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00524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4 大小:81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安全程度评估自检复查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根据《关于2016年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枣矿集团便字〔2016〕171号),属于低瓦斯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0.49m3/t,绝对涌出量1.87m3/min;

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1.01m3/t,绝对涌出量3.85m3/min。

由于矿井生产期间从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周围矿井也从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现象,不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二)矿井水

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

373.00m3/h,矿井最大排水能力为2700m3/h。

根据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枣矿集团便字〔2016〕100号《关于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审查意见》),田陈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属于中等类型。

(三)自然发火

根据山东鼎安检测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29日提交的煤自燃倾向性检测报告,报告编号为DAJC-208059-2016,该矿开采的3下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属于自燃煤层。

根据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8日提交的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报告,3下煤层的自然发火期为68天,在连续供氧且有热量积聚的条件下,有煤层自燃风险。

(四)煤尘

根据山东鼎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29日提交的《煤尘爆炸性检测报告》,报告编号为DAJC-208055-2016,田陈煤矿开采的3下煤层煤尘的爆炸指数为39.93%,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爆破、落煤、装煤、运煤等各个环节都能产生大量的煤尘,在有煤尘积聚和飞扬使空气中煤尘浓度达到爆炸界限且有火源的条件下,会发生煤尘爆炸,因此田陈煤矿煤尘爆炸的潜在危险性很大。

(五)顶板

1.3上煤层

3上煤层顶板一般由伪顶、直接顶和老顶组成。

伪顶多为炭质泥岩,层理发育,厚0.5m左右,属于不稳定围岩。

直接顶多为泥质砂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粘土岩,有时为砂泥岩互层,层理发育,分层厚度0.2m左右,裂隙一般少于1条/米,属于中硬岩石,中等稳定顶板。

老顶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属于稳定性较好的围岩,局部地区老顶砂岩直接覆盖于3上煤之上。

3上煤层底板由伪底、直接底等组成。

伪底厚0.5m左右,为炭质泥岩、泥岩,为不稳定围岩。

直接底板厚2~4m,主要由泥岩、砂岩组成,属于中等稳定围岩。

直接底以下即为3下煤老顶。

2.3下煤层

3下煤顶板一般只有老顶,局部有0.5m厚的伪顶或2m左右的泥质砂岩直接顶。

老顶为泥质、菱铁质胶结的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厚层,交错层理发育,中小裂隙发育。

属于坚固岩石,但是局部由于含大量泥质包裹体或层理面上泥质炭质增多,使其稳定性变差而产生片落。

3下煤底板多为泥质砂岩,中等硬度,局部为坚硬的中细砂岩,厚度4~6m,属于稳定围岩。

(六)冲击地压

由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对该矿开采的3下7105工作面运输巷处煤样,进行冲击倾向性测定,其测定报告的主要结论为3下7105工作面运输巷煤样的冲击倾向性为弱冲击倾向;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对我矿开采的3上100掘进工作面取煤样,进行冲击倾向性测定,其测定报告的结论为3上煤样为无冲击倾向。

同时3下煤层顶底板分别经山东科技大学、华北科技学院鉴定,均为无冲击倾向性。

(七)运输提升

提升运输:

主运输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平巷轨道运输、斜巷轨道运输、架空乘人装置等组成。

二、2018年一季度矿井产量、进尺完成情况及二季度度采掘接续计划

(一)2018年一季度产量、进尺完成情况。

2018年一季度完成原煤产量37.2万吨,完成掘进进尺2411米。

(二)2018年二季度产量、进尺及重点工程安排

二季度原煤产量计划37.5万吨,掘进进尺计划2400米。

生产接续安排如下:

田陈煤矿目前生产采区为七一采区、北三采区;

现有生产工作面2个,分别是七一采区西翼3下7123工作面、北三采区3上109工作面。

正在生产的掘进工作面有5个,分别为七二轨道下山、七二运输下山、3下7120运输巷、3下7109切眼(里轨)、3下503运输巷,其中重点工程为七二轨道下山、七二运输下山。

(三)同一采区内的采掘工作面情况

2018年二季度矿井主要生产采区分别为七一采区和北三采区。

七二采区为准备采区,全季度布置两个掘进工作面;

七一采区全季度布置两个掘进工作面;

