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36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

第一部分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肉鸡业从80年代起步后飞速发展:

1981年全国肉鸡存栏仅0.4亿只,到2009年达到34亿只,30年间共增长了约80倍。

然而,我国肉鸡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

第一次高峰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种鸡和商品雏鸡供不应求,每套父母代种鸡价格高达17元,商品雏鸡价格每只达到3-4元;但是由于价格的飙高,很多鸡场扩大规模,新建鸡场和养鸡专业户不断增加,造成了1992年市场供过于求,肉鸡价格暴跌,饲养量萎缩,肉鸡发展进入第一次低谷。

之后随着市场的自发调节经过慢慢恢复,1996年又迎来了肉鸡饲养量的第二次高峰。

但紧接着发生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了中国肉鸡业前所未有的打击,祖代和父母代种鸡饲养量大量减缩,以至于有些企业黯然退出肉鸡产业市场。

2002年底至2006年初,我国肉鸡业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持续亏损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非典”、禽流感等不可抗拒的因素使中国肉鸡产业市场严重受挫;另一方面,肉鸡行业内部缺乏自律,没有准确把握中国肉鸡市场规律,造成市场过度膨胀,父母代种鸡供过于求。

将近30个月的肉鸡市场低谷期造成了肉种鸡存栏量大幅下降,鸡肉产量下降,鸡肉市场供不应求,养殖户的养鸡热情又被重新燃起;另外,养猪利润越来越微薄、饲养风险不断加大,加上受市场周期性波动和疾病因素影响,众多农村散养户逐渐退出养猪行业,这诸多原因导致猪肉产量下降,生猪供求关系失衡,猪肉价格上涨,人们又转而消费更为廉价和高营养的鸡肉产品。

鉴于以上两个原因,2007、2008年成为我国肉鸡市场史上最好的年份。

然而,好景不长,此后,国内祖代种鸡场和父母代种鸡场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使得下游商品鸡苗市场陷入供过于求的状态。

于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肉鸡行业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衰退期。

2010年,特别是上半年整个行业都处于亏损的状态或悬于亏损的边缘,大家都在期望能尽快走出低谷,但这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经过一年多的低迷期,种鸡、商品鸡、屠宰因为肉鸡养殖量的锐减而触底,今年肉鸡市场行情有所抬头,而整体社会购买力还要看这次经济危机给国际社会造成的影响,因为目前全球经济还没有足够的整体变暖的数据支撑,更多的还是变数中求得局部稳定。

1.1.2肉鸡产业发展趋势

一是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新模式。

当前,我国肉鸡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

生产方式落后,鸡肉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大群体小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

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肉鸡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在我国,无论是大规模的一条龙企业还是小型的饲养散户,鸡舍条件都普遍很差,主要表现在:

鸡舍密闭性差,漏风、漏雨;屋顶、墙体隔热和保温效果不好,耗电费能,运行成本高。

多年来,大家一方面抱怨我国养鸡条件差,鸡越来越难养,但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搞所谓的“低成本”扩张,忽视养鸡硬件设施的建设,使我国肉鸡产业长期处于“低成本扩张→鸡舍条件差→鸡容易得病生产性能低→产量不够→再低成本扩张”的恶性循环。

我国肉鸡产业整体效益不高,与我们鸡群整体健康状况不佳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祖代种鸡群的不健康,祖代种鸡群健康状况不佳,生产出的父母代鸡苗抵抗能力就会差,育雏、育成期间就容易感染疾病,影响鸡群均匀度,最终导致父母代产蛋性能不好。

同理,如果父母代鸡群不健康,生产的商品鸡苗也弱,使得商品肉鸡死淘高,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效率低。

整个肉鸡产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具备上游对下游负责任的态度,保证鸡苗的质量。

因此,我国肉鸡产业需要加大对鸡舍建设、饲养设备等的投资,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通过高科技的投入来降低养殖风险。

肉鸡产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就是要在场址布局、鸡舍建设、饲养设施配备、良种选择、生物安全体系、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按程序组织生产。

