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进口战略调整.docx
《中国的进口战略调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进口战略调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的进口战略调整
中国的进口战略调整
摘 要:
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以“出口创汇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贸易战略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当前和未来的贸易形势,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等贸易战略更多的是一种出口战略。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进口战略呢?
以“安全”、“发展”为目标的进口战略可能是中国目前的最好选择。
为了实现安全和发展这两个战略目标,在当前和未来几年可以采取“抓住两头、放开中间、促进平衡”的进口政策。
关键词:
进口战略,贸易战略,贸易形势,市场多元化,科技兴贸战略,技术进步
改革开放初期形成的以“出口创汇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贸易战略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当前和未来的贸易形势,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和“科技兴贸战略”等贸易战略更多的是一种出口战略。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进口战略呢?
以“安全”、“发展”为目标的进口战略可能是中国目前的最好选择。
为了实现安全和发展这两个战略目标,在当前和未来几年可以采取“抓住两头、放开中间、促进平衡”的进口政策。
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和对外贸易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仍然在深刻变化之中。
这些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过去缺少外汇没有足够的能力进口所需的商品;而现在中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目前的问题已经不是中国没有购买力,而是外国不愿意卖给中国或者试图以对中国不利的价格或条件卖给中国。
二是中国过去生产与出口能力不足,需要进口大量商品来满足国内的生产和消费;而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积累了巨大的生产能力,甚至在很多行业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主导力量,中国进口产品不仅是为了国内生产与消费,也为了国际市场上的需要。
三是中国过去主要进口成套设备;而现在对技术的需求主要以核心技术为主。
四是中国过去是一个高度保护的市场;而现在则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市场。
五是中国过去可以自主决定对贸易的管理;而现在因为加入了WTO,必须遵守一系列的国际规则。
面对这些变化,中国需要怎样的战略才能够适应新的形势?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经刻不容缓。
本文试图从进口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中国过去的贸易战略;第二部分讨论中国进口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三部分讨论进口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可能危害;第四部分讨论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中国当前的进口战略。
一、中国贸易战略回顾
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政策调整,并于1996年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等对外贸易战略,明确提出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来扩大对外贸易。
其中市场多元化战略主要是指降低出口市场的集中度,争取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出口尽可能多的产品;以质取胜战略主要是指提高出口的质量效益,改变粗放型的出口增长模式;科技兴贸战略主要是指提高出口行业的技术水平,增加出口品的技术附加值。
由于本文的重点是贸易战略,而不是外贸体制和外贸政策,因而本文不对中国外贸体制和外贸政策的变化过程进行回顾与分析,而仅仅集中于贸易战略的讨论。
需要说明的是,1978年到1995年期间,中国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外贸体制改革和外贸政策调整,但是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贸易战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这个时期内没有隐含的贸易战略。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中的“开放”一词就意味着中国要发展对外贸易。
在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对“如何开放”、“如何扩大对外贸易”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战略。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并不是缺乏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方针,只是对这些基本方针的总结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而已。
在世界贸易史和贸易思想史中,存在过两组相互对立的贸易战略。
一组是以托马斯·孟为代表的重商主义式的贸易战略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式的贸易战略。
在这两大战略的争论和实践中,亚当·斯密式的贸易战略取得了胜利,不过现实中并没有完全自由的贸易。
另一组是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在这两大战略的争论和实践中,以出口导向战略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到1995年期间的贸易战略是上述两组贸易战略中的任何一种吗?
