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7324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写作题素材.docx

在综合素质中,作文占据一个很大的分数,整理了一些写作题的素材。

历史典故

主要是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事迹的总结和概括。

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

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

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

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越王勾践亦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2、孔子韦编三绝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

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起来才能阅读。

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

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

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

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3、李白的故事

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并想中途废学。

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看到一位白发老婆婆在那里磨铁杵。

李白问干什么,老婆婆回答说:

“把铁杵磨成针。

”李白不相信,嗤一声笑了,对她说:

“铁杵岂能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李白顿时领梧。

从此,他便发奋用功,终于懂得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4、匡衡凿壁借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

可是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

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

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

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5、秦始皇坚持自我一统天下;廉颇蔺相如将相和……

6、文王被拘而演《周易》,左丘失明著有《国语》,屈原被逐写有《离骚》……

但是只用这种类型的例子太过于通用,不能够体现你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所以不建议大家通篇都用历史典故类的素材。

名人名言

站在教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建议大家在名人名言这部分也多积累一些教育家的权威话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2、业精于勤而毁于随。

——韩愈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

4、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

5、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

6、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7、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

8、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第斯多惠

9、天赋仅给予一些种子,而不是既成的知识和德行。

这些种子需要发展,而发展是必须借助于教育和教养才能达到的。

——凯洛夫

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掌握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它体现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建议大家多积累一些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写作当中。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新课改的学生观——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4、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行为的转变——对待学生,强调尊重、赞赏;对待自己,强调反思;对待同事,强调合作;对待教学,强调帮助、引导。

6、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7、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

8、教育公正——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9、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越高,学生表现越好。

热点事例

【素材1】“杀野生动物拍照炫耀”——11月21日晚,有网友爆料称,有人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核心区猎杀保护动物白鹤和豹猫。

22日下午,国家林业局官方微博回应称“正在严查中!

<运用方向>从虐猫炫耀到如今的猎杀野生动物炫耀,让我们震惊的不仅仅是违法行为,更是这一颗颗毫无道德底线的内心。

明知做了错事,却还能以此为荣。

他们的良知究竟在哪?

幸而我们看到了斥责的声音勇敢地站了出来,如若这个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沉默,甚至附和,我们的世界究竟会变成什么样?

<适用话题>道德底线不做沉默的大多数善待动物

【素材2】国考降温不是坏事——日前,2015年国考笔试举行。

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41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0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为40∶1,报考比例较去年有所下降。

有关负责人表示,考生报名日趋理性。

<运用方向>:

国考降温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年轻人的眼睛是不会紧盯“铁饭碗”的,他们敢想敢干,敢冲敢拼,于各行各业中促进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适用话题>:

铁饭碗、选择、人才、反腐

【素材3】网络围观“杀”了他?

——根据新京报的报道:

“2014年11月30日上午7点48分,一段疑似因网恋失败自杀的微博在网上疯传。

微博发出后几个小时点击率就达到13万。

网友们纷纷出力救援,劝其不要放弃生命。

”在网友的帮助下,信息被传达给了泸州警方,但警方和家属破门而入后,还是没能挽救这个19岁的生命。

有人说是网友的评论尤其是无情的劝死跟帖“杀”了他。

小曾的朋友也说“网友的无情评论,也是很致命的一击”。

<运用方向>:

目前,手机触屏成为最流行的社交界面,“屏对屏”的交流频次早已接近甚至高于“面对面”,这是一个“屏社交”的时代。

微博、微信、QQ是目前最普遍的屏社交工具。

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屏社交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情感生活。

面对生命的抉择,无论网上网下,人们应该有起码的价值底线,而在微博上,人们的价值底线似乎更容易被洞穿,这固然与网络的解构和娱乐精神有关,但可善可恶的人性在不同的舆论场显然也会发生不同的走向,但无论如何,屏社交应该让彼此互相守望,过得更好。

备考建议

(一)素材积累

在备考过程中,有意识的去积累教育教学、教育名人、教育理论等相关的素材。

这样在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的做到论证充分。

在素材积累过程中,注意本学科的一些教育名家的人物事迹的积累,这样可以通过这些成功教育者的事迹,丰富自己的内容,还要积累一些名言警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二)辩证分析

积累素材不只是简单的素材堆砌成一片议论文,而是要练习去分析素材,能够根据素材的内容去思考同样一个素材自己可以引申出哪些观点,或者能够使用在哪些话题上面。

这样就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也可以在辩证分析中锻炼考生的分析素材的能力。

将自己整理的素材进行分类别的归纳,或者针对某一话题,进行相关素材的整合。

(三)思路训练

在有了一定素材积累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行文思路,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自己在考试中的作文更加有逻辑性。

整体架构起文章的框架,在头脑中去捕捉相关的素材,这样才能较好的完成考场作文。

(四)锤炼语言

作文虽不要求每个考生都达到准语文教师的写作水平,但是考生也要注意去锤炼自己的语言,可以尝试多种修辞手法穿插在文中,这样能够丰富自己语言的感染力,使表达更加丰富。

作文题

大部分作文题要求文体的形式是写议论文,议论文的要素是论、论据、论证,如果我们已知道了它的论点,应如何积累自己的论据和论证,对于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作文题大多数是从教育方面的角度进行立意,考生多积累关于教育方面的一些小例子或一些名言名句

  一、以身作则的案例

  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

“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

“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

”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

“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二、因材施教的案例

  1.子路问孔子:

“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

“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

”冉有也来问:

“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

“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

”公西华问道:

“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

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

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

”孔子说:

“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

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2.现代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主张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反对不问实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陋习。

如培养儿童创造力问题,他以形象的比喻,阐明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需要因材施教。

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

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3.著名的力学家、数学家钱伟长,在《恩师助我择专业》这篇自述中谈到吴有训教授对自己的教育时,不仅提到他讲课的精彩深刻,“听这样的课,真是最高的科学享受”;而且更以浓重的笔墨,详细地记叙了吴先生怎样“不断地给我指导”,告诉“我”学物理和学中文的区别,在课堂上应该怎样记笔记,课后怎样看有关的参考书,甚至“为减轻我读英文的困难,吴老师给我一本某校的中译本讲义,便于查阅。

”吴有训教授“以后还经常给我具体指导,使我从死记硬背改进到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培养了有效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了学习成绩。

  三、成功教育案例

  有这样一个家庭,儿子的成绩很不好而且越来越差,有一次考了全班最后一名。

父亲接过儿子的试卷微笑着说:

“太好了儿子,以后你没有什么负担了!

”儿子大吃一惊,忙问:

“爸爸,你是不是病了?

”父亲说:

“没病,你想一想,一个跑在最后的人还有什么负担呢?

不用担心再有人超过你,但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进步。

”儿子受到启发,心里就高兴起来。

第二次,考了全班第29名,父亲看到了儿子的试卷,兴奋地说:

“太好了儿子,你比上回前进了十几名了!

”第三次,儿子考到了全班第10名,父亲激动地说;“太好了儿子,你真了不起!

离第一名只差9名了。

”就这样,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好是坏,父亲总是坚持正面激励,从不训斥责骂,而孩子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作文开头

写作题如果能够写得一个好的开头,将给阅卷老师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教师资格证写作技巧,还要积累一些写作素材才行!

1.【重视实践】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这句话,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