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3180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演艺产业汇总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参考资料:

17

演艺产业是以演艺产品的创作、生产、表演、销售、消费及经纪代理、艺术表演场所等配套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产业体系。

演艺产品具体形态包括音乐、歌舞、戏剧、戏曲、芭蕾、曲艺、杂技等各类型演出。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突出的表现为演唱会和舞蹈表演。

1、演出收入与演出场次现状:

演艺产业是基础性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国家近年来的多项重要规划都将发展文艺产业定位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点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增长,观看娱乐性强、影响力大的演出节目成为民众最为普遍的文化消遣方式之一。

可见,演艺产业的发展是文化产业的繁荣的重要推动力。

演艺产业链各环节包括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演出中介机构和演出票务。

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产业之一,是一个创意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也是一项能耗低、可持续发展性强的低碳产业,具有极大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据《2013-2017年中国演艺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演出市场收入达到108亿元,其中,专业场馆演艺规模为57.18亿元,实景旅游演艺市场规模为12.4亿元,民营团体在非专业场所的演艺市场规模为25.2亿元,大型场馆演唱会等演出规模为13.2亿。

文化部昨日公布的《2012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演出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演出总场次200.9万场,比2011年增长10%,全年演出总收入达355.9亿元,其中票房收入135亿元,比2010年的总收入233.3亿元和120.9亿元的票房收入有明显增长,演艺场馆演出收入更是跃升为三大吸金点之一。

*演出市场保持增长势头的原因:

一、经过三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正面临经济结构的转型,文化建设和文化消费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和拉动内需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的投入,是演出市场能够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二、各国近代历史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占总支出的23%;

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出现“井喷”的局面。

2011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达到了5414美元,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演出市场能够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

三、自2009年《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放宽行业准入门槛,大量社会资本和社会人才进入演出行业,加之文化体制的改革,带来市场结构的优化及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自我调整能力的提升,是演出市场能够持续发展的机制保障。

2、其他因素:

一、城市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为演艺业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的趋势。

现在,休闲时间观看文艺演出、欣赏音乐舞蹈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据分析,中国未来五年包括演艺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年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日常消费支出的比重将达到5%以上。

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国内对外来演艺产品的需求。

仅2004年一年,经文化部审批的进口商业性演出项目就达639项,另外还有参加艺术节和交流活动的非商业性演出项目267项。

我认为,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观众可能是世界上最幸运的观众。

他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像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以色列爱乐等一流交响乐团,欣赏到俄罗斯芭蕾舞团、法国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等一流芭蕾舞团和阿尔文?

艾利舞蹈团、兰伯特舞蹈团等一流现代舞团的表演,而且可以观看到百老汇《狮子王》、《歌剧魅影》、《猫》、《芝加哥》、英国莎士比亚话剧团原汁原味的莎翁名剧,观看到德国纽伦堡歌剧院的瓦格纳四联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意大利实景歌剧《图兰多》、《阿依达》等精彩演出。

经营运作这些演艺项目的经纪公司,大都名利双收、满载而归。

据悉,西澳交响乐团今年5月访问过中国,悉尼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国家歌剧院、澳大利亚芭蕾舞团、詹姆斯?

莫里森爵士乐团和澳大利亚马戏团近期也有访华的意向。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对中国演艺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作出客观的判断。

二、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艺术表演产品创作与生产的不竭源泉。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延绵不断、一脉相承的悠久历史。

从闻名遐迩的长江、黄河、长城、兵马俑,到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花木兰,从充满东方智慧的老子、庄子、孔子的哲学思想,到中国的古琴、昆曲、新疆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等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物遗存,都为演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目前,中国演艺市场已经出现多元共荣的发展格局,交响乐、歌剧、芭蕾、现代舞蹈和音乐剧,民族戏剧、民间歌舞,杂技、曲艺、木偶、皮影和通俗流行的爵士摇滚乐,以及夜总会、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的歌舞音乐表演等,精彩纷呈,竞相斗艳。