显然,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对外贸易战略,既不是为了像重商主义那样通过贸易顺差积累“财富”,也不是为了亚当·斯密所谢的获取市场扩大、分工扩展带来的好处。
中国“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目的是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自力更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确立的一条基本国策,但是曾经被片面地理解为闭关自守。
由于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被认为是闭关自守和固步自封的结果,因而文革和粉碎“四人帮”以后,对外开放很快就被确定为另一条基本国策。
但是,关于对外开放服务于自力更生的这一关系一直被确定为一项长期方针。
与通过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增长这一一般的经济学表述不同,自力更生包含保护民族产业的含义。
因而,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也很难用“出口导向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这样的标准来划分。
因为中国既鼓励出口,尤其是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出口,也鼓励进口替代。
服务于自力更生这一目的,中国的对外贸易遵循这样一种逻辑:
通过出口获取外汇、用外汇进口技术、通过技术引进促进国内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这一逻辑完全符合中国当时的总体经济战略,即“三步走”的战略。
“三步走”的战略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强调国内生产的增长。
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这一逻辑链条上,要达到引进技术促进国内生产能力提高的目的,就需要外汇,因此,出口创汇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重中之重。
很自然,对出口的扶持和鼓励措施就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这种战略一直持续到中国盯。
而对出口的某些鼓励政策,至今仍未消除。
这也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实行了“出口导向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即使是鼓励出口,对中国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鼓励也仅仅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中国还鼓励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汇能力强的机电产品的出口。
并且中国一直把提高机电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当作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任务来对待。
出口和出口创汇本身不是目的,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引进技术所必要的外汇。
因而,鼓励出口仅仅是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和政策的一部分。
进口和对进口的管理是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从一开始,中国就有非常明确的进口方针,即只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以进养出”的进口。
而“国内有条件生产的产品,要积极搞好国内生产,不能盲目进口,以保护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对于进口零部件进行的组装生产,要减少零部件进口,逐步实现国产化。
”对于那种私自进口消费品的行为,甚至被认为“实际上是打击民族工业,是一种最可耻的行为,最大的投机倒把!
这不是引进先进技术,是误国误民”。
当然,在现实中,对进口的管理并没有如此严厉。
总而言之,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八五”计划期间,中国的对外战略主要就是遵循着鼓励出口创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国内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这一逻辑。
如果需要总结的话,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可以归结为“出口创汇和技术引进战略”。
尽管在这一期间,中国经历了经济体制和外贸体制的重大改革以及外贸政策的重大调整,但是这一战略一直保持不变。
到了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时候,受惠于外贸、外汇体制改革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成功,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外汇储备也于1995年达到了736亿美元,出口创汇已经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任务了。
此时,中国明确提出了要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来扩大对外贸易,同时,对外贸易要“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及“科技兴贸战略”。
此时,通过技术引进来促进经济增长虽然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目标,但是,对出口的关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创汇的功能了。
“提高质量效益”、“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科技兴贸”都是针对出口的。
中国此时试图通过这些出口战略来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生产率的提高。
在这一战略意图下,中国仍然坚持对机电产品出口的鼓励政策。
而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则直接导致了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和各种双边贸易体系的积极参与。
以上是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总体演变过程。
可以认为,1995年之后贸易战略主要是一种出口战略,1995年之前的贸易战略则主要是一种进口战略。
“出口创汇和技术引进”这一战略的核心是试图通过技术引进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这种进口战略主要是“以进养出和技术引进”的战略。
其中以进养出其实是为了出口创汇,而出口创汇其实是为了技术引进。
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的出口创汇、以进养出和技术引进都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对外贸易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本国人民的福利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而上述战略是以通过技术引进提高本国技术水平来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