北五采区全季度布置一个掘进工作面。

1.生产重点

2018年二季度主要生产重点3下7123综采工作面组织生产,主要抓好:

3下7123综采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防治水及防灭火工作,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开拓重点

2018年二季度矿井开拓重点为七二两巷的掘进。

为保证我矿今后几年的产量平稳,必须确保两支队伍不间断掘进,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形成首采工作面,以实现采区正常接续。

以上采掘安排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等上级规定。

第二部分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

根据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的《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推进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意见》(鲁煤监政法〔2017〕55号),我矿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体系进行贯彻落实。

一、建立工作机构

1.严格执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分管负责人分工负责,各专业副总工程师、科室负责人、管理专技人员为成员。

在安监处设立了办公室,由安监处长姜化举任办公室主任,全面协调落实工作职责,完成制度制定、台帐建立等工作,明确了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方法和相应的工作流程。

2.矿成立推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小组,由安监处长任组长,各专业副总、主管工程师为成员,研究制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相关工作措施和要求,强化由点带面试点建设、经验推广,推进矿井双重预防机制整体建设进度。

二、制定建设方案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安全风险的辨识范围、方法和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建立了矿长、各专业安全风险责任清单;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五层级”、“六步骤”隐患防控体系,使生产过程中的全体员工时时、处处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隐患,解决员工从过去的“被动防范者”转变为“主动防控主体”,增强全员的安全管理主动性,建立了矿井逐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逐级落实责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促进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有效消灭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切实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落实,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矿井安全稳定健康发展。

三、全面进行安全培训

1.开展三个层级培训。

一是组织外出学习培训班,抽调专业人员参加省局组织的专题培训班,并赴起步较早的兴隆庄煤矿和高煤公司学习取经,探索研究消化,对照上级文件,结合矿井实际,理清思路,着手落实,加快推进;

二是组织安全风险辨识人员专题培训。

我矿明确了矿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人员,包括矿级领导、专业副总、科(区)长、工程技术人员,组织了双重预防机制专项培训,针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内容进行了学习,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强化工作职责落实,由安监处长姜化举亲自组织副总师、专业科室、区队等层级的管理专技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不断提升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能力;

三是开展区队、班组、岗位全员培训。

由矿双重预防机制业务熟悉、经过专题培训的人员,制作了培训教案,做到了人人应知应会,普及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四、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一)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1.在开展危险源辨识方面。

我矿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行了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针对各生产系统、工艺、煤矿井田与周边区域存在的可能造成区域性危害后果、一定时期内无法消除的不安全因素,具体包括:

井下水、火、瓦斯、煤尘、顶板、采掘工艺设计、通风系统、供电系统、设备配套及可靠性、地面设施布局、采空塌陷区域等进行系统性危险源辨识。

编制了《田陈煤矿2018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2.在开展专项辨识评估方面。

我矿由总工程师牵头对3上109工作面、3下7120工作面进行了设计前专项辨识评估,编制了《3上109工作面设计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3下7120工作面设计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对掘进专业在72采区开拓大巷推广的新设备挖掘式装载机、液压钻车、巷道修复机进行了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机电专业对七一西翼轨道上山二段安装的JKB-2.5×

2绞车,均编制了安全风险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同时举一反三开展针对省内外出现重大事故、重大侥幸事故专业辨识评估,积累学习经验,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并将安全风险辨识成果积极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去。

3.在开展岗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方面。

我矿正在建立岗位安全风险清单,落实具体的管理对象、主要责任人、直接管理人员、主要监管部门、主要监管人员,进一步落实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4.确立安全风险分级。

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将其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根据风险辨识情况,综合确定风险分级,强化风险分级动态管理。

(二)强化安全风险管控

1.建立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制度。

明确由矿长、分管负责人安全风险定期检查分析工作机制,建立了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机制。

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和责任主体,针对我矿两项较大安全风险进行重点管控,制定专门的管理控制措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开展安全风险管控。

我矿坚持每月26日由矿长组织对矿井范围内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分管负责人每旬组织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分析。

同时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跟踪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当天下井带班的矿领导必须要对存在重大、较大风险的风险点区域进行现场检查,并将检查落实情况记录在现场检查问题记录单上。

