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2839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B2基础作业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1.地形高差较大的分坑方法拟用辅助基面进行分坑,以正方形断面铁塔为例,具体方法如下:

仪器置于中心桩O上,在横顺线路水平角45°

方向上选取适当位置打辅助桩P2,望远镜瞄准沿此方向桩上测点K,沿此方向用钢尺量出仪器照准部定位点到测点K的斜距,读出此时的经纬仪竖直角,用三角函数即可算出中心桩O至K的水平距离L,根据L与C1的差值便可在地面上定出基坑的中心O′,在O′上钉基坑中心桩,再次用拉斜距法复核基坑中心O′的位置是否准确即可。

同理在地面上放出C2、C3点,便可得出坑口内外角桩P3、P4,在皮尺上取2J长的距离,将其两端置于P3、P4桩上,将皮尺向外侧拉紧,保持皮尺水平,在皮尺的中点处构成直角,分别折向两侧定出K、M桩。

如图2-1所示。

分坑后应复测塔基对角线断面,若与设计图不符应报项目经理部,同时应检查基础的保护范围。

计算公式:

C2=C1-(√2/2)JC3=C1+(√2/2)J

J=G+2*K*H′

C1——底板中心与塔位中心桩的水平距离

C2——坑口内角桩与塔位中心桩的水平距离

C3——坑口外角桩与塔位中心桩的水平距离

J——坑口宽度

G——底板顶面宽度

K——放坡系数

H′——坑基面至底板顶面的深度

图2-145º

方向分坑断面图

2.地形高差不大的分坑方法

对于地形高差不大的基础,对于正方形塔身断面铁塔基础,在横或顺线路的45°

方向直接用水平距离C1、C2、C3分坑,确定坑口内外角顶点。

具体见图2-2。

Y

45°

C3C1C2

X

J

图2-2

图中:

C1为基础底板中心半对角线根开;

C2为基础坑口内角桩与中心桩的距离;

C3为基础坑口外角桩与中心桩的距离;

C1=L/2+Δj;

C2=C1-(√2/2)J;

C2=C1+(√2/2)J;

式中:

L/2为基础顶面中心半对角线根开;

J为坑口宽度;

Δj为基础顶面中心与底面中心在对角线上的偏移;

Δj=√2.h.i

其中h为基础垂直高度,i基础单面坡度,具体见图2-3;

图2-3

3.斜桩基础基础立柱顶面中心与底板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即立柱顶面中心与底面中心不重合,所以分坑尺寸不再是立柱顶面的铁塔根开值,而应以底盘中心为准,也就是以洞底中心为准。

OO2=OO1+O1O2=L/2+△j(△j=√2*h*i)

式中:

OO2为基础底板中心与中心桩水平距离;

OO1为基础顶面中心与中心桩的水平距离;

O1O2为基础顶面中心与基础底板中心在对角线方向上水平距离;

i为立柱的单面坡度;

h为基础垂直高度;

4、特别注意:

掏挖基础底脚螺栓存在偏移值(具体大小见《铁塔及基础明细表》说明),基础半根开为中心桩到底螺组中心的水平距离,基坑开挖中心的距离为基础半根开+底腿螺栓偏移值。

具体塔位为N504、N508、N509、N516、N518、N521、N552、N556_1、N559-N561、N563、N569、N581、N584、N586。

第三章基础开挖

第一节平降基及基坑开挖

一、自立式铁塔施工基面的确定。

应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开挖施工小平台,严禁在山坡地将四条腿按统一基面降基。

二、本工程<

<

铁塔及基础明细表>

>

中所指的基础顶面至中心桩高差是指基础顶面至塔位中心桩顶部的垂直距离。

三、平降基及基坑开挖,应保留塔位中心桩,作为校验基础顶面标高及基础埋深的参照标高,若不能保留,则应将塔位中心桩引出。

四、基础埋深是指基础埋入土中的深度,本工程基础埋深为实际埋深,即必须满足的最小埋深.