事实上,技术引进仅仅是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之一。
当中国度过了发展的初级阶段以后,技术引进甚至不是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了。
单纯强调技术引进的作用则不利于发挥贸易通过其他渠道促进增长的作用,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
因而中国从1996年开始调整贸易战略。
这些调整主要是认识到对外贸易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不仅仅局限在技术引进上,而且也通过出口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率的提高。
但是,加入WTO以后,尤其是近两年以来,中国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还将继续发生变化,中国却还没有依据这些新的形势确立新的贸易战略和进口战略。
二、中国进口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进口规模在长期内取决于国内收入的增长与交易效率的提高。
进口规模的收入弹性约为。
即1个百分点的国内收入增长可带来个百分点的进口增长。
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效率以年均%的速度增长。
贸易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下降与消除带来的贸易成本下降、运输技术进步和运输的规模经济导致的运输成本下降、通讯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交往便利和完成贸易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以及贸易规则的透明与稳定带来的贸易风险和损失下降等因素。
由于这些导致贸易效率提高的因素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发挥作用,同时,中国的国内收入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会高速增长,因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进口规模还会继续高速增长,且其增长速度将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因此,进口依存度还会不断提高。
但是,越高的GDP增长速度能够实现越低的进口依存度。
从进口的产品结构来看,中国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和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一向以地大物博自称的中国现在已经明显感觉到资源匮乏。
这就意味着中国过去在自然资源禀赋上的比较优势已经消失。
在贸易结构上表现为过去用出口资源类产品换取设备和制造品进口的贸易结构变成了现在出口制造品和进口资源类产品的贸易结构。
其次,改革开放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到制造业部门,使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以满足国内吃穿住行和国内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制造业开始服务于国外市场。
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得到确立和进一步加强。
而且迄今为止,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仍然会继续存在,并且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体现在制成品的贸易结构上,就是中国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进口其他制成品为主。
再次,3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使得中国的资本也在快速积累。
过去中国需要勒紧裤带才能加快资本积累,现在则有了较大的资本剩余。
同时,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吸引外资政策以及资本项目的逐渐开放,使得中国可以更好地在本土利用国际资本。
这就是说,中国已经从资本极度缺乏的国家变为了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
当然,中国的资本丰裕度相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还算不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考虑到许多资本密集型行业同时具有规模经济,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为规模经济的实现提供了特别好的基础。
因而,中国逐渐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显示出比较优势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一个主要变化。
中国在一些重化工业中所显示出来的快速增长和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已经充分揭示了这一点。
最后,中国在技术方面仍然不具有比较优势。
中国出口相对低技术产品,进口相对高技术产品的基本格局一直没有改变。
而且中国的进口正在越来越集中于高技术产品,并且还将进一步集中于高技术产品。
由此可见,中国进口的产品结构未来将以资源类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
进口产品结构的变化与趋势决定了进口来源地结构的变化与趋势。
由于中国未来的进口将以资源类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因而来源地必然体现为以自然资源禀赋和技术要素相对丰裕的国家或地区为主。
中国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高技术产品的趋势还将继续,同时,从拉美、非洲、澳洲、俄罗斯以及中东等地区进口资源类产品的趋势将逐渐得到加强。
从贸易方式上看,随着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参与国际生产网络的逐步深入,加工贸易在中国还会进一步快速发展,因而加工贸易进口还会进一步快速上升,甚至加工贸易进口比例也还会有一定的上升。
但是,随着国内企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加工贸易当中,国内原材料和零部件越来越多地使用到加工贸易当中,加工贸易的进口比例将逐渐稳定甚至下降。
当然,其后果是加工贸易的顺差越来越大。
弥补加工贸易顺差的一种可能方式是利用国际原材料和零部件,以中国国内市场为目标的生产活动的扩张。
从外资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可以看到这种趋势。
这就意味着,虽然以国际市场为目标的加工贸易相对越来越少地使用进口料件和相对越来越多地使用国内料件,但是,以中国国内市场为目标的国内生产活动会相对越来越多地使用进口料件和相对越来越少地使用国内料件。
这是对贸易差额的一种自动平衡方式。
这种变化反映在贸易结构上就是虽然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料件相对少了,但是用于国内市场而进行加工的进口料件相对多了。
