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86070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实验第一册带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实验整合三:

平面镜成像特点

3.平面镜成像实验。

实验器材:

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铅笔、火柴。

⑴.实验时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应该点燃(点燃/不点燃),后面的蜡烛B应该不点燃(点燃/不点燃),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用的玻璃板最好是较黑暗的(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⑵.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张白纸,然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接下来的操作是在白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⑶.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⑷.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问题。

这是运用了等效替代实验方法。

⑸.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

便于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⑹.刻度尺的作用是:

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⑺.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能/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当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木板,则通过玻璃板能(能/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⑻.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远离(远离/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不变(变大/变小/不变)。

⑼.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⑽.通过玻璃板看到两个像原因是:

玻璃板较厚,前后两个面相当于两个平面镜,成了两个像

⑾.实验过程:

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⑿.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

⒀.平面镜成像原理是:

光的反射。

☞实验整合四:

光的反射定律

4.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欣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是由可以绕NM转动的两块纸板组成。

让一束光贴着左侧的纸板E沿AM方向与水平面成40度射到M点,在右侧纸板F上能看到反射光MB。

⑴.实验中的器材有:

纸板、平面镜、激光手电、量角器。

⑵.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与桌面上的平面镜垂直。

⑶.如图所示,其中有F是可折转屏,这个屏在实验中两个作用:

1.显示光路

2.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⑷.请在甲图中标出反射角。

⑸.想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

使入射光线沿着AM的方向射向平面镜,再向后转光屏F,观察光屏F上是否有反射光线,改变入射角,重复三次实验。

⑹.如图乙所示,将纸板F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反射光线存在(存在、不存在),在纸板F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⑺.如图甲所示,让光线沿着BM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MA方向射出,这表明: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⑻.探究过程中,你认为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的是什么?

观察与记录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的位置。

☞实验整合五:

凸透镜成像规律

5.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安装前需要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请你说出简单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白纸,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停止移动。

这时,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2)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先调整:

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小明把蜡烛放在光具座某位置,然后移动光屏,但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蜡烛的像。

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4点)

①蜡烛可能在一倍焦距以内。

②蜡烛可能在焦点上。

③蜡烛可能在一倍焦距以外,但是,靠近焦点,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无法达到该位置。

④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4)如果成像位置偏上,应该怎样调节才能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①.将光屏向上调节。

②.将蜡烛向上调节。

③.将凸透镜向下调节。

(5)如图此时,光屏上的像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6)如图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大于l0cm,小于15cm。

(7)如图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能(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像的特点:

倒立、放大、实像。

(8)如图若将蜡烛移动到30cm处,光屏移动到8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9)如图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一定可以、一定不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10)图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蜡烛向左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或者将光屏向右移动能找到清晰的像。

(11)如图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有可能、不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12)如图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靠近、远离)凸透镜;

(13)如图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靠近、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小于后大于物体移动距离。

(14)图中若蚊子落在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能(能、不能)出现完整的蜡烛的像,只是亮度变暗(亮、暗)。

并且,在光屏上不能看到(能看到、不能看到)蚊子的像。

(15)如上图所示:

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处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光会聚成实像后继续传播,进入人眼,所以,能看到。

☞实验整合六:

测固体和液体密度

6.(2015•铁岭)岑岑想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枚荔枝的密度(g=10N/kg).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该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测荔枝质量时,当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荔枝的质量为16.2g.

(2)测荔枝体积时,由于身边没有水,岑岑直接把喝剩的“盐巴”汽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为30cm3,将荔枝放入量筒内的汽水中时,发现荔枝漂浮,此时量筒中液面所对的刻度为46cm3,则荔枝所受浮力为0.162N.岑岑又用细铁丝将荔枝压入汽水中(如图丙),此时液面所对刻度为48cm3,则所测荔枝的密度为0.9g/cm3.

(3)当荔枝浸没在汽水中时,发现荔枝上沾有许多气泡,则测得的密度值偏小.

(4)如果忽略数据的误差,利用刚才测出的几个数据也能计算出“盐巴”汽水的密度,请你帮助岑岑计算出汽水的密度为1.01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7.(2017•遵义)为了测石块的密度,小英先用已调平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78g.在测体积时,由于石块无法放进量筒,他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4g,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的水,并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减水,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152g,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2.6×

103kg/m3.(水的密度为1.0×

103kg/m3)

8.【2013•孝感】吴畅同学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示数如图1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为52g.

(3)如图2所示:

a:

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物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b:

取出小物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

c:

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0g;

d:

计算出小物块的体积;

e:

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物块的密度为1.73g/cm3.

步骤a中“适量的水”的含义是:

能浸没物体且液面不超过烧杯的最大刻度

(4)将质量为45g的冰块放入上述盛水的烧杯中漂浮且水未溢出,则冰块所受水的浮力为0.45N;

当冰块在水中完全熔化后,水面的高度将不变(选填“升高”“不变”“降低”)(g取10N/kg)

9.【2014•山西】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C(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B.向右盘中加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16.4g.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0.82×

l03kg/m3.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原因物体拿出后沾水,测量的体积偏大,由ρ=m/v可知,密度偏小.

