜年。

(学生可进行现场表演)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一年忙到头,平时有很多亲人难得有机会见面,春节走亲访友,互相百年,正是亲人间加深感情的最好时机,也是我们孝敬长辈的最好机会。

(3)张贴春联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

贴春联是有讲究的,它都是从右边到左边的,学生读读教师张贴的一幅春联后欣赏一组春联。

说说春联里都透露着什么?

(课件播放一组春联)

(4)(教师张贴“福”字)贴“福”字也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它是怎么贴的呀?

是呀,人们在贴“福”字倒着贴,也是为了图一个“福倒(到)了”的吉祥。

(5)放鞭炮(课件出示鞭炮动画)

过年时放鞭炮等风俗习惯也是有来历的,放鞭炮,是为了什么呀?

(6)压岁钱。

压岁钱的“岁”与作祟的“祟”谐音,长辈给晚

辈压岁钱就是希望压住邪祟,使小孩子平安健康。

押岁钱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关爱。

(7)贴年画(课件出示年画:

《老鼠娶亲》)。

《老鼠娶亲》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是一幅年画。

传说大年三十是老鼠娶亲的好日子,老鼠们都会在这天晚上娶亲。

(8)挂中国结。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的年代久远,它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它可以单独成为一件装饰品,也可以与其他的吉祥饰物搭配。

4.总结:

放鞭炮、拜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过年时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也体现着中国的春节文化。

 

第二课时

一、走近其他节日。

1、同学们,除了春节,你们还过过什么节呢?

(小组反馈预习的内容)

2、是啊,我们的节日真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你看,主要的传统节日就有这么多。

传统节日:

如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初五为止、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清明节:

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中秋节:

农历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冬至:

2.读读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哪个节日有点特别?

是呀,除了清明节以外,其他节日都是按农历过的。

而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

3.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我国又有了许多现代节日。

现代节日:

如元旦:

公历1月1日妇女节:

公历3月8日、劳动节:

公历5月1日、青年节:

公历5月4日、儿童节:

公历6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公历7月1日、建军节:

公历8月1日、教师节:

公历9月10日、国庆节:

公历10月1日、世界水日:

3月22日。

4.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许多外国的节日也来到了中国。

外来节日:

圣诞节:

公历12月25日、情人节:

公历2月14日、母亲节:

公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

公历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愚人节:

公历4月1日。

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他们自己特有的节日。

彝族: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一 插花节 农历二月八、藏族:

采花节 农历五月初五、苗族:

花山节 农历正月初三、壮族:

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傣族:

泼水节 傣历新年(公历4月12日至14日)

二、走近圣诞节。

1.教师谈话,引出圣诞节。

2.谈圣诞节。

春节呀,同学们比较熟悉,那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你了解吗

(1)圣诞树。

圣诞树你们见过吗?

在哪儿见的呀?

是什么样的?

在西方国家,人们过圣诞节时,每家每户都要去砍一棵松、杉等常青树,把它打扮起来,上面挂着礼物,可以是长辈送给晚辈的,也可以是小孩子送给兄弟姐妹的,或长辈的。

上面的礼物,你可以拿走你最心爱的,但西方国家的小朋友,他们都是很文明的,如果自己选择的礼物也是他人所喜欢的,他们会把礼物送给对方。

(2)圣诞老人。

这一天,圣诞老人去干什么了呀?

在坐的同学有没有受到过圣诞老人的礼物呢?

可老师还没受到过呢,今年的圣诞节,老师可是要好好地等等,不知道圣诞老人会不会给老师送来礼物?

三、总结:

西方国家的圣诞节里也透露着西方文化,国家不同,节日不同,文化也不同。

板书设计:

              

10、一年中的节日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

 

11、我是中国人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

情感:

  1.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2.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听一听(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同学们,你们听过《大中国》这首歌吗?

会唱吗?

下面咱们就来一起唱一遍。

  2.放音频:

《大中国》。

  同学跟音乐唱。

  3.提问:

你知道这首歌是唱什么的吗?

  中国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中国人。

  4、板书:

我是中国人。

  5.看书。

(“听一听”中的图片)

  6、提问:

这些都是中国人吗?

那他们为什么长得都不太一样呢?

