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9750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docx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第一部分说明

一、背景与意义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一个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也是一个非常脆弱、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

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继学习与终生发展的坚实基础。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关系着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创造科学优质的幼儿教育就是创造幼儿个人与社会的美好未来。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儿童权利公约》、《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切实保障幼儿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纠正和避免早期教育中存在的违背儿童身心发展客观规律与特点的超前学习、机械训练的误区,指导家庭和幼儿教育机构实施科学优质的保育和教育,特制定本《指南》。

《指南》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和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明确具体的标准、指标与支持性策略活动,来反映国家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与应达水平的合理期望,并体现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方向与质量的基本要求。

《指南》的标准、指标体系可作为我国幼儿教育机构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

《指南》将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和家长的教养水平,引导全社会对幼儿教育

的正确认识。

二、基本理念

1.学习与发展是每一个幼儿的权利。

每一个幼儿都有权利接受教育,发展自己的潜能,获得良好的人生开端。

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幼儿,促进每一个幼儿获得全面的、基本的发展,而无论他们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他们的性别、语言、社会出身和经济状况,无论他们的民族和宗教信仰。

2.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的前提。

儿童早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与特点,家庭、幼儿园乃至全社会都要认识、理解和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

幼教机构和家庭教育都要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渴望学习的宝贵天性,珍惜幼儿生活的独特重要价值,使幼儿拥有快乐童年。

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需要成人接纳和尊重。

3.幼儿是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的。

生活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源泉,幼儿园和家庭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宝贵资源和教育契机,寓教育于生活之中。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正是通过各种游戏进行学习和获得发展的。

成人要为幼儿创造游戏的物质环境和条件,支持幼儿与伙伴的共同游戏,亲身参与幼儿的游戏,引导在游戏中学习。

4.幼儿是在与环境和人的积极互动中获得发展的。

适宜的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成人要为儿童创设积极的、富有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与主动探索中,获得有益的经验。

幼儿需要良好的精神氛围和人际关系,需要成人的关怀、接纳、尊重、激励。

幼儿需要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感受到安全、温暖与支持;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是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三、内容框架

《指南》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指南》的主体部分,包含幼儿个体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六个领域,即健康与身体动作、语言与交流、认知、社会性与情感、美感与表现、学习品质等,《指南》各领域的标准和指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二是与每个领域配套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每一个领域中含2~4个子领域。

每个子领域含若干条标准,每条标准含若干指标和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指南》指标的对象是实足4周岁、5周岁、6周岁的幼儿。

四、实施建议

1.理解和认同指南的理念是正确使用《指南》的前提。

理念对幼儿教育有重大影响。

对待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念不同,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理解、态度就会不同,指导方法和教育方式也会不同,给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带来的后果也截然不同。

因此,使用《指南》必须首先理解和认同《指南》的理念,正确地把握《指南》的标准与指标的内涵。

2.《纲要》与《指南》功能互补,共同推进“教”与“学”质量提高。

《纲要》在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原则等方面,比较宏观地指导和规范着幼教机构的保育和教育。

《纲要》从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角度,指出了应该教什么、各领域中“教”的重点是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等。

《指南》则在了解幼儿,把握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上,比较微观地指导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实践。

《指南》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角度,明确地反映了幼儿应当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各领域中“学”的重点是什么、需达到什么基本水平、成人应当给予怎样的支持和帮助等。

《纲要》与《指南》在实施中功能互补,组合成我国幼儿园“教”与“学”质量提高的推进器。

《指南》较强的操作性为《纲要》理念向实践的转化拓开了瓶颈;《纲要》的精神是《指南》正确实施的根本保证。

3.《指南》各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渗透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指南》中,为了清楚地表述各领域幼儿应该学习与发展的核心指标而将六个领域和标准分别列出,但这绝不意味着各领域是彼此分割的。

幼儿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须在其他领域相应发展的基础上,并对其他领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应把《指南》所有的领域、标准、指标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和使用,把幼儿各领域的学习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忽视各领域之间、各标准与指标之间的联系,会导致教育的低效、无效,甚至给幼儿的发展带来损害。

