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9408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

《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急救小知识.docx

常用急救小知识

常用急救小知识㈠

一、小面积烧烫伤的处理

小面积轻度烧烫伤,局部皮肤会发红,可以立即降温,用自来水冲洗,或将烧烫伤部位浸泡在干净的冷水里约30分钟,也可用冷敷方法,如冰块。

如果被烫时穿着衣服,需先降温后再脱衣服,否则会将烧烫伤后已游离的表皮连同衣服一并撕下来,造成严重后果。

另外,如果烫伤处已有水疱,千万不要挑开或弄破,更不要涂抹红药水,紫药水,甚至酱油和其它物品等,这些都对后期治疗极为不利。

严重的烧烫伤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二、突发脑溢血的处理

对脑溢血病人,家属应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切勿大声叫喊、哭闹或随意搬动或颠簸病人。

病人周围的环境应保持安静避光,减少声音的刺激,同时,应专人看管,以免病人因躁动而坠床,应让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枕后不放枕头。

将病人领口解开,用纱布包住病人舌头拉出,清除口腔的粘液;分泌物和呕吐物,以保持气道通畅。

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使头部降温,以利止血和降低大脑耗氧;搬运病人动作要轻,途中仍需不断清除病人口腔内分泌物、痰液和其他异物,保持气道通畅。

三、触电的救治

触电发生时,对受伤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

抢救时应首先观察,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确保安全后施救。

无法关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竿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

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源。

未切断电源之前,抢救者切忌用自己的手直接去拉触电者,这样自己也会立即触电发生危险,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

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实施心肺复苏术。

对于轻症患者即神志清醒,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

抢救同时,迅速呼救,通知120,心跳、呼吸未恢复的人途中不能停止抢救。

四、家庭意外急救知识

在家庭意外中,不正确的抢救往往是南辕北辙、雪上加霜。

应防止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抢救方法:

急性腹痛忌用止痛药 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腹部受外伤内脏脱出后忌立即送回,脱出的内脏须经医生彻底消毒处理后再送回。

以防止感染而造成严重后果。

使用止血带结扎忌时间过长 止血带应每隔40-50分钟放松2-3分钟,并作好记录,防止结扎时间过长造成远端肢体缺血坏死。

昏迷病人忌仰卧 应使其侧卧,防止舌后倒及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心源性哮喘病人忌平卧 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瘀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

应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脑出血病人忌随意搬动 如有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随意搬动会使出血更加重,应平卧,头偏向一侧,抬高头部,即刻送医院。

小而深的伤口忌马虎包扎,因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到医院清创消毒后再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腹泻病人忌乱服止泻药 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

应在使用消炎药之后再用止泻药。

触电者忌徒手拉救 如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五、溺水的救治

溺水是由于大量的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抢救不及时,4-6分钟内即可死亡。

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就地进行现场急救,并同时拨达120。

其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注意时间要短。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2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让伤员仰卧于背部平硬处,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半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5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10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4、如果心跳呼吸都停止了,以上两项同时进行。

先吹两口气,在胸外按压30次为一个周期。

呼吸与胸外按压比例为2:

30。

连续做五个周期,在判断呼吸与心跳是否恢复,如恢复,可停止做。

如没有恢复,继续五个周期。

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

六、鞭炮炸伤后的处理

鞭炮是最具春节特色的东西,也是春节期间小孩最喜欢玩的。

近几年来,随着鞭炮燃放的开禁,炸伤事故层出不穷,每年春节前后,都是鞭炮炸伤的高发期,所以家长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

如果被鞭炮炸伤后,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市民可以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确保到达医院之后尽量减少创伤后遗症。

皮肤被炸伤时,首先应将创伤表面的污物小心清除,可用盐水冲洗创面。

皮肤表面形成水疱时,不要弄破,不要自行涂抹药水、药膏等,以免方法不对,增加清创难度,给伤者带来更大痛苦;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用力压住伤口止血;眼部被炸伤,不要强行扒开眼睑,不要自行清洗,以免使受伤部位的伤势加重,应用布或毛巾轻轻蒙住眼睛进行包扎,送往医院。

常用急救小常识

(二)

一、地震

避震三项原则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

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开间小的房间(卫生间)等处。

3、做好自我保护。

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时的10条须知

1、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藏身的场合,要注意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二、遭遇火灾怎么办?

