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5898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

《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中小学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建设规范指导意见Word文档格式.docx

DSPPA/ST002《公共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三、校园公共广播的主要作用

1、发布作息钟声

2、提供背景音乐(升旗、早操、眼操课、运动会等)

3、集会扩声

4、转播新闻

5、共青团、少先队自办广播节目

6、发布通知、寻呼以及其他语音信息

7、必要时播送通用的教学语音文件和语音听力考试文件

8、必要时发布警笛及灾害性事故紧急广播

四、校园公共广播的功能规范

(一)一般系统的基本要求

1.应能发布实时的语音广播、录音广播以及转播国家和地方电台新闻。

2.应覆盖教学区内的各个课室、实验室、功能室、教师办公室、图书馆、礼堂、操场和宿舍,以及食堂和公共通道等地方。

3.广播覆盖区域应能分区控制,可视需要手动选通或关闭任何广播分区。

4.应具有强插功能。

即能对任何选定的广播分区(包括已经关闭了的分区)强行插入寻呼广播或其他紧急广播。

在发生突发性紧急事件时,应能强行发布警笛。

5.应能实现自动定时管理。

包括定时接通/关闭广播系统的电源,定时播放已编排好的钟声/音乐铃声或其他节目。

(二)高级系统的基本要求

高级系统除应符合一般系统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有下列功能:

1、矩阵分区——即可同时在不同的广播分区播送不同的节目。

2、可进行录音和简单的节目剪辑。

3、配置不间断电源(UPS),与直接供电系统配合使用。

断电时能支持系统工作时间不少于15分钟。

4、配置可以自动切换的备用功放。

5、可向绿化带或休闲区发布背景音乐。

(三)可视条件追加的功能

1.与消防(事故处理)中心联动。

当消防(事故处理)中心发出警报时,公共广播系统能自动发出相应的分区强插警报。

2.具有与市内电话连接的接口,可通过电话向校园发布广播。

3.支持中央集控(即可由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远程监控广播系统的运行)。

五、校园公共广播工程的一般规范

5.1在常规情况下,校园公共广播信号通过布设在广播服务区内的有线广播线路或固态介质网络传输。

5.2校园公共广播信号也可用无线传输,但须接受有关无线电广播(或无线电通信)法规的管制。

5.3校园公共广播原则上是单声道广播,但不排除根据实际需要在有条件的局部区域内营造立体声效果。

5.4校园公共广播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必须通过3C认证。

5.5如果不考虑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则广播功放的额定输出功率应不小于广播扬声器总功率的1.3倍。

5.6室内广播功率传输线路应使用阻燃护套线,传输线截面宜保证衰减不大于3dB,且干线截面不小于1平方毫米;

室外广播功率传输干线截面不宜小于1.5平方毫米。

使用数字信号传输的广播系统,传输延时不大于100ms。

5.7线路应穿管或用线槽敷设(室内线管或线槽必须是阻然材料),不得与电力线路、电话线路、校园网络线共管或共槽。

5.8课室音箱功率不少于5瓦。

露天设置的音箱必须用全天候防水音箱(6级以上防水认证)。

5.9由广播前置放大器到功放输出,信噪比不劣于75dB(线路输入)或60dB(话筒输入);

频响不劣于60Hz~15kHz。

功放的输出额定功率应与标称值相符,应有输出短路保护。

扬声器系统的频响不劣于150Hz~12kHz,灵敏度不劣于88dB。

5.10具有室外金属布线的广播系统必须有避雷设施。

六、有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要求的校园公共广播系统,除须符合第五款规定外,还必须:

6.1系统应在主电源或备用电源接通10秒内可以进行广播。

6.2应急备用电源切换时间不大于1s.;

应急备用电源至少能支持15分钟的紧急广播。

如果电池被当作备用电源使用,它们应配有自动充电装置。

6.3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用功率放大器的额定功率不小于其所驱动的所有扬声器功率总和的1.5倍。

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用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总容量,必须满足所有广播分区同时发布紧急广播的要求,而不是只满足若干个相邻分区的要求。

6.4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应具有最高级的优先权。

系统应能在操作者将系统置于紧急状态下或接到来自火警和其他警报系统信号的10秒内向警报区播放警示信号或警报语音文件,而不论相关警报区当前处于何种状态(包括关闭和休眠)。