五、基础中心桩的起算点是以杆塔中心桩的桩顶为±

0.00起算的。

六、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方进行基础开挖,严禁就地向塔位下山坡方向弃土,各塔位的弃土必须按《铁塔及基础明细表》中的注明进行操作,以防弃土冲毁塔位下坡方的自然地形、地貌及植被,危及塔基安全,应将弃土运至塔基范围外堆放,供回填用,多余土方须妥善处理。

七、基坑开挖时应核实地质情况,若发现与设计不符的现象,须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处理。

八、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是插入式基础是否能够控制误差的关键一步,所以开挖过程相当重要;

本工程因大量采用了长短腿,其各长短腿及基础配置是依据现场定位的塔位桩号确定的,因此,为保证施工无误,首先应认真核实设计的塔位桩号,确定无误后,再对现场地形和地貌校核塔基剖面图及长短腿配置,如有不符,应立即通知项目部。

基础开挖有三种形式:

掏挖式基础原状土掏挖、斜柱基础底板坑壁成型开挖,不能开挖成型的土质类或岩石类基础的大开挖方式开挖,具体见下图:

岩石及土质边坡容许坡度值

岩石类别

风化程度

容许坡度值(高宽比)

坡度8米以内

硬质岩石

微风化

1:

0.10~1:

0.20

中等风化

0.20~1:

0.35

强风化

0.35~1:

0.50

软质岩石

0.50~1:

0.75

0.75~1:

1.00

密实度或粘性土的状态

坡度5米以内

碎石土

密实

中密

精密

老粘性土

坚硬

硬塑

一般粘性土

1.00~1:

1.25

九、基坑开挖质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1.水田施工顺序:

先深坑,后浅坑

2.基坑要求在降基达到设计要求,基面与中心桩的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3.土质较松散的基坑开挖时,须采用竹架板等作挡土墙,以防塌方。

4.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深度挖掘基坑,其深度允许误差为+100MM、-50MM,洞底应垫平,并在允许的范围内按最深的洞操平。

5.基坑深度超过+100MM时,超深部分以铺石灌浆处理。

6.为确保施工安全,当坑底面积小于1.5㎡时,严禁两人同时作业;

开挖深度超过1.5m时,须备木梯供人上下。

第四章扎筋装模

第一节扎筋

由于插入式基础钢筋布置与普通基础不同,因此在装模前必须扎好钢筋,扎筋是插入式基础很重要的一道工序,扎筋要保证每根主筋的倾斜度与设计一致,同时定点位置也要与设计相同。

一、校核基坑

在进行扎筋前,必须对开挖好洞子进行校核,具体见图4-1;

图中:

C、C1—C6为线路中心桩与基础各控制点在对角线上的平面距离;

C=L/2;

C1=L/2+Δj;

C2(3)=C1±

(√2/2)f

C4(5)=C±

D/2;

C6=C1+D/2

上式中:

L/2为基础顶面半对角线根开;

Δj为基础顶面中心与底面中心在对角线上的偏移值;

f为基础下底板宽度,此值见基础施工图;

D为立柱顶面对角线长,此值为立柱宽度的√2倍;

除了以上数据要校核外,还要校核洞深是否够深,洞子是否正,四个洞底相对高度是否操平。

二、底盘下底面扎筋

底盘下底面钢筋要先扎,而且要在洞子下面才能完成,同时下底面钢筋下方要垫预制的浇制砖,其预制的砼垫砖标号与基础砼标号一致,厚度为保护层距离,面积不宜过大,块数以垫稳底面钢筋为宜。

三、立柱筋定位

插入式基础立柱筋定位也是一道关键工序,如果立柱筋的定位不准,则模板很难找正操平,而立柱筋的定位主要是底盘上平面及立柱上平面的四角定位,如图4-2,即a、b、c、d及a′、b′、c′、d′。

