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73699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11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30、唐太宗与唐明皇

十一

4.23T.27

31、成吉思汗;

32、康熙与乾隆

十二

4.30—5.4

33、渡汉江;

34、月夜忆舍弟

十三

5.7—5.11

35杂诗复习

十四

5.14—5.18

1、上学路上保安全

安全教育

十五

5.21—5.25

2、安全标志要记牢;

3、卫生安全我做主

十六

5.28—6.1

4、防止校园中的人为伤害;

5、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

十七

6.4—6.8

6、安安全全去游玩;

7、我们的救助电话

十八

6.11—6.15

8、小心火灾;

9、大自然发脾气时怎么办

十九

6.18—6.22

复习

二十

6.25—6.29

期末检测

2013、3

三年级传统文化第五单元“娱乐体育”教案

教学内容:

武术、蹴鞠、围棋与象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最常见且流行的四种体育娱乐方式一一武术、蹴鞠、围棋和象棋。

2、培养学生类比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给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最常见的四种体育娱乐方式即武术、蹴鞠、象棋和围棋。

难点如何通过内容的学习,将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孝德传达出来,知道古人寓教于乐。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古人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活动,让学生了解古人在空闲时间如何坚强体魄,如何娱乐自己。

同时,在这些体育娱乐活动中,通过介绍武德等重要细节,将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孝道传达出来。

教学安排:

6课时

第16课武术(第一课时)新授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武术的整体特点和重要的四个门派;

明确中国武术“重德不重艺”的特征,知道武术首先是一种供自己强身健体的运动,其次是抵御敌人,不能作为炫耀或者恃强凌弱的手段。

通过对少林寺和少林功夫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无数最重要的目是强身健体。

引导学生熟悉我国几个重要的门派,并介绍太极拳的特点,通过对比少林功夫和太极拳,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通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所阐述的意义,了解整体特点,难点是掌握中国武术一一少林功夫的特点和起源。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导入:

你们喜欢看武打片吗?

看过哪些大片?

知道哪些中国功夫?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当进行补充:

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的故事和电影,己做好后面知识的铺垫。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中国武术。

(教师板书一一16、武术)

(二)、探究新知:

1、阅读课文第一段:

使学生知道武术的内容和作用。

学生自由朗读;

小组讨论: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相互说一说;

2、阅读课文第二段:

使学生知道武术有哪些门派。

指名说说读出了哪些意思?

重点知识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3、阅读课文第三段:

使学生了解中过武术是立足于防守的功夫,不以攻击为主要目标。

它既注重武功,也注重武德。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结合课外知识进行。

尝试了解分析“少林功夫”,结合平时的所见所闻进行理解。

(三)、巩固所学:

1、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识?

2、知识拓展:

对于中国武术,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和同学交流一下。

(四)、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16、武术

(一)

少林、武当、峨眉、南拳

教后反思:

第16课武术(第二课时)新授课

通过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知道中国武术出了门派繁多、武术招数花样各异外,重要的是有一套自己的武术道德,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认知感。

通过对少林、太极拳的介绍,培养学生对中国武术的自豪感。

重点是掌握中国武术的代表-少林功夫的特点和起源,明确中国功夫重视“武德”的特点同时熟悉太极拳的特点。

难点是中国武术的门派分类。

(一)、教师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教师进行点拨后适当小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说说通过读这部分内容了解到了什么知识?

2、教师小结这两段的内容:

少林功夫的由来和内容。

3、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少林功夫的由来和有什么内容。

4、学生默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汇报一►教师分析点拨(太极拳动静相兼、美;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太极拳的精彩表演。

5、学生阅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后交流自己懂得了什么,教师总结全文了解“少林神功”、“太极拳”、“武当剑”在世界的广泛流传。

培养学生对中国武术的自豪感。

(三)、拓展活动:

1、查一查:

利用课余时间调查一下,看看早、晚锻炼的人们都是练习什么武功?

