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
《思想史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史复习材料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公治长第五》)
这是孔门师弟子的人生理想,可谓殊途同归,只是表达的方式和境界不同而已。
子路的话比较具体而粗浅,他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乃至一切经济物质都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使用坏了,也心甘情愿,丝毫不感到可惜。
颜渊的话则深了一层,他不从具体的经济物质上着想,他愿意一生行善,但心里不自夸、不张扬;
对他人有大义,但心里从不感到有施与。
孔子的话,较之颜渊又深了一层:
做了仁义之事,不仅自己心里觉得没有这回事,更希望他人在心里也不觉得有这回事。
你敬事老年人,要使老年人坦然受之、安享晚年;
你以诚信对待朋友,要让朋友把你当做他自己一样信任;
你时刻爱护关怀幼年人,要使幼年人觉得你可怀念。
其实,这三人的人生理想是一样的:
他们都希望人与人相处时,不要存有一人、一己之私见,更不要做功利的、自私的筹划与打算。
9.何谓“忠恕之道”?
孔子思想中,有一个基本观念贯穿其中,那就是“仁”。
“仁”在实践中的具体方法就是“忠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有一番成就,也要帮助成就他人;
自己想要显贵闻达,也要帮助他人显贵闻达。
一心一意,尽己及人,这就是“忠”。
换句话说,就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这是“仁”的积极方面。
孔子的“学而不厌”是立己达己,“诲人不倦”是立人达人。
行“仁”并不仅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给他人。
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是“恕”。
这是“仁”的消极方面。
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就称作“忠恕之道”。
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也就是“仁之方”。
10.按照孔子的观点,仁心仁道是每个人都可为可行的,那为什么在现实人生中却没有得到普遍的遵行呢?
第一、人有时会为私利所蒙蔽,因此无法行仁爱之道。
利益是欲望的显现,人们在满足愿望争夺利益的过程中,极易多生怨恨,自然无法行仁爱。
所以,孔子极少谈论如何获取实际利益的问题。
第二、行仁爱贵在心安之,恒持之,不能轻易违离放弃。
而大多数人往往想行仁爱则行仁爱,不想行便放弃了。
第三、行仁爱要受到“命”的制约。
11.如何理解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
“命”的含义是天意或者天命,它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运动的力量。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成功与否,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
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
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
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
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
孔子生逢乱世,竭尽全力去改造世界,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
虽然一切的努力都没有效果,他从不气馁,明知道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
就像一位隐士讥讽的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
事不可为,是命;
不可不为,也是命。
道之行与废,是天意;
而坚持行道,也是天意。
这才是知命之学。
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够不疑惑、不忧虑、无所畏惧。
所以,孔子说: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静”、“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2.墨子及其门徒出身于侠,更多的是出身于下层阶级。
13.墨子及其门徒与普通的游侠有什么不同?
第一点,普通的游侠只要得到酬谢,或是受到封建主的恩惠,那就不论什么仗他们都打;
墨子及其门徒则不然,他们强烈反对侵略战争,所以他们只愿意参加严格限于自卫的战争。
第二点,普通的游侠只限于信守职业道德的条规,无所发挥;
可是墨子却详细阐明了这种职业道德,论证它是合理的,正当的。
这样,墨子的社会背景虽然是侠,却同时成为一个新学派的创建人。
14.墨子是如何批评儒家的?
墨子认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焉”:
(l)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悦”。
(2)儒者坚持厚葬,父母死后实行三年之丧,因此把人民的财富和精力都浪费了。
(3)儒者强调音乐,造成同样的后果。
(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运,造成人们懒惰,把自己委之于命运。
15.墨子倡导“兼爱”。
“兼爱”的反面是“别爱”。
坚持兼爱的人他名之为“兼士”,坚持爱有差别的人他名之为“别士”。
16.墨子“三表”指的是什么?
