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0808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docx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一册全册教案

小学音乐第一册

课 题:

第一课《好朋友》

教学内容:

1、聆听《玩具兵进行曲》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3、认识几种音乐学习标志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的音乐方式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与大家一起表演歌曲,尽快缩短师生、学生间的距离,并尝试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情绪。

          3、尽快认识书中的学习标志,并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1、与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动作、语言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具准备:

录音机、学习标志卡片、头饰(玩具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玩具兵进行曲》

要求:

1、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或跳。

      2、动作与音乐要合拍(有节奏)。

      3、如场地有限可改在教室内进行。

二、坐位安排、呈半圆形坐好(教室大可坐成两个大圆圈)—目的是给学生一宽松的学习氛围。

三、师生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

1、老师做自我介绍。

2、表演:

《你的名字叫什么》——用听唱法学习。

(1)、老师亲切的范唱歌曲,让学生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2)、 随歌曲的录音律动,用动作表现出欢快的情绪。

(3)、学唱歌曲:

老师讲解曲中人名节奏的读法—板书。

(4)、 师生练习演唱。

(5)、分小组对唱(一问一答)。

(6)、为了激发积极性,一定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时说)。

四、利用休息的时间认识学习标志——出示卡片

(师)“只要我们牢牢记住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看懂书中要我们做什么啦!

1、 教学生认识卡片的名字——贴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唱了《你的名字叫什么》,请大家找出相应的学习标志?

    2、老师拿起 :

“下面我们一起来”——(生)听音乐(导入下一 个环节)。

五、聆听《玩具兵进行曲》(师)“大家还记得我们进教室时听的那首乐曲吗?

请你再听一次,听后用语言描述出来乐曲的情绪,并给这段音乐取个名字。

1、 听乐曲,感受情绪,取名字。

2、 随音乐用动作表示出乐曲的情绪。

3、 提示下次听时,请注意乐曲中出现的大喇叭与小喇叭的声音(可讨论一下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 复听乐曲,每组发一个玩具兵的头饰(激发兴趣)。

随音乐进行律动(必要时教师可拍手提示节奏与速度)。

六、课堂小结:

1、 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的情况。

2、 布置作业:

回家准备下节课的才艺展示(唱、跳、演、讲、诵……)

 

课  题:

 《好朋友》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2、才艺展示

教学目标:

1、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背唱歌曲

          2、通过才艺展示,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今后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准备,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更加自信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玩具兵进行曲》,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二、复习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采用表演的形式,全班围面一个圈,请5名学生在内边唱边表演,然后找1名同学进行问答。

三、才艺展示

1、先根据学生展示的内容进行分类:

唱歌跳舞  (属于一类的学生坐在一起。

)  朗诵演奏 讲故事  其他……

2、了解具体的表演内容,如有相同的内容可一起进行,有的孩子胆子小,可以请大家帮助他们进行表演,每一驵内选一个小主持人(教师出参与进来)。

3、 提示要求,节目之前自己报名字及展示的内容。

4、 展示开始,不指定,由孩子信自告奋勇地上场,老师帮助组织一下,但不要过多的干预。

5、通过这次展示,教师要及时地把孩子的特长及特点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在活动中也可让孩子们相互了解、融洽关系,再有也可看到别人的长处,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小结:

小结今天的才艺展示,鼓励孩子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多方面技能。

课后小结

课题:

《好朋友》

教学内容:

1、表演《拉勾勾》

         2、聆听《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能够和大家一齐整齐地演唱并背唱歌曲,在完整的听唱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2、通过聆听音乐,感受并分辨乐曲的情绪,并试用颜色来表示;练习用动作表现自己音乐的感受,并逐步养成或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的情绪的表现作用

    2、唱好优美、抒情的三拍子歌曲

教具准备:

录音、头饰(小男孩、小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口哨与小狗——片断)

要求:

1、听音乐结合情绪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2、注意节奏感

二、表演《拉勾勾》

1、老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让学生随音乐律动,感受一下这首歌与《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2、分析拍号的变化,老师可带学生做律动进行对比