多彩的中国文化元素也为世界表演艺术生产做出突出的贡献。

如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马勒的声乐交响作品《大地之歌》、雷哈尔的歌剧《微笑的国度》、克莱斯勒的小提琴作品《中国花鼓》,无不受到中国文化素材的影响。

美国迪斯尼根据中国历史故事花木兰改编的动画片,韩国媒体公司根据中国历史名著《三国志》制作的网络游戏软件,也都取得不凡的业绩。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们期待着独具慧眼的澳大利亚演出商、经纪中介机构和艺术编导们能够到中国来,与我们共同研发生产中国元素的演艺产品,深度开发中国的演艺市场。

三、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使我国演艺企业的实力得到不断壮大。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文化体制基本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

一些掌握大量文化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当前,根据改革开放的发展要求,我国正在对全国文化体制包括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和经纪中介机构进行深化改革。

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重点是加大扶持,转换机制;

对国家办的艺术研究机构、艺术学校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重点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

对国办的演出中介机构和一般性的艺术院团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重点是创新体制,面向市场。

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强强联手,培育一批代表国家艺术水平的文艺团体和中介机构。

如把文化部直属的中央实验话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合并为国家话剧院;

将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与中国对外展览中心合并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等等。

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升了中国演艺机构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演艺产品的生产和演艺人才的培养。

另外,我们还对演出经纪人的资格提出专业要求,规范演艺经纪机构的经营,促使中国演艺市场出现一批资信可靠、运作专业、有能力经营涉外演出业务的演艺经纪机构。

四、各类国际国内的艺术节活动,为中国演艺产业迅速发展打造了宽阔的舞台。

目前,在中国由国家文化部参与主办的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主要有:

一年一度的“相约北京”国际大联欢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南宁国际民歌节、中国吴桥杂技艺术节、中国武汉杂技艺术节等等。

在办节过程中,我们注意学习借鉴包括澳大利亚阿德雷德艺术节、悉尼艺术节和墨尔本国际艺术节等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艺术节的成功经验,采取了中央、地方政府资助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既给承办商和举办城市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为各类优秀艺术演出项目和演艺经纪机构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从而带动了中国演出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此外,中国演艺产品,在参与国际双边、多边事务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演艺机构通过官方或民间渠道,走出国门,积极参与海外各类艺术节、艺术比赛和演艺交易会,使中国演出团体和演艺经纪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每年5月中旬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演艺产品交易是展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体特点

1、对现场等末端环节有较高的要求:

对演出人员、工作人员、舞台布景等末端环节具有较高的要求。

2、具有很强的区域特性:

地区文化、地段特征等因素对演艺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呈现多元化市场格局,企业形态多样:

中国演出市场呈现各种所有制形式和各类文艺表演形式多元共存的市场格局;

演出院线连锁型企业、演出跨界创新型企业、企业品牌塑造型企业和转企改制的演艺集团借助于各自特有的优势发展良好,是未来最具投资价值的企业类型。

4、收益模式以票房和商赞为主:

票房收入和商业赞助是演艺产业主要收入来源,衍生品收益、版权收益等辅助性收入在演艺产业整体收益中的地位将逐步提升。

5、处于产业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演出产业链还不成熟、演出市场分配机制还不完善、演出国有院团改革还不彻底,演出产业化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6、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旅游演出市场与话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曲艺演出市场、儿童剧演出市场和音乐演出市场等新兴市场也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7、产业间的投资与兼并重组趋势愈演愈烈,其模式也日趋多样化:

目前我国演艺市场的主要投资模式包括IPO模式、收购模式、多方投资模式与国际投资模式等。

、延伸思考

根据第二个特点,地方性的文化的良好保存对于演艺的产业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所以,国家也开始重视对于地区文化的保护。

例如,文化部出台《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凡符合评估指标的地方戏曲院团可申请相关扶持。

《方案》指出,文化部将全面加强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推动地方戏创作和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建设。

以5年为周期(首期实施时间为2013年至2017年),确立40个左右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

创作一批地方戏优秀作品;