所谓三表,就是三项准则,墨子用它来判断兼与别(以及一切言论)的是与非。
三表是:
第一,人做事是否根据天和神灵的意志,是否与古代圣王的事业一致,这是事物之本;
第二,所做的事应当是百姓能够耳闻目睹、加以验证的事,这是事物之原;
第三,由政府付诸实施,看是否对国家、百姓有利,即事物之用。
三表之中,最后一表最重要。
“对国家和民众有利”是墨子判定一切价值的标准。
17.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是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被称为“亚圣”。
18.孟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有“四端”。
如果加以充分发展,就变成了“四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
这些品德,若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在人的内心自然成长,有如树由树种成长为大树,如同花由花苞开放为花一样。
19.为什么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
善是人心所固有的,所同有的,尧舜可以做到,那么,普通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这样,孟子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他的性善论的必然结论,即“人皆可以成为尧舜。
”
但这并不是说,人人生下来便是尧舜、便是孔圣人。
孟子承认,人有和野兽一样共同的地方,有与野兽一样的本能,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导致恶。
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但是,就人性发展的大趋势而言,人性是趋向善的。
人性之所以趋向恶,是因为外在环境的影响所致,而人性趋向善,则是人的内心使然。
20.以下这段话表达了孟子怎样的政治思想?
齐宣王问曰:
“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
”曰:
“臣弑其君,可乎?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
梁惠王下》
孟子主张国家是一个道德的组织,国家的元首必须是道德的领袖,只有圣人可以成为真正的王。
国君若没有圣君必备的道德条件,百姓就有一种道德权利,进行革命。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杀了国君,只是杀了一个不义之人,不算弑君之罪。
这是因为,照孟子说,国君若不按照理想的君道所应当做的去做,他在道德上就不是国君了,只是“一夫”。
21.阅读以下文字,简述王道和霸道的本质区别?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
(《孟子·
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有两种治世之道:
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
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
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
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
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
22.按照孟子的观点,王道的实现并不困难。
只要国君能“善推其所为”,也就是行忠恕之道,王道就可以实现。
23.何谓“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是孟子独创的名词。
到后来,孟子的影响日益增大,这个名词也就不罕见了,但是在先秦仅此一见。
至于它到底意指什么,连孟子也承认“难言也”。
首先,心志乃是气的主宰,心志专一就能调控气息,使其充满体内,不为外界所动。
在这一点上,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与勇士的勇气性质相同。
但是,孟子浩然之气的“浩然”比武士的气概更为广泛、也更超乎世俗。
武士们所养的勇气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它仅仅是一种道德的价值;
而浩然之气则是人和宇宙的关系,因而是一种超道德的价值。
它是人与宇宙融为一体的气概,所以孟子说它“塞于天地之间”。
其次,浩然之气的特征:
“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大者,盛大无限,周流不息。
刚者,不可屈挠。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作为其注脚。
浩然之气,乃是得天地之正气,没有丝毫损害,充斥于人的体内;
并由人的体内直达天地之间,与天地之气融为一体。
何以浩然之气能“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是因为它“配义与道”。
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有两个方面:
一是“明道”,二是“集义”。
“明道”,就是要不断提高对于“道”的理解和领悟,不断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集义”,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做一个“天民”所应当做的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孟子说的“配义与道”。
一个人能够“明道”而且长期“集义”,浩然之气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充满身体。
但是,如果有一点儿勉强,有丝毫的迟疑或者惧怕,那它就会不足,乃至消失。
最后,浩然之气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一方面“心勿忘”,就是要时时刻刻反省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与义;
另一方面千万不可“助长”,像宋人那样,揠苗助长。
24.杨朱的两个基本观念:
“为我”,“轻物重生”。
25.老子所谓的“三宝”指的是什么?
“道”的原则有三条(即三宝),这就是:
“慈”,即爱心加上同情感;
“俭”,即含藏培蓄,不奢侈,不肆为;
“不敢为天下先”,是“谦让”、“不争”的思想。
有“道”的人运用这三条原则,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否则,便会自取灭亡。
26.《老子》中表达的自然界不变的规律主要有哪些?
道所呈现的象,是两种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现象,此诸种对立的现象,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常常处于变动之中,而且是向着对立面变动:
强会转向弱,弱会转向强;
成功会转向失败,失败会转向成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
27.老子说:
“不知常,妄作,凶。
”这里的“常”,指的是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
28.“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这是说:
道的运行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
柔弱,是道用之于实践的表征。
柔弱是老子最为推崇的一种德行。
老子称其为“柔德”。
水集中表现了老子所推崇的这种“柔德”。
水最大的德行在于“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润万物,使万物得以生长壮大,但水从不与万物相争。
水总是默默的流淌于世界上最底下、最污秽、最危险的地方,“处众人之所恶。
”而把高上的、洁净的、安全的地方留给他物。
这是一种谦下的柔德。
所以,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水还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等德行。
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
29.以下引文表达了老子怎样的思想?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第十三章)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四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第十二章)
【参考答案】
全生、避祸是道家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人虽然不能绝对地远离灾祸,但是,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智慧将灾祸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老子认为,人之所以有灾祸,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有肉身。
有肉身,就会有灾祸与忧患,任何人都无法摆脱。
如果一个人连肉身都没有了,哪里来的祸患呢?