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

密度小,可以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等.

10.(2015•北京)小京利用铝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是小京正确测量过程的示意图.图中v0、v1、v2、v3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图中测量出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小蜡块的密度,写出小蜡块密度的表达式:

ρ蜡=

11.(2017•扬州)如图甲,是仪征捺山地质公园的“玄武石”,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该类石头的密度为2.8~3.3g/cm3.小明想准确测出这块石头的密度.

(1)如图乙,该石头的质量为52.4g;

他将该石头放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计算得到该石头的密度为2.62g/cm3.

(2)该石头密度的测量值偏小,原因是:

玄武石其内部是多孔蜂窝状结构,放入量筒后吸水,导致测量的体积偏大,由ρ=m/v可知,密度偏小.

12.【2013•德州】彤彤过生日时,妈妈送给她一个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密度,于是她找来量筒、小玻璃杯和水,用如图所示的步骤测量出小水晶球的密度.由图可知:

水晶球的体积是10cm3,水晶球的质量是30g,水晶球的密度是3g/cm3.

13.【2013•南京】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30cm3;

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如图丙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63.6g.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1.02×

103kg/m3,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小.

14.【2018-大庆模拟】小永同学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⑵.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BCA(填字母代号)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酱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酱油的体积V;

⑶.由图可得酱油的体积为40cm3,酱油的密度是1.125g/cm3=1.125×

103kg/m3。

⑷.实验结束后,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下列问题,请你回答:

.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如果砝码沾油污,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如果所用砝码生锈,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如果调节天平没将游码放到左端“0”点,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⑤.在测量过程中把物体和砝码放反了,读数会偏大.

(以上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5.(2015•遂宁)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左”、“右”)调.天平调平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g,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其总质量是74.2g,则他算出该盐水的密度是1.07g/cm3.分析该测量过程,你认为小江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小(选填“大”、“小”).

16.(2015•来宾)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螺母向左(选填“左”成“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若小烧杯的质量为20g,则小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66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简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量简中盐水的体积为60cm3,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1.1×

103kg/m3

(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值偏大(选填“大”或“小”)原因是烧杯内壁粘有液体,测量的体积偏小,由ρ=m/v可知,密度偏大.

17.(2015•山西)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适量的葡萄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葡萄酒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为81.6g.

(4)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葡萄酒的体积是40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葡萄酒的密度是1g/cm3.

(5)分析上述方法,测出葡萄酒的密度会偏大(选填“大”或“小”).

18.【2018-大庆模拟】小敏用天平、小瓶子和足量的水,测量酱油密度。

⑴.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A向左调(选填“左”或“右”);

⑵.指出图乙中存在的两个错误操作:

用手取砝码错误。

砝码与物体放反了错误。

⑶.改正错误后请帮助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测出空瓶子的质量,记为m0;

b.测出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记为m1;

c.将水倒掉瓶子擦干,然后用小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2;

d.酱油密度的表达式ρ酱油=

19.(2015•衡阳)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45g,酱油的密度为1.125×

103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实验整合七:

滑动摩擦力

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3: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大小相等。

这是间接(填“直接”或“间接”)测出摩擦力的,这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3).实验操作的关键是:

要匀速直线拉动木块。

4).甲、乙探究的问题是: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5).比较甲、乙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得出结论: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6).甲、丙探究的问题是: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7).比较甲、丙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得出结论:

当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8).甲、戊探究的问题是: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

9).比较甲、戊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10).分析甲和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说明: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11).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12).人们通过大量实验进一步证明: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如图丁所示,在图丙中物块A上叠放一块与之相同的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4,则F4:

F3=2:

1,此运动过程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fB=0N.

13).老师提出:

把实验器材砝码和毛巾去掉,然后加一个大小、形状和A完全一样的铜块,能否探究以上三个猜想。

写出方案。

①.设计猜想一的方案

首先把铜块放在木块上面,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然后把木块放在铜块上面,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匀速直线拉动铜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

②.设计猜想二的方案

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然后把铜块放在木块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③.设计猜想三的方案

首先将木块平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然后把木块立放在木板上,再用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4).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与压力大小N之间的关系图象。

15).根据图像(或表格)可以得出f与N的关系是:

f=0.4N(写出表达式)。

实验拓展一:

聪明的小红同学把甲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成乙。

两种方案对比。

甲方案:

在水平实验桌面上将木板用线拉住,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木板上面滑动。

乙方案:

将木板放在水平实验桌面上,用线通过弹簧测力计水平地拉住木块,沿木板方向水平拉木板,使木板在木块下面滑动。

16).从实验操作方面考虑,应选择乙方案。

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选择的理由:

甲方案要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实际很难控制;

乙方案中,拉动木板时可以是变速的,实验操作容易。

17).从实验误差方面考虑,应选择乙方案。

甲方案由于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不易读准示数;

乙方案中,由于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容易读准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