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91426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

《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线切割工艺规程文档格式.docx

2.2为了实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3为了合理利用原辅材料、设备、人员和生产时间。

2.4为了使公司管理规范化,使生产中的“人、机、料、法、环”得到统筹、合理安排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小内耗、提高效益。

3.适用范围:

3.1金属材料的产品外形、孔的切割。

3.2金属材料的组件的零部件外形、孔的切割。

3.3金属材料产品的展开料片外形、孔的切割。

4.产品综述

4.1产品材料主要分金属。

4.2由线切割切割外形、孔等而形成的最终产品。

经过线切割形成需要的展开料片,然后再经过折弯、组装等工序形成的组件。

5.依据

《生产任务单》、《检验规程》、受控/有效图纸、经技术部门确认的样品或等效的技术文件。

6.工序级别定义:

6.1A级:

组装类工序。

6.2B级:

零部件或分件生产工序。

7.所用主要设备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1

线切割机床

DK7750

HDSCSB-048

2

HDSCSB-049

3

HDSCSB-050

4

台式钻床

Z512B

HDSCSB-012

5

Z4120

HDSCSB-013

6

台式铣钻床

ZXJ7016

HDSCSB-014

7

剪板机

QB11-3X1200

HDSCSB-040

8

型材切割机

G2210X40

HDSCSB-024

9

金属带锯床

G5325/35/100

HDSCSB-031

10

小型电焊机

N/A

HDSCSB-025

11

逆变直流手工氩弧焊机

ARC/ZX7-250

HDSCSB-059

8.工艺流程

工艺分析一一领料一一下料连块一一编程一一打穿丝孔

――夹装与找正一一自动走丝一一下件一一清洁一一转序

9.检验定义

9.1自检:

由操作者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自行检验。

9.2专检:

由专职检验员检验即车间检验员、总检检验。

10.工作记录

10.1直接性记录

10.1.1《领料单》

10.1.2《生产工艺&

过程检验卡》(PM-QCP-006-01)

10.1.3

《产品检验记录卡》

(PM-QCP-006-03)

10.1.4

《产品终检检验卡》

(PM-QCP-006-04)

10.1.5

《入库单》

10.1.6

《出库单》

10.2间接性记录

10.2.1

《样品样件台账》(

PM-ECP-011)

10.2.2

《文件收发登记本》

(PM-ECP-010-01)

10.2.3

《产品报废申请单》

(PM-PCP-024-01)

10.2.4

《产品报废台账》(

PM-PCP-024-02)

11.具体工艺要求(见下表)

工序

工艺质量要求

设备/

工具

检验

1.在使用的机床,所切割的精度是否能达到图纸的公差要求。

自检

2.被切割零件的外形尺寸是否超出机床切割范围。

3.零件最小尺寸(窄缝)是否在切割间隙范围内。

4.材料领取后,应由质检人员予以确定。

5.被切割零件的材料厚度是否在机床可加工的上下高度的范围内。

6.切割零件材料的导电性是否合适。

自检n

7.机床加工出来的切割面的粗糙度是否能够达到图纸要求。

8.切割图纸要求:

要以拷图为主,可以拷图转格式的,尽量不要人工绘图。

目的:

防止绘图错误和减少绘图时间。

9.2D图纸与电脑图纸是否一致?

比例是否一样?

被切割的毛坯零件边料是否足够?

零件的切割有无特殊要求

1.加工要求满足工艺分析的结果后,按照《生产任务单》的生产数量,领取原材料。

2.对领取的材料,要仔细核对材料的材质、厚度等关键数据。

自检、专检

3.大片或重量偏大的材料,领取时要2人以上领取,避免发生划伤、脱手砸伤等安全事故。

1.计算最经济的下料尺寸,预留好夹装余量。

2.在剪板机使用范围内的板材,可用之裁剪。

3.厚度超过剪板机使用范围的材料,应使用形成切割机、金属带锯床切割。

切割机金属带锯床

1.为了提供生产效率,可在线切割设备允许切割的范围内,将材料叠层加工。

氩弧焊机

2.层数较少的,再2-3层的,可用夹具连成一体。

3.层数过多的,则应在周边或内部非加工区米用焊连、螺丝穿孔连块。

4.连块的目的,是避免材料层数过多而造成在切割过程屮或换面等情况卜,出现材料单片位移,最终使切割完

的工件偏差而不合格或报废。

1.根据工艺要求,图纸、从UG系统传递出来的线框轮廓文件、工艺要求,编写出合理、咼效的加工程序,并认真检查无误为止。

机床

2.加工程序通过软碟或U盘输入到机床控制器。

注意图纸尺寸是否分中,确定编程基准.

