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25394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7.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docx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10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套利(Arbitrage)

【分析】本概念可参见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章“绪论”。

作答时,介绍套利的概念以及原理即可。

【答案】

套利又称套期图利,是指投资者在一地以较低的价格买进某一商品而在其他地方以较高价格出售。

在进行套利交易时,投资者关心的是合约之间的相对价格关系,而非绝对价格水平。

在金融领域,投资者买进自认为被市场低估的合约,同时卖出自认为被市场高估的合约。

如果价格的变动方向与当初的预期一致,那么投资者可从两合约价格间的关系变动中获利。

反之,投资者就遭受损失。

2.勒纳指数(LernerIndex)

【分析】本概念可参见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0章第2节“垄断势力:

垄断势力的测定”。

作答时,一定要写上勒纳指数的计算公式。

思考:

勒纳指数能大于1呢?

【答案】

勒纳指数(LernerIndex)是用于测定有垄断势力的厂商在价格方面所拥有的垄断势力的程度的指标,由经济学家阿巴•勒纳(AbbaLerner)在1934年首先使用。

表示勒纳指数,

表示产品价格,

表示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

表示该厂商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则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而不是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

厂商勒纳指数的值总是在0~1之间。

对一个完全竞争厂商来讲,

,从而

,不存在垄断势力。

越大,则厂商的垄断势力越大。

3.以牙还牙策略(Tit-for-TatStrategy)

【分析】此知识点属于博弈论相关内容。

对于博弈论相关内容,如:

占优策略均衡、纳什均衡、囚徒困境等,这些知识点非常重要,建议考生不要遗漏。

【答案】

以牙还牙策略的内容是:

所有的成员一开始是合作的。

对于每一个成员来说,只要其他成员是合作的,则他就把合作继续下去。

但只要有一个成员一旦背弃合作协议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则其他成员便会采取“以牙还牙”的惩罚和报复策略,即其他成员都采取相同的不合作策略,并将这种不合作的策略在重复博弈中一直进行下去,以示对首先破坏协议者的惩罚和报复。

博弈论分析中,寡头厂商的合作是不稳定的,易陷入“囚徒困境”。

在具有“以牙还牙”策略的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所有的寡头厂商则都会遵守协议,采取合作的策略。

4.范围经济(EconomicsofScale)

【分析】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7章第5节详细讲述了范围经济的概念以及范围经济程度的测量。

作答时,先介绍范围经济的概念,再介绍范围经济的计算公式。

【答案】

范围经济指由厂商的范围而非规模带来的经济效益。

当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各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总产量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相等的投入要素),存在范围经济。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并无直接联系。

与规模经济不同,范围经济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像财会、公关)等部门。

范围经济的程度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的成本来确定。

测度范围经济的公式为:

其中,

表示生产

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

表示生产

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

是生产两种产出所耗费的联合生产成本。

在范围经济的情况下,联合生产成本低于各自单独生产的成本之和,此时

当范围不经济时,

总之,

的值越大,范围经济的程度就越高。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

1.公共交通公司、自来水公司等通常都会一再要求涨价,请运用价格弹性理论加以说明。

【分析】作答时,考虑到分值,既可以用图形描述,也可以运用数理方法进行论证。

这道考题考察的知识点在考研真题中出现频率很高。

例如:

2013年南开大学“896经济学基础”中有一道类似考题:

现实生活中很多商人秉承“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经商理念,请运用你学过的弹性理论分析这一传统的经商理论。

【答案】

,当需求缺乏弹性即

<1时,价格变化和总收益变化呈同方向变动。

因此,厂商提高价格,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

图1-1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收益

公交以及自来水都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价格弹性都较小,价格水平较大幅度的变化只会导致需求量较小幅度的变化。

公共交通公司、自来水公司等提高价格后,需求量不会减少很多,因此公共交通公司、自来水公司通过涨价可以增加总收益,这样他们乐于提高价格来增加自己的收益。

如图1-1所示,公交以及自来水的需求价格弹性小,对应的需求曲线较为陡峭。

原有均衡点为

,当厂商提高价格时,达到新的均衡点

,此时厂商的收益会大于原有状态下的收益,收益增加。

2.家电行业的制造商发现,为了占有市场份额,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包括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其竞争是很激烈的。

因此,家电行业被认为是完全竞争行业。

这种说法对吗?

