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教案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并用实例突出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为例1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1教学求倒数的方法。
教材首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
接着总结找倒数的方法。
具体分三种情况加以讨论:
求分数的倒数;
求整数的倒数;
1和0的倒数的问题。
练习六第5题通过学生对话讨论形式判断“的倒数是0.75”的合理性问题,进一步揭示互为倒数的本质:
只要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倒数,与这两个数是整数、分数、小数无关。
(二)分数除法
分数除以整数
教材以折纸活动为载体,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
先解决分数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
再引出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
第一个问题是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情况,有两种思考方法:
一是利用整数除法的意义,将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理解并计算;
二是利用分数的意义,将问题转化为求的来理解计算。
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问题,凸显方法一的局限性与方法二的一般适用性。
教材这样编排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体悟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是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从中领悟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的一份,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问题:
“根据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旨在启发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出一般的计算方法。
例2:
一个数除以分数
本例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两种情况。
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显然“路程÷
时间=速度”这一数量关系成为列式的依据。
由于学生对这一数量关系比较熟悉,所以列出分数除法算式不会感到困难,这有利于把教学重点集中于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
理解的算理是本例的重点。
教材采用画线段图的直观方式呈现推算的思路:
由于1小时里有3个小时,所以可以先求出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即先求出小时走的2km的一半(即)。
有了直观图的支持,降低了学生对中每一部分含义的理解难度,顺利完成从“除以一个分数”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的转化。
有了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的铺垫,教材在教学时,没有呈现线段图,而是通过提问“为什么写成”,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行阐述算理。
最后教材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法的一般算法,并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这一算法。
例3: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问题已在“分数乘法”单元解决了,学生在此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既是分数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也为后面学习利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了不同的分析思路。
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对于不带括号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既可以从左至右按步骤计算,也可以直接转化为分数连乘后同时约分计算。
例4: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本例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逆向问题。
这类问题如果用算术方法解,较难理解,学生往往难以判断哪个量是单位“1”,数量关系也较复杂。
因此,教材依据“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利用已有知识画线段图,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
这样思考问题的思路与相应的分数乘法问题完全一致,只是参与列式的是未知数而已,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回顾与反思”部分中检验结果的合理性是相应乘法数量关系的二次应用。
同时,对有效信息选取的反思,以及对列方程方法、价值的体会,也是学生反思的重点。
例5: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本例是“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逆向问题,是以例4为基础,把条件稍做改变,形成稍复杂的问题。
显然,用算术方法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抽象程度更高,思维难度更大。
教材借助小女孩的设问,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并给出了完整的图示,为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提供直观辅助。
让学生经历从“多(或少)几分之几”到“是几分之几”的转化,找到等量关系,列出形如的方程;
同样,教材利用小男孩的分析,借助线段图,引导学生找到“一个数加(或减)增加部分等于增加(或减少)后的数”这个更容易理解的数量关系,列出形如的方程。
因此,教材选择符合学生顺向思维的思路,给出多样化的解题方法。
例6:
“和倍、差倍”问题
本例中包括两个未知量,题中给出了这两个未知量之间的两种关系,要求学生根据这样的关系列方程解答。
由于这两种关系中,一种是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两个量之间的和或差的关系,因此,这样的问题过去被称为“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教材以篮球比赛上、下半场得分为素材,引出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在这里两个未知量是指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两种关系是指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42以及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得分的一半,或者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得分的2倍。
教材给出了两种解法,区别在于先设哪个量为未知数,然后利用两个量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另一个量。
例7:
可用抽象的“1”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材利用修路这一“工程问题”来引入,使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过程。
例如,学生会认为题中缺少解题的信息,此时,教师追问:
缺少什么信息呢?