线切割机床

3.保证补偿正确.

4.机器空运行一次,以检查程序轨迹正确与否,及在加工过程中是否与夹具发生干涉•

5.编程坐标系应与工作坐标系一致

6.按图纸编写切割程序,编程时,还应正确选择起始点和切割路线:

1应尽量安排从工艺孔开始加工,避免从坯件侧面开始。

2进给路线应配合工艺孔,并尽量从远离装夹位置的方向开始进行安排,最后回到靠近装夹处结束加工。

3加工轮廓的起点一般距离端面(侧面)约5mn左右。

4在一块坯件上,需切割出两个或更多的零件时,应从不同工艺孔开始,不要连续地通过破口而一次性进行切割。

打穿丝孔

1.穿丝孔的直径,一般为直径一般©

3〜10mm.

2.凹模、孔类零件的穿丝孔位置设定:

为使切割轨迹短和便于编程,穿丝孔应设在边角处。

钻床

3.凸模类零件的穿丝孔,为避免将坯件外形切断引起变形,应在坯料内打穿丝孔。

4.利用钻床在设定的位置打穿丝孔。

1.准备利用加工的工件,在线切割加工前,应加工出准确的基准面,以便在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上装夹和找正。

应充分利用机床附件装夹工件。

对于某些结构形状复杂、容易变形工件的装夹,必要时可设计和制造专用的夹具。

工件的夹装,一般常用三种方式:

1)悬臂式。

悬臂支撑方式通用性强,装夹方便。

但工件平面难与工作台面找平,工件受力时位置易变化。

因此只在工件加工要求低或悬臂部分小的情况下使用。

2)两端支撑式。

两端支撑方式是将工件两端固疋在夹具上。

这种方式装夹方便,支撑稳疋,疋位精度咼。

但不适于小工件的装夹。

3)桥式支撑式。

桥式支撑方式是在两端支撑的夹具上,再架上两块支撑垫铁。

此方式通用性强,装夹方便,大、

夹装与找正

中、小型工件都适用。

2.工件在机床上装夹好后,可利用机床的接触感知、自动找正圆心等功能或利用千分表找正,确定工件的准确位置,以便设定坐标系的原点,确定编程的起始点。

工件夹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工件的设计基准或加工基准面,尽可能使设计或加工的基准面与X、Y轴平行。

2)工件的基准面应清洁、无毛刺。

经热处理的工件,

在穿丝孔内及扩孔的台阶处,要清理热处理残物及氧化皮。

3)工件装夹的位置应有利于工件找正,并应与机床行程相适应。

4)工件的装夹应确保加工中电极丝不会过分靠近或误切割机床工作台。

件的夹紧力大小要适中、均匀,不得使工件变形或翘起。

5)当工件行将切割完毕时,其与母体材料的连接强度势必下降,此时要注意固定好工件,防止因工作液的冲击使得工件发生偏斜,从而改变切割间隙,轻者影响工件表面质量,重者使工件报废。

3.工件的校正。

4•找正时,应注意多操作几遍,力求位置准确,将误差控制到最小。

常用的找正方法有如下三种。

1).夹具定位:

利用通用或专用夹具纵、横方向的基准面,经过一次校正后,保证基面与相应坐标方向一致。

于是具有相同加工基准面的工件可以直接靠定,就保证了工件的正确加工位置。

2).用百分表找正:

拉表法是利用磁力表架,将百分表固疋在丝架或其匕固疋位置上,百分表头与工件基面接

触,往复移动工作台,按百分表指示数值调整工件,直至百分表指针的偏摆范围达到所要求的数值。

校正应在三个方向上进行。

3).划线或其他:

工件待切割图形与定位基准相互位置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划线法。

利用固定在丝架上的划针对正工件上划出的基准线,往复移动工作台,目测划针、基准间的偏离情况,将工件调整到正确位置。

该法也可以在粗糙度较差的基面校正时使用。

百分表高度尺

1.确定加工工件所要求的加工工艺指标:

1).切割速度:

单位时间内电极丝中心线在工件上切过的面积总和;

快走丝线为40〜80mm2/min;

慢走丝可达350mm2/min.