     2/4  ●    ○         欢快、活泼

     3/4  ● ○ ○         优美、抒情

3、随音乐做三拍子律动(动作自由)

4、用图形卡片提示歌词及音乐

5、边学边唱,边唱边背。

要求学生整齐的背唱歌曲,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三拍子的优美、抒情。

6、唱边表演(自由结合小组),动作自己创作(应鼓励学生自己编动作)。

三、聆听《口哨与小狗》  (管弦乐合奏)

1、 初听乐曲:

在听的过程中自由地想象乐曲中所能描绘的情节,并感受乐曲的情绪。

2、 谈一谈自己听到的、想到的及看到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练习语言表达)。

3、 复听乐曲,请学生听辩乐曲,注意听结尾出现了什么声音几次?

为什么这样设计?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为小狗的叫声上色——书中。

提示:

学生可自选图形,还可根据声音的大小变换大小。

例:

4、 分析这首乐曲的情绪,并与歌曲拉勾勾对比,学生用线条表示情绪(启发学生想象出更多样的线条)。

板书:

优美、抒情 、 活泼、欢快

5、 再听乐曲(出示头饰)  随音乐边听边跳,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况

课题:

第二课《快乐的一天》

教学内容:

1、聆听音乐《快乐的一天》

          2、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

教学目标:

1、能注意聆听《快乐的一天》,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可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感受

  2、知道音有长有短,读出走与跑的长短,会看图形谱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感受各种不同的情绪在乐曲中表现的内容。

难点:

准确的读出走与跑的时值。

教学准备:

录音、节奏卡片

板书设计:

贴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聆听《快乐的一天》

(师):

“我们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你能不能说一说你上学后的感受是什么呢?

1、请学生谈谈自己上学后的感受

2、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一天,请学生发挥想象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3、初听乐曲(请孩子静静地听):

仔细地分析乐曲出现了几段音乐,他们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4、“如果我们用各段音乐来描绘我们的一天的生活,你觉得每一段都描写的是什么”起个合适的名字,复听乐曲。

5、分析各小段乐曲的情绪,并随音乐动作表示(鼓励学生创编表现每段内容的动作,并表演出来)

6、再听乐曲,让学生自由想象,鼓励学生编创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了解音的长短,认读走与跑

(师):

“我们在生活中会听到成千上万种声音,但这些声音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长,有的短,我们的音乐是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音乐中的音符也有长短之分”

1、 讲解走与跑的区别——出示卡片

观察:

两张卡片的大小一样,说明应唱的一样长,但一张卡片中有一个人(走),另一张卡片中有两个人(跑),走一步的时值与跑步一样多。

因此:

走=跑跑   (读一读  拍一拍)

2、 练习

3、 学生用走与跑创作2-4小节节奏,读一读  拍一拍

4、有时间还可以做节奏接龙的游戏(既巩固了两个节奏,以培养了创造力)

三、课堂小结:

小结今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

课后小结:

课题:

《快乐的一天》

教学内容:

1、认读走与跑的节奏,并用创节奏说一句话

          2、表演歌曲《其多列》

教学目标:

1、能够整齐演唱歌曲,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欢快、活泼的情绪

          2、巩固走与跑的时值与长短,通过创编活动,让学生准确地掌握它的长短,并培养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

教材分析:

歌曲《其多列》是一首云南哈尼族儿歌2/4拍,五声羽调式,歌曲轻快、活泼、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变化不大,易上口,是孩子们喜爱的一首儿童歌曲。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进行歌唱与表演

难点:

用节奏创作一名话

教具准备:

歌曲录音,节奏卡片

板书设计:

书写歌曲节奏P10-11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

1、 出示节奏卡片,认一认,读一读

2、 拍手认读,要求准确、均匀、速度以中度最好

3、 认读老师用卡片拼出的节奏(读、拍出来都可以)

4、 请学生试着自己创编2-4小节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创作练习(巩固走与跑的节奏。

培养创编与灵活运用的能力)

1、 老师讲解练习要求,并举例说明怎样做?

