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3488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蝌蚪找妈妈优秀教案6篇Word文档格式.docx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

开头怎样?

过了几天怎样?

后来又怎么样?

最后变成什么了?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

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

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

叙述部分;

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

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子的?

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

有一群。

)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心情如何?

问:

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可以看出?

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写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

(1)小题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

现在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

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

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么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正面向前叫“迎”。

在这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内容,提问:

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

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师引导学生回答:

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

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心情。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心情。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

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

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

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可以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

先读再说。

(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

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

(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等青蛙呢?

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塘:

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迎:

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

书空。

龟:

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

裳:

共14画,下边是“衣”。

鼓:

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

(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颜金怀)》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八(连山区金星中心小学罗飞)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八

连山区金星中心小学罗飞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图文结合,适宜儿童阅读。

课文中生字不注音,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学会生字。

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

做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与青蛙都很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能受他们的欢迎。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予以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手段。

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朗读。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条谜语,想猜吗?

“河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

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

”(青蛙)

你知道青蛙的孩子叫什么吗?

(蝌蚪)

谁见过蝌蚪?

愿意给大家讲讲它长得什么样吗?

(贴出青蛙与蝌蚪图片,板书课题)

二、自主识字,感知课文。

 1、这是一篇不注音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想怎么办?

(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方法。

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

有的可以猜测读,有的可以问同学、老师,有的可以做记号,等老师读时认真听。

 2、学生试读,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范读。

 4、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

 5、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A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B谁愿意当小老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

 6、识记生字

学生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

灰:

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

追(或迎):

谁愿意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披:

我这有件衣服,谁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

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

 7、指导写字(略)

三、读感悟,体会小蝌蚪的变化。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图?

并把与图相对应的课文内容,读一读(张手让学生自己选择)。

 2、全班汇报。

(学生喜欢哪一自然段就汇报哪一自然段,不必接顺序来。

第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朗读。

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烈,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他们会很快进入情境,体验到朗读的乐趣。

第四自然段,也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朗读。

第二、三、五、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的关心、爱护、组织

学生会角色的朗读中来,然后选代表分、角色朗读。

 3、戴上头饰表演读。

 4、填空练习,体会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没过多久,()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四、总结全文: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一课之后,我对新课改精神又有了新的体会,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

1、情境的创设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本课的朗读教学,我采用动作表演和分角色朗读两种形式,尤其是动作表演,看着学生那天真、一丝不苟的动作和可爱的表情,仿佛他们就是小蝌蚪、小青蛙了,教师不用任何言语,学生就已体会到其中的情趣了。

2、让学生自由选择识字方法。

“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本课中的生字学生,想怎么学习就怎么学,创设他们喜闻乐见的识字途径,认字活动。

同时采用与实物联系、动作表演等方法,使他们轻松的记住字形、乐于识字。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八(连山区金星中心小学罗飞)》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六(作者:

蓝鹄)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六

作者:

蓝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能手,懂得应该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蝌蚪、脑袋、快活、鲤鱼、捉食、乌龟、碧绿、肚皮、低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问题的提示扩写句子,把句子写具体,通过选词填空、连句,了解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4、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懂得保护青蛙人人有责。

 2、教学难点:

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认识“矢”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大概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直接揭题、读题。

学习生字“蝌蚪”。

(二)初读课文。

 1、要求:

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有趣在哪呢?

自己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检查初读情况。

生字词出示:

蝌蚪池塘脑袋甩着鲤鱼乌龟披着短了蹲着碧绿肚皮鼓着

(1)按照课文读一读,即带拼音。

(2)看着黑板读一读,不带拼音。

(3)字形的教学: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或是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需要大家帮忙的?

(4)我说你做:

师说脑袋生指着脑袋师说甩着生做动作(可以用手表示)蹲着、肚皮、鼓着、短了

(5)送生字回家。

过渡:

大家已经能够把生字很正确地念下来了,那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吗?

全体起立,如果有错了,你就坐下来读。

(6)反馈读错的情况,集体纠正。

(7)你能把这些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组成一段简单的文字吗?

生说,也就是故事的大概内容。

(三)完成课后作业:

第1题,写出同偏旁的字。

师按照学情做进一步的指导。

要点:

(一)小蝌蚪的样子。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找出:

大大的脑袋,青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5、练一练。

小蝌蚪游来游去。

(1)小蝌蚪在哪里游来游去?