二是加快肉鸡业生产集约化、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肉鸡产业的集团化、产业化程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正在崛起。

2004年中国肉类50强企业中,鸡肉企业占33%。

2005-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中,肉类制品24个,其中禽肉产品12个,占肉类产品的50%。

2006年公布的17家出口食品农产品免检企业中,肉鸡类企业10家,占到58.82%。

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肉鸡行业规模还不够大,集团化、产业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美国最大的肉鸡生产企业年屠宰肉鸡超过20亿只,而我国最大的肉鸡生产企业年屠宰肉鸡仅1亿只左右,美国前十位肉鸡生产企业生产了全国72.3%的鸡肉,而我国前十位的肉鸡生产企业累计生产不到全国总产量的12%,差距还非常明显。

可见,我国肉鸡集约化生产水平还较低,标准化、规模化肉鸡产业项目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此外,我国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也大幅增加,1995年至2010年,中国平均工资年增长率在8%到12%之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据估计,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将在5至8年之后消失。

因此,依靠设备自动化养鸡必定是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在整个肉鸡产业中,实行“人养设备,设备养鸡,鸡养人”的理念也必定是大势所趋。

1.1.3肉鸡养殖模式

我国肉鸡产业化经营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大型龙头企业的扶持下,施行“公司+农户”的肉鸡经营模式,即公司和养鸡户签订生产合同,养殖户负责投资建场、提供设备和劳动力以及从事经营管理,公司则负责种鸡饲养、雏鸡孵化、鸡的屠宰加工、运输、饲料供应以及提供技术服务等,带动养鸡户从事专业生产。

公司按合同价约定回收养殖户生产的肉鸡,并按其饲养数量和质量提供报酬。

“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世界各地具有普遍性,在美国90%左右是合同饲养。

目前,我国肉鸡业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上遇到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农户对待合同缺乏严肃性,不能严格履行合同,同时,龙头企业也没有足够重视农户的利益,甚至还想方设法压缩农户的利润空间;其次,由于农户鸡舍简陋、设备简易、鸡舍布局不合理、防疫体系不健全,造成鸡群不健康而过度用药,导致鸡肉中药物残留,损害了龙头企业的利益,威胁到食品安全。

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只要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标准化、健康养殖新模式是可以克服的。

企业要鼓励农户扩大规模,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对有志者实行优惠(如降低鸡苗或饲料价格,提高毛鸡收购价格等),帮助农户慢慢从小规模向集约化方面过渡,逐步建立家庭农场。

一旦农户的硬件条件、饲养规模、科技含量等全面提高,必定会按法律法规和合同、协议运作。

经验证明:

合同饲养依然是肉鸡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另一种形式是所谓真正的一条龙企业,采用公司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即种鸡饲养、商品肉鸡饲养、加工、销售都归公司,完全不依赖农户。

这种方式减少了各环节之间的交易费用,降低了成本,便于统一管理。

特别在中国目前的饲养环境下,如果能建立更多的标准化肉鸡场,还可减少药残,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鸡肉产品,打造民族品牌。

但一体化模式,公司要大量投资建立大型的现代化肉鸡饲养场,因此,企业规模会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企业,在建立大型的现代化肉鸡饲养场后,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原因有二,第一,优质不优价。

与农户养鸡相比,标准化肉鸡场的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好,但目前标准化肉鸡场生产出的优质鸡肉,仍不能以冷冻、鲜鸡肉的形式出口,在国内,也难以高于市场平均价销售。

第二,管理不力。

客观上,由于肉鸡场多且分散,不容易管理。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企业比较重视对种鸡的管理,认为饲养种鸡的技术高,而商品肉鸡的技术含量低,因此对商品肉鸡的管理则比较放松,结果造成对肉鸡场缺乏足够的监管,肉鸡生产性能差。

*****市是江苏省农业大市,家禽产业更是位居江苏省各县市首位。

*****年饲养家禽约7000万只,其中蛋鸡5200万只左右,肉鸡仅1800万只,而且多以小规模饲养为主,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疫病传播风险大,肉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肉鸡养殖业是畜牧业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

