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27418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docx

病理生理名词解释

呼吸衰竭:

1.呼吸衰竭:

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或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

诊断标准为:

PaO2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

2.呼吸衰竭指数(RFI):

指PaO2与FiO2(吸入气的氧浓度)之比。

当FiO2不是20%,可作为呼吸衰竭的指标。

RFI=PaO2/FiO2,如RFI≤300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限制性通气不足:

指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

主要原因有呼吸肌活动障碍、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胸腔积液或气胸。

 

4.阻塞性通气不足:

由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不足。

常见原因有气道痉挛、炎症、水肿、肿瘤及异物等。

5.等压点:

呼气时,气道上有一部位的气道内压与胸内压相等,称为等压点。

正常人等压点位于软骨性气道,气道不会被压缩,某些病理情况(如慢性支气管炎),使等压点下移至无软骨支撑的膜性气道,导致小气道受压而闭合。

6.弥散障碍:

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厚度增加和弥散时间缩短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7.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分两种:

一种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VA/Q低于正常,发生功能性分流;另一种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VA/Q高于正常,发生死腔样通气。

都可引起气体交换障碍致呼吸衰竭。

8.死腔样通气:

肺动脉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动脉炎、肺血管收缩等,可使部分肺泡血流减少,VA/Q明显高于正常,患部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肺泡通气不能充分利用,称为死腔样通气。

9.功能性分流(静脉血掺杂):

病变重的部分肺泡通气明显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使VA/Q显著降低,以致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动脉化便掺入动脉血内,类似于动-静脉短路,称功能性分流,也叫静脉血掺杂。

10.肺性脑病:

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称为肺性脑病。

发生机制主要为缺氧、CO2潴留及酸中毒对脑血管和脑细胞的作用,导致脑间质水肿和脑细胞水肿、γ-氨基丁酸增多、磷脂酶活性增强及溶酶体酶释放,从而引起神经细胞和组织损伤。

 

1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由于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及全身性病理过程(如休克、败血症)等引起的急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病人通常发生Ⅰ型呼吸衰竭。

 

12.真性分流:

解剖分流的血液完全未经气体交换过程,称真性分流。

肺的严重病变,如肺实变和肺不张,是该部分肺泡完全失去通气功能,但仍有血流,流经的血液完全未进行气体交换而掺入动脉血,类似解剖分流,也称为真性分流。

 

13.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累及心脏,主要引起右心肥大与衰竭。

发生机制较复杂,与呼吸衰竭时缺氧和CO2潴留及H+浓度过高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心肌舒缩功能降低、红细胞增多使血黏度增高等因素有关。

 

肾功能不全

1.肾功能不全: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肾功能障碍时出现多种代谢产物、药物和毒物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2.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不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严重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等综合征。

3.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些肾脏疾病的晚期,肾单位进行性破坏,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少,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历而体内逐渐出现代谢废物蓄积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4.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血液灌流急剧降低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无器质性病变,血流恢复,肾功能也迅速恢复。

5.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也称为功能性ARF。

6.肾后性ARF:

肾以下尿路阻塞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又称阻塞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7.非少尿型ARF:

肾内病变和临床表现较轻,病程短,预后好,特点为:

尿量不减少,在400-1000ml/d左右;尿比重低,尿钠低;有氮质血症;多无高钾血症。

8.少尿:

尿量小于400ml/d.

9.无尿:

尿量小于100ml/d.

10.氮质血症:

急慢性肾功能障碍,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的蛋白代谢产物,因而使血中尿、肌酐等非蛋白氮的含量大量升高。

11.夜尿:

正常成人每天尿量1500ml,白天约占2/3,夜间仅占1/3。

慢性肾衰时,夜间尿量和白天尿量相近,甚至超过白天尿量。

12.多尿:

24h尿量超过2000ml。

13.等渗尿: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肾浓缩和稀释功能都丧失,其终尿渗透压接近血浆晶体渗透压,尿比重固定在1.008-1.012之间。

14.肾性骨营养不良:

是CRF,尤其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也称肾性骨病,包括儿童的肾性佝偻病和成人的骨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骨囊性纤维化,发病机制与高磷低钙、PTH分泌增多、1,25-(OH)2-VitD3形成减少、胶原蛋白代谢障碍及酸中毒有关。

15.肾性高血压:

肾脏疾病时,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体内水钠潴留和分泌降血压物质(如PGE2等)减少导致的高血压。

16.肾性贫血:

肾功能衰竭时,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血液中的毒性物质破坏红细胞、抑制骨髓造血、铁再利用障碍、出血等所致的贫血。

17.尿毒症:

急慢性肾衰晚期均可致终末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性物质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障,而引起的一系列自身中毒症状。

18.尿素霜:

尿毒症时尿素随汗液排出,在汗腺开口处形成的细小白色结晶。

19.原尿反流:

肾小管坏死时,原尿经受损的肾小管壁进入周围的肾间质,致尿量减少,还可引起肾间质水肿,压迫肾小管,造成囊内压升高,使GFR降低,出现少尿。

20.矫枉失衡学说:

机体对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适应过程中所发生的新的失衡,这种失衡使机体进一步损害。

如肾功能障碍时,血磷因GFR降低而升高,机体为了适应产生了PTH,促进排磷,起到抑制血磷升高的作用,但随病情发展,健存肾单位过少,不能有效排出血磷,使PTH进一步升高,对机体其它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如PTH的溶骨作用,内环境进一步紊乱。

21.肾小球过度滤过学说:

在慢性肾脏疾病时,由于健存肾单位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流量增加,导致健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称为肾小球过度滤过。

这种长期、慢性的过度代偿会使肾小球发生肥厚、纤维化和硬化,使健存肾单位少到不足以维持正常泌尿功能时,出现内环境紊乱。

22.健存肾单位:

在慢性肾谖疾病时,许多肾单位不断遭到破坏而丧失功能,残存的部分肾单位轻度受损或仍属正常。

23.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即器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由肾实质器官病变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1.肝功能不全:

各种病因严重损害肝脏细胞,使其代谢、分泌、合成、解毒、免疫等功能严重障碍,机体可出现黄疸、出血、感染、肾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等临床综合征称为肝功能不全。

2.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

3.肝性脑病:

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上常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后进入昏迷状态,这种在严重肝病时所继发的神经精神综合征,称为肝性脑病。

进入昏迷状态时又称为肝昏迷。

4.假性神经递质:

肝功能不全时,血中苯乙胺、酪胺增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后在β-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这两种物质与正常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结构相似,因此它们与正常的神经递质竞争性的与相应受体结合,但其生理功能极其有限,因此在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唤醒功能不能维持,从而发生昏迷。

这两种物质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即为假性神经递质。

5.肝肾综合征:

肝硬化失代偿期或急性重症肝炎时,继发于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又称为肝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6.亚临床肝性脑病:

那些虽无明显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但用精细的智力测验和电生理检测却能发现的肝性脑病。

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即心泵功能减弱,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称为心力衰竭(heartfailure)。

2.心肌衰竭:

原发性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所致的心衰。

3.心功能不全:

与心力衰竭本质相同,心功能不全包括病性从轻到重的全过程,心力衰竭是指心功能不全的晚期。

4.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呈慢性经过时,往往伴有显著的静脉系统淤血、水肿,故名。

5.心肌收缩性:

心肌在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张力和缩短的能力。

6.心脏前负荷:

心脏舒张时所承受的负荷,也称容量负荷。

7.心脏后负荷:

心脏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也称压力负荷。

8.紧张源性扩张:

容量加大并伴有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

9.肌源性扩张:

心肌拉长不伴有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

10.心肌肥大:

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11.向心性心肌肥大:

如果长期后负荷(压力负荷)增大,如高血压病,可引起心肌向心性肥大,此时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serieshyperplasia),肌纤维增粗,心腔无扩张,室腔直经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小于正常。

12.离心性心肌肥大:

如果长期前负荷(容量负荷)增加,如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可引起心肌离心性肥大,此时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serieshyperplasia),肌纤维长度增加,心腔明显扩大,室腔直经与室壁厚度的比值等于或大于正常。

13.心力贮备: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14.心脏指数:

以单位体表面积(平方米)计算心输出量,称为心脏指数(心指数cardiacindex)。

中等身材的成年人体表面积约为1.6~1.7(平方米),安静和空腹情况下心输出量约5~6L/min,故心指数约为3.0~3.5L/(min·平方米)。

15.射血分数:

每搏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正常值为50%。

16.肺动脉楔压(PAWP):

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项监测指标,其测量方法通常是应用Swan-Ganz气囊漂浮导管经血流漂浮并楔嵌到肺小动脉部位,阻断该处的前向血流,此时导管头端所测得的压力即是PAWP,大小等于肺静脉压即左房压。

17.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

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

正常值为4到12毫米汞柱,大小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若心脏射血能力强,能将回心的血液及时射到动脉内,中心静脉压则低。

反之由于心力衰竭等原因造成的射血能力下降则会导致中心静脉压变高。

18.劳力性呼吸困难:

左心衰竭病人随体力活动发生的呼吸困难,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

19.端坐呼吸:

心衰病人平卧可加重呼吸困难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半卧体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状态称为端坐呼吸。

20.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患者夜间人睡后因突感气闷被惊醒,在端坐咳喘后缓解,称为夜间阵发呼吸困难,这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

21.心性哮喘:

左心衰竭时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称为心性哮喘。

22.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心衰时心输出量低于正常,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心瓣膜病、心肌炎等引起的心力衰竭。

23.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心衰时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但其值仍属正常,甚或高于正常,故称为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24.心肌重构:

心力衰竭时为适应心脏负荷增加,心肌及心肌间质在细胞结构、功能、数量及遗传表型方面所表现出的适应性、增生性变化。

疾病

、健康:

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infirmity),而且应该是躯体、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所处的一种完好(completewell-being)状态。

2、亚健康状态:

即第三状态,健康和患病之间的过渡状态,约1/3以上的人群处于这种状态。

3、疾病:

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自稳态:

机体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使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形态、功能活动互相协调,机体与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亦保持适应关系,这种状态称为自稳调节下的自稳态。

5、病因:

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

6、诱因:

那些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precipitatingfactor)。

7、条件:

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完全康复:

又叫痊愈,是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各系统器官代谢、结构、功能均恢复正常,人的躯体、精神和心理状态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间重新达到平衡。

9、不完全康复:

是指疾病发病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已经基本消失,但功能、代谢和结构仍未恢复正常。

10、脑死亡:

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11、猝死:

6(或24)小时内的因非暴力因素所致的意外死亡。

12、危险因素:

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这些因素被统称为危险因素(dangerousfactor),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3、症状:

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14、体征:

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15、心身疾病:

与精神心理因素有极其密切关系的一类疾病统称为心身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溃疡病等。

16、内分泌:

细胞分泌物质经血液循环输送至远距离靶细胞,如激素。

17、旁分泌:

分泌的物质只对邻近靶细胞起作用,如神经递质。

18、自分泌:

分泌细胞自身即为靶细胞,如许多生长因子。

19、基因病:

由于基因突变、缺失或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称为基因病。

20、单基因病:

由一种基因引起的疾病称单基因病。

21、多基因病:

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其表型性状的疾病称为多基因病。

酸碱平衡

1.酸碱平衡: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体内的一系列缓冲和调节机制,正常人动脉血pH能保持在7.35~7.45范围内,机体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

2、酸碱平衡紊乱:

某些病理情况下体内酸碱物质增多减少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内环境酸碱稳态破坏。

3、挥发酸:

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代谢形成的CO2与H2O结合后生成碳酸,碳酸可释出H+,也可变成气体CO2,从肺排出体外。

4、固定酸:

硫酸、甘油酸、三羧酸等酸性物质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而只能通过肾由尿排出。

5、酸血症或酸中毒:

正常人pH为7.35~7.45,凡pH低于7.35为酸血症或酸中毒。

6、碱血症或碱中毒:

正常人pH为7.35~7.45,凡pH高于7.45为碱血症或碱中毒。

7、缓冲系统:

由弱酸(缓冲酸)及其对应的(弱酸盐)缓冲碱组成,具有缓冲酸和缓冲碱能力的混合液,有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等。