2、想一想:

中国的武术门类众多、派别复杂。

你能说出集中无数门

类吗?

(四)、课堂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说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6、武术

(二)

少林功夫——一指禅

太极拳武当剑

第17课蹴鞠(第一课时)新授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足球的起源地,了解蹴鞠在战国就己经产生,知道关于蹴鞠产生的传说故事。

简单了解马球运动的流行时间和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故事连接”,使学生明确传说和事实的区别。

通过本课对蹴鞠的马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人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

本课的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识记蹴鞠的起源地和蹴鞠游戏在汉代的特点。

难点在于对蹴鞠发明的讲解,要让学生明确黄帝造蹴鞠只是传说。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足球吗?

谁能说说你知道的足球知识?

1、足球的发源地:

阅读课文第一段,使学生知道足球的起源地,并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2、向学生介绍“蹴鞠”:

阅读课文第二、三段,使学生理解“蹴”就是“踢”,“鞠”就是“球

“蹴鞠”就是用脚踢球。

蹴鞠这项运动早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就己经十分流行了。

3、简介蹴鞠的发展与流行:

阅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4、教师介绍古代蹴鞠的规则:

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类型。

所谓直接对抗,主要流行在汉代。

汉代的蹴鞠活动设双球门,在鞠城也就是球场的两侧都有像座小房子似地球门,场上队员个12名,双方尽心身体直接的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蹴入对方球门多者胜。

汉代的蹴鞠主要用于军事练兵。

间接对抗:

间接对抗主要在唐宋时期。

因为唐代蹴鞠工艺有了进步(书中的蹴鞠为图片为唐代八片皮缝成的圆形球壳),球体变得更轻了,便于把球提高。

所以唐代的球门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球门设在中间,比赛双方各在一侧,再求不落地的情况下,能让球穿过风流眼多着为胜。

唐代的粗球运动观赏性强。

口打类似于今天的控球技巧。

指没有球门的比赛,足球团队人数

也不统一,可以有一人或者数十人,主要是比赛控球的花样和技巧。

这种形式的蹴鞠在古代流行的时间最长久。

(三)、课堂小结: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第17课蹴鞠(第二课时)新授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简单了解马球运动的流行时间和特点,知道现代足球的常识,培养学生热爱足球的情趣。

指导学生阅读“故事连接”,使学生明确传说和事实的区别。

以中国的蹴鞠为起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课的的重点在于了解中国足球的知识,知道足球是中国的国球。

难点在于了解马球的知识。

谁能说说我国足球的现状?

学生畅所欲言。

(二)、探究新知

教师向学生介绍现代足球的规则:

足球的比赛场地长100-110米,宽64-75米,并要辅有草皮。

场内画有中场线、中圈、开球点、罚球区(禁区)、罚球弧、球门区和罚球点;