6.5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的音量,应能自动调节至系统允许的最大音量。

6.6当所有广播服务区需要同时手动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时,应能一键到位(只须操作一个键/按钮/开关,就能进入紧急广播状态)。

6.7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用的单个扬声器(或音柱)的额定功率不小于3W。

6.8走道、大厅、食堂餐厅等公众场所,扬声器的配置,应能保证从本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25m。

在走道交叉处、拐弯处均应设扬声器。

走道末端最后一个扬声器距墙不大于12.5m。

6.9单台功放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系统颠覆。

否则应配置主/备功放和相应的自动切换设备。

6.10单个扬声器失效不应导致整个广播分区失效,否则应能及时发现。

6.11紧急广播设备应处于热备用状态(即经常处于运行——可以是低姿态运行——状态),或系统具有循环自检和故障自动告警功能。

七、校园公共广播系统的声学特性

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在各服务区内的最大声压级、语言清晰度、传输频率特性等指标应满足表1要求。

表1校园公共广播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最大

声压级*

声场不均匀度(室内)

漏出

声压级

**

语言

清晰度

***

系统信噪比

传输频率特性(室内)

一级

≥83dB

≯8dB

≯70dB

≥90%

(主观评价)

≥0.7

(RASTI法)

≥75dB

在250Hz~4.0kHz频带内,以最大分量为0dB,允许变化不大于-10dB;

在250Hz~100Hz和4.0kHz~8.0kHz范围内衰减不大于9dB/oct。

二级

≥80dB

≯10dB

≥80%

≥0.5

≥70dB

在250Hz~4.0kHz频带内,以最大分量为0dB,允许变化不大于-12dB;

在250Hz~100Hz和4.0kHz~8.0kHz范围内衰减不大于12dB/oct。

*如果要求具有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广播功能,则应≥85dB。

**指漏出到服务区边界50m及以外的声压级

***前提条件是环境的混响时间不大于3.0s(500Hz)。

八、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声学特性的测量方法

8.1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所使用的测量仪器,按GB4959《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中有关条款执行。

8.2校园公共广播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测量,原则上在满足下列条件下进行:

⏹空场;

⏹把被测系统置于日常运行增益,播放背景音乐节目或/和语音节目(系统要求有的节目),主观听音清楚。

8.3测量信号为宽带粉红噪声(语言清晰度测量除外)。

8.4最大声压级的测量

8.4.1测量点的选择

8.4.1.1当公共广播服务区是厅堂(包括课堂)时,如果面积不大于80m2,按图一选取测量点。

如果面积大于80m2,按图二追加测量点,各测量点的距离为8~15m,尽可能均布。

当广播服务区结构为轴对称时,允许只选中轴线及一侧的测量点。

测量点的选取也可按GB4959《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中有关条款执行。

8.4.1.2公共广播服务区是走廊、通道时,在其轴线上选择测量点。

首先在走廊、通道轴线的中点附近(避免正对广播扬声器)选一个测量点;

当走廊、通道超过30m时,离走廊、通道的所有端点5m附近各选一个测量点;

当走廊、通道足够长时,应每隔30~50m并在相邻的两个广播扬声器的中间追加一个测量点。

当广播区内扬声器的规格和布局相同,而追加测量点超过5个时,允许不再追加测量点。

8.4.1.3当公共广播服务区是广场时,首先在广场中央选一个测量点;

当广场面积超过1000m2时,在场内追加4~6个测量点。

所有测量点均应避免正对广播扬声器,并应尽量均布。

8.4.2测量方法

在被测公共广播系统中播放粉红噪声,把系统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调节到额定输出。

例如,当用100V输出端子时,将输出电压调为100V(有效值)或40dBV,然后降低系统增益,使系统输出下降6dB,在选定的测量点上测出C计权声压级。

各测量点中的最小值即为该系统的最大声压级。

8.5传输频率特性的测量

8.5.1按8.4.2条款所规定的方法用频谱分析仪测得各测量点的数据,对照表1有关项,逐个测量点进行评定;

