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后赤壁赋Word下载.docx
《苏轼后赤壁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后赤壁赋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1、步自雪堂:
从雪堂步行出发。
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
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
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
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
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
坂,斜坡,山坡。
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
“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
树叶。
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
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
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
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
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
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
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
方才傍晚的时候。
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
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ú
):
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
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
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
顾,但是,可是。
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
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
诸,相当于“之于”。
12、斗:
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
随时的需要。
“须”与“需”通。
14、复游于赤壁之下:
这是泛舟而游。
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
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
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
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
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
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
曾,才,刚刚。
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
“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17、摄衣:
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岩:
登上险峻的山崖。
履,践,踏。
巉岩,险峻的山石。
19、披蒙茸:
分开乱草。
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
蹲或坐。
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
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
虬,龙的一种。
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
睡在树上的鹘。
栖,鸟宿。
鹘(hú
),意为隼,鹰的一种。
作者多次描写到赤壁上的鹘,如《赤壁记》:
“断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
23、俯冯夷之幽宫:
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
冯(pí
ng)夷,水神。
幽,深。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
高声长啸。
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
啸,蹙口作声。
25、亦:
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
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
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
静默的样子。
27、肃然:
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
停留。
29、反:
同“返”。
返回。
30、放:
纵,遣。
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
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
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
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
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
玄,黑。
裳,下服。
缟,白。
衣,上衣。
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
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
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
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
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
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
向我拱手施礼。
40、俛:
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
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
昨天晚上。
此语出于《礼记·
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
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
昔,昨。
43、过我:
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
不是你吗?
“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
回头看。
46、寤:
觉,醒。
翻译: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
于是一面走一面吟,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
“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
”一位客人说:
“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
“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
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
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
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
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
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
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
“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
“噢!
哎呀!
我知道你的底细了。
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
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
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
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
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
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
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
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
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
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
两篇文章均以"
赋"
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前赋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后赋则是"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
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
面对着"
月白风清"
的"
如此良夜"
,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
节外生枝"
地又插进"
归而谋诸妇"
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
铺垫"
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
江流有声"
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
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
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
横江东来"
'
戛然长鸣"
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
揖予"
不答"
顾笑"
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
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
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
结尾八个字"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
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文中写苏子独自登山的情景,真是"
句句如画、字字似诗"
,通过夸张与渲染,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文中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
巧用排比与对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乐感。
读起来更增一分情趣。
但总的来说,后赋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不及前赋。
神秘色彩,消沉情绪与"
味较淡、"
文"
气稍浓恐怕是逊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后赤壁赋》作于苏轼因"
乌台诗案"
而被贬至黄州之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后赤壁赋》沿用了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
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不仅让我们感到了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文中的孤鹤形象更能够让我们感到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
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的孤鹤历来便是道家的神物。
乘鹤是道化升仙的标志,苏轼不仅借孤鹤以表达自己那种高贵幽雅、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心境,更表现了那种超越现实的痛苦遗世的精神。
那我们就看看他在《后赤壁赋》中是如何将孤鹤的孤独、寂寞、高贵、幽雅、超凡脱俗展现得淋漓尽致的。
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
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的意象。
歇于松柏,不作稻粮谋的孤鹤在苏轼心中,就像在其他隐逸者的意中一样,本是高蹈于世外的象征。
苏轼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共处来渲染内心弃世的幽情,孤鹤的形象尤其为他所钟爱。
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
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蔚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
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注意极深。
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
苏轼以“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的觉悟,联想前来入梦的道士,表明作者在这只孤鹤身上寄予了自己怀念故友之情。
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结尾处写自己梦醒后开门寻找,夜色茫茫,不见孤鹤,也并无道士。
一笔双关,余味深长。
将苦闷与希望糅合在诗化境界中。
山形与鹤形,使苏轼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谙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头找到了对应。
通观全文,在我们的眼前自然就展现出了好一幅“水月禅境、山鹤幽鸣”的美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