例:

(老师问5个字学生答5个字)你去 做什 么?

我要 去上 学!

2、 学生进行创编练习(在节奏准确的情况下,不限制说话的内容)——出现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3、 如某个班的能力强,还可变换节奏进行创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歌曲教学《其多列》

(师):

“九月一日这一天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你们知道吗?

每年的这一天全国的一年级小朋友都开学啦!

他们与我们一样,背起漂亮的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你们听。

1、 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

然后请学生描述出歌曲的大概情节与情绪,同时也可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其多列:

哈尼语  快快来)

2、 板书,请大家一起来认一认歌曲中的节奏,并练习分辨音字

3、 听歌曲录音,边听边拍手,并记下第一段歌词,然后老师辅导学生拍   ●   ○读词。

4、 随老师的范唱学习二、三段词,如学生记不下词,可用动作辅助。

(老师可教几个动作,也可让学生即兴创作)

5、 学生随音乐完整、整齐的演唱歌曲。

(老师随时纠正学生在演唱中出现中出现的不同——尤其是姿势及演唱方法)

6、 熟练的唱下之后,可进行小组及个人的表演,鼓励学生不仅可以与大家一起整齐的歌唱,还能勇敢自信地进行独唱。

   ▲如有时间,右辅导学生分辩图形谱中的音符。

四、课堂小结:

小结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

课后小结

 

课题:

《快乐的一天》

教学内容:

1、复习巩固走与跑组成的节奏,并练习创编2-4小节

          2、表演歌曲《跳绳》

教学目标:

1、巩固走与跑的时值,并准确的读出节奏,通过创编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与大家一起整齐的演唱歌曲,并用歌曲与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材分析:

《跳绳》是一首活泼短波折创作歌曲,2/4拍,宫调式,歌曲的节奏规律强,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组成,旋律以跳进为主,形象生动、活泼,是多年来深受儿童们喜爱的一首歌曲。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自己创作歌词

教具准备:

歌曲录音、红绸带、乒乓球、卡片

板书设计:

节奏卡片画时值长短图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学生的节奏——出示卡片

 1、2-4小节节奏,并利用节奏卡片贴在黑板上,带领全班同学读一读。

2、用手拍出所有编的节奏,告诉学生读好的小窍门(心中读节奏)

3、试一试口中读节奏,手中拍 ● ○

二、通过画图形的方式感受长短

1、 出示教具:

红 绸    乒乓球

2、 舞动红绸,拍乒乓球感受它们的动作的长短。

3、 画出图形,并指导学生在书中涂上颜色,从视觉上感受长短。

三、歌曲教学《跳绳》

(师):

“这节课我们的游戏是跳绳,让我们随音乐愉快地跳起来!

1、 老师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学生边听边拍●○,感受二拍子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2、 用听唱法学习第一段歌词,并参考书中的图形谱辩别音字。

3、 启发学生感受“小绳”的轻巧与灵活,从而体会在演唱中应轻巧跳跃。

4、 学生随伴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学生可自由加入动作表演)。

5、 学习第二段歌词:

根据书中给的第一、三句词继续进行创作,分小组进行创作。

要求:

可继续创作、也可自己创作第二段歌词。

6、 分小组进行表演、展示(老师伴奏)。

7、 选出创作较好的歌词全班有表情的演唱。

四、课堂小结:

小结教学内容与学习情况。

课后小结

 

课 题:

第三课《祖国您好》

教学内容:

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齐唱

          2、表演《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够以崇高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指导学生以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并在歌曲中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作于1935年,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国歌》歌词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散文式自由  新诗,句子参差不齐,最长一句有十四个字,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不断激励着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前进。

         2、《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一首2/4拍,五 声C宫调试的儿童歌曲,一段体,歌词简洁亲切,多为一字一音,抒发的孩子们对祖国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领悟乐曲深刻的内涵

教具准备:

录音、歌词卡片

板书设计:

  贴歌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齐唱

(师):

”每周一早晨学校要举行升旗仪式,当你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想到了些什么呢?