每一个广播分区内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测量点及格即评为及格。

8.5.2当广播服务区的环境噪声大于70dB或混响时间大于3.0s时,现场测量结果的意义会不大,这时应对广播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进行现场抽样测试或抽样送检,根据结果对照表1有关项进行评价。

8.5.2.1现场抽样测试方法如下:

●每一种广播扬声器随机抽取1~3只,在系统现场进行测试;

●按8.4.2条款所规定的方法播放宽带粉红噪声,在扬声器轴线上离扬声器1m处用频谱分析仪测取数据。

8.5.2.2抽样送检方法如下:

每一种广播扬声器随机抽取1~3只,拆卸下来,送市属有关产品检验机构测试。

8.6声场不均匀度的测量

根据8.4.2测得的结果,以广播分区为单位,各测量点总声压级的最大值同最小值之差即为该广播分区的声场不均匀度。

8.7漏出声压级的测量

8.7.1测量点的选择

在被测公共广播服务区边界外50m处,沿边界每100m取一个测量点。

当广播服务区十分辽阔时,只须在有邻近单位的地方选点测量;

如果没有邻近单位,则东南西北各选一个点测量。

8.7.2测量方法

按8.4.2条款所规定的方法,但把系统输出电压再降低4dB(即是所谓“正常工作状态”),在选定的测量点上测出A计权声压级,以各测量点中的最大值为该系统的漏出声压级。

当广播服务区周边的环境噪声超过70dB时,可不对漏出声压级进行评价。

8.8语言清晰度的测量

按照SJ2467《通信设备汉语清晰度测试方法》进行测量,或按照GB/T14476-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进行测量。

8.9系统信噪比的测量

把系统置于8.4.2条款规定的状态,然后切断信号源输出,在系统功放输出端测量系统的本底噪声电平,则与系统粉红噪声输出电压相当的输出电平与该本底噪声电平之差即为“系统信噪比”。

当系统有多台功放时,应逐一测量,以各功放信噪比的最小值为准。

九、校园公共广播系统验收报表

校园公共广播工程验收报告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设备提供单位

需提供的附件资料:

设备清单、系统连接图、测量场所测试点分布平面图以及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测试记录

验收人

主观听音评价

(符合的打√)

清晰

基本清晰

不清晰

其他

描述

系统分类

背景音乐广播

业务性广播

紧急广播

基本功能符合项

一般系统高级系统

追加功能描述

 

  

一般规范符合性验证:

在有抵触的条款后打×

在空白栏中说明原因或理由

5.15.25.35.45.55.65.75.85.95.10

紧急广播规范符合性验证:

在符合的条款后打√,在有抵触的条款后打×

6.16.26.36.46.56.66.76.86.96.106.11

声学特性指标的测量结果

项目

声场

不均匀度

清晰度

系统

信噪比

传输

频率特性

数据

dB

%

在250~4kHz范围内衰减不

大于dB

验收结果

综合评估

一般系统一级

一般系统二级

高级系统一级

高级系统二级

其他评估意见:

验收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备注

声学特性指标测试记录表

测量场所:

测量仪器:

测量人员:

记录表1:

服务区内各测量点A…N的宽带粉红噪声测量数据*

测量点A(或B…)总声压级dB,计权,

各窄带分量声压级(dB)

中心频率

25Hz

31.5Hz

40Hz

50Hz

63Hz

80Hz

100Hz

125Hz

160Hz

200Hz

250Hz

315Hz

400Hz

500Hz

630Hz

800Hz

1kHz

1k25Hz

1k6Hz

2kHz

2k5Hz

3k15Hz

4kHz

5kHz

6k3Hz

8kHz

10kHz

12k5Hz

16kHz

20kHz

250Hz~4KHz声压级不均匀程度

(dB)

*该项数据用于评价“最大声压级”、“传输频率特性”、“声场不均匀度”。

此处仅提供1个测量点的数据表,其余测量点按同样的格式填报。

记录表2:

服务区外各测量点a…n的漏出声压级测量数据计权

测量点

a

b

c

……………

n

声压级(dB)

记录表3:

语言清晰度测量数据

按照SJ2467《通信设备汉语清晰度测试方法》或按照GB/T14476-93《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提供记录。

附录

各次测量的频谱图

记录填报人(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