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6939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docx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2011-2015)

为了巩固扶贫成果,进一步做好今后五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我县贫困群众脱贫步伐,根据国务院和省、市对“十二五”扶贫规划编制总体要求,结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全县农村扶贫开发实际,特制定《**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第一章项目综述

一、基本概况

1、自然情况。

**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缘,****市东北部,总面积为3685平方公里。

东与**县分界,西与**为邻,北与**、**县毗连,南与**县接壤,地处东经*****′,北纬****′。

2、人口资源。

全县辖5镇10乡148个行政村和7个农林牧场,总人口49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

现有农村劳动力275766人,其中男劳动力138830人。

3、气候特征。

**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2.4℃,一年之中有5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平均降水量为472.2毫米。

主要适宜麦麻、玉米、杂粮、马铃薯、大豆等作物的耕种。

4、土地资源。

**县有耕地面积318万亩,南部地区部分地块为盐碱地、涝洼地,北部地区为黑土、黑钙土。

全境土壤适宜玉米、大豆、水稻等各种作物生长。

这里田连阡陌,一望无垠,适于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盛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甜菜、亚麻、马铃薯等作物,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二、项目投资与规模

“十二”五期间,**县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

共确定贫困村30个,分别分布于5镇10乡。

五年间,预计投入资金1293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648.6万元,行业部门投入302万元,群众自筹6438.4万元,社会帮扶资金282万元,其他资金62万元。

三、指导思想、实现目标与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指针,坚持中央统筹,省抓全面,市抓管理,县抓落实,乡抓服务,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贫困村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目标

1、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各类合作组织的带动,实现每个贫困村都要有特色增收产业。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农民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2、减少贫困人口。

到2015年,通过5年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减少贫困人口1.4万人,年均减贫3500人,返贫率控制在10%以内。

3、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完善。

通村道路、卫生服务设施、文化场所建设、水利设施、新能源建设方面要趋于完备,得到明显改善。

4、基本形成特色增收产业链。

通过政府引导和资金扶持,发展各类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组织,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带领贫困群众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依靠***、***、***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种植,鼓励贫困户养殖奶牛,力争每个村都有特色增收产业。

(三)工作思路

1、要强化政府主导,组织群众参与。

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与群众需求相结合,突出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科学规划,多措并举,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从县域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条件、科技条件出发,依托已初步形成的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2、要发挥市场导向,推广产业扶贫。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市场需求开发项目、组织生产,着眼于产业整体开发和竞争力的提高,加强品种引进、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优化资源配置,努力促进贫困乡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3、要实现统筹兼顾,坚持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把资源的保护作为扶贫开发的前提条件贯穿到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注重保护与开发并举,实现资源、人口、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贫困分析

一、全县的贫困现状及贫困分析

通过十年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现阶段我县扶贫开发形势来看,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在制约着贫困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一是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程度深。

全县现有农业人口40万人,占总人口的81.6%。

其中:

贫困户21438户75036人,占农业人口18%;低保户7566户22699人,占农业人口0.56%;相对富裕户93324户298482人,占农业人口的74%;五保户3783户3783人,占农业人口的0.01%。

二是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县特殊地理环境,近一半的村处在盐碱地、涝洼地、河套地,全县148个行政村,虽然通乡公路已经基本建成,但通村通屯公路大部没有修建,水利配套设施落后,人畜饮水困难。

加之自然灾害频繁,致使生态恶化、生产滞后、脱贫难度加大、返贫问题突出,截止2011年底,累计返贫人口达到3.5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8%;因灾致贫的贫困人口达到4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0%。

三是教育相对落后,发展后劲不足。

一方面基础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乡村劳动力275766人中,文盲半文盲27576人,占10%,小学165460人,占60%,初中68941人,占25%,高中以上13788人,占5%。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系统薄弱,文教卫生条件差,全县大部分行政村无卫生室、无学校。

四是缺乏支柱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县自古以来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条没有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支撑,买难卖难的问题突出。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民依然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

五是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制约经济发展。

虽然财政逐步增加了对扶贫开发的投入,但离贫困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缺口差距很大。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上,投入资金的比例严重偏小,大部分项目投资远远跟不上发展需求。