7、小结: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

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

第二课时

1、学一学(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出示图片。

(“课文”中的图片,先不出示民族图。

  2.说一说:

图上画的是哪的景色?

你知道关于长城的情况吗?

  小结:

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3.提问:

为什么说中国是我们的祖国?

  小结:

我们都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这快土地上。

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再往上一辈一辈的人都生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国家里,所以,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

  板书:

中国是我的祖国

  4.学生四人一组说说:

我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地方,美丽的景色。

  请同学到前边一边举着自己找的图片,一边给大家讲解。

  老师也拿出准备好的图片:

黄山、长江、黄河、桂林山水等向同学做简要介绍。

  小结: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有许多名胜古迹,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

5.请同学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贴图。

(“课文”中各族小朋友手拉手图)

  6.提问;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师:

他们和我们一样,都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国,觉得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快乐。

让我们一起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7.放音频: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同学边唱边表演。

  8.小结:

我们和全国各民族的小朋友一样,生活得非常幸福快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都爱自己的祖国。

  板书:

11、我爱我的祖国

12、向人民英雄敬礼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解放战争中的人民英雄的事迹,向他们表示敬意。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学会运用调查、访问、查资料等多种途径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英雄的壮举,并付诸于行动。

教学难点:

体会英雄就在身旁以及成长过程中英雄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提示主题。

近年来,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一定知道了很多英雄,学到了很多英雄故事。

1、同学们认识画面中的这些英雄人物吗?

2、请你们说说为什么称画面中的人物为英雄?

3、教师小结引入。

是啊,面对和平与幸福,我们怎能忘记过去一位位英雄,一幕幕场景在我们的眼前闪过,一朵朵鲜花述说着当年的故事,是他们的英勇奉献铺就出今天的光辉征程,才使我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同学们肯定非常喜欢英雄的故事,老师也是在听着英雄的故事中成长的。

4、出示课题

二、播放视频,初步感受。

1、播放《地道战》片段

每每看到这此片段,老师总会心潮澎湃,令我非常感动。

画面中讲述的是中国英雄儿女,面对毫无人性的日本鬼子的攻击,却一次一次,又一次坚强地坚持下来,把国家的荣誉放在了个人的利益之上,不畏惧死亡,坚持到最后一刻,有的则死在了战场,但他们明白:

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2、片段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3、是什么促使他们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

三、欣赏歌曲,情感激化。

过渡:

英雄的行为已化作一首首赞歌,纪念碑展示着他们的伟岸,国旗上浸满他们的血汗。

他们的身躯已化作一座座高山,他们的胸脯已变为一片片平原。

每当南风轻轻吹来的时候,我们总听到那深情地述说。

1、欣赏《英雄赞歌》

让我们在歌声中缅怀先烈,把最诚挚的祝福送给他们。

2、播放一组幻灯。

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

看,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看,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

看,他们在国际竞争中,为国争光。

 

                              第二课时

一、说说心中的英雄。

时代英雄可歌可泣,他们的行动或气壮山河,或感人至深。

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成长。

1、播放女排图片资料

看,这就是女排五连冠的一些图片资料,她们为国争光,她们顽强拼搏的毅力,时时刻刻在老师脑海中浮现。

每当碰到困难时,她们总给我力量,教我去克服困难,伴随着老师成长。

2、学生说自己心中的英雄。

 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一位英雄对你的影响最深呢?

A、抽生交流

B、小组交流:

学英雄,谈感谢。

1、过渡:

是啊,就是那一个个英雄,一段段英雄的故事在伴随着我们成长,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此时此刻,你们的心里肯定有许多感慨,就让我们向英雄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向英雄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A、用书签的形式写下自己想对英雄说的话。

B、交流。

二、总结激励。

一个个故事,说不完对英雄的思念,一首首赞歌,诉不完我们的崇敬。

但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却表达了我们学英雄,做英雄的决心。

鲜艳的国旗是英雄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英雄的拼搏、英雄的奉献使国旗更加光彩夺目,让我们随着铿锵有力的国歌声,在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下,用最标准的队礼向我们的英雄——致敬!

向我们伟大的祖国——敬礼!

