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05254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文档格式.docx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常见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光等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举例

灯泡发光;

融化;

熔化;

凝固;

气化;

液化;

升华;

衣服晾干;

水结冰;

铁铸成锅;

碗打碎;

活性炭吸附色素……

物质的燃烧;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食物腐败;

铁生锈;

酒和醋的酿造等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例

颜色、状态、气味;

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区别

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区分物质变化和性质常用到的词:

易、可以、能、会…..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用手在瓶口轻轻地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三、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对比

氧气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1、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2、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则是氧气。

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二氧化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四、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现象

结论解释

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为棉线、外部为石蜡

蜡烛由石蜡制成

点燃前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态、形状

乳白色、固态、圆柱形

石蜡为乳白色、固态

(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投入水中

蜡烛很容易被切开,石蜡浮在水面上,很难溶于水

石蜡密度比水小,质软,

难溶于水

点燃蜡烛

(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蜡烛安静、持续地燃烧,火焰上方有黑烟。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

石蜡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层最亮,内层最暗

(2)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s后取出

外层最先碳化,内层最后碳化

外层温度最高,内层温度最低

(3)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烧杯

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4)另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蜡烛

(1)将蜡烛熄灭,观察

有白烟从烛芯飘出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为液态,再气化,而后燃烧

(2)用火柴迅速点燃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火顺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了解即可】化学学习具有以下特点(可记忆为“一性、二变、三现象”)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燃烧时是否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五、排水集气法

1、用到的仪器有:

水槽、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

2、实验操作(了解即可):

将集气瓶装满水,并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满(注意瓶内不能留有气泡),然后倒立在水槽内。

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当集气瓶内充满呼出气体时,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瓶口,再取出集气瓶正放在实验桌上(正放的原因是:

呼出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涉及。

3、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要不与水反应,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

六、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物越多,就说明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没有颜色

人体呼出的气体为无色气体

2、用集气瓶收集两瓶空气

空气没有颜色

空气为无色气体

3、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滴加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

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4、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瓶内,观察现象。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

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5、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其中一块呼气,观察现象。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

被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低于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燃烧匙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能使仪器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2)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量筒

1、不能加热;

2、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3、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择合适的量筒;

4、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5、不能俯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大);

也不能仰视读数(会使读数偏小)。

6、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胶头滴管

1、滴液时,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的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以免玷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试液倒流,腐蚀橡胶头。

(4)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5)试管夹

1、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

2、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约1/3处;

3、用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2、药品取用的原则

①“三不”原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处理原则: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固体粉末状药品:

用药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

②固体块状药品:

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

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防止药品洒出),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通常用量筒,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

③定量量取时,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离刻度还有1mL~2mL时,改用胶头滴管。

5、物质的加热

①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