近年来,*****市肉鸡养殖业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但存在产业链条不完善,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

农民缺乏良种、缺乏养殖技术、缺乏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急需与农民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龙头企业的带动。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实施优质肉鸡产业化经营,通过合作社连农户的组织形式,把广大农民组织起来,由合作社负责良种雏鸡生产、饲料、兽药、疫苗和商品肉鸡销售,为农民发展优质肉鸡养殖进行产前抓供种,产中搞服务,产后搞销售的现代养鸡生产,加快养鸡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产业化经营,使广大农民走上靠养鸡增收,靠养鸡致富的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1.2项目简介

1.2.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AA肉鸡产业化养殖项目

项目单位:

*****市*****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

*****

建设地点:

*****市*****。

1.2.2项目单位情况

*****市*****禽业专业合作社创建于2010年12月,位于*****市*****工业集中区。

合作社依托集科研、生产、屠宰、贸易于一身的江苏*****禽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饲养AA肉鸡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高科技养殖企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养殖模式。

为禽业公司投入6000万元建设完成的日屠宰5万羽肉鸡的加工生产线提供加工资源。

1.2.3项目组成及建设目标

(1)项目由2个肉种鸡场、1个孵化场、1个饲料加工厂、2个肉鸡养殖示范场组成。

(2)项目建成后,肉种鸡场每天为商品肉鸡养殖示范场和专业合作社提供商品雏鸡5万只,全年提供1500万只。

(3)项目建成后,饲料加工厂每天为种鸡场、商品肉鸡养殖示范场和专业合作社提供配合饲料260吨,全年提供9万吨。

(4)公司运作模式为“公司+合作社+农户”,项目建成后,合作社肉鸡养殖示范场每年可出栏优质肉鸡100万只,社员养殖场1200万只,共1300万只。

1.3建设内容

1.3.1种鸡场

(1)土建工程

两个种鸡场建筑工程总面积28940m2,其中各类鸡舍等主要生产设施26000m2;孵化厅4000m2;种蛋储存库、饲料库、兽医化验室、淋浴消毒室、急宰间、焚烧室等辅助生产设施760m2;配电室、锅炉房、泵房等配套设施1140m2;办公用房、职工宿舍、食堂、门卫等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1040m2。

各建60m3蓄水池1座。

(2)设备购置

种鸡场需购置各类设备148台(套),其中孵化机、网架、自动喂料设备、自动饮水设备、自动清粪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102台(套);兽医化验设备、淋浴消毒设备、焚烧炉等附助生产设备8套;锅炉、热风炉、变压器等配套设备12台(套);办公设备、宿舍设备、食堂设备等管理及生活服务设备26套,总投入资金约645万元。

(3)引种

种鸡场项目引进AA+父母代种鸡8.86万套。

1.3.2肉鸡养殖示范场

1.3.2.1示范场

(1)土建工程:

两个肉鸡养殖示范场建筑工程总面积26680m2,其中育成鸡舍25000m2;饲料库、兽医化验室、淋浴消毒室、急宰间、焚烧室等辅助生产设施260m2;配电室、锅炉房、泵房、路道等配套设施1100m2;办公用房、职工宿舍、食堂、门卫等管理及生活服务设施320m2。

建60m3蓄水池2座。

(2)设备购置:

种鸡场需购置各类设备93台(套),其中发酵床垫料及菌种、散养网架、自动喂料设备、自动饮水设备、自动清粪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62台(套);兽医化验设备、淋浴消毒设备、焚烧炉等附助生产设备6套;锅炉、热风炉、变压器等配套设备11台(套);办公设备、宿舍设备、食堂设备等管理及生活服务设备14套,总投入资金约298万元。

1.3.2.2社员养殖场

社员养殖场鸡舍及配套土建工程由社员自己出资建设,合作社借资购买养殖设备,按存栏1万只规模借资3万元标准执行。

社员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