因此,老子认为,全生保身最主要的是珍爱身体,轻物重身。
在名誉地位与身体之间,在利益欲望与身体之间,要权衡轻重。
一个人越是追逐名誉地位,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
一个人越是希望满足欲望,就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样的结果是,名誉地位、物质利益都有了,但是人的心神也透支了,甚至因为名利而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另一方面,人之所以有灾祸,是因为人心不足,欲壑难填。
当人力求满足无穷的欲望时,所得到的适得其反。
因此,老子告诫人们要清心寡欲,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30.按照庄子的观点,充分发展人的本性是相对快乐的第一步。
31.下面这篇寓言表达了庄子怎样的思想?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乌养养鸟也。
……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
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
”(《庄子·
至乐》)
鲁侯以他认为是最尊荣的方式款待海鸟,的确是好心好意。
可是结果与他所期望的恰恰相反。
一切法律、道德、制度、政府,所求达到的便是强求一律和压制差异。
那些尽力强求一律的人,动机也许是可敬的。
但是,把自以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其结果也就像鲁侯对待海鸟一样。
正是由于政府运用其机构实行统治会妨害人们的幸福和快乐,所以,庄子激烈反对通过正规的政府机器统治天下。
他认为,最好的治理办法就是任天下听其自然地发展,人和事物均各得其所而相安无事,也就是无为而治。
32.根据庄子的观点,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人类知识的有限性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
一是时间上的,即生人不知死事,此时之人不知彼时之人与物;
二是空间上的,此一处不知彼一处,我不知非我之物。
所以,我们在此时此处所谓的“知”,在别时别处,或许将转成为“不知”。
正是如此,我们对于事物的意见总是有限的。
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自己的意见都是根据有限的观点,总是以他们自己的意见为是,以别人的意见为非。
33.为了与“大一”合一,圣人必须超越并且忘记事物的区别。
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弃知”。
34.何谓“以身为殉”?
人丧失了自然的本性,被外物所主宰,所统治。
人类创造了财富和文明,反过来成为财富和文明的奴隶。
庄子称之为“殉”。
当人失去自然的本性,“以身为殉”,就会造成人与自身的分离,人与世界的分离。
这样的生活自然就充满了龌龊、孤凄、烦闷与困苦。
庄子认为,皈依本性,返回失落的精神家园。
是摆脱人生困境与悲哀的唯一路径。
这也是庄子思想的中心所在。
35.简述先秦道家的影响。
①.通过“道”的观念对万物本原的探讨,开辟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形而上学传统,对其他各家及后来的中国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先秦道家在魏晋时期得到了复兴,以“三玄”为主要经典的魏晋玄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③.在道家的直接影响之下,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
④.道家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中国艺术的影响最为巨大。
36.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
37.以下文字表达了荀子怎样的思想?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
性恶》)
人的本性是恶的。
这种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是不可以学习、不可以人为造作的。
人性的邪恶主要表现在:
人生下来就有好利(喜欢财利)之心,有疾恶(妒忌憎恨)之心,有耳目之欲、好声色(感官享受、声色之娱)。
人类一切的祸端:
掠夺杀戮、淫荡混乱都由此而产生。
所以,古代圣明的君王才建立了礼义、制定了法度,用来强行整治人们的性情而端正他们,用来驯服感化人们的性情而引导他们。
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
所以说,人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善的行为,不是先天而有的,而是人们学习、遵守圣人制定的礼义法度的结果,所以善是人为的,即“其善者伪也”。
38.“涂之人可以为禹”是荀子的观点。
39.“隆礼”与“重法”是荀子社会政治理想的集中表现。
40.儒家经典中,有两部是专讲礼的。
一部是《仪礼》,另一部是《礼记》。
41.荀子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有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是他所谓的“天官”,例如耳目之官。
另一个部分就是心,即头脑。
天官接受印象,心则对感官印象做出解释,说明其意义。
人的认识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缘天官”,第二个阶段是“心有征知”。
42.何谓“虚壹而静”?