四角插有角旗,并画半径为1米的弧线。

球门高2.44米、宽7.32米,用不超过0.12米的方形木料制成。

正式比赛用球周长为68-71厘米,重量396-453克。

在比赛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

此外,还有计时表,裁判员用的哨,判罚用的黄牌和红牌,巡边员用的三角旗,值场裁判在换人时用的运动号码等以及运动员的足球鞋、足球袜、护腿板、守门员手套等。

比赛以时间计算,除双方同意另定外,应分为两个45分钟相等的半时,由于偶然事故或其他原因损失的时间均应补足,时间多少由裁判员斟酌决定。

每半时终了后,如需执行罚点球,应延长时间至罚完为止。

比赛开始,每队上场队员不得多于11名,其中必须有1名守门员。

替补队员不得多于2名。

在赛前协商替补队员最多不超5名。

比赛开始前,由主裁判召集双方队长用掷钱币方法选定场区和开球权。

然后,主裁判将球放在中圈的开球点上,两队各站在中线后半圈内,主裁判鸣笛后,开球队员将球踢入对方场内,比赛方为开始。

开球不得直接射门得分。

比赛中球的整体越过球门立柱的内侧或横梁下檐时,判为胜一球,即得1分。

若球出界,则由巡边员用旗指明某方发球门球、角球、掷界外球。

如果进攻队员向位于对方场区的本方无球队员传球的刹那间,这个无球队员与对方端线之间的场地区,仅有1个防守队员,判越位犯规,并由对方在“越位”地点罚间接任意球。

比赛允许队员进行合理冲撞,但必须是球在双方控制范围内,用适中的力量进行肩相撞。

凡队员先铲到球,没有附加动作而使对方摔倒,不犯规;

反之,先将对方铲倒,再触到球,则判为犯规。

在比赛中,对故意打人、拉人、抱人、推人、踢人或企图踢人,故意绊摔或企图绊摔对方,凶猛地跳向对方,带有危险性地冲撞,故意用手触击球等,一般都要判罚,并由对方在犯规地点罚直接任意球。

如果守方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出现上述犯规动作之一者,应由对方罚点球。

另外,当踢球的方式有伤及对方队员的危险,合理冲撞非控制球的队员、故意阻挡对方队员、冲撞手中无球的守门员或守门员持球行走四步以上故意拖延比赛时间时,均应在犯规地点判罚间接任意球。

对领队、教练员、运动员故意违犯规则精神,对裁判员不礼貌、严重犯规等不道德行为示“黄牌”警告。

凡队员行为粗暴、打人、骂人、犯规动作有严重危害性,可示“红牌”,不经警告直接罚岀场,取消比赛资格。

.除规则另有规定外,凡球的整体从门柱间及横木下越过球门线,而并非攻方队员用手掷入、带入、故意用手或臂推入球门(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均为攻方胜一球。

在比赛中,胜球较多的一队为得胜队,如双方均未胜球或胜球数目相等,这场比赛应为“平局”。

在单淘汰赛制中出现平局,则要进行30分钟的加时赛以决出胜负。

如仍出现平局,则要互罚点球,最终决出胜负。

(三)、故事连接:

使学生了解足球的发明者,培养学生区别事实和传说的能力。

(四)、日积月累:

月读日积月累,使学生了解马球运动。

(五)、拓展活动:

读一读

(六)、讲一讲:

叫学生查一查《水浒》中写了一个因善踢足球而当上了太尉的高俅的资料,回来后讲给同学听。

教学反思:

第18课围棋和象棋(第一课时)新授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另外两种体育运动形式…围棋和象棋。

对于“琴棋书画”第二位的围棋,学生要知道他在古代的重要性和下棋的几种代称。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围棋在古代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本课的难点是在于能带领学生熟悉并掌握围棋的下法。

(一)课题导入:

大家猜猜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教师展示围棋和象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围棋和象棋。

(二)探究新知:

1、教师介绍围棋:

(1)、I韦]棋的别称和起源:

通过阅读课文第一段向学生介绍,古代称围棋为“弈”,还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名称为“乌鹭”。

(2)、古代围棋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课文第二段,向学生介绍围棋在我国古代的重要性。

围棋位于我国古代读书人被要求擅长“琴棋书画,首位,它不仅是一种体育竞赛项目,也是一种游戏娱乐活动。

(3)、简介围棋的规则和术语:

请学生阅读课文第三段,了解下围棋称为“手谈”,以及下围棋的规则。

2、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章内容,进一步理解其中的知识,在老师分析的基础上细化、内化。

1、带围棋来的同学,相互之间下棋。

2、做一做:

查一查哪些词语或歇后语与棋类有关,做成一个统计表。

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在小组内交流。

第18课围棋和象棋(第二课时)新授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另外两种体育运动形式一围棋和象棋。

对于大众化的象棋,则知道他产生的时间和基木走法。

通过对象棋的起源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象棋通俗实战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最基木的香气走法,鼓励学生掌握象棋的走法,通过实战对弈深刻了解象棋的魅力。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面的认识,感受古代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本课的重点在于介绍书中所写的象棋的基本走法。

本课的难点是

在于能带领学生熟悉并掌握象棋的走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围棋的知识,谁能说说对于围棋你知道哪些知识了?