培养一批潜心地方戏曲艺术、德艺双馨的专门人才;

挖掘、整理一批珍贵的地方戏曲史料,使其成为地方戏曲剧目创作中心、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中心、地方戏曲艺术传播普及中心和地方戏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中心,逐步建立地方戏曲艺术生态保护区。

2、虽然说演艺产业的收入,以票房收入和商业赞助为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并不意味着演艺公司就可以坐地起价,把票价提的非常高,或许这可能带来短期的利润激增。

但是长远之策还是通过自身的实力的提升,真正的把演艺产业做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例如,据四川日报报道,2月24日,韩国人气组合SJ在省体育馆拉开了2013年成都商演的帷幕,此后,成都将迎来至少40场商演。

记者发现,去年动辄3000多元的“天价票”,从目前40场演出的报价来看,已难见踪影。

省演出公司副总经理张建刚告诉记者,目前,除周杰伦已确定在成都体育中心开唱外,其他演出都在缩小规模降低成本,同时降低票价争取观众。

市场为何难消化高价票?

纵观这几年的商演市场,演出商多把挣钱的目标对准大型明星演唱会:

有的门票定得和普通白领月薪一样高,有的歌手反复来蓉已让观众审美疲劳。

“中国好声音”仅仅节目走火,巡演就报出1000多万元的成本价,最终导致市场无法消化。

对观众而言,更想用合理的票价看到高质量的演出。

演出市场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四川计划全省演出市场收入超过10亿元。

产业要做大做强,更需要参与“游戏”的演出商共同维护。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的商演主动“缩水”、并且积极开拓儿童市场,精选中低端的演唱会以及剧场项目。

当票价合理回归,观众选择增多,精耕深耕之后的市场也将有望得到修复。

1、产业模式类型多样化,转企改制显成效,但尚未能完全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演艺团体。

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模式。

典型代表有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它是中国东方歌舞团的独资公司。

由于在转企改革的探索阶段,受旧体制的影响,国内演艺公司或者演艺集团,尚未能完全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相对与国际演艺公司较落后。

2、演艺形式多样,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产品开发尚未形成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价值。

根据演艺产品针对的受众群体,可以把演艺产品分为“大众化产品”和“高雅严肃产品”。

前者的受众主要是普通消费者,其关注的是大多数人群的偏好,比如,本山传媒的二人转剧目;

而后者的受众主要是特定且小部分的群体,属于演艺产业中的中高端品牌,比如芭蕾舞、交响乐、歌剧等。

这两种产品在国内市场都有相当份额。

我国的农村演出市场是国内演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国家提出要“送戏下乡”,随着市场化的运作,我们一方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演出公司也要将农村、农民作为市场受众的一部分,编创出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不仅仅是将艺术高雅化。

3、市场运作意识和品牌提高,但存在营销渠道单一,没有形成多渠道营销系统。

随着转企改制的推进,国内演艺产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与运作人具有前瞻性的品牌意识和灵活的市场营销手段是分不开的。

比如,《云南映像》从策划之初,就以市场为中心经营。

具体表现有:

创作初期将《云南映像》定位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并且按照市场需要编排出三个版本,包括按照国外歌舞剧的惯例编排的海外版,同时杨丽萍还希望在昆明为《云南映像》盖上一个专门的剧场,让全世界各地的人到云南就能看到《云南映像》,就想到了百老汇看到了猫4。

除此之外,该剧目的采用了股份制方式运作,授权山林文化发展公司运作市场,授权派格影视公司做海外发行。

云南的各种媒体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视角对云南映像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和报道,使其在还未正式演出前营造了神秘感。

这些做法是值得演艺公司借鉴的做法。

但是,更多的演艺产品并没有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市场营销渠道。

在国内,一部新演艺作品问世尚未能利用新媒体、传统媒体、电视栏目立体式营销范式,也没有利用事件营销、终端营销、见面会等方式提升消费者的偏好度;