也就是说,国产料件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中国的加工贸易生产过程;与此同时,进口料件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以国内市场为目标的生产活动。
从进口企业的性质上看,国有企业将主导中国的资源类产品进口,外资企业将继续主导中国的加工贸易进口和用于国内市场的加工料件进口,而民营企业则可能在高技术产品进口上迅速增长,但是在高技术产品上的进口将面临发达国家技术管制的制约。
三、进口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可能危害
制定正确的进口战略需要对进口的作用和可能的危害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进口作用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促进技术进步,二是能够用于出口加工获得外汇。
对进口危害的认识主要体现在:
打击民族工业;进口消费品浪费外汇,影响技术引进和经济增长。
根据这一认识,中国制定了以进养出和技术引进的进口战略。
这种认识和战略虽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是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进口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
促进资源在行业间的优化配置;在行业内引入竞争促进效率提高;引进先进技术用于生产过程促进技术进步;进口资本品加快本国资本形成;增加可供选择的产品提高居民福利等。
促进资源在行业间的优化配置是进口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最大的利益。
这一利益也是亚当·斯密在驳斥重商主义的观点时所着重强调的。
进口那些本国生产需要耗费相对更多资源的产品,然后用这些节省的资源去生产其他产品供本国使用或出口。
这样就可以在总体上获得更多的产品。
这一理论经大卫·李嘉图的发展成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比较优势理论。
即一个国家如果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自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该国的资源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该国的人们可以利用同样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产品。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成套机器设备、关键材料和部件、数据、工艺的生产上显然最不具有比较优势,同时,成套机器设备等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要和长期增长又十分重要。
因而中国将成套机器设备等的进口当作优先保障的对象也是符合这一利益的。
当然,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正如前面的分析所指出的,中国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是资源类的产品和高技术产品。
因而目前将成套机器设备等的引进当作进口的唯一保障对象和目标已经不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了。
在行业内引入竞争促进效率提高是进口对国民经济的又一重要贡献。
更多的外国企业加入本国的进口行业,势必导致本国进口行业内低效率企业的退出。
使保留下来的企业都是能够与外国产品进行竞争的效率较高的企业,同时也促使进口行业内的企业在生存和发展压力下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其结果是使得该行业的总体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并在总体上使得整个国民经济中有更多的资源用于研究提高效率的方法,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国在效率研究领域的资源投入,会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
当然,引入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其淘汰机制会带来相应的冲击。
直接引进先进技术用于生产过程促进技术进步是中国一直强调的进口的作用,这里就不再赘述。
进口资本品加快本国资本形成是进口的一个可能的积极作用。
对于一个处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本品用于资本积累。
但是,这些国家往往资本品的生产能力有限,因而其可能的影响有三:
一是资本品供不应求导致资本品与消费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从而破坏宏观稳定;二是资本品的短缺导致资本积累速度放慢;三是资本品的生产领域消耗过多的资源,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并且同样影响资本积累速度。
而进口资本品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三个问题,并可以在维持宏观稳定的条件下加快资本积累。
增加可供选择的产品是进口对居民福利改善的作用。
这是差别产品模型所解释的贸易利益。
即使是同一个行业的产品,各国都可能有一些差异,因而产品的品种会因为进口而更加丰富。
对消费者来说,花同样的钱购买两个不同的产品比两个一样的产品会带来更大的效用。
在中国,虽然引进技术仍然是进口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之一,但是,现在需要重视其他方面的积极作用。
当然,也同样需要关注进口可能带来的危害。
进口对国民经济的可能危害包括:
对进口行业的冲击从而影响就业;对幼稚产业的冲击从而使得本国不能获得这些行业的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对外国产品和技术的依赖;对本国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对国家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危害等。
对进口行业的冲击是贸易保护的一个主要理由。
进口的淘汰机制会使得进口行业中有一部分企业会遭受到损失甚至退出市场,因此也一定会使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当这种损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某种特殊利益时,就会受到较大的关注,甚至演变为进口保护。
比如,当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而使得本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并导致大量工人失业时。
一般来说,这一类损失可以通过贸易利益的转移来弥补。
因而这一理由其实只在政治意义上构成贸易保护的理由,而不是一个经济意义的理由。
对幼稚产业的冲击从而使得进口国不能获得这些行业的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则是贸易保护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的理由。
对于外国产品的过度依赖这一危害,主要是考虑到当出现战争或者其他社会不稳定因素时,不能进口到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而本国短时间内又不能生产时所出现的混乱和危害。