(2)小蝌蚪在哪里怎样地游来游去?

(二)小蝌蚪的形态变化。

 1、过渡。

师:

小蝌蚪游啊游,身体发生了变化。

请你在课文中找出来,用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两条前腿。

(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随机认识“短”

(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仿造春蚕的不同时期图画一画青蛙的生长过程。

 3、交流,既评一评。

 4、改一改。

 5、说一说。

参照课后五:

选词填空,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又先最后接着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6、读一读。

(三)青蛙的样子。

 1、读一读,找一找。

小蝌蚪变成了青蛙,青蛙长什么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用不同于小蝌蚪的记号标出。

生:

四条腿,宽嘴巴。

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2、说一说。

能把青蛙的特征连起来说一说吗?

青蛙有四条腿,嘴巴是宽宽的,披着碧绿的衣服,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背一背青蛙的形态句。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本2、5、6

指导分角色朗读全问,再次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完成课堂作业本。

(一)巩固练习:

 1、复习新词,听写词语。

 2、排列顺序:

( )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 )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游来游去。

(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

 3、填空完成。

青蛙四条腿、()嘴巴、披着(),露着(),鼓着()。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1、分组读。

 2、抽组读,评议。

 3、选择喜欢的角色读。

(三)读了课文,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到我们的课文里来?

教育意义:

要保护青蛙,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看待事物要正确,不要听到一点就判断事物。

(四)随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本作业。

反思:

在教学中之所以确立这个为难点,因为文章的绝大多数篇幅都是写的这个内容,而且同学们对动物的了解不多,容易混淆一些常识性的内容。

在以前教学中只是抓住一些文中的句子进行读、说,觉得学生的掌握情况很好。

在这一次,无意间让学生画一画,没想到一画问题就画出来了,在画中检查出学生在青蛙的生长过程中只注意到四肢的变化,没有注意到颜色、花纹的变化,而这就不能正确地反应出生长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经过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对这一认识会由不正确到正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一条线贯穿到底,从检查环节来看,效果是明显的,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004-03-20]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六(作者:

蓝鹄)》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谈(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黄华清)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谈

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黄华清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在教学情境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情感体验的渗透,是新课标的要旨,更是教育顺应时代、培养健全人格的要求。

如能在各种变化多端的、突发的、意料之外的教学事件中不留痕迹地相机施教,或许能化腐朽为神奇,收到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我手持一个小蝌蚪的头饰走上讲台,开始了我的讲课:

“有一群小蝌蚪,从一出生就没见过自己的妈妈,妈妈长得什么样?

不知道。

妈妈在哪里?

是干什么的?

也不知道!

它们多么想见到自己的妈妈呀!

咱们大家来给小蝌蚪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帮它们找回自己的妈妈。

好吗?

小蝌蚪的可怜遭遇,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同情心,一只只小手高举起来:

“我有办法。

”我来帮助它们。

“”我给它们登寻人启示。

”……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热情的小脸,我也禁不住有些激动起来——为孩子们空前高涨的学习热情,更为它们一颗颗金子般宝贵的心灵。

就这样,一次师生全心投入、趣味盎然而又令人感动的教学活动开始了……

进入分角色朗读阶段了。

从孩子们喜形于色的神情中,我知道他们最感兴趣、最能展示他们风采的时候到了。

好几个小组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预演了。

他们读得是那么的投入。

陈倩美正读到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的那一段,她急切而又高兴地喊着:

“妈妈,妈妈!

”充满惊喜的语调,叫人听起来真有些鼻子发酸;

汪晗韬扮演的青蛙妈妈则是和蔼可亲,语气特别慈祥:

“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快跳上来吧!

”听着稚嫩的音色扮出老成的语调,看着他摇头摆尾、自我陶醉的样子,真叫人忍俊不禁……

正当我为我的学生而骄傲,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洋洋得意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些不和谐的声音。

“我就是不演乌龟。

不演,不演,就不演!

”我回过头一看,原来又是“娇气鬼”车船在“添乱”。

看他那较真的劲儿,我不禁有些紧张了。

这孩子,平时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坏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别人着想。

看来,原本精彩的课堂气氛又要让他给搅“黄”了。

我几步跨过去,从嗓子眼里挤出几个硬邦邦的字眼:

“怎么回事?

“娇气鬼”急得脸红脖子粗,一脸的不情愿,瘪瘪小嘴,说:

“我就是不演乌龟!

”“为什么?