在国外,普遍存在的情况是缺少优秀的文化贸易公司,没有顺畅的流通渠道。

一些国内演出进入国际市场主要依靠国外经济商,中间环节太多,层层扒皮现象严重。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层说,过去我们总说让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现在也要强调让中国营销渠道走出去,我们一定要建立起自己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大。

4、“集团化”运作促进资源整合,但没有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规模经济,简单的“数量膨胀”并不等于集团化运作,也不代表产业链完备。

对于日本宝塚剧团,日本“演艺四强”之一,积累了90多年的市场运作和产业链运作经验值得国内演艺企业借鉴。

它从最初由20名少女组成的巡回演出“歌唱队”,成长为今天拥有花、月、雪、星、宙5个剧组约450名演员的大型演艺团体。

其组织结构是阪急电铁株式会社设专门的歌剧事业部,统一管理3个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的部门,即宝塚音乐学校、宝塚歌剧团和宝塚舞台公司。

一台演艺产品的生产,是由宝塚歌剧团和宝塚舞台公司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的。

宝塚舞台公司不仅管理着两个剧场,而且担负着5个剧组剧目生产中舞台美术设计与制造的任务。

这种明确的分工使宝塚舞台公司可以统筹安排剧场的使用,也可以综合调配、使用舞美资源,使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同时,宝塚歌剧团不仅发展与歌剧直接相关的音像制品、有线电视播放来增加收入,而且通过间接相关的餐饮、小商品服务也产生了极大效益。

1、林文增:

投入不足制约精品歌剧制作

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投入540亿元,增幅为9.3%。

数据显示,2012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4.68亿元,增长了18.9%。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歌剧舞剧院院长林文增就此算了一笔账:

从国家院团来看,财政拨给一个剧目的创作费是200万元左右,但现在打造一部新剧,仅舞美、灯光、音乐等项目就要花去100多万元,这个经费远远不够。

“很多人问为什么这几年没有像《江姐》、《洪湖赤卫队》那样的精品歌剧出现,投入不够是一个重要原因。

2011年我们创作歌剧《红河谷》,在节约一切开支的情况下成本还是超过了500万元,剧院自行承担了300多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靠跑演出创收来补贴真正的艺术创作,这无疑会影响艺术的长远发展。

”林文增说。

2、吴玉霞:

要提升中国艺术节国际影响力

近些年,国内的艺术节发展形势不错,但是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建议从4个方面提升艺术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1.加大艺术节宣传力度,用好平台、畅通信息,引起媒体的重视与传播是泱泱大国应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理念。

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评论家,建立懂艺术、讲真话、说实话的评价体系,激发创作灵感,丰富群众生活,引导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

2.继续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面向社会、服务群众”为理念,建立财政拨款、社会赞助与经营收入相结合的多元筹资机制,通过冠名、广告、专有权转让、经营权拍卖、门票收入、社会支撑等方式扩大营销渠道。

3.提升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向世界开放,吸引更多外来游客、优秀剧目“走进中国”“走近中国”。

以舞台艺术的展演和交流为纽带,将国外优秀艺术作品“引进来”,从而促进中国艺术作品和艺术节“走出去”,接受国际文化艺术市场的检验。

3、陈平:

需大力扶持公益文化事业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在对相关数据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需加大文化投入,扶持公益文化事业。

陈平分析,在2013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中,教育投入是4132亿元,而文化体育和传媒只有540亿元,同期增幅都是9.3%,但基数不一样。

由于文化投入的基数较小,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5年之后文化投入与教育投入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以世界知名大剧院为例,政府补贴多在40%以上。

法国巴黎歌剧院为40%至66%,悉尼歌剧院是60%,国家大剧院每年只有2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的文化投入还远远不能与这些国家相比。

”陈平说,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加强文化投入正逢其时,尤其是公益文化事业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此外,建议国家对社会赞助艺术机构、博物馆、图书馆等给予免税政策,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艺术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跨界融合将成为主流。