学生会回答:
不知道公路长多少千米。
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假设公路总长为某个具体的长度,把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加以解决。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发现虽然假设的公路具体长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使学生产生探究原因的欲望。
通过分析,发现不管公路总长是多少,两队每天修的长度分别占总长度的和是不变的,这也是能得到相同结果的内在原因。
此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可用“1”来表示公路总长。
采用“工程问题”引出可用抽象的“1”来解决的问题,但并非是对工程问题进行系统教学,而是要建立一种数量关系的模型。
要让学生经历利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假设、验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让学生体会模型思想。
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
不必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等数量关系,可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学生只要会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并非说明用“1”表示总长的方法是最优的方法,在此例之后仍然允许学生用假设具体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会解决一些和分数除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
探索与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一些实例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
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使学生经历倒数意义的概括过程,提高衙门观察、比较、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1.谈话理解“互为”。
师: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个人在社会上除了亲人之外,也要有朋友,你们有自己的朋友吗?
让一名学生(甲)说出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乙)
能用一句话表达两人之间的朋友关系吗?
还可以怎么说?
能说甲是朋友,乙是朋友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互为两个字的理解比较难,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在这里,我用你是我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这一关系多次转化,在自然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种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知道什么是“互为朋友”,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互为”的含义,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2.游戏,按规律填空。
吞———吴
呆———(
)
3/8—(
)
10/7———(
/
)
(1)学生观察填空,指名回答,并说出是怎么样想的。
(2)师:
你们能按照上面的规律再说出几组数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
3.学生观察板书的几组分数,看看每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同桌讨论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每组中两个分数的特点,教师注意引导。
(主要是分子、分母的数字特点和两个分数的乘积方面。
4.师:
能根据每组中两个分数的特点,给这几组分数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
教师揭示课题:
倒数的认识。
5.师: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提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板书。
如:
(1)什么是倒数?
(2)怎么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3)认识倒数有什么作用?
……
(设计意图)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探究的起点和动力,在谈话、游戏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倒数的意义。
(1)观察3/8与8/3,说说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还可以怎么样说?
(2)谁能说说10/7与7/10中谁和谁互为倒数?
也可以怎么样说?
(3)小组讨论,什么是倒数?
学生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
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点拨引导。
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是:
A:
分子、分母相互调换位置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B: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师生共同归纳倒数的意义:
(教师板书)
2.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1)学习例1:
写出7/8、5/2的倒数。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提醒书写格式。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7/8的倒数是8/7,5/2的倒数是2/5。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相等吗?
怎么样表示它的结果?
也可用—(破折号)表示。
C:
学生交流求一个分数倒数的方法。
同学们已经会求一个分数的倒数了。
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数?
(整数、小数、带分数),那么怎么样求整数、小数、带分数的倒数呢?
选择一种,在小组内探究。
学生选择一种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分别板书一例。
引导学生概括求倒数的方法。
(3)教师引导质疑:
0有没有倒数?
学生讨论释疑。
1×
(
)=1,所以1的倒数是1。
而0×
)=1呢?
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互相交换位置就行了。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中探究知,理解并掌握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联系、拓展深化。
1.下面哪两个数是互为倒数。
4/3,
7/6,
8
,
6/7,
3/4,
1/8
2.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4/11,
16/9
35
15/8,
1/5
学生在课练本上写出这些数的倒数,指名回答,并说出是怎么样求的,集体评价。
3.争当小法官,明察秋毫。
(1)1的倒数是1。
(2)所有的数都有倒数。
(3)3/4是倒数。
(4)A的倒数是1/A。
(5)因为0.5×
2=1,所以0.5与2互为倒数。
(6)7/5的倒数是7/2。
(7)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8)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9)因为8-7=1,3÷
3=1,所以8和7,3和3是互为倒数。
4.填空。
3/4×
)=1
7×
)=1
2/5×
)=(
)×
4=5/4×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一个数除以几,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
2.根据算式30×
25=75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750÷
30=25
25=30
3.回忆一下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4.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这一章我们要学习分数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
二、理解意义,发现算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例1,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乘法算式。
(2)怎样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
板书:
300÷
3=100(g)
300÷
100=3(盒)
(3)如果将100g改写成分数1/10kg,那么这3个问题相对应的算式会是怎样的呢?