 

 

13、我们的希望和骄傲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祖国的发展变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3、学生与周围人更好地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1、了解关于祖国的发展变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2、感受祖国的伟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活动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科学技术的发展。

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小组成员交流一下,请准备好的人来进行报告。

2、丰富的资源。

(1)认识祖国的地图,了解祖国的大致行政区域。

(2)找已有经验的学生,让他们说一说关于我们的祖国,都知道哪些城市。

3、多姿多彩的民间工艺文化

(1)请小组成员一下本地的风俗文化和具体地域特点的民间工艺。

(2)课件展示相关的资料

(3)进行交流。

(4)学生可以在假期进行简单的体验,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4、我和奥运。

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关于中国申奥和我国运动员在以往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观看相关的资料,回顾奥运赛场上的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感受中国人的伟大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展望2008年奥运会,畅想自己有什么期望,自己可以做些什么等。

5、我了解的三峡工程。

(1)课件展示关于祖国三峡工程的相关资料。

(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对于我们西部未来的畅想。

 

 

第二课时

一、我们的希望系列活动。

1、绘制祖国明天的蓝图。

对祖国的相关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之后,互相交流一些自己的感受,一同来想一想自己对明天的期望,用画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2、小小树苗快长大

思考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说一说自己的美好的愿望。

为自己制定一份计划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二、“今天我们为祖国骄傲,明天祖国为我们自豪”汇报交流会。

请同学们将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进行简单的整理,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作为自己汇报的主题,不断练习发表,和小组成员一起准备相关的道具等。

三、总结。

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只是学到了其中的一点,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继续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国家的进步也需要你们的努力,你们才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只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来你们就会使我们的祖国绚烂多彩。

板书设计:

我们的希望和骄傲

 

 

14、快乐地成长

教学目标:

  1、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通过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3、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体会成长中的艰辛,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3、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体会自己成长中的艰辛并感到快乐。

  4、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反映自己优点的美术手工作品、奖状、证书、作业等实物,学生自带的各种展示特长的用具。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在第一次和咱们班同学见面时,我和几个同学合影留念,你们看看他们是谁?

  2、再看看这张呢?

  你们都猜错了,这是谁呢?

请你站起来让大家看看,他就是刚才和我一起照相的**同学。

3、你们为什么没认出来呢?

4、你说的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成长的脚印这一课,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长大,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时刻,都会留下你值得自豪、骄傲或者留恋的成长足迹,像是这条成长路上的脚印一样,一直伴随我们一生。

二、介绍自己。

  1、上学以后的你自己都有哪些变化,请你介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尤其是上学以来长大了以后的变化。

(注意:

语言简练、节约时间)

  2、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把你成长的脚印留在这条成长路上。

  3、在请几个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

(并给介绍的好的同学照相)。

  4、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请这么多同学介绍,还想介绍的同学可以找自己的同学说一说,时间为一分钟。

三、介绍朋友。

  1、同学们,你们刚才介绍自己,那你们在集体中有朋友没有?

生活中的朋友,我们没办法请到课堂中来。

  2、大家在集体中都有朋友,那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不过,老师有个建议,你找到你的好朋友后,你一定要介绍一下你为什么和他交朋友,你朋友特点或值得骄傲的事例是什么?

  3、找朋友游戏。

  4、既然我们在集体中有朋友,那我们都走下座位去和朋友拥抱一下,互相问候一声,说几句知心话。

  6、希望我们朋友之间的友谊愈来愈深厚。

第二课时

一、介绍集体。

  有的同学还沉浸在和朋友的欢快中,楼老师从你们的介绍中感受到你们都在不断的成长进步,那我们班集体是不是和我们一起在成长在进步。

请来介绍一下我们集体。

  1、有这么多爱集体的同学们,我们的集体不愧是二年级佼佼者

  2、我真为大家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而感到骄傲。

二、制定目标。

1、展望自己的三年级生活为自己制订一些新的目标,确立自己新的努力的方向。

2、展开想象,想一想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告诉自己的好伙伴和同学们与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三、总结。

    同学们,看了你们的计划,听了你们对自己未来的畅想,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这些目标和希望能激励着你们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创新!

 

 

 

15、成长发表会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的成长和收获与同学交流分享,并为同学的进步而高兴。

2、对养育关怀自己的家长和老师,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真诚的感谢。

3、能按一定的分类整理自己的成长资料,并能有创意地展示出来。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来感谢这几年来身边关怀过自己的人。

教学准备:

资料和成长记录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如何感谢关心你的人

  1、广告词:

长大了,长大了,我把静心送给妈妈,让她不烦不燥身体好,健健康康美如花。

  

(1)同学们,这些我们常在电视上听到一个广告词,你现在听了有什么想法吗?