4.《指南》是幼儿发展的“路标”,而不是简单评价幼儿的“标尺”。

幼儿的发展具有累积效应,幼儿达到《指南》某标准或指标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累积、不断提高的过程,行为习惯的形成尤其如此。

因此,不应当用突击训练的方法强迫幼儿去达到《指南》的某标准或指标。

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匀速的特点,会出现某段时间发展较快,而某段时间发展缓慢的现象,因此,在实施《指南》时,不宜简单化地评价幼儿的发展和教育活动的效果。

鉴于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与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不可能也不应当要求所有3~6岁幼儿按照统一的时间达到同样的目标。

即使同一个幼儿,其各领域的发展也不一定同步。

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幼儿的具体发展状况给予适宜的指导,关注每个幼儿朝着标准和指标方向的发展和进步,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进程。

帮助每一个幼儿按照自己的速度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避免以盲目的攀比或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幼儿。

5.根据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不同需要灵活地使用《指南》。

《指南》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角度,为全社会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全面而丰富的教育观念、知识、方法等,引导科学优质的幼儿教育。

幼儿园、家庭可灵活地使用《指南》,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水平。

在幼儿园,可利用《指南》提高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

在《指南》的标准和指标帮助下,教师可从不同的维度去观察和了解幼儿,收集和记录幼儿的有关信息,并运用相关指标分析和评价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状况;以《指南》对各年龄阶段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要求为参考,教师可以制订适宜的教育活动目标、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评估和反思教育活动的效果,并有针对性地改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参考《指南》提供的内容框架,教师可以创设活动区、投放活动材料,评估幼儿活动区情境中的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评估和反思活动区的创设与活动指导;参考《指南》的支持性策略与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和拓展教育活动,把各项指标灵活地融入到一日生活和各种教育活动中。

在家庭中,家长可按孩子的年龄,参考《指南》的相应内容,对孩子进行观察,特别是注意那些过去忽视的方面,从孩子的日常表现中,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其各方面发展的情况;在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后,家长可参考《指南》相应的活动建议,有意识地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帮助孩子学习;在运用《指南》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接触各领域的标准、指标和支持性策略与活动,了解关于孩子学习和发展的规律,学习到教育方面的知识、观点和方法,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和效果。

《指南》倡导全社会支持推行科学优质的幼儿教育,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学习特点,制止超前学习、机械训练,防止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使每一个幼儿都受到科学优质的保育和教育,获得快乐的童年生活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盒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一、健康与身体动作

子领域一身体状况

4岁指标

5岁指标

6岁指标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96.0~111.7厘米,体重13.25~20.00公斤;女孩身高95.5~110.5厘米,体重13.04~19.45公斤)

2.在他人的提醒下,能将身体自然坐直、站直。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102.8~118.2

厘米,体重14.82~22.92公斤;女孩身高102.0~117.5厘米,体重14.61~22.00公斤)

2.在他人的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如站姿、坐姿、行走姿势。

1.身高和体重适宜。

(参考标准:

男孩身高108.5~126.6

厘米,体重16.75~26.57公斤;女孩身高108.4~126.0厘米,体重16.30~26.00公斤)

2.经常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如站姿、坐姿、行走姿势。

标准1具有健康的体态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进餐要有规律,饮食要均衡,以保证儿童身体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应避免在幼年过胖。

每天应尽可能保证提供给儿童(以下食品的种类和数量供参考):

主食(如米饭、面食、面包):

每餐1小碗的量,约150克(3两)左右。

蔬菜:

150~200克(即3~4两)左右。

水果:

1个,若没吃水果,则应适当增加蔬菜的量。

牛奶或豆浆:

1杯(250毫升左右)。

鸡蛋:

1个。

鱼、肉、禽类:

100克(即2两)左右。

2.保证儿童睡眠充足。

●3~6岁:

保证每天睡眠11~13小时(午睡2小时~2个半小时);