【分析】像这一类型的考题,作答时掌握答题方法:

先给出结论,然后进行分析。

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最为核心的区别在于: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产品是同质的,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家电行业属于垄断竞争行业。

(1)完全竞争市场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各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即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③厂商能够自由进入与退出。

完全竞争市场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完全竞争厂商只能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上提供产量,厂商如果采取一些非价格竞争的手段来提高销售量,例如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都会增加成本,其利润就会为负,即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没有必要采取一些非价格竞争的策略。

(2)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之一是厂商之间通过销售有差别的产品进行竞争,这些产品相互之间是高度可替代的但不是完全替代的,这决定了垄断竞争行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由于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对各厂商都会带来负面作用,所以垄断竞争厂商一般采取非价格竞争的策略,例如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

家电行业属于垄断竞争行业,其产品具有非常强的相互替代性,但是不同厂商的产品又是有差异的,行业中既有竞争的因素又有垄断的因素,家电产品很相近但又因为独特而巧妙的个性化设计和功能能够占领部分市场,因此家电行业的制造商通常采取一些竞争策略,如广告、售后服务、产品外形设计等来增加市场份额。

3.为什么当工人对他们的生产率比厂商有更多信息时,支付效率工资对厂商是有利的?

【分析】本题是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7“信息不对称市场”课后复习题第10题。

作答时,先介绍效率工资的概念,然后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去分析厂商支付效率工资的原因。

【答案】

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资的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

在劳动市场上,由于监督成本很高或根本不可能,厂商对于工人的生产率具有不完全的信息,因此厂商不能有效地监督工人的生产效率,从而工人就可能偷懒,这样就会影响到厂商的产出和利润。

如果厂商向工人提供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工人就可能因偷懒而被解雇,再次就业的工人会面临市场出清这样一个较低的工资。

因此,支付效率工资会降低工人偷懒的动机,对厂商是有利的。

如果所有厂商都提供高于市场出清的工资,因而对劳动的需求就会小于市场出清的数量,从而就存在失业。

这就是说,被一家企业解雇的工人将面临一段时间的失业,工人被解雇的成本越高.偷懒所冒的风险越大。

为了避免失业,工人将会进行有效率的工作。

所以,支付效率工资对企业是有利的。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某人喜欢喝葡萄酒,当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时,他对葡萄酒的需求函数为

目前他的收入

为7500元,葡萄酒价格

为30元/瓶。

假设葡萄酒价格上升为40元/瓶,试问:

价格上涨的总效应是多少瓶酒?

其中替代效应是多少瓶?

收入效应是多少瓶?

【分析】替代效应有两种:

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从本题给出的信息来看,此题要求的应该是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考虑到平狄克《微观经济学》教材讲述的是希克斯替代效应,推荐考生看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第8版)第8章“斯勒茨基方程”,教材中有一个非常类似的例题。

【答案】

当葡萄酒价格为30元/瓶时,他对葡萄酒的需求量为

瓶;当葡萄酒价格上升为40元/瓶时,他对葡萄酒的需求量为

瓶。

所以,价格上涨的总效应为70-90=-20瓶。

当价格从30元/瓶上升到40元/瓶后,为了使原先消费的葡萄酒量仍能消费得起,收入的变化应为:

元。

因此,要使购买力保持不变,收入应该调整为

元。

将新的价格水平40元/瓶和收入水平8400元代入需求函数,可得需求量为

瓶。

所以,替代效应为88-90=-2瓶,收入效应=总效应-替代效应=-20-(-2)=-18瓶。

2.设某福利彩票的中奖概率如表1-1所示,每张售价1元。

表1-1福利彩票的中奖概率

概率

报酬

0.7

0.0

0.15

1.0

0.1

2.0

0.05

10.0

(1)试求该种彩票的预期收益和标准差。

(2)如张三是风险规避者,他会购买彩票吗?

如他是风险中性者呢?

(3)设张三的预期效用函数为

发生的概率,他是什么类型的风险偏好者?

他是否会购买彩票?

【分析】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5章“不确定性与消费者行为”课后练习题中有类似的题目。

作答此题时,考生应该掌握不同风险态度的定义。

【答案】

(1)彩票的预期收益为

方差

标准差

(2)由于预期收益小于彩票的购买价格,所以无论张三是风险规避者还是风险中性者都不会购买彩票。

(3)张三购买彩票的期望效用为:

彩票的预期收益的效用为

,即张三的期望值效用大于效用的期望值,所以他是风险规避者,因此不会购买彩票。

四、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1.1984年,美国实行的食品券计划涉及2100万人,共花费120亿美元。

假设某一家庭有资格得到食品券,他每月支付80美元就可以买到150美元的食品。

(1)如果家庭每月的货币收入为250美元,不符合领取食品券的条件,请用图形表示该预算线,要求:

横轴表示每月消费的食品数量,纵轴表示每月消费的非食品数量。

(2)在图中画出符合领取食品券条件的家庭的预算线。

(3)说明如果这个家庭得到70美元的现金而非实物食品时,可以达到更高的满足水平。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消费者得到现金和食品券的效用比较。