”我压住了即将爆发的怒气,低声问道。

“人家都说乌龟是王八,我不要当王八。

”看着他一本正经、振振有辞的样子,我是好气又好笑,可又有些无可奈何。

我灵机一动,想到求助于学生们,于是,我转身面向同学们,故意以老师特有的威严语气问到:

“你们谁能说说乌龟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吗?

”没有人应声,孩子们都有些“不怀好意”地你望望我,我看看你,等着看笑话。

我有点儿下不了台,顿时感觉脸面上挂不住了。

正在这时,我发现有双纤弱的小手在“蠢蠢欲动”,原来是胆小又孤僻、不合群的“小不点”刘淼。

我想,姑且听听她说一说吧。

刘淼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怯生生地说:

“我……我觉得……乌龟很可怜,人们都不喜欢它,小伙伴们也不愿意跟它玩。

”她指着黑板上的乌龟图形,充满同情地说:

“你们看,它都伤心得快要哭了。

”这哪里是在说乌龟!

分明是在诉说自己的遭遇呀!

这都怪我,对刘淼关心太少,以至于这个从小就寄养在亲戚家、远离父母的小女孩,小小年纪就懂得了孤独。

我不禁心有触动,而且深深地自责起来!

同学们仿佛都受了这种情绪的感染,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这时,“智多星”汤傲宇首先发言了,他有板有眼地说:

“据我所知,乌龟的全身都是宝。

龟肉可以食用,营养价值很高;

龟壳还可以做药材。

”班长黄铭辉也开口了:

“乌龟会保护自己,在碰到危险的时候,它就把头和脚都缩到硬邦邦的龟壳里去,谁也别想伤害它。

”“故事大王”郭伟说:

“我听过《狐狸和乌龟》的故事,乌龟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打败了强大而又狡猾的狐狸。

”好几个孩子都不约而同地说:

“我想和乌龟交朋友。

”“我愿意和乌龟一起玩。

”孩子们真挚的话语让我的脸色一下子舒展开来,内心深处禁不住为我的学生们叫好,为他们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当我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娇气鬼”车船打断了我:

“大家都别说了,我愿意演乌龟,也愿意和它(她)交朋友。

”边说还边朝刘淼挤了挤眼。

刘淼笑了,他也笑了,我笑了,孩子们都笑了。

课堂小剧场开演了。

乌龟的扮演者车船趴着身子,慢悠悠地摆动着“四肢”,和颜悦色地对“小蝌蚪”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和一阵发自内心的欢笑声……

这样的教学经历让笔者感受到:

1、真实的、真正的教学过程是丰富多彩而不可预测的动态过程,因此不应希望将教学全过程尽在预料之中;

2、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往往可以转化为理想的教学情景与课程资源,即教师、学生、教学事件本身也是可以随时开发利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

3、“浇树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只有教师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心与心的、情与情的交流,人文关怀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4、深切地体会到了教师以一颗童心融入小学生之中,与之同忧、同喜,让小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亲密的学习伙伴,对他们真正进入自主学习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有多么大的影响;

5、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机智地驾驭课堂,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师将自己的“课改”理念充分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并有意识地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影响与改变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努力地尝试着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可以看出,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表情语言之中,都在与学生进行着情感与心灵的交流;

都在营造着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与情境;

都能看到教师真诚的尊重、恰当的定位。

尤其是在突发的教学事件中,教师机智地相机诱导,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巧妙适时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与情感引导。

另外,教师具有开发新课程资源的意识,即将教师、学生、教学事件本身也作为可以随时开发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还可以看出,教师试图以一颗童心将自己的教学机智与创设教学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情感价值体验,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事物,分析问题。

从而走进了儿童的心灵深处,与学生进行情感、思想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在情境中诵读、理解、辨析、体验、感悟,营造出了开放的、有活力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徐学政)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谈(深圳市南山区后海小学黄华清)》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难点教学(作者:

贾蓝)

《小蝌蚪找妈妈》难点教学

贾蓝

在教学中确定的教学难点是:

具体的设计过程如下:

(结合了学情)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

随机认识“甩”、“脑袋”。

2、读一读句子。

3、画一画小蝌蚪的样子(为了画面的美观你可以加进一些事物)。

4、说一说你自己所画的图。

我就画了只小蝌蚪,先画一个大大的脑袋,涂上青灰色,再画一条长长的尾巴,在甩来甩去。

我画了很多小蝌蚪在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