具体操作如下:

对于C点在横顺线路上打测桩P1辅桩P2,其交点为C,OC长度见图4-1中的C4的换算(考虑保护层厚度),其余几点的定位及换算与C点相同。

第二节装模

一、插入式角钢基础立柱的装模

插入式基础立柱装模的关键在于确定立柱底面模板的位置,如图4-3

施工方法:

1.根据模板底部及顶部A、C二点根开,确定模板底部、顶部固定位置;

具体数值见《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数据部分》中的“立柱顶部、底部对角线半根开值”

2.根据根开值在第二层台阶的模板上设置支承立柱模板的角钢或砼垫块。

3.在定好立柱底面位置后进行模板组装,直至立柱成型,然后根据立柱中心确定立柱顶面模板的位置。

4.坑壁与立柱模板之间用方木支撑固定;

模板四方与钢筋笼之间垫与保护距离一样厚薄木尖。

模板校正后进行地螺的安装定位。

二、角钢插入式基础角钢的装模

①、插入角钢底部的找正

角钢插入式基础角钢与基础坡比一致,角钢准线的延伸线应通过底板中心。

角钢底部的定位是在浇制垫层时,预先在底板中心浇一根垂直向上的短钢筋,将主角钢靠基础底面一端加焊一小钢板,使底板中心的短钢筋通过加焊在角钢底面钢板上的小孔,从而找正插入角钢底部。

②、插入角钢顶部的找正方法一

插入角钢的安装找正程序:

将角钢下入洞中—定好角钢底部棱的位置——定好立柱底面位置——扎好底板钢筋网及立柱钢筋笼——拼装模板并定准位置——确定角钢棱出立柱位置。

找正固定的方法:

在模板校正并固定后,根据插入角钢出基础顶面棱半根开辅助桩,拉琴线(或用专门加工的调节杆)或仪器瞄准,利用角钢顶端三方拉线(或调节杆)调节到位,并将拉线固定扎牢,见图4-4,然后在模板平口用方木和铁钉钉牢卡住角钢,详见图4-5。

角钢棱出立柱位置=基础正或侧面半根开+角钢准线值1/2。

③、插入角钢顶部的找正方法二

1、将仪器架于塔位中心桩上,用45°

对角线法先找出角钢底部中心位置,埋设垫块,用水泥砂浆将垫块固定,以免移动,角钢底部放在垫块螺杆上。

垫块用基础同标号的混凝土预制成150*150*150mm,垫块中心预埋一根M16螺杆,螺杆露出垫块5~10cm用于固定角钢底部,垫块埋设后其顶面不超过底盘钢筋,螺杆位于角钢底部中心。

插入角钢在底部焊接钢板并在钢板上钻孔。

如图:

钢板

φ17.5孔

角钢中心距

插入角钢上部固定找正,需按基础根开加工专用可调丝杆支撑固定。

可调丝杆一端与插入角钢上部固定孔(见基础图),另一端用小钢钎打入坑外地面固定,缩动细钢管将插入角钢位置粗调到位,拧紧粗钢管上螺杆夹紧细钢管,然后用丝杆细调角钢位置。

丝杆细钢管螺杆钢管小钢板φ21.5孔与角钢联接

角钢固定找正方法:

将仪器架于塔位中心桩上,用45°

对角线法结合桩控制角钢背顶点尺寸找正插入角钢位置。

C为角钢背顶点根开,E=√2(C-L)/2,L为插入角钢宽度。

为防止角钢高差变化,在角钢底部焊接的钢板与垫块间螺杆上安装螺帽,调节螺帽来调节角钢高度。

控制桩

控制角钢背顶点

C/2可调丝杆插入角钢

C/2E

三、阶梯式、板式基础地螺的找正

地脚螺栓定位采用预先定下找正辅助桩拉琴线进行,将地脚螺栓通过槽钢固在模板上,用钢卷尺确定地脚螺栓的间距,固定用Φ8铁丝。

特别注意:

四、耐张塔地螺基础砼顶面(插入角钢基础角钢棱顶部)预偏值

本工程转角塔的内角侧基础顶面(插入角钢基础角钢棱顶部)应比外角侧基础顶面(插入角钢基础角钢棱顶部)高出△h值,△h值由转角大小及地基的地质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序号

转角塔转角度数

△h值(mm)

1

转角≤10°

20-30

2

10°

<转角≤20°

30-45

3

20°

<转角≤30°

45-60

4

转角>30°

及终端塔

60-80

塔号

转角度数

中心桩位移(米)

预高腿

预高偏(毫米)

N501

左11°

03′

+0.2

A、B

40

N512

左16°

07′

45

N512_1

右0°

C、D

20

N515

左0°

33′

30

5

N527

右12°

13′

6

N531

7

N550

左3°

57′

+0.1

8

N557

9

N562

10

N580

右26°

20′

+0.4

60

中心桩位移:

“-”值表示向转角外侧移动,“+”值表示向转角内侧移动

五、地螺基础地螺中心偏移值

本工程掏挖基础地脚螺栓存在偏移值,铁塔基础根开值应加上地脚螺栓偏移值才为掏挖基础中心位置。

基础根开、地脚螺栓偏移值及基坑中心相互关系见下图:

地脚螺栓偏移量表

塔位

地螺偏移尺寸

A

B

C

D

N504

200

N508

N509

N516

100

N518

N521

N552

N556-1

N559

N560

11

N561

12

N563

13

N569

14

N581

15

N584

16

N586

第三节基础浇制前后及浇制中的复测

基础浇制前后及浇制中的复测是基础施工最关键的一道程序,它能检查分坑、装模是否正确,并直接影响到铁塔的安装。

复测内容包括:

基础根开、对角线、插入角钢上端与中心桩高差、角钢顶端棱到棱的斜距、角钢扭转。

一、插入角钢上端与中心桩高差的复测:

将仪器置于适当的位置,分别将塔尺置于中心桩及插入角钢上端,测得高差H。

若H与H′相符合为合格,如图4-6,其中:

H′=±

△H+H1

△H—基础顶面至中心桩高差,基础顶面高于中心桩取“+”;

反之取“-”。

H1—插入角钢出基础顶面处至角钢顶端的垂高。

二、基础扭转的复测:

将仪器置于中心桩位置,仪器对准顺线路(或横线路)方向,将仪器向左(或向右)转动45°

,若插入角钢顶端棱与仪器十字竖丝重合,则该腿方位正确;

将仪器倒转180°

,如另一插入角钢顶端棱与仪器十字竖丝也重合,则两腿方位均正确。

三、基础根开的复测:

用钢卷尺测量插入角钢顶端棱与中心桩间的斜距L,计算L1=√L2-H2,若L1与B(B为插入角钢顶端棱的对角半根开,B=√2(l-KH1)}相符合则正确。

l为基础顶面正或侧面半根开,K为铁塔主材坡比,H1为角钢出立柱的垂高。

第五章混凝土浇制

第一节原材料的选择及质量要求

1.水泥:

本工程使用的水泥为田东县东泥股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右江牌32.5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工程浇制施工前要对水泥取样作试块,在水泥进场时必须对水泥品种、标号、出厂日期检查,对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或运输保管不当,有较轻受潮结块现象的水泥不能按出厂标号使用,原则上不得使用,对严重受潮和结块的水泥严禁使用。

2.砂子:

本工程使用西林县高龙机制砂,砂子颗粒直径在0.15-4.75mm之间,其泥土含量应不大于0.3%,砂中不得有杂草和木屑,对于制作试块取用时,不得取一点或二点,而要随机多点取样。

3.石子(碎石):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西林县高龙5-40mm的碎石(必须经过监理鉴定后),在质量上要严格把关,碎石中针状,片状物含量不得超过25%,泥土、杂物含量不大于2%,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1%。