●晚上九点前入睡。

3.经常带领儿童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拍球等。

4.注意儿童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自然站立、坐和行走姿势。

如:

●经常提醒儿童坐时要坐直、坐正,走路时要抬头、挺胸。

●对于骨骼发育异常,如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的儿童及时请医生矫正。

5.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桌椅和床。

●椅子的高度以儿童写字或绘画时双脚能着地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字或绘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

●床不易过软。

6.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如身高、体重、心率、血压、血色素、微量元素、视力、听力、牙齿等,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儿童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定期做血铅检查。

标准2具有一定的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

4岁指标

5岁指标

6岁指标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一个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2.能基本适应坐车、荡秋千、坐转椅等造成的轻微颠簸、摆动、旋转等。

3.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不少于半小时。

2.能适应坐车、乘船等造成的轻微颠簸、摆动等。

3.天气变化或换新环境时较少感冒或出现身体不适。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每天为儿童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儿童的体质。

过热或过冷的地区可适当调整时间。

●经常带领儿童在户外运动、游戏。

●季节变化时坚持户外活动,时间可适当调整。

2.利用游戏活动锻炼儿童前庭器官的机能,让儿童不因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等而头晕不适。

如:

●玩秋千、翘翘板、转椅、滑梯等。

●玩拉手转圈、侧身翻滚、滑草坡等游戏。

3.提高儿童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如:

●儿童的衣服应厚薄适宜,在注意保暖的同时不穿得过多。

●夏季少使用空调,冬天多进行户外活动。

4.锻炼儿童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

如:

●带儿童探亲访友或旅游。

●在安全卫生条件下,鼓励儿童尝试不同口味或以不同方式烹饪的食物。

●帮助儿童在新环境中,通过交朋友、看图书、玩游戏等方式尽快适应新环境。

子领域二大肌肉动作

标准1具有一定的身体平衡能力

4岁指标

5岁指标

6岁指标

1.能沿直线走4米以上或在低矮的平衡木上行走。

(平衡木:

长3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

2.能单脚站立5秒钟。

1.在平衡木上行走并跨过几个小障碍物(如砖块大小的积木),身体能保持平稳。

(平衡木:

长3米、宽10厘米、高30厘米)

2.能单脚站立10秒。

1.能站在摇摆不定的器材上保持一段时间(或行走)或闭目行走3米,方向基本准确。

2.能单脚站立20秒。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鼓励儿童经常进行有利于发展身体平衡能力的活动。

如:

●单脚站立,单脚连续跳跃。

●原地转圈或玩拉手转圈的游戏。

●沿地面直线、平衡木、梯子的木格子、长板凳、田埂等行走,随年龄的增加适当增加难度,如增长平衡木的高度、把梯子斜着放等。

没有平衡木可用几块砖或者木条接起来铺在地上代替。

●在草垫或稻草堆、垫子、蹦床等上蹦跳。

年龄大些的儿童在蹦跳的同时,可增加拍手、举手等动作。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4岁以上的儿童可以玩蒙眼走路摸人或摸物的游戏。

●4岁以上的儿童踩小高跷玩,小高跷可用易拉罐、木块、竹竿等自制。

●有条件的情况下,5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学习骑两轮童车,玩滑板车、滑轮等或其他类似的自制玩具。

标准2身体动作协调、灵敏

4岁指标

5岁指标

6岁指标

1.能双脚连续向前跳5米且中间不停顿。

2.能沿着一定方向连续侧身翻滚3米。

3.能连续自抛自接球2个或能连续拍球5个。

4.四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1.能助跑跨跳过一定宽度或高度的障碍物。

如65厘米宽的平行线。

2.能以多种方式爬行。

如膝盖悬空手脚着地地爬行,匍匐爬行,爬行中翻越障碍物。

3.能连续自抛自接球5个或能运球走。

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1.能连续跳绳3个。

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爬攀登架、网、绳或爬树。

3.能连续自抛自接球8个或能运球跑。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鼓励儿童经常进行有利于发展动作协调性和灵敏性的活动,注意安全。