看书上28页,将课本上三道整数问题,改成分数问题,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3道算式,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小结:
分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5)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填在课本上,并说一说是怎样填的。
2.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2:
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自己试着折一折,算一算。
(2)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同桌合作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
(3)汇报交流各自的折纸方法、计算过程及其算理。
预设学生两种折纸方法与相应的算法:
①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就是。
②÷
2=×
=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也就是×
。
(4)如果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你会用哪一种方法去计算呢?
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也就是×
÷
3=×
=
(5)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算法适用范围更广,为什么?
(当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一种方法才方便,当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简单,并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计算,可普遍使用。
(6)根据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用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7)齐读法则,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2.完成课本第32页1、2两题。
第1题说明根据什么得出的除法算式。
第2题说明左右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3.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四、师生共同小结
1.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知识?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略)
第三课时:
1.在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计算法则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利用计算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1.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抽象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利用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检查
投影出示:
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
问:
根据是什么?
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是什么?
投影出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
整数除以分数的法则是什么?
投影出整数除以分数的法则。
这两个法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分数除法的法则。
板书:
一个数除以分数。
(二)新授教学
板书例题)
提问:
①谁会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
根据什么?
生:
根据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③谁会计算这道题?
试做在本上。
指名说过程。
老师板书:
根据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可得出:
这个想法有道理吗?
画出线段图理解一下。
投影出示线段图:
这说明同学们的思路是很正确的。
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法则相同。
你能总结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吗?
投影显示: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投影出三条法则(分数除以分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
这三条法则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是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
既然这三条法则都有这样共同的特征。
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条法则概括成一个统一的分数除法的法则呢?
分数除法法则
为了便于总结和记忆,我们把被除数叫做甲数,除数叫做乙数。
分数除法的法则该怎样总结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
(指名2~3人说)
甲数除以乙数( )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为什么要空格?
为什么要加0除外这3个字?
0除外
同学们把法则完整的说一遍。
甲数、乙数可以是什么数?
法则不但适用于分数,也适用于整数除法。
2.做一做:
(投影)
投影订正,错的同学要说明错因。
(三)巩固练习
1.做书上第36页第5题,学生们做在本上,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订正,找错因。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分数除法的法则掌握、运用得很好。
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分数除法的一些特点。
2.投影:
不用计算,你能知道下面哪几道题的商大于被除数?
哪几道题的商小于被除数吗?
(1)谁来读一读题目要求?
(2)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3)指名说,老师板书。
(4)问:
你是怎么想的?
谁还能说出几道商大于被除数的算式?
根据学生说的,老师可板书几道题:
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看一看商大于被除数的题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板书:
除数比1小。
被除数呢?
不等于0。
谁能说出几道商小于被除数的题?
商小于被除数的题又有什么特点呢?
被除数不等于0,除数比1大。
利用分数除法的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对一些题进行估算检查,看一看是否符合道理。
老师投影出示:
下面的结果对吗?
(四)课堂总结
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分数除法的法则是什么?
你还学会了什么?
商比被除数大的题有什么特点?
商比被除数小的题有什么特点?
你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第36页练习九第6,7,9,10题。
第四课时:
教材第33页例3,练习七第6-9题。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1.计算下面各题。
23+16=
38-14=
47×
25=
59÷
56=
完成后,抽几个学生汇报结果,并分别说一说一步计算的分数加、减、乘、除法该怎样计算?
2.教师告之学生:
今天我们就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分数混合运算)
[评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一步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通过对一步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的复习,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极回忆,并打牢本节课的学习基础,使之能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
二、进行新课
1.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教师:
前面学习过哪些混合运算呢?
学生:
学习过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计算这些混合运算时要注意哪几个问题呢?
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发学生的积极回忆,在多个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总结。
我们在学习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时,都很关注运算顺序、计算方法和书写形式这样三个问题。
让学生明白这一节课的学习基础和研究重点。
从刚才的练习中,我知道同学们对一步计算的分数加减乘除已经掌握得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