4.水:

一般饮用水、自来水、井水、河水、塘水均可以使用,但不能用工业废水和浑浊的泥水及含氯化物的水。

第二节混凝土配合比

本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确定,望施工队严格按配合进行施工。

砼标号

使用水泥

坍落度

水泥:

砂:

石:

50KG水泥混凝土配比

每方混凝土配比

C20

田东县东泥股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右江牌”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7-9cm

50:

85:

152:

25

390:

666:

1185:

195

C25

63:

129:

21

464:

591:

1199:

第三节混凝土浇制

1.钢筋加工:

钢筋所用钢材的品种、规格应与设计相符,盘圆的钢筋用绞磨预拉伸长0.7-1%,并除去油渍、铁锈。

2.钢筋末端的弯钩应按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6.25倍作90°

的直角弯曲,当用手工弯曲时,为了保证90°

的弯曲一般取直径的7倍。

3.用圆钢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半圆弯曲。

4.钢筋加工后全长的净尺寸误差控制在±

10mm,钢筋弯曲的位置误差控制在±

20mm,钢筋的弯钩应朝向结构内部,把扎固好的钢筋按型号分类堆好,并挂牌说明,以防弄错。

5.拌制

⑴机械拌制: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型号为SJJ-150B拆装式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时进料的顺序为:

砂子、水泥、石子、水,搅拌时间为120秒钟,同时要做坍落度检查(2-5cm),严禁使用人工搅拌。

⑵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拌制质量和考虑到搅拌机的负荷,每次进料的量以50公斤水泥为标准,以便控制水灰比。

⑶每基浇制必须挂好配合比标牌及量具,便于现场自我检查及领导检查。

6.混凝土的捣固:

混凝土应从立柱外角进料,以保证水泥浆均匀分布,混凝土应分层灌筑和捣固。

一般规定为200-300mm捣固一次,在捣固时不能碰到钢筋上,捣固时间既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过长易引起分离现象,过短会使砼不均匀,一般在砼不再显著下沉,气泡不再出现为止,铁塔基础采用插入式捣固器。

插入式基础立柱需采用竹竿绑扎振动棒捣固。

7.混凝土的养护:

自混凝土初凝后开始浇水养护,其养护日不小于5昼夜,在开始三天内白天每隔三小时浇水一次,夜间至少浇水一次,以后每昼夜不少于三次浇水,如气温低于5度不得浇水养护,并盖草袋、稻草、干砂及暖棚养护等防冻措施;

对于干燥、炎热的天气下,应在浇制四小时后开始养护,浇水次数应增加,且养护日期不得少于五昼夜。

8.拆模:

对线路工作,铁塔基础模板都是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在砼强度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一般强度不小于25KG/cm2。

养护、拆模时间及砼强度要求如下表:

工序

设计

强度

拆模所需天数

水泥

性质

5℃

10℃

15℃

20℃

25℃

30℃

拆模

25%

普通水泥

对拆模后基础,在回填前,需经现场监理及运行代表检查签证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对于出现麻面、小孔的地方要用水泥、细砂以1:

1.5的比例拌成水泥浆抹平,拆模后要尽快填土。

若出现狗洞,应通知项目部会同监理进行处理。

第四节回填土

1.基础的回填土要切实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土坑:

每填入300mm夯实一次,夯实时不能使基础移动或倾斜,土中可掺1/3石块,但树根杂草必须清除。

3.水坑:

排除坑内积水后再按土坑的要求回填,凡系淤泥和腐植土应排除坑内积水换较干的土壤填入夯实,不得将稀软的土质填入基坑。

4.所有的基础坑应有500mm厚的防沉层,其面积和周边不小于坑口。

5.基础立柱露高

第五节试块制作

1、试块制作要在浇制时现场制作,其养护条件和配合比与基础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