对外国技术的过度依赖主要考虑到降低了本国将资源用于技术进步的激励。
对本国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可以指进口品的使用和消费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也可以指当进口品用于生产和加工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对环境、国家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危害也可以指这两种情况。
以上积极作用是制定中国的进口战略所需要尽量实现的地方,而可能的危害则是需要尽量避免的地方。
四、当前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中国对外贸易的内外环境和当前中国自身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国际分工向全球生产网络深化发展的趋势,可以发现,中国当前对外贸易中存在三个制定进口战略时所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是巨大的对外不平衡;二是国内巨大的能源资源需求与国外能源资源卖方垄断和其他干扰之间的矛盾;三是处理技术引进、国外技术管制与本国高技术行业的发展以及技术创新之间的矛盾。
对外不平衡主要是指贸易顺差及其引起的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其带来的主要问题是国内的宏观稳定压力和对外产生的贸易摩擦压力。
贸易顺差的迅速扩大固然和人民币汇率有莫大的关系,但主要还是中国过去以进养出的战略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所带来的。
中国的以进养出战略和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导致了加工贸易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的不断提高。
这又导致了加工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
加工贸易在中国的发展还将继续,加工贸易顺差的扩大还将继续,因此,要解决中国的贸易不平衡问题,需要使用其他领域的逆差来平衡加工贸易带来的越来越大的顺差。
国内巨大的能源资源需求和国外能源资源卖方垄断和其他干扰之间的矛盾是中国进口所面临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
能源和资源类产品的大量进口是中国未来进口的一种趋势。
但是,石油、天然气以及矿石等主要能源和资源不仅被少数国家所垄断,而且被这些国家的少数大公司所垄断。
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国际市场上是一支新兴的力量,虽然购买量大,但是还难以打破既有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与卖方垄断足够抗衡的力量。
因此,必然在这些领域的进口中受到制约和利益损失。
随着中国进口量的增大,中国所受到的制约和损失就会更大。
另外,很多能源和资源属于可耗竭和不可再生的,属于战略物资,因而也是政治敏感性较强的物资,容易受到政治问题的干扰。
如何破解能源和资源进口中卖方垄断和政治干扰是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进口所必须着重解决的一个问题。
促进技术进步是中国对外贸易中需要面对的一个永恒的问题。
只是目前所面对的情况与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大的不同。
改革开放初期所面对的主要是技术设备引进和所需外汇之间的矛盾;而现在所面对的问题则主要是技术引进和发达国家技术出口管制以及本国高技术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之间的矛盾。
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均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高技术行业还相对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还很不足。
高技术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国经济保持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的唯一动力。
因此,发展高技术行业和提高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尽管中国在高技术行业和技术创新领域不具有比较优势,也不能认为中国可以完全专业化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而让其他国家专业化于高技术行业和技术创新领域。
当然,忽视中国在高技术行业和技术创新上的比较劣势,强行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到这些领域也不利于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和长期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进口高技术产品本身是可以提高本国技术水平的,但同时也会对本国高技术行业的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并降低技术创新的激励,最终降低技术创新的投入和能力,从而阻碍技术进步。
而对高技术行业的过度保护则同样会降低本国的技术创新激励和技术进步,进口带来的竞争压力反而会产生创新激励和促进技术进步。
当然,在处理技术引进和本国技术进步的矛盾时,中国还面临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管制问题。
五、中国的进口战略
中国的进口战略需要尽量获得进口所带来的好处,尽量避免进口所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时还要尽量解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对外贸易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当前和未来几年的进口战略主要需要解决宏观经济安全、能源资源进口安全、产业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安全”方面的问题以及效率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居民福利改善等“发展”方面的问题,为此,中国需要实行“安全发展”的进口战略。
这是一种“安全和发展并重的战略”,而不是一种“仅仅强调安全的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安全和发展这两个战略目标,在当前和未来几年可以采取“抓住两头、放开中间、促进平衡”的进口政策。
其中两头是指资源类行业和高技术行业,中间是指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
平衡是指贸易在长期内的基本平衡。
这些进口政策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由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已经或者很快将获得比较优势,因而可以完全放松对这两类产品的进口限制,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这两类产品的自由贸易。
这样既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又可以让自由贸易促进竞争和提高效率。
第二,对能源和资源类产品,要实行多元化战略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