演出将与拥有庞大市场的产业进行跨界融合,生成新的产品,如旅游演出、动漫演出、网络演出、演出主题餐厅等。

2、以“演出院线”为主导的跨区域合作趋势将继续扩大。

演出院线、演出联盟、人才战略合作等各种形式的跨区域合作方式将继续扩大。

3、优质演出内容将成为市场需求热点。

剧场的大规模建设和院线联盟趋势的加强将大力推动演出市场对高质内容的追逐。

4、品牌化竞争时代即将来临。

演出市场在相对市场化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话剧、旅游演出等领域即将进入市场盘整期,品牌化发展与定位将成为企业的突围之道。

5、企业集团化趋势将日益明显。

通过合作、兼并或股份制方式形成的实现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并按照集约化经营的要求组建跨地区、跨部门的演艺集团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6、资本将成为演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到演艺产业,对演出创作、演出产业化等各个环节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旅游演出市场

1.旅游演出是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演出领域。

已经出现了多种相对成熟的产业化模式,如实景演出模式、主题公园模式、旅游舞台表演模式等。

2.旅游演出是盈利性最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演出领域之一。

《印象刘三姐》、《宋成千古情》、《云南映像》等都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率。

3.旅游演出市场的项目需求潜力巨大。

各级政府是旅游演出项目的主要推动者,项目需求已经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城市。

4.旅游演出市场的受众群体广泛,演出市场挖掘潜力大。

旅游消费者也成为演出市场的消费主体之一。

(二)由京沪向全国范围扩展的话剧演出市场

1.话剧演出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拥有稳定的客户基础。

话剧市场主要针对的是70和80的白领阶层,拥有稳定的收入。

2.话剧演出团体是演出市场原创最为活跃的团体。

话剧创作频率高且话剧制作的工业化趋势已初步形成。

3.话剧演出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产生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

如北京戏逍堂、上海现代人剧社等。

(三)具有发展潜力的演出新兴市场

1.戏曲曲艺演出市场活跃度高,品牌企业生存能力强。

相声、舞台演出等形式在演出市场非常活跃,并产生了一些品牌化企业,如德云社、刘老根舞台、金海岸大舞台等。

2.儿童演出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创新能力强。

儿童剧类演出市场需求潜力过亿,拥有庞大市场;

另外,儿童剧与动漫、影视等领域进行融合创新,将推动儿童演出市场有较大的进展。

3.音乐演出市场规模化发展速度快,区域扩张能力强。

音乐节、音乐会、演唱会等音乐演出市场都在进行规模化发展,向全国区域扩张的趋势日益明显。

八、从演出市场的乱象看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浙江演出市场乱象

2011年4月18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色情演出的推手”,曝光浙江多个地区存在色情低俗演出的现象,其中也包括了余姚的阳明演艺厅,4月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又以“丑陋”的推手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和评论,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在政府内部、特别是行业管理部门产生极大的震动。

浙江省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各地的文化、公安部门紧急行动,进行查处整治。

18日《焦点访谈》节目最后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

非法演出的泛滥源于对金钱利益的追逐、市场管理的缺失和对国家法律的漠视,对于记者拍摄到的内容还有许多问号没有解决。

一个专门组织色情演出的商人为什么会拥有演艺经纪人的资格?

原本应该为公众提供健康文化生活的舞台、剧院、演艺厅,为什么会沦为色情演出的场所?

面对这样的演出,临安市和嘉善县的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为什么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从中可以看出,演出市场存在乱象主要有三个,一是持有演出经纪资格的经纪人是组织提供这些演出内容的中介人员,这就是色情低俗演出内容的来源;

二是当地文化监管部门及人员对于演出市场没有很好的监管,特别是对记者以群众身份的举报敷衍赛则,或是置若罔闻,这是监管环节的缺失问题;

三是这些节目出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内举办的正规演出场所内,反映场所经营资格和性质存在问题。

二、问题分析及原因探究

事件发生后,从新闻媒体、党委政府层面、行业主管部门三个方面,对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

1、新闻媒体角度,1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的分析评论指出,这些现象,反映了文化的使命和担当的缺乏,反映了监管的缺位,以及社会道德和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