2).切割精度:

快走丝线切割精度可达一般为土0.015〜

0.02mm;

慢走丝线切割精度可达土0.001mm左右;

2)表面粗糙度:

快走丝线切割加工的Ra值一般为

0.8〜3.2m;

慢走丝线切割的Ra值可达0.4m。

2.切割过程中,要注意调节工作液的流量大小,使工作液始终包住电极丝,切割稳定。

3.切割过程中,要随时调整电参数,在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前提下,提高加工效率。

4.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短路时,控制系统会自动发出回退指令,开始作原切割路线回退运动,直到脱离短路状态,重新进入正常切割加工。

5.加工过程中,若发生断丝,此时控制系统立即停止运丝和工作液,控制系统发出两种执行方法的指令:

一是回到切割起始点,重新穿丝,这时可选择反向切割;

二是在断丝位置穿丝,继续切割。

6.跳步切割过程中,穿丝时一定要注意电极丝是否在导轮的中间,否则会发生断路,弓1起不必要的麻烦。

下件

1.从工作台上取出切割下来的工件,清洁其表面。

2.分类放置,并统计数量。

转序

1.需要打孔、攻丝、折弯、拉深、表面处理、组装等深度加工的工件,应安排转序。

1.不需要深加工的工件,即为最终产品的,应包装入库,

AArZ-kzCHi

等待发货。

2.用本公司专用货箱包装。

包装箱内的成品,要清点好数量,并在箱子的上下放置底板和盖板。

3.上盖板与箱子上盖间,放置随货文件,即合格证、放行标签、总装箱单等,箱外适当位置贴附装箱单。

同一客户的多箱货物,可选定一个放置随货文件放置箱。

随货文件箱外,标志“文件在此箱内”字样。

4.用塑料胶带封贴箱盖后,再用打包带将货箱适当打包,防止货箱在运输过程中开裂。

5.货箱堆码要适量,重量较重的尽量避免堆码,应单放为好。

6.包装好后,暂存于库房的成品暂存区域,并通知市场部,待发货。

注:

N/A是英语不适用”(Notapplicable)等类似单词的缩写。

12.工艺重要关联与补充

12.1丝速选择范围表

丝速(m/s)

12

适合加工厚度mm—

适用于上丝或多次切割

<

40

150

>

12.2国产快走丝切割加工常见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质量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方法

工件变形或开裂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导致工件变形或开裂

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案及切割线路,如有需要应实施两刀切割消除应力(先开气后加工)

加工后工件形状与图纸不符

加工过程工件被移动,或

线割编程出错

加工前应确保工件装夹牢固,并检查切割程序无误后,才能开机切割加工

切割线纹粗糙

电极丝抖动严重,或放电

间隙不稳定

加工前检查清楚导丝轮轴承是否运转良好,电极

丝有否拉紧,加工过程不能随意切换加工参数

加工后工件表面生锈严重,影响外观和产品光洁度

在水箱中加工时间过长

在工件表面涂上一层防锈墨水或防锈油

加工较薄工件易变形

加工中或加工后产生应力使工件变形

选择合理的加工路线,或先放气加工,使变形减至取低

1•编制的图形与工件装夹方不一致,2.加工过程中工件移动

1.加工前先检查程序是否与工件基准、形状一致。

2•装夹确保牢固

12.3冷却液浓度选择

冷却液对加工参数影响很大,具体见下表选择:

浓度

粗糙度Ra

精度mm

3%

1.25~1.75

0.01

5%

1.75~1.6

0.008

10%

1.75~2.25

0.015

15%

2.25~3.20

0.02

20%

2.5~4.5

0.025

12.4加工参数选择

脉冲宽度增加,功放管增多都会使切割速度提高,但加工表面粗

糙度和精度会下降,其参数选择可参照下表:

工件厚

脉冲宽度

功放管数

加工电流

~10

〜2

〜0.6

10~25

4~15

1〜3

0.6〜1.2

25~70

10~20

3〜6

1.2〜3

12.5线切割机床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12.5.1断丝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断丝故障是线切割机床常见故障之一,造成这种故障的因素较多,现分析如下。

