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8084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docx

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读懂古代诗歌教案

第一节 读懂古代诗歌

一、字斟句酌,聚焦诗歌本身

微点1 抓标题

1.《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一诗,仅从标题上看,交代了哪些内容?

【注】 苗发、司空曙:

都是作者(李益)的诗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竹窗闻风”交代了写作缘起和本诗的主要描写对象。

②“寄”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的人)。

③暗示了情感基调(思念及由思念而生的其他情愫)以及题材类别(怀人诗)。

微点2 看作者

 1.阅读这首宋诗,结合作者经历分析各句蕴含的感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二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陆游:

陆游毕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复失地,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第一二句:

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

第三句:

“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

第四句:

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微点3 析注释

专题微评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

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⑤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根据注释分析作者的心情。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

酒尽。

注释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注释①:

表现了作者的仕途失意。

注释②:

表现了作者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注释③:

希望返回家乡的心情。

微点4 知结构

 

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题竹石牧牛(并引)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

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

郊野。

③棰:

鞭子。

前四句为第一个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四句为第二个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四句为第一个层次:

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意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后四句为第二个层次:

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微点5 抓意象

  

1.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抓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柴扉、落晖、松树、荜门、绿竹、红莲、渡头。

(2)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同时流露出落寞孤独之情。

微点6 抓用典

 

1.请分析下面这首诗的颈联所用的两个典故的目的。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①五首(其二)

元好问

惨澹龙蛇②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③有冤填瀚海,包胥④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今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注】 ①1232年,蒙古军围攻汴京,令哀宗去帝号称臣,将士激愤,杀使者及随从,和议失败。

十二月城中粮尽,哀宗只得率兵出京,前往河朔,这就是所谓的“车驾东狩”。

第二年正月,金兵与蒙古军在黄河北岸交战,金兵大败。

当时元好问留守汴京,目睹了国破兵败的惨剧,写下了这组律诗。

②龙蛇:

比喻双方军队。

③精卫是《山海经》中所载的炎帝之女,因溺于东海,化为鸟,立志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

④申包胥是春秋楚国大夫,其时郢都为吴国等诸侯军所破,他到秦国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王,发兵救楚。

(1)精卫填海的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包胥哭秦的典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以精卫自比,表达了自己有克敌复仇的强烈愿望和不灭志向。

(2)诗人用申包胥的典故,感慨自己或者同道中人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也无法向朝廷痛哭,极为沉痛,令人扼腕叹息。

 

微点7 抓关键词

  

1.请找出后两句中的显性词语和隐性词语,并分析表达效果。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显性词语:

________ 表达情感:

______________

(2)隐性词语:

________ 表达情感: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悔 表达情感:

将少妇让夫君长年征战求取功名的做法的悔恨和自责之情表达了出来。

(2)忽 表达情感:

将登楼时的兴冲冲到因柳色想起丈夫而生伤感的这种情绪的变化,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题材分类,触类才能旁通

微点1 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苏轼的《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2.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图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

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3.李商隐的《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

这首诗,他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

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多么令人伤心啊!

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4.李纲的《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

5.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声产生的根源,而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

在文艺作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就像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

微点2 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夜半钟声”不仅衬托出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远清寥,而诗人的愁绪也会更加浓重,使读者深深体味到客人旅途中的孤寂、愁闷的心境。

2.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写商山春日早行的情景,抒发羁旅的寂寞和思乡之愁。

3.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4.柳中庸的《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戍,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

微点3 赠友送别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二句“风烟望五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自长安遥望蜀州,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

(1)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对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2)第三句携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

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3)诗的最后两句: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4)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5)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代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实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3.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4.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句式对仗,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情,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

5.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

微点4 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的最后两句: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2.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者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

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虚实相对,诗情凄楚,吟来催人泪下。

3.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此诗用明快秀丽的基调和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安详、恬静的一面。

4.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

微点5 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2.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对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阕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4.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之情。

5.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但主要的意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

微点6 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

3.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4.张舜民的《村居》: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夕阳、寒鸦、老牛等意象。

营造了一幅静谧、清寂、淡雅的秋日村居图。

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

5.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

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经中所说的其性暴烈的毒龙已经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禅理的高深,领略宁静之幽趣。

微点7 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一点通,明月孤灯梦难圆

分析下面诗歌的思想感情。

1.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

无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

诗也抓住天真烂漫的少妇于登楼眺览春光时,顷刻间的感情波澜,表现了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的思想。

2.白居易的《后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到来;第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到来无望;第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第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到来,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

全诗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画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3.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

4.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三、知人论世,把握时代背景

微点1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歌

1.(2019·重庆市重点中学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9分)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注】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高宗时任过武功主簿、侍御史等。

公元679年冬,骆宾王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他对自己的际遇愤愤不平,对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