作答时可参考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第3章“消费者行为”中例3.4“大学信托基金”,也可参考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第8版第2章“预算约束”中的“食品券计划”例子。

【答案】

(1)用货币数量计量商品价格,食品与非食品的价格都为1。

家庭每月的货币收入为250美元,不符合领取食品券的条件,此时的预算线如图1-2所示。

图1-2消费预算线

(2)图1-3中,

为不含食品券的预算线,

为含食品券的预算线,

预算线上半部分斜率的绝对值要小于下半部分斜率的绝对值,下半部分的斜率为-1。

上半部分的斜率为

,当家庭把150单位的食品券全部消费完毕后,

预算线的斜率又变为-1。

图1-3含食品券的预算线

(3)如图1-4所示,当家庭获得70美元的食物券时,家庭只能将其全部花在食物上,此时家庭获得的补贴只能用于购买食物,最优消费点为

点(是一个角点解),获得最大效用水平为

;当家庭获得70美元的现金时,此时家庭获得的补贴不仅可以用于购买部分食物还可以购买其他商品,最优消费点为

点,获得的效用水平

高于只发食品券购买食品时的效用水平

,可见家庭可以达到更高的满足水平。

图1-4两种方案的优劣比较

2.约翰教授被一家著名私立大学的经济学系聘任,校董事会主席不久前声明,该大学要为本科生提供最高质量的教育。

开学两个月后,约翰教授还没有在教室里授课,看来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经济研究而不是教学上。

约翰教授争辩说,他的研究会给系里和大学带来更多的声誉。

应当允许他继续只搞研究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分析】本题是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7“信息不对称市场”课后练习题第4题。

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时,应将考研指定参考书目的课后习题好好地做一至两篇,通过对课后习题的作答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知识点以及提高解题能力。

【答案】

大学董事会及它的主席和教授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

委托—代理问题就是:

在代理成果取决于代理人的主观努力和其他客观因素时,由于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无法区分代理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因而无法有效监督代理人的行为,在这样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可能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去追求他自己的目标。

只要存在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一个人的利益取决于另一个人的行为时,就会出现委托代理关系;只要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在本案例中,董事会及主席是委托人,教授是代理人。

大学有教学和研究的双重性目标,因此雇佣的大部分教授是用来完成这两个目标的。

但教授是否努力教学容易衡量,而研究则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证实是否有成效,不易衡量。

因此,大学不应当简单地相信教授的解释,让他继续只搞研究而不改变他的薪资水平。

大学可能通过激励机制来解决问题:

教授可以不教学,但只能享有一个较低的工资水平,如果有重大的科研成果,可以获得奖金。

这样委托人将自己的利益植入到代理人的利益当中,当代理人为自己的利益而采取行动时,也就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了。

《宏观经济学》(共70分)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1.庇古效应

【分析】本概念可参见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1章“总需求Ⅱ:

应用

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每一章的课后习题中所列的“关键概念”,建议考生复习过程中多加重视,并练习作答。

答:

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流动偏好理论

【分析】本概念可参见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0章“总需求Ⅰ:

建立

模型”。

流动偏好理论属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类似知识点如流动性陷阱是经济学考研真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之一。

【答案】

流动偏好理论解释了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

它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

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

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

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也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

根据流动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和需求相等的水平。

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分析】相对于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版教材,第7版教材删掉了“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这一章,但强烈建议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这一章内容。

2008年南开大学“896经济学基础”考卷中出了一道相关考题:

简述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经济波动的解释。

答:

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4.卢卡斯批判

【分析】本概念可参见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5章“稳定化政策”。

对于此概念,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其原理,并借用此概念思考为什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对凯恩斯学派提出的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

答:

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六、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24分)

1.根据

模型,给出一个政策或者政策组合建议来实现下面的目标:

(1)保持利率

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出

(2)保持产出

不变的情况下减少赤字。

利率

发生了什么变化?

投资昵?

【分析】本题考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应用。

作答时可参见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11章“总需求Ⅱ:

应用

模型”。

模型也可以作为论述题的考点,常用于分析现实中的经济波动。

答:

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假设债务人和债权人一致同意按名义利率来支付贷款利率。

以后通货膨胀高于或低于他们双方的预期。

(1)解释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含义。

它们如何相关?

(2)每一种情况下,这笔贷款的实际利率高于还是低于预期水平?

(3)每一种情况下,债权人从这种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中获益还是受损失?

债务人获益还是受损失?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详细讲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社会成本。

答:

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3.为什么政策制订者会违背自己以前作出的宣言?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规则的优点是什么?