1刚开始切割工件即断丝产生原因:

a.进给不稳,开始切入速度太快或电流过大。

b.切割时,工作液没有没有正常喷出。

c.钼丝在贮丝筒上绕丝松紧不一致,造成局部抖丝厉害。

d.导轮及轴承已磨损或导轮轴向及径向跳动大,造成抖丝厉害。

e.线架部挡丝棒没调整好,挡丝位置不合适造成叠丝。

f.工件表面有毛刺,氧化皮或锐边。

排除措施:

a.刚开始切入,速度应稍慢些,而视工件的材料厚薄,渐调整速度至合适位置。

b.排除工作液没有正常喷出的故障。

c.尽量绷紧钼丝,使之消除抖动现象(必要时可调整导轮位置,使钼丝完全落入导轮中间槽内)。

d.如果绷紧钼丝、调整导轮位置效果不明显,则应更换导轮或轴承

(导轮和轴承一般3~6个月更换一次)。

e.检查钼丝在挡丝棒位置是否接触或靠向里侧。

f.去除工件表面的毛刺,氧化皮和锐边等。

2在切割过程中突然断丝产生原因:

a.贮丝筒换向时断丝的主要原因是,贮丝筒换向时没有切断高频电源,致使钼丝烧断。

b.工件材料热处理不均匀,造成工件变形,夹断钼丝。

c.脉冲电源电参数选择不当。

d.工作液使用不当,太稀或太脏,以及工作液流量太小。

e.导电块或挡丝棒与钼丝接触不好,或已被钼丝割成凹痕,造成卡丝。

f.钼丝质量不好或已霉变发脆。

a.排除贮丝筒换向不切断高频脉冲电源的故障。

b.工件材料要求材质均匀,并经适当热处理,使切割时不易变形,且切割效率高,不易断丝。

c.合理选择脉冲电源电参数。

d.经常保持工作液的清洁,合理配制工作液。

e.调整导电块或挡丝棒位置,必要时可更换导电块或挡丝棒。

f.更换钼丝,切割较厚工件要使用较粗的钼丝加工。

12.5.2、其它一些断丝故障:

1导轮不转或不灵活,钼丝与导轮造成滑动磨擦而把钼丝拉断。

应重新高速导轮,电极丝受伤后,也会引起加工过程中的断丝,紧丝时,

一定要用紧丝轮紧丝,不可用不恰当的工具。

2在工件接近切完时断丝,这种现象往往是工件材料变形,将电极丝夹断,并在断丝前会出现短路。

主要解决方法是选择正确的切割路线和材料,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变形。

3工件切割完时跌落撞断电极丝,一般可在快切割时用磁铁吸住工

件,防止跌落撞断电极丝。

4空运转时断丝,主要可检查钼丝是否在导轮槽内,钼丝排列有无叠丝现象,可检查贮丝筒转动是否灵活,还可检查导电块挡丝棒是否已割出沟痕。

12.5.3、加工工件精度较差

1线架导轮径向跳动或轴向窜动较大,应测量导轮跳动及窜动及窜动误差(允差轴向0.005mm径向0.002mn),如不符合要求,需调整或更换导轮及轴承。

2对滑动丝杆螺母副,应调整并消除丝杆与螺母之间的间隙。

3齿轮啮合存在间隙,须调整步进电机位置和调整弹簧消隙齿轮错齿

量,来消除齿轮啮合间隙。

4步进电机静态力距太小,造成失步。

须检查步进电机及24V驱动电

压是否正常。

5加工工件因材料热处理不当造成的变形误差。

12.5.4、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大①导轮窜动大或钼丝上下导轮不对中,需要重新调整导轮,消除窜动并使钼丝处于上下导轮槽中间位置。

2喷水嘴中有切削物嵌入,应及时清理。

3工作台及贮丝筒的丝杆轴向间隙未消除,应重新调整。

4贮丝筒跳动超差,造成局部抖丝,应检查跳动量(允差0.2mn)。

5电规准选择不当,应重新选择。

6高频与高频电源的实际切割能力不相适应。

重新选择高频电源开关数量。

7工作液选择不当或太脏,更换工作液。

8钼丝张紧不匀或太松,重新调整钼丝松紧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