在发展生产上,对农民补助的金额过小,严重制约了种养业的发展。

二、全县贫困村分布情况

“十二”五期间,共有30个行政村被确定为贫困村,分布于全县5镇10乡。

其中21个贫困村位于县城南部地区,所处位置大多为盐碱地或涝洼地,土地基础条件差。

9个贫困村位于县城北部,基础条件相对较好。

三、前十年扶贫规划完成情况及取得的经验

(一)前十年规划完成情况

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两大目标,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产业化扶贫和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年来,先后争取和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6590.3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239.34万元,整合部门资金7325万元,帮建资金366万元,群众自筹资金660万元,对118个贫困村实施了以整村推进、大型农机具、泥草房改造、种养业基地建设、人畜饮水工程、道路建设、劳务输转培训、科技扶贫等为重点的项目,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贫困人口明显下降。

2001年,**县有贫困户5.4万户,有贫困人口15.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2.2%。

从2002年开始,**县经过五批(次)、10年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养殖业、加快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多种形式实现农民增收,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到2011年末,有贫困户21438户,贫困人口7503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

贫困人口脱贫比例年均下降17%。

二是基础设施状况有效改善。

农村基本建设和生产性投资进一步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亿元,新修建集村办公、卫生所、文化活动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16个;休闲广场10个;新修乡村、村组道路68公里,新建设人饮工程84处;有线电视入户4334户;泥草房改造936户,102960平方米。

三是产业化长足发展。

十年来,118个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总投资16590.34万元。

通过项目支持、资金整合、社会帮扶和信贷支持等措施,在产业化发展、基础建设上求突破,为贫困村发展设施农业打下了基础。

新组建各类专业生产合作社20个,新建机械榨站22个,购进大型农机具120台(套),购进大型鹅雏孵化器21台,新建玉米秸杆黄贮窖13个。

项目的实施,使长期依赖于靠天吃饭的局面得以改善,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社会帮扶力度加大。

十年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366万元(含实物折价),在农村道路建设、泥草房改造、饮水工程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

五是科技扶贫水平不断提升。

从2004年开始实施雨露计划以来,**县共投入320万元,培训了8740个贫困劳动力,全县贫困村农民通过有组织的培训和转移,有7400人实现固定转移,6.9万亩土地实现了流转。

第三章项目区

一、项目区选择依据范围

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要求,遵循连片开发、分区推进的原则,结合**县148个行政村发展的现状,因地制宜、因村而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

同时,按照工作规程,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对所辖各村进行了综合评定,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多方面,进行统一评审打分,最后按得分多少进行排序,选择分数最少的村为第一贫困村,依次排出顺序,报请县扶贫办审阅。

县扶贫办对乡镇上报的贫困村进行综合整理,再按各项指标打出分数,再按分数由少到大的顺序排序,报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经过会议审定后,确定30个村为“十二”五贫困村,并报请省扶贫办审批。

二、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30个贫困村分布于**县5镇10乡,总人口76627人,其中贫困人口13027人,占总人口的17%。

有13个村地处盐碱地,土地基础差,产出率低,有8个村处在涝洼地,有9个村处在土壤相对肥沃区。

总体情况是缺少支柱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村级收入除了依靠有限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项目所在区域,历史上均是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为辅,生产发展条件落后。

种植业以玉米、大豆、甜菜、马铃薯为主,部分村种植水稻。

养殖主要是奶牛、绵山羊、大鹅、鸡鸭等。

三、贫困原因分析

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一是自然基础因素。

30个贫困村的地理位置不同,有着不同的发展现状,但总的现状是低洼易涝地、盐碱地、河套地多,土壤肥力小、地力差。

同时,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粮食产量不稳,农民广种薄收,增收渠道单一。

二是经济增长方式因素。

多年来,贫困村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人均耕地面积小,产出量低,耕作方式陈旧,村民始终抱有“种地靠天吃饭”的保守落后思想,舍不得投入,扩大不了经营规模,只能在自家种植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且收入微薄,遇到灾年或收成不好,有部分农户只能保持温饱状态。

三是资金投入过低的因素。

资金缺乏是导致农民贫困不均衡、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和拉大城乡差距的关键所在。

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对贫困村投入的资金量不足,有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受到资金缺乏的困扰。

四是村级组织建设的因素。

有部分村“两委”班子作用发挥不到位,农民无市场观念,等、靠、要思想严重,越穷越等,越等越穷,致使贫困村脱贫的进程举步为艰。

第四章项目建设的条件

一、资源条件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36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98万亩,栽培作物除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外,经济价值较高,种植最广泛的就是甜菜、马铃薯、大豆等经济作物,群众对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要求迫切,积极性空前高涨。

人力资源。

**县有农业人口40万人,农村劳动力275766人。

充足的人力资源,为产业项目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市场资源。

**县现有***、***、***三个大型加工型企业,各企业加工能力远远超过本地***、***、***的生产量,是全县发展产业的坚强后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