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象棋的知识。

1、介绍象棋:

(1)、象棋的起源和棋子:

学生通过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象棋的起源以及棋子的名称。

(2)、介绍象棋的走法:

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背诵象棋的术语和规则“马走日,象走田,炮打隔山子,车走趟线,小卒一去不回还。

2、会下象棋的同学说说对象棋的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交流下棋的快乐.

3、小组内阅读有关象棋的内容,重点分析象棋的走法。

4、小组讨论:

围棋和象棋的区别。

(三)、拓展活动:

1、带象棋来的同学,相互之间下棋,没有的同学可以参观,当军事。

四课时。

第19课相声与口技新授课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相声的基本艺术手段是“说学逗唱”,了解口技的表演的方式和特色。

2、通过木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相声和口技之所以能流传是因为得到百姓的喜爱,培养学生艺术应该服从于人民的观念,树立只有受到人民喜爱的艺术才能长盛不衰的观点。

3、引导学生比较相声和口技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和横向对比能力。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识记相声的基本艺术手段,了解口技的表演形式和特色,基木知道相声的起源地和发展情况;

难点是如何让学生通俗地理解相声的说学逗唱四个特点。

曲艺的最大目的使让人娱乐,在娱乐中能有所收获,可谓寓教于乐。

多媒体放相声和口技各一小段,让学生直观感受

相声和口技的表演形式。

1、向学生简介曲艺:

学生自读课本50页第一段。

2、通过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使学生了解相声的来源和形式: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主要用北京话。

也有地方相声。

它的表演形式有:

单口、对口、群口三种。

3、学生自主探讨相声的艺术手段:

说、学、逗、唱是相声传统的基木艺术手段。

“说”是说笑话和绕口令等;

“学”是模仿各种的卖声、飞禽走手的鸣叫声,喜剧唱腔和各种人物的行为、语言等;

“逗”:

是捧眼逗笑;

“唱”:

是编一些滑稽可笑的词、用各种曲调演唱,或把某些唱词、曲调夸张演唱,来引人发笑。

4、学生分子探究口技的的艺术表演形式:

口技是相声的锥形。

古代口技是一种仿生艺术,表演者运用嘴、舌、喉、鼻等的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所以也俗称为“隔壁戏”。

学生找一段相声给大家表演。

(四)、读一读:

到网上或学校图书室找明末清初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读一

读,加深对口记得了解。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做大的收获是什么?

第20课山东快书新授课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东快书的起源,熟悉山东快书的基木表演形式,知道山东快书的起源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介绍山东快书的艺术起源,使学生了解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

指引学生熟悉山东快书表演的基本形式,并组织学生尝试有节奏的演奏山东快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思考山东快书之所以受到喜爱广泛流传的原因。

难点在于对山东快书的起源的介绍。

山东快书是一种彻底的民间艺术,起源于民间,在其形成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优秀民间艺人的推广和改进,使得该种艺术形式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解放后山东快书主要是在高元钧和杨立德两位民间艺人的推动下,扩展了其影响。

放一段山东快书,让学生直观感受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探究山东快书的发源和发展:

山东快书发源于山东临清、济宁、荷泽一带的说唱艺术形式,至今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当初山东大鼓盛极一时,山东大鼓里有一个牌子,叫做“窜钢腔”山东快书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学生自主探究山东快书的表演形式:

山东快书的表演者,手持两块主板或钢板,以快节奏击板叙唱,因此它又名快板书。

这一民间曲艺最初传说武松故事,所以曾名“武老二”

3、探究山东快书产生于临清、济宁一带的原因:

因为这里有京杭大运河上的几个大码头,是商贾(gu)云集之地,有对娱乐活动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说唱艺术开始流行,为山东快书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找一找:

上网查一查关于山东快书的起源,还有哪些不同的说法。

2、读一读: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

当哩个当当哩个当当哩个当!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那武松学拳到过少林寺,功夫练到八年上。

第21课皮影戏与木偶戏新授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皮影戏和木偶戏的基木特点,知道皮影戏和木偶戏的起源以及各自的演出特点,了解皮影戏制作和角色分类。

通过介绍皮影戏的表演方式,与早期电影类比,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皮影戏的较色,知道皮影戏和戏曲之间的联系。

带领学生熟悉木偶戏的特点和基木表演形式,引导学生比较皮影戏和木偶戏的异同,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皮影戏和木偶戏这两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古代娱乐方式,知道中国古代艺术源远流长,感受古代艺术强大的生命力,从古代到现代,依然为观众喜爱和接受。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两种艺术表象形式:

皮影戏和木偶戏。

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表演特点,知道木偶戏的起源时间和表演形式。

难点在于对皮影戏和木偶戏认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归纳出二者的异同。

皮影是皮影戏的基础,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其色泽明亮艳丽,具有独特的美感。

皮影戏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皮影的动作外,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

木偶的种类也很多,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多媒体放映皮影戏和木偶个一小段,叫学生直观感受皮影戏和木偶戏的艺术表演形式。

1、学生自主探究皮影戏的表演形式和起源:

皮影戏起源于陕酋地区,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艺术形式,有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有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甚至认为它是现代电影的始祖。

2、师生共同自主探究皮影戏的较色分类:

(1)、学生自读课本,了解皮影戏角色的五个类别:

生、旦、净、末、

丑五个类别。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皮影戏的表演技术和表演形式。

,真正理解“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含义。

(3)、师简介五个角色的特点:

生旦净未丑是中国戏剧中人物的行当分类,具体讲,生分为小生、老生和武生三种;

旦分花旦、刀马旦、老旦、青衣旦四种;

净指花脸;

末为年龄较大的男子;

丑则是丑角,分文丑角和武丑角两种。

不同戏剧角色的化妆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生”与“旦”都是略施脂粉,达到“千人一面”的效果,“丑”和“净”则是以色彩勾勒为主。

(4)、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汉武帝:

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5)、学生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了解掌握木偶戏的表演艺术形式和发展: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是由演员的幕后操纵木偶来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

三国时己有偶人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当中演出的是“木偶”……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6)、师向学生简介布袋木偶、提线木偶和张杖头木偶、铁线木偶:

布袋木偶:

布袋木偶起源于清代中叶,又称“指头木偶”、“手托傀儡”、

“掌上木偶”。

一般偶人身高0.27米或0.40米,头部中控,颈下缝合布袋连缀四肢,外着服装,演员的手掌深入布袋作为偶人躯干,五指分别撑起头部及左右臂,相互协调操纵偶人做各种动作。

艺人大多用此来演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最为儿童喜爱。

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

是木偶戏中最常见的两种。

提线木偶是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

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线,演员拉动丝线以操纵木偶的动作,又称线偶或线戏,也叫悬丝木偶。

铁线木偶:

铁线木偶也叫铁枝木偶,南方地区,这种木偶一般高1米到1.5米,偶头为彩塑泥头而驱赶则有木质、双手用纸、双腿以及双足木头。

做一做: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简易木偶的制作方法,自己动手试一试。

第22课杂技新授课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杂技的基本门类和杂技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知道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一河北吴桥。

通过介绍杂技的发展历史,使学生了解杂技的这种艺术种类的发展变迁过程。

指导学生熟悉朵技表演的基木种类,知道大概念和小概念的包含关系。

通过对河北吴桥的介绍,引领学生会寻找典型的事例来了解事物的办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杂技艺术在古代的源远流长性,知道中国在即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同时通过介绍中国杂技之乡-…河北吴桥,使学生知道杂技表演: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特点,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本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