1、一旦身受火灾威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浸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发现火请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以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服包裹住身体。

9、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10、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

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三、高速公路事故如何预防?

1、车辆在行驶途中发生故障,司机应首先尽量利用行驶的惯性,将车驶离车行道,开到路边。

在有紧急停车带的道路或高速公路上,应将车停在紧急停车带内。

此时不要考虑车辆的损失,比如发现车胎瘪了,此时宁肯毁了这个轮胎,也要靠边停车,而不是将车停在车行道上。

除非车辆确实无法移动。

2、车停好后,马上打开危险报警灯,也就是俗称的“双蹦灯”;夜间还应打开大灯和光线穿透力较好的雾灯。

3、司机观察后视镜,确认安全后,下车。

同样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后边来车方向设置专用警告标志。

普通道路上,白天,警告标志应设在50米以外,夜间80米以外。

高速公路上,警告标志应放置在故障车后100米以外。

专用的警告标志在夜间可以反光,白天也比较醒目,因此,驾驶员应随车携带专用警告标志,而不是发生故障时用轮胎、水桶临时代替。

4、在普通道路上,车停在路边,故障又可以短时间排除,司机可以在做好上述防范工作后,自行修车。

否则,应立即拨打122报警。

5、如果车停在车行道内,司机不得自行修车。

在高速公路上,即使故障车停在紧急停车带内,也禁止修车,或者用其他车辆拖带故障车。

6、在等候交警到来的时候,司机应离开车辆,站在路边安全的地方,不要在车行道内行走。

四、雪后路滑如何行车?

1、雪后驾车时,起步不要过猛,以适应冰雪路面,避免驱动轮滑转。

若驱动轮打滑,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铲除车轮下的冰雪,以提高附着性。

2、路面积雪,路况难辨,此时上路应根据路标等判明行车路线,沿着道路中心或积雪较浅处通过。

3、控制车速,特别是转弯或下坡时必须将车速控制在能随时停车的范围内,需要加速或减速时,油门应缓缓踏下或松开。

4、根据地形、车速、装载等情况,与前车拉开距离,必要时应装防滑链。

5、在冰雪道路上要避免超车,若情况特殊非超车不可,一定要选择宽敞、平坦、冰雪较少的路段,不得强行超车。

6、需转向时,一定要提前最大限度地降低车速,把稳方向盘,慢转慢回,尽量加大转弯半径,以减小转弯时的离心力,切不可快速急转猛回,以防侧滑横甩。

7、不要空挡滑行,尽量利用发动机的牵制作用减速,避免紧急制动。

8、由于积雪对阳光的反射性强,易使驾驶员双目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即雪盲症),因此,行车中应戴浅色眼镜,并注意休息。

9、在冰雪路面上停车时,应选择朝阳、避风、平坦干燥处停放,不得紧靠建筑物、电线杆或其他车辆,以防侧滑时碰撞。

五、老人急症救护“四不得”

1、心脏病“动不得”

患心脏病的老年人如果因劳累、情绪激动等突然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或胸部压榨样痛等症状时,应立即打电话向120急救中心求救。

在医生未到之前,家人可给患者舌下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片;患者心跳呼吸骤停时,家人可采取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急救措施。

但对患者切不要随便搬动或变换体位,以免加重心脏病变,甚至导致心跳骤停。

2、脑出血“颠不得”

脑出血的患者大多数都有心绞痛、高血压或脑血管病史,如果在突然发病搬运过程中颠簸太厉害,就可能加重脑出血。

所以发生脑出血的老年人应立即平卧、避免震动、就近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院治疗。

如果必须搬运应尽量保持车辆、担架平稳、保持头部不要晃动,同时应将患者的头歪向一侧,以便呕吐物流出,以免气道阻塞引起窒息。

3、中风“慢不得”

因脑血栓形成的脑梗塞等中风,大多在夜间睡眠血流减慢时发生,有些老年中风患者仅有言语不清或肢体轻瘫,且老年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