●跑跳活动:

3~4岁儿童可以玩各种模仿性游戏,如蝴蝶飞、飞机飞、小马跑、小兔跳。

4岁以上儿童可以玩包含躲闪跑、追逐跑、往返传物跑、接力跑、跨跳障碍物跑、转身跳等跑跳动作的游戏。

●爬行和翻滚活动:

如钻“山洞”(如钻桌子)、过“封锁线”(如从绳子下匍匐爬过)、侧身翻滚等。

随年龄增长可以逐步提高难度,如膝盖悬空手脚着地地爬,翻爬障碍物,开“坦克”(用去掉底和盖的废纸箱做成“履带”,钻进去爬行,带动“坦克”前进)等。

●攀登活动:

爬攀登架、攀登网、攀登墙、梯子、树(农村和山区)等。

●投掷活动:

投物入筐(如沙包或小球)、扔圈套物(如短木棍或瓶子)、用沙包

击打墙上挂的“老鼠”、打雪仗等游戏。

●球类活动:

滚球、踢球、拍球、相互抛接球、运球、踢球入门等。

没有球可以用其他材料自制,如用绳子、胶带裹缠废纸做成“纸球”。

●传统体育游戏:

如跳房子、跳竹竿、踢毽子、跳绳、滚铁环等。

标准3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4岁指标

5岁指标

6岁指标

1.能用双手抓住横杠或门

框等将自己悬空吊起10秒。

2.能单手将150克左右的沙包(或替代物)往前方投2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1米。

4.能快跑20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稍微停停、看看)。

1.能用双手抓住横杠或门框等将自己悬空吊起15秒。

2.能单手将150克左右的沙包(或替代物)往前方投掷4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

4.能快跑25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途中可稍微停停、看看)。

1.能用双手抓住横杠或门框等将自己悬空吊起20秒。

2.2.能单手将150克左右的沙包(或替代物)往前方投5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

4.能快跑30米。

5.能连续行走2公里以上

(途中可稍微停停、看看)。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鼓励儿童经常进行有利于发展身体力量和耐力的活动。

如:

●开展丰富多样的、适合于本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跃、投掷、攀登、钻、爬、翻越、悬垂、推、拉、搬运等,并在活动中鼓励儿童使点劲、多坚持一会儿、不怕累。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儿童多走路、少坐车;上下楼时自己走楼梯、少乘电梯;搬运自己的小凳子、小椅子或与他人一起搬运小桌子、垫子等用品。

●经常带儿童逛公园、远足、郊游。

外出时让儿童背自己的小书包或小背包。

●鼓励儿童利用门框、单杠等进行悬空吊起练习。

子领域三小肌肉动作

标准1具有手眼协调的能力

4岁指标

5岁指标

6岁指标

1.能把线穿过绿豆大小的孔。

2.能照例画出十字,两线基本垂直。

1.能把线穿过米粒大小的孔。

2.能画出封闭的三角形,边线较直。

1.能把线穿进针眼。

2.能在1厘米宽、20厘米

左右长的横格中画横线,不碰上下线。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提供多种材料,支持儿童开展多种活动,发展眼和手的协调能力。

如:

●提供画笔、纸张、小积木、拼插玩具、石子、泥团、各种有孔的物体(扣子、珠子)、针线等,让孩子画画、搭积木、折纸、拼插、捏泥(或面团)、穿珠子、剪窗花等。

●纸、笔等物缺乏的地方,可以利用当地资源作为替代物进行活动,如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用麦秸、高粱杆、草等自然物编草辫、插小动物和房子;用树叶、豆子、玉米粒等做粘贴画。

●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如旧报纸、旧画报、各种广告纸、布头、药盒等)进行活动。

●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物品练习眼手协调动作。

如:

用钥匙开锁,用线(或细绳)把扣子穿成串等。

2.鼓励儿童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小肌肉动作。

如:

●做饭前让孩子帮助捡出粮食中的杂物,摘菜叶,剥豆;做面食时支持儿童捏出自己喜欢的花样:

请儿童帮大人穿针线等。

●让儿童自己扣扣子、系鞋带;5~6岁的儿童可以学着缝缝绣绣。

3.提供的材料和提出的活动要求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给3~4岁儿童提供足够大的、安全的材料(如塑料粒、珠子、扣子等),以免造成气管异物,并指导儿童用完后放回原处。

●儿童使用针时,成人应进行指导,并留在儿童的身边注意观察,确保儿童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任务难度应随儿童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

如年龄小的可以穿大孔的木珠,折简单的纸飞机;年龄大的可以穿小玻璃珠,折青蛙、小狗。

4.有条件时可为5岁以上儿童提供一些方格纸、横格纸或复杂程度不同的迷宫图,让他们在格中写自己的名字、画简单图案或画走出迷宫的行走路线,要求尽量不出格。

标准2能使用工具

4岁指标

5岁指标

6岁指标

1.学习用筷子吃饭。

2.能用剪刀沿线剪出十厘米长的直线,边线基本吻合。

1.能用筷子吃饭。

2.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

构成的简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边线吻合。

1.能熟练使用筷子夹食物吃。

2.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如花或蝴蝶,边线吻合且平滑。

3.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如锤子、小刀、钳子、订书机、笤帚等。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为儿童提供使用工具的机会,鼓励儿童学习使用工具。

如:

●鼓励3~4岁的儿童用筷子吃饭;用蜡笔、油画棒、粉笔等涂涂画画;用夹子夹东西,

用剪刀、浆糊剪剪贴贴等。

●鼓励4~5岁的儿童自己用筷子吃饭,剪出简单的图案;用钉书机或回形针把自

己的图画装订成册等。

●鼓励5~6岁的儿童学习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或其他东西。

如用废纸盒做汽车。

●鼓励儿童参加家务劳动。

如帮助家长扫地、把垃圾扫进簸箕等。

2.指导儿童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

如:

●示范正确的拿筷子、握笔的姿势和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提醒儿童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

如不要拿着剪刀、小刀、针等锋利的工具玩耍;

用完后要放回原处等。

3.幼儿园在布置游戏区(如娃娃家、商店、小剧院等)时,多提供半成品和原材料,

让儿童有更多机会使用工具制作。

子领域四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标准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4岁指标

5岁指标

6岁指标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走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不挑食。

4.愿意饮用白开水。

5.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不超过20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吃东西后漱口。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4.能经常饮用白开水,少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看电视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且方法正确。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起床不磨蹭。

2.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3.在提醒下,尽量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

如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碳酸饮料等。

4.能主动饮用白开水。

5.主动保护眼睛。

如不近距离或不在过强、过暗的光线下

看书,看电视不超过4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并能主动保护牙齿。

如少吃糖、不咬硬东西等。

【支持性策略与活动】

1.家庭生活要有规律,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如:

●早睡早起,每天午睡。

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一日三餐有规律,保证儿童吃好早餐。

2.提供营养均衡和健康的饮食,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

●提供各种新鲜食物。

如蔬菜、水果、肉、蛋、豆腐等,避免过多的煎炸、腌制、烧烤食物。

●帮助儿童了解各种食物的主要营养价值,不偏食、不挑食。

●为儿童提供白开水,让他们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儿童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注意提醒儿童细细咀嚼,不暴食暴饮。

3.成人以自身的榜样为示范,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重视牙齿和用眼卫生,保护五官。

●为儿童准备单独的毛巾,不乱用别人的毛巾。

●提倡用流动水洗手。

●提醒儿童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

●为儿童准备牙刷、牙膏。

帮助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并指导儿童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磨牙的地方横着刷。

无牙刷、牙膏时可用盐水漱口。

●教育儿童不用脏手揉眼睛;看书时保持一尺的距离,看电视时保持至少2米的距离;不在暗处或阳光下看书等。

●教育儿童不乱挖耳朵、鼻孔,有鼻涕及时擦。

●勤给儿童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4.培养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习惯。

●经常和儿童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同伴的户外体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