你对国旗的了解有多少呢?

    1、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心里话:

对国旗的了解及自己每次听到国歌的心情。

    2、初听乐曲,感受歌曲庄严、激动的情绪

    3、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什么样的场合听到过国歌,当时的气氛是什么样的,这种场合为什么要奏国歌?

(思想教育)

4、 复听歌曲(结合图片与大家的理解)感受国歌的情绪与深刻的含义

5、 “这么好的歌曲,他的作者是谁呢?

”——介绍作者(可插进聂耳名字的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再听歌曲:

“当你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你应怎样做?

”用你的实际行动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奏国歌时应肃立、行注目礼,表情专注而庄重,表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学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师):

“听到国歌,就会想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那五颗闪亮的金星,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1、 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学生拍节拍)感受情绪。

2、 教师结合书中的插图介绍关于国旗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了解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我们的五星红旗:

红色简洁、庄严,五颗星设计成黄色代表黄色人种,一颗大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民族资产阶段。

3、 板书,出示歌词卡片,学习歌词并了解音字。

4、 随音乐轻声演唱歌词,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唱更好听(连惯、亲切、中速)。

(讨论:

)结尾的“亲亲”两个字应怎样唱(结合实际动作)

5、 师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练习背唱。

6、 熟练之后,老师用教唱法,让学生练习唱谱,获得初步的音字感受,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

7、 听录音,边唱边表演,表达出对国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

小结教学内容与掌握情况

课后小结

 

课题:

《祖国您好》

教学内容:

1、聆听器乐曲《颂祖国》

          2、表演《同唱一首歌》

教学目标:

1、用自然亲切的声音背唱歌曲,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按图格拍击节奏,创编节奏,传递节奏

教材分析:

1、《颂祖国》这首器乐曲是根据维吾乐族的一首儿童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乐曲的旋律活泼、欢快、流畅上口,其节奏紧凑,舞蹈性强,描写了热情洋溢的维吾乐人民在歌唱伟大的祖国。

          2、《同唱一首歌》是一首3/4拍的创作歌曲,一段体,宫调式,歌曲节奏舒展,旋律清新,用贴近语言的节奏,韵律发展而成,喻意深刻。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掌握好三拍子的节奏

难点:

曲中休止符的演唱

教具准备:

录音,少数民族头饰

板书设计:

     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                         ●○○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作练习(节奏游戏)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传递节奏的游戏,比一比谁的节奏拍的准,谁的记忆力好。

1要求:

由每一组的第一名同学开始拍击节奏向后传,拍击时尽量不出声音(也可用手指点手心)由最后一名学生准确的拍击出来,取得优胜。

2、练习:

用课本上的节奏进行练习(每一长方格表示一小节)

4、 教师创作一条节奏,告诉每组的第一名学生,比赛看哪组优胜。

5、 启发学生创编节奏,创编由第一人起传,传到最后拍击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聆听器乐曲《颂祖国》

1、 初听乐曲,让学生轻轻折珠算合上音乐,听后谈一谈,自己听后只想跳

  舞还是想散步。

2、 复听乐曲,感受它具有哪个民族的音乐特色,并随音乐跳起来(提示

动作与音乐合拍)。

3、 再听音乐,师生随音乐翩翩起舞。

三、学习歌曲《同唱一首歌》

1、 老师有表情的范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拍子的特点。

2、 分辨二拍子与三拍子(板书:

强弱规律),拍一折,跳一跳。

3、 听歌曲录音(三遍)边拍子边学唱,感受歌曲舒展,亲切的情绪,让学生在感受的同时学会演唱歌词。

4、 老师指导演唱中的难点

① 休止符的演唱,尤其是9、10小节的第二拍休止

② 曲中衬词“呀”的唱法:

指导学生轻声演唱,使歌曲更加亲切、自然。

③ a口形的演唱:

张圆,别裂开嘴

5、 学生随音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加入头饰)

6、 学生分为4组,集体创编歌词,并加上动作小组展示出来,比一比,谁表演的好,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情况

课后小结

 

课题:

第四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1、表演《动物说话》(学习歌谣)

          2、用木鱼为歌曲伴奏(学习木鱼的演奏方法),掌握二拍子的强弱。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歌声的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木鱼,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为歌曲演唱伴奏。

教材分析:

《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bE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节奏简单以四、八音符为主,旋律较为平和,紧密结合了语言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是一首便于表演的儿童歌曲,很有趣味。

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准确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木鱼、歌曲录音、头饰

教学过程:

一、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表现出它的动作、神态及模仿出叫声)。

(提问:

“谁能说出老鸭与小鸭的叫声有什么不同?

”)

(声调高低不同、粗、细不同)

1、 学一学,叫一叫

2、 学习歌谣T21

① 初步的学习,只要求学生按节奏读下来,

② 提示2/4拍的强弱,结合书中标记颜色的深浅进行练习(告诉学生颜色深的地方强,浅的弱)。

③ 认识木鱼:

木制打击乐器,声音短促,是节奏性乐器,老师示范它的敲击方法,并请学生也来试一试。

④ 为歌谣加入打击乐伴奏

1)先敲强拍      2)敲击出●○

二、 学习歌曲《动物说话》

(师):

“听到老鸭与小鸭叫的这么高兴,其它的动物也忍不住叫了起来,你们听。

1、师生先对照书中的表格,学习歌词:

老师说出动物的名字,学生按      说出叫声后,按的节奏拍手。

(由于节奏是个难点,需多进行练习)

2、听歌曲录音衙,感受歌曲活泼、风趣的情绪。

3、 随老师的伴奏,视唱歌曲(可先不加入拍节奏)(对演唱中的不足进行纠正)

4、 提示学生:

怎样演唱能表现出很爱小动物的心情?

(用你的表情、声音、动作来告诉大家)

5、 熟练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6、 加入拍手等不同的节奏动作来烘托气氛,使学生情绪更加激动。

7、 加入动作表演及木鱼的伴奏。

8、 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创编歌词,自编动作表现自己喜爱小动物的心情—自选头饰。

三、课堂小结   小结教学内容及学习情况

课后小结

 

课题:

《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1、聆听歌曲《咏鹅》

          2、聆听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

教学目标:

1、能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乐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

          2、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

教材分析:

1、《咏鹅》是根据黄国群曲,唐代诗人骆宾王的诗《咏鹅》改编的歌曲。

歌曲为2/4拍,五声宫调式。

          2、《快乐的小熊猫》是美术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断,描写了小熊猫可爱的一举一动。

教学重点:

感受小动物可爱的形象,让孩子们更加喜爱动物。

难点:

想象并表达出动物的神态。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

录音、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咏鹅》

1、请学生们朗诵唐诗《咏鹅》,然后请学生复述鹅的形象特征。

(师):

“今天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是怎样描写鹅的形象的?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提问:

“在音乐中你看到了鹅他们在做些什么?

3、复听歌曲:

边听边想象鹅在游泳时的姿态,比一比,看谁形象生动。

4、学一学鹅比较有特点的动作和形态特征(如长长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等)

5、通过学习歌曲,记住唐代诗人骆宾王的诗《咏鹅》。

二、欣赏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并请学生给乐曲起个名字)。

2、复听乐曲,把乐曲分为两部分给学生听。

描写清晨的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清晨幽静、美丽的景色。

3、小熊猫在打水时的一段音乐,启发学生利用音乐中的特殊音响,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

4、再听乐曲,让学生跟着音乐表演,乐曲结束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分小组创编结尾(可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东西)。

5、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给大家编故事听。

三、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课后小结

课 题:

《可爱的动物》

教学内容:

1、表演歌曲《我有一只小羊羔》

          2、认识碰钟,并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2、认识碰钟,学习并探索演奏方法,练习歌曲演唱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