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000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doc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的背景

在经过几年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

近三年的改革实践,显现出大量不同风格、多员元化的教学处理方式,包括观念的碰撞、思想的磨砺、各种方法的尝试和丰富实践的体验。

但是,在这期间也涌现出多个让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现象与问题。

面对新的矛盾、冲突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对应的教学策略研究是必要且亟需的工作。

其中,重新认识数学课教育的价值、认清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创建促使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是我们本课题主要关注并要解决的问题。

2.小学数学课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教学策略”一词与“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概念相继在80年代后出现在我国教育文献中。

国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多见于“教育心理学”,在现有的“教学论”专著中,很难发现有关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多是对一些具体策略的研究,理论研究较少,从而造成概念含义过多,术语使用混乱等现象,这给制定和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带来困难,影响了教学策略在实践上的应用,也阻碍了理论上的发展。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教学策略研究中,多是围绕一个主题,如:

培养学生兴趣,促进自主探究等,按照教学的环节顺序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目标就是以树立全面正确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为先导,立足于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及学生学习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对评价策略的分析、改进和应用,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落实人教版教材编排意图的最佳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的专业化成长,造就一个新型的小学教师群体。

现实意义:

1.本课题选题的意义在于吸收和借鉴全国各实验区已取得的优秀成果,克服已体现出来的不足,更好地开展好我区于今年秋季开始的课改实验,解决好新老两套教材并行的问题。

以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为切入点,加强教师培训,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学研究的关系,改变实践与理念脱节的状况,使新课程真正在操作层面上落下来。

2、本课题的创新程度较高。

它的理论意义在于教学策略既有观念功能又有操作功能,介于理论与方法不同,既包含能指导课堂教学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能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带规律性的教学方法。

通过我们的研究,找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作为教师,在研究中改革驾轻就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作为教研人员,在研究中,改变习以为常的教研方式,为教师的成长服务。

本课题的应用价值是在新课标的应用实践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操作层面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先进理念扎根于教师,运用于课堂,外显于学生的发展。

四、概念界定

1.课堂教学:

在国家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称“班级上课制”。

与“个别教学”相对。

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2.教学策略:

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

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3.数学教学方法:

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分科教学法之一。

数学教学法的内容一般包括:

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的组织,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价、数学的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数学教学的研究设计等。

同时,也包括研究数学的有关分支学科的教材和教学方法。

五、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研究方法及原则

参与性原则: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和鼓励学生对教学的高度参与,使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参与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参与教学评价。

互动性原则:

改变教学模式,实现角色转换,优化人际关系,形成师生互动。

融合性原则:

研究教学内容,挖掘知情因素,赋予情感色彩,促进知情交融。

主动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验研究成功的重要保证。

因材施教原则:

着眼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发展潜力,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策略,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文献法:

收集有关专著、文献及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调查法:

通过听课、交流,获得当前有关本课题实践操作的一手资料,用于分析研究。

实验法:

在大量理论研讨分析的前提下,进行实践操作,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分析法:

对有的资料,实验的个案,观察的记录反思等进行归类整理,找出课题关键所在。

归纳法:

将各种材料归纳整理,形成观点,完成论文、录像、案例分析等。

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运用多种电子信息技术将研究的过程与成果进行呈现与展示,进而进行推广。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1.理论依据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

②、《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尤其是在近三年的改革实践中,涌现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方式的教学模式,面对新的矛盾、冲突和困惑,我们极需展开实验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这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工作。

②、教学策略的确定,要体现出对数学教育认识的过程。

即教学过程应是带领学生经历典型的学习过程。

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实现个人经验向人类文化创造性的转换。

③、教学策略的选择,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要围绕着如何通过探索活动整合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展开实施。

④、教学策略要反映出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教师要加强对来自学生的信息进行捕捉,判断和重组的意识和能力。

并使其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推动课堂教学的进行。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分工

彭家海赵峰军课题组顾问,指导课题工作;

张涛贺静茹负责课题具体研究工作;

张涛贺静茹彭家海负责实验研究、资料收集、落实课堂教学、撰写笔记、交流汇报。

贺静茹:

文献研究、教师培训

张涛:

课题方案、结题报告撰写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多种方法是研究的重点;

数学学习方法与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单一实践与组合实践与评价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八、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检索与课题相关的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种原始文献及学校的相关档案,了解关于教学策略研究已做的工作,吸取对本课题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调查研究法:

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

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对实验对象施加影响。

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并聘请市内外的专家担任本课题研究的指导顾问,提高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和效益性,以使课题规范、正常的运作,从而达到既解决问题又增长认识的双重目的。

4.案例研究法:

选取所有参与研究的骨干教师所在班级,以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为研究案例,以便从实践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和实验研究报告。

九、研究周期(2014年3月——2014年8月)及任务

1.起步阶段(2014年3月2011年4月)

(1)组建课题组

(2)撰写课题论证报告、申报立项

(3)组织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

(4)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5)组织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6月)

(1)组织课题组理论学习(每月一次)

(2)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3)组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方法优质课评比活动

(4)收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方法研究案例

(5)撰写有关计划、总结、论文等

3.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8月)

(1)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

(2)编写课题研究论文集

(3)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4)编写《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方法研究案例》

(5)组织鉴定结题

十一、研究成果的形式

阶段性成果:

实验总结、科研论文、课堂教学;

终结性成果:

研究报告、科研论文、教案论文集、课堂教学、课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年7月北师大出版)

2、《素质化课堂教学策略》(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

李君庆、李东亮)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

桃花铺小学

2014-2-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