荀子认为,人在认识上的最大隐患在于被事物的某一局部所蒙蔽而不明白全局性的大道理(“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因此,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就需要“解蔽”,解蔽的方法就是虚心、专心和静心,即“虚壹而静”。
所谓“虚”,就是在接收一种新知之前,先要排空就有的知识,不能让旧知妨害新知。
“壹”,就是专心。
不能混淆事物,不能颠倒黑白,善于区分不同的事物,了解不同的事物以及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不能因为另一个事物而影响了对此一事物的认识。
“静”,就是不以混乱的胡思乱想妨害了正常的认识。
“虚壹而静”是荀子认为的认识事物的最高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荀子称之为“大清明”。
43.荀子认为,一切的名,都是约定俗成的产物。
44.春秋时期管仲、子产、邓析等改革家,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一些变革社会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如富国强兵、重视法治等。
他们是法家学派的先驱。
45.公元前536年,子产的“铸刑书”,开创了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
46.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
47.晋法家和齐法家有什么区别?
基本思想是相通的。
但也有区别:
1.晋法家重农抑商;
齐法家重农亦重商。
2.晋法家根本否认道德教化的意义;
齐法家则认为,治理国家不能专任刑法。
3.晋法家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诗书而明法令”;
齐法家对各种思想均持开放的态度。
48.秦王朝是法家政治的最高产物。
49.在韩非之前的法家学派中,有三种治理国家的学说:
以商鞅为代表的重法派,以申不害为代表的重术派和以慎到为代表的重势派。
50.韩非子站在法治至上的立场上,提出了“不务德而务法”的思想。
51.何谓“循名而责实”?
韩非认为,“循名而责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驾驭人的方法。
这里的“实”,是指担任政府职务的人。
“名”,是这些人的头衔,是政府职务以及相应的职责。
因此,“循名而责实”意味着担任特定职务的官吏有责任完成他的职务所要求的各项工作。
君主需要做的就是“因任而授官”,也就是把一定的职务授予一定的人。
当然,这个职务所要求的工作,已经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
因此,君王只关心官吏是否恪尽职守,至于怎么样完成工作,这是官吏的事情,不需要君王具体指导。
君主需要过问的是:
任务完成得好,君主就奖赏他,否则就惩罚他。
52.韩非认为,只要君主掌握赏(德)、罚(刑)“二柄”,就可以“无为而无不为”。
53.《汉书·
艺术志》根据刘歆《七略·
术数略》,把方士的术数分为六种:
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54.“五行”最早的可靠记载,见于《书经》的中《洪范》。
55.邹衍的学说主要有“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
56.《易经》也称《周易》或《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57.“易”历来有一名三义的说法:
简易、变易、不易。
58.《易经》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
就是说:
《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59.《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60.《易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
《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杂卦》和《序卦》。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61.六十四卦的顺序安排透露出什么涵义?
(1)宇宙中的一切,包括自然界、社会界,构成一种连绵不断的自然顺序链条;
(2)在这样的演化过程中,每个事物都处于向自我否定的运动之中;
(3)在这样的演化中,事物永无穷尽。
“物不可穷也”。
62.“中”的真正涵义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63.结合以下文字,简述中和的含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
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无所谓太过,也无所谓不及,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要倾泻出来,当其倾泻出来的时候,能符合常理,有节度,恰如其分,这就叫做“和”。
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
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以上是就情感说,所说的也适用于欲望。
在个人行为和社会关系中,都有些适中之点,作为满足欲望和表现情感的恰当的限度。
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
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这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而有秩序。
64.三纲领和八条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根本方法。
65.《大学》三纲领包括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66.《大学》的八条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7.如何理解《大学》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句话?
“八条目”是《大学》所说的修养方法,它是有顺序的,相互为条件的序列。
每一个条目,都以前一个条目为条件。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式和途径,偏于内。
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达到最后完成的道路和手段,偏于外。
八条目也可以归结为一条,就是“修身”。
所以,“修身”是人生修养的根本,从天子到普通百姓,概莫能外。
68.《礼运》明确地提出了两种社会形态:
一是小康社会,一是大同世界。
69.汉初七十年(从高祖刘邦到景帝刘启),黄老之学占据上风。
70.董仲舒的著作后来大都汇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
71.“三年不窥园”:
据说董仲舒专精学业,潜心读书,在窗上垂下帷幔,三年不曾向窗外眺望,结果写出了巨著《春秋繁露》。
72.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也称《天人三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对当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