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4984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德江县事业单位(教育类)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前者在过程中进行评价,而后者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评价

B、形成性评价是分析性的,具有和总结性评价相同的概括化程度

C、形成性评价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是以评价对方优良程度的为目的

D、总结性评价的直接目的是做出教育效果的判断,从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或鉴定结果

【答案】D

【解析】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形式。

总结性评价注重总体分析,对教学效果做出最

终怕段;形成性评价贯

2、()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

【答案】B

【解析】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中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

期。

故选B。

3、人口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欲望的关系是()。

A、正比

B、反比

C、持平

D、没有关系

【答案】B

【解析】人口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生育欲望呈反比,即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欲望

越低,社会的人口出生率就低。

故选B。

4、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重点是()。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答案】C

【解析】《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故

选C。

5、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称之为()。

A、个别教学

B、发现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景教学

【答案】A

【解析】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

故选A。

6、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

【答案】C

【解析】从课程的任务来看,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故选C。

7、讲授法的缺点在于()。

A、不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D、不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

【答案】C

【解析】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较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语言素

养。

故选C。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故选D。

9、情感是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的重要特征。

艺术审美正是要以情感规范艺术对象,以情感感染、启示艺

术鉴赏者。

因此()。

A、世界上一切艺术都与情感相联系

B、艺术都以高尚的人类情感为对象

C、人类对世界艺术的掌握即是情感的掌握

D、人类生活的实践,是艺术情感的源泉

【答案】C

【解析】题干表明“情感是人类对艺术掌握的重要特征”因此可以推出C项。

B、D项题干并未提到。

A项,题

干说的是“艺术掌握”和“艺术审美”与情感的关系,不能推出一切艺术都与情感相联系。

故选C。

10、放学途中,11岁的强强在人行道上被同班同学小刚撞倒,导致骨折。

对该事故应担赔偿责任的主体是

()。

A、小刚

B、小刚的监护人

C、学校

D、班主任

【答案】B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

应的赔偿责任。

故选B。

11、古代的“八目”之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中庸》

【答案】C

【解析】古代的“八目”出自《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

故选C。

12、让每个人都有通过教育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最核心的是要()。

A、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的渠道

B、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C、继续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D、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答案】A

【解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总理说,我们要

保证投人,花好每一分钱,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

命运。

故选A。

13、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

A、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

【答案】C

【解析】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

式。

故选C。

1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四书五经

B、“六艺”

C、“七艺”

D、文法、修辞

【答案】B

【解析】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考生需注意准确审题,题干要求选择的是中国奴隶社会

时期的教育内容。

故选B。

15、“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答案】A

【解析】《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其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思想,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都出

自其中。

《论语》是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著。

因此,《孟子》是“四书”之一,记录的孟

子的言行。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中华民族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

主。

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2000千年历史文献。

故选A。

16、在其它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目的

D、教育的方法

【答案】B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故选B。

17、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

“一花一世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

”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A、学生的个性发展

B、学生的品行发展

C、学生的知识习得

D、学生的身心健康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

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题目中的小丽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吴老师表扬其有

自己的精彩,正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表现。

故选A。

18、具有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等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A、书面言语

B、独自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对话言语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等特点。

故选C。

19、具有情境性、简略性、反应性等特点的言语形式是()。

A、书面言语

B、独自言语

C、对话言语

D、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对话言语具有情境性、反应性、简略性等特点。

故选C。

20、根据托尔曼的学习理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有目的的

B、学习是形成认知地图

C、个体学习受到成长需要的支配

D、个体行为受到行为结果预期的支配

【答案】C

【解析】符号学习理论是托尔曼学习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他认为学习者所学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

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

其最著名的实验是“小白鼠认知地图”实验,其中并未体现出

C选项的内容。

故选C。

21、校风、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它视为课程,它应属于()。

A、综合课程

B、学科课程

C、隐性课程

D、活动课程

【答案】C

【解析】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

“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故选C。

22、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思想教育

B、教学

C、课外活动

D、社会实践

【答案】B

【解析】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故选B。

23、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特征的学习属于()。

A、代表学习

B、机械学习

C、命题学习

D、概念学习

【答案】D

【解析】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故选

D。

24、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把()的培养置于中心地

位。

A、道德情感

B、道德认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A

【解析】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它以一系列的人

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

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故选A。

25、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从()时期开始的。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

【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

成为独立的形态。

这时,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开始脱离。

故选B。

26、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的表

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答案】B

【解析】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

题干中植物

学家与木匠的经验不一样,对于香樟树自然有不同的体会,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故选B。

27、发现式教学法最大的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C、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D、太耗费时间

【答案】D

【解析】发现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使其

元认知、动机、行为都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参与。

但是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就是太耗费时间,会使教师有

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

故选D。

28、你觉得学校德育最重要的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课堂教学

C、活动课

D、品德课

【答案】B

【解析】学校德育的途径有: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其中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故选

B。

29、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的人数、课时量以及备课资料是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

学方式与教学进度。

根据富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答案】B

【解析】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

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

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

题。

故选B。

30、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