8、PH:

直接反映机体酸碱度和酸碱平衡性质的指标,大小取决于HCO3-/H2CO3,正常范围为7.35-7.45。

9、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指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正常值:

33-46mmHg,平均40mmHg。

10.标准碳酸氢盐(SB):

全血在标准条件下(37-3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PaCO2为40mmHg)所测得的HCO3-血浆含量。

正常值:

22-27mmol/L,平均24mmol/L。

11.实际碳酸氢盐(AB):

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实际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正常值:

22-27mmol/L,平均24mmol/L。

12.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

血浆中HCO3-中的CO2含量,即化学结合状态的CO2量。

正常值:

23-31mmol/L,平均27mmol/L。

现已少用。

13.缓冲碱(BB):

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

正常值:

45-55mmol/L,平均24mmol/L。

14.碱剩余(BE):

标准条件下(PaCO240mmHg,体温37-38℃,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100%),用酸或碱滴定全血标本至pH7.4时所需的酸或碱的量(mmol/L)。

正常值:

0±3mmol/L。

15.阴离子间隙(AG):

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的差值。

正常值:

12±2mmol/L,平均12mmol/L。

16、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原发疾病代谢或呼吸因素改变单一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

17、代谢性酸中毒:

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7.35。

18、呼吸性酸中毒:

PaCO2原发性(或血浆H2CO3)升高而导致pH<7.35。

19、代谢性碱中毒:

HCO3-原发性增多而导致pH>7.45。

20、呼吸性碱中毒:

PaCO2原发性(或血浆H2CO3)减少而导致pH>7.45。

21、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II型RTA):

通常是由于近端小管病变,泌H+及HCO3-重吸收发生障碍所致。

22、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I型RTA):

通常是由于远端肾小管泌H+障碍所致,常常伴有低钾血症。

23、乳酸酸中毒:

缺氧患者无氧酵解增强,乳酸增加而导致的酸中毒。

24、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饥饿和酒精中毒患者体内脂肪大量动员,以致酸性的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物质大量增加而引起的酸中毒。

25、肺性脑病:

高碳酸血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精神神经功能异常,早期出现头痛、不安、焦虑,进一步可出现震颤、精神错乱,嗜睡,甚至昏迷。

26、盐水反应性碱中毒:

常见于呕吐、胃液吸引及利尿剂应用引起的碱中毒,此类患者有细胞外液减少,有效循环血量不足,低钾、低氯,影响肾脏排出HCO3-,给患者等张或半张的盐水后,细胞外液和Cl-均增加,可促进HCO3-的排出。

27、盐水抵抗性碱中毒:

常见于全身性水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严重低血钾及Cushing综合征等引起的碱中毒。

盐皮质激素的作用和低钾是这类碱中毒的维持因素,这种碱中毒病人给予盐水没有治疗效果。

28、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常见于人工呼吸机过度通气,高热和低氧血症等原因引起PaCO2在24小时内急剧下降而导致pH升高。

29、慢性呼吸性碱中毒:

常见于慢性颅脑疾病,肺部疾病,肝脏疾病,缺氧和氨兴奋呼吸中枢引起持久的PaCO2下降而导致pH升高。

30、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原发疾病代谢或呼吸因素改变复杂,存在两种以上单纯酸碱平衡紊乱。

31、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AG增高,血氯正常,发病基本机制为固定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H+严重障碍致固定酸增加。

32、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AG正常,血浆中HCO3-原发性降低并同时伴有血氯代偿性增高。

发热

1、发热: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

2、过热:

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或者效应器官功能障碍,使体温不能维持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被动性)的体温升高。

此时调定点仍在正常水平。

见于过度产热(甲亢)、散热障碍(皮肤鱼鳞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3、生理性体温升高:

在某些生理情况下,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等出现的体温升高。

4、病理性体温升高:

病理情况下出现的体温升高,包括调节性体温升高(发热)和非调节性(被动性)体温升高(过热)。

5、内生致热原: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原。

IL-1、TNF、IFN、IL-6等是公认的内生致热原。

6、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胞壁中所含的脂多糖。

7、发热激活物:

又称为内生致热原诱导物,包括外致热原(如细菌、病毒)和某些体内产物。

它们均有诱导活化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能力。

8、急性期反应:

由EP参与诱导的一种机体自身适应性反应,主要包括发热、急性期蛋白合成增多、血浆微量元素浓度改变(血浆铁和锌含量的下降,血浆铜含量升高)及白细胞计数改变。

机体这些变化有助于抗感染和提高机体抵抗力。

9、热限:

无论是临床患者还是动物实验,发热时体温升高都不是无限的,不会超过42℃,称为热限。

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机制,其形成机制主要与正调节因素生成受限及负调节因素出现有关。

10、热型:

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11、体温上升期:

发热的开始阶段,调定点上移,机体产热器官的活动明显高于散热器官的活动,体温不断上升。

12、高温持续期:

体温上升到调定点的新水平,体温在调定点水平波动。

13、体温下降期:

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机体散热器官的活动明显高于产热器官的活动,体温逐渐下降

水肿:

1.水肿: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

2.隐性水肿:

轻度全身性水肿,组织液增多甚至达原体重的10%,仍不发生凹陷。

是由于组织间隙中的胶体网状物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和膨胀性。

3.积水:

水肿发生的体腔内。

4.细胞水肿:

细胞内钠水的积聚过多。

5.脑水肿:

过多的液体积聚在脑组织使脑组织重量增加、体积增大。

6.凹陷性水肿:

皮下组织过多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有凹陷。

是由于液体积聚超过了胶体网状物的吸附能力,液体游离出来,指压后有凹陷。

7.肺水肿:

过多的液体积聚在肺组织。

8.肝性水肿:

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或重症肝炎时所引起的腹水。

9.肾性水肿:

因肾脏原发性疾病引起的水肿,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10.钠、水潴留:

血浆及组织间液中的钠水成比例积聚过多。

11.心性水肿:

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

12.肾小球滤过分数:

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每100ml血浆被滤出的毫升数。

等于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正常值为20%。

13.球管平衡:

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还是减少,滤过液的钠水总量,只有0.5%-1.0%排出体外,99%-99.5%被肾小管重吸收,其中60%-70%由近曲小管主动重吸收的现象。

14.心房利钠多肽:

ANP是从心房分离纯化出的一种低分子多肽,又称利钠激素或心房肽,它能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和醛固酮分泌。

正常情况下血浆循环中存在着低浓度的ANP,当血容量下降、血压下降、血Na+含量减少时,心房的紧张感受器兴奋性降低使ANP分泌减少,近曲小管对Na+、H2O重吸收增加,导致水肿发生。

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是一种获得性的、以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而后降低为特征,表现为先发生广泛性微血栓形成,而后转为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理过程)。

2.FDP:

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Fbg)及纤维蛋白(Fbn)产生的各种片段统称为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或FgDP(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3.华-佛综合征:

微血栓导致肾上腺皮质出血坏死产生的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

4.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

是DIC伴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

主要由于微血管腔内存在纤维蛋白丝形成的细网,血液中的红细胞流过网孔时,红细胞被切割、挤压而引起破裂,导致溶血性贫血。

外周血涂片中可见各种裂体细胞。

5.裂体细胞:

DIC引起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涂片中出现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红细胞,其外形呈盔形、星形、新月形等,统称为裂体细胞或红细胞脆片。

裂体细胞脆性高,容易发生溶血。

6.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

主要是检查X片段的存在。

其原理是:

如果患者血浆中含有较多FDP/FgDP的X碎片并与纤维蛋白单体(FM)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当把硫酸鱼精蛋白加入到这种血浆后,可以使血浆中的X碎片与FM分离,被游离的FM相互聚集,血浆自动凝固,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物,则3P试验阳性。

DIC时,3P试验呈阳性反应。

正常人

血浆3P试验阴性。

7.外源性凝血途径:

由组织因子(TF)启动的凝血途径,称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又称组织因子途径)。

目前认为,TF是引起凝血系统激活最重要的生理性启动因子,故凝血过程主要由组织因子途径启动。

8.抗凝血酶-Ⅲ(AT-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