【分析】本题是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5章“稳定化政策”课后复习题的一道原题。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时,应将考研指定参考书目的课后习题好好地做一至两遍,通过对课后习题的作答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知识点以及提高解题能力。

【答案】

(1)前后不一致性是指这样的一种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决策者可能愿意提前宣布他们将遵循的政策,以便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但后来,在私人决策者根据他们的预期行事之后,这些决策者可能会受到某种诱惑而违背自己的宣言。

(2)政策制订者违背自己以前作出的宣言,主要是由于决策者有改变政策、不履行诺言的激励。

比如在货币政策中,假定中央银行宣布采取低通货膨胀率政策而公众也相信了这种承诺,这时由于中央银行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处于一个更好的处境,因此中央银行就有了采取提高通货膨胀降低失业的政策的激励。

(3)政策行为如果经济前后不一致,会使公众不再相信政府,甚至采取相反对策,这会提高政府政策的成本。

因此,政府应该在公众中树立可信的形象,减少前后不一致。

政府按政策规则行事就可避免前后不一致,提高可信度和降低政策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可信的固定政策规则就成了更好的选择,因为这可以消除人们对政策的不信任,从而维护政策的有效性。

七、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计16分)

1.假设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消费

,税收

,投资

,政府支出

求:

(1)

方程,收入和利率。

(2)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收入和利率会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为什么?

【分析】这一类型的考题相对简单且常见,任意一本宏观经济学教材都有类似的课后习题,建议考生平时多加练习,掌握解题思路。

本题比较特殊的地方在于利率对投资无影响,因此第(3)小问中求得的挤出效应为零。

答:

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2.在某国,资本在GDP中的份额为30%左右,产出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3%左右;折旧率为每年4%左右,资本产出比率为2.5左右。

假设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因此资本在产出中的份额是不变的,而且,该国已经处于稳定状态。

试求:

(1)在初始稳定状态,储蓄率应该是多少?

(2)在初始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是多少?

(3)假设公共政策改变了储蓄率,从而使经济达到了资本的黄金规则水平。

在黄金规则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量将是多少?

比较黄金规则稳定状态的资本边际产量和初始稳定状态的资本边际产量,并解释。

(4)在黄金规则稳定状态,资本产出比率将是多少?

(5)要达到黄金规则稳定状态,储蓄率必须是多少?

【分析】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特别喜欢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出计算题,建议考生高度重视。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7章“经济增长Ⅰ:

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有类似的课后习题,考生应多加练习,掌握解题思路。

答:

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备战群

八、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计14分)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

请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这些应对政策给予阐释。

【分析】此题不难,主要考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在现实中的应用。

考生平时应多留意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并试着用经济理论加以分析。

本题可参考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教材第10章、第11章中介绍的

模型分析作答。

【答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经济的突出矛盾是经济增长回落和通货膨胀问题。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政府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的运用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指国家为达到既定经济目标对财政支出和公债作出的决策。

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有助于稳定国内市场环境,平抑国际收支,提升人民币的信用,发挥积极稳健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其具体的内容是:

①运用支出政策积极优化结构,大力强化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和增加有效供给。

②实行结构性的减税和税制改革,服务于长期的市场建设和机制转换。

③多方协同配合,积极推进调动市场潜力的政策性融资。

④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呼应,适度扩张,给突遇寒流的经济增温供暖。

中央政府启动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关注。

总体看,两年间投入四万亿的措施的确是“生猛”的。

在国际社会陷入全面经济衰退的今天,中国政府保增长、促内需的强力兴市之举不仅让国内经济界精神为之一振,也让欧美各国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凝聚的“硬实力”——这是必须由强大的财政、充沛的国民储蓄以及外汇储备做后盾的壮举,对此,欧美大多数国家只能“望中兴叹”,艳羡而已。

不仅如此,中国政府此次还规定将2000亿资金在两会前即短短110天内投放于11个部委管辖的项目,按温家宝总理的话讲便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显然,这不仅是简单的“救市”,而且显示了中国政府的实力和保增长的莫大决心。

总之,不论是两年四万亿还是百日2000亿,其能救的还只是经济增速下滑过快的“急”,是一针强心剂。

如图1-7所示,目前政府向社会注入4万亿资金,会使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

,在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从

上升到

,收入从

增加到

如果保持利率

不变,随着

曲线的移动,收入水平会从

上升到

图1-7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但由于政府购买的增加,直接会提高总需求和总收入,使货币需求也随之增加,在货币供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就会上升。

利率上升增加了私人投资成本,使私人投资下降,这种现象称之为“挤出效应”,它将会削弱财政政策的效果。

所以,政府投资需要做的应该是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把资金尽量投资在不会产生挤出效应的项目上,使政府的投资乘数效应最大化。

(2)货币政策的运用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求和控制信贷规模以实现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及发生的灾情,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总的方向是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

我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消费比重过低,导致内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