  

(2)为什么让妈妈更漂亮,因为她爱妈妈,你爱你妈妈吗?

你们爱你的父母吗?

你爱你的家人吗?

听了妈妈对我们说的话,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3)指名说一说:

  (4)问:

是否要长大才能孝顺爸爸妈妈吗?

现在你能做些什么?

  2、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哪些人关心你呢?

你应该怎样感谢他们?

第二课时

一、制作成长袋。

  1、刚才和大家一起说话,探讨学习,聊天,你们发现没有,成长的过程的我们会有许多值得珍惜和保留的成长记录。

  2、我们用什么方法把它们保留下来呢?

照片、日记、录像等有许多方法。

想了这么多好方法,那赶快行动吧。

  3、师:

把你们带来的袋子制作成一个成长袋。

同学们,可以用老师发的纸在纸上写上成长袋三个字,回家再装饰一下它。

写完了吗?

  4、我们先把今天带来的成长材料装进成长袋里。

5、别忘了发爸爸妈妈的信。

二、结束语。

  今天听了大家的介绍,我很感动,我想不光是我,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也一样很感动。

最后,我们来一个精彩大回放,看看今天被老师用照片记录的每一位同学。

这位是谁,请把你的值得记录的这一刻收藏在你的成长袋里。

 

第2课向人民英雄敬礼

放视频:

《开国大典》

1.说一说:

 你们知道是谁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吗?

(是毛泽东主席宣布的)

 在宣布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说我们的新中国叫什么名字?

(我们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是哪一天成立的?

  教师:

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一天。

  2.小组交流:

  国庆节是哪一天?

为什么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师: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因此,我国将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3.出示投影片。

(“听一听”中的图2)

  提问:

这一天就是10月1日国庆节,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情景?

人们在干什么?

  小结:

每年10月1日国庆节时,全国各民族人民都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祖国的生日,表达高兴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天安门前更是鲜花盛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到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场面。

四、看一看(使学生了解首都北京)

  出示课件。

(场景一:

中国版图)下载

  1.说一说:

红色五角星的位置是哪?

  2.小结:

红色五角星的位置是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继续出示课件

  3.说一说:

你们还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建筑吗?

  4.同学边说老师边出画片。

(北京西客站、亚运村、中华世纪坛等。

  5.小结:

北京首都除了有刚才我们看到的新华门、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有闻名于世的故宫;具有现代气息的北京西客站和亚运村;繁华的王府井和西单文化广场;还有数不清的高速公路、立交桥、高楼大厦、公园。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全国人民都热爱北京。

五、说一说

  看书(“说一说”中的填空)

  1.同学在书上填写。

  2.同学读。

小结:

  我是中国人。

  我国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我国的国庆节是10月1日。

  过渡语:

让我们用一首美丽的小诗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吧!

六、诗歌总结

  1.读诗歌:

  我爱鲜花,

  我爱白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长江黄河,

  我是中国人,

  我爱我的祖国。

2.总结:

让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让我们都来用行动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3课我们的希望和骄傲

主题:

1.有你,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教学  目标    1、    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

2、    能自觉地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3、    尊重劳动者的人格,并感激他们。

教学  重点    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难点      能自觉地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以自己的活动为线索,观察自己在一天里所遇到的为自己服务的人。

为了观察的更全面,除选取自己上学的一天外,还可以选取自己与家人出去游玩的一天,将这两天的活动情况认真记录下来。

教学  方法    

座谈

教学过程    内容板块一:

生活离不开他们

活动一:

回忆阳光般的生活

◇    谈话:

大家今天早餐吃了些什么?

上午有几节什么课?

有几个老师为你们上了课?

双休日、节假日同家人出去旅游过吗?

◇    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过着充满阳光的生活,可大家知道,我们充满阳光的生活是需要有人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呀!

那么,是谁在为我们提供服务呢?

◇    说说有哪些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和方便。

◇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从早到晚,有哪些人人为我们生活提供了方便。

◇    你能把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服务和方便的这些人的职业写下来吗?

◇    分小组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