3.强化风险隐患信息管理

在运行“枣矿集团智慧安全评价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我矿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化系统”优势,对我矿原使用的安全编码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进一步扩容安全风险信息库,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动态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等基础数据录入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隐患排查、安全风险记录、跟踪、统计、分析、上报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目前已建立14000余条风险清单大数据库,现场检查的隐患录入信息系统后,该系统功能强大、智能,能够自动生成隐患定性、安全罚款、三违界定等。

五、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我矿按照文件要求,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信息化深度融合。

(1)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坚持日常管理人员隐患排查和岗位、班组、区队、专业到矿井的五级排查。

完善“1+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即日常管理人员隐患排查和从岗位、班组、区队、专业到矿井的五级排查。

1.日常隐患排查

区队“三大员”、安全生产科室副科长及以上管理人员、安监处管辅人员按照矿规定的下井指标和“区域图·

点数”管理法开展隐患排查,排查出的隐患填写安全隐患检查单,能现场整改的要立即安排整改,需要限期整改的升井后输入安全编码管理系统。

2.五级六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一级岗位隐患排查治理:

员工在上岗前,要对本岗位和相关岗位的安全状况进行排查(包括本人安全状态,岗位范围内存在的隐患等),排查的隐患记录在《班组隐患防控记录》上,并如实汇报给班组长和安监员。

然后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经安监员和班组长验收后方可工作。

由班长负责纳入日清日结考核。

第二级班组隐患排查治理:

施工前,由跟班副区长、班组长和安监员对班组所辖范围内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将排查出的隐患填写到现场“开工牌”上,记录在班组写实簿上,并安排人员治理,确认安全后方可挂牌施工。

当班治理不完的隐患交与下班处理,并在“三位一体”单上记录、签字。

第三级区队隐患排查治理:

区队对本单位所辖范围内的隐患进行周排查,排查结果报专业科室备案。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和会议记录,并在区队长隐患写实簿上注明。

由区队长组织人员按照整改措施进行整改,由专业科室和区队联合验收,专业科室对治理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及考核结果报安监处备案。

第四级专业隐患排查治理:

专业隐患排查实行旬排查,排查结果记录在隐患排查台帐上,每旬末将本旬隐患的治理情况及排查的下旬隐患、治理措施、整改责任人等填表后分别报安监处、专业分管副矿长和总工程师。

由分管副矿长牵头,各专业科室具体负责,组织力量落实治理。

隐患治理完成后,由分管副矿长组织,专业科室及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参加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安监处,安监处接到专业科室治理验收结果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查,并将复查情况报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办公室进行考核,兑现奖惩。

第五级矿井隐患排查治理:

由矿长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对全矿井范围内上报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排查,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安监处抓好隐患落实闭合。

(二)按照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确保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衔接,补充完善隐患排查信息化相关内容,强化分级管理,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

我矿把事故隐患的种类分为顶板(冲击地压)、瓦斯、通风、煤尘、爆破、自然发火、水害、机电、提升运输和其它。

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一般隐患分三级(A级、B级、C级),分别制订了具体的分级标准。

(三)根据《2018年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编制《年度事故隐患排查计划》,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

1.矿长每月26日前组织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生产、技术等业务科室、生产组织单位(区队)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排查前由安监处制定《月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明确排查时间、方式、范围、内容和参加人员。

2.每月25日前由安监处汇总形成《田陈煤矿月度隐患排查治理纪要》,报集团公司安监局。

并在安全信息网上发布,由各专业、区队组织学习,并对照实施。

3.每旬由矿分管负责人牵头组织全面排查本专业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建立相关旬排查记录资料。

(四)严格执行了隐患闭环管理制度,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报告、验收销号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并严格落实治理措施,通过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

(五)在公示监督和总结分析方面。

1.坚持矿每月向从业人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

针对排查出来的各采掘头面、施工地点的隐患,各区队制作安全隐患挂牌管理牌板,按照隐患地点、级别、类别、影响范围和程度、治理措施、排查日期、完成日期、治理负责人、督办人等内容在每一个采掘头面、施工地点挂牌管理。

井下施工单位的跟班管理人员和安监员负责每班当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并填写隐患整改情况。

2.在矿副井、北副井井口公布三项公告(内容为季度隐患排查的项目名称、内容、等级、治理人、督办人、验收人等,矿井限产及下井人员“三定”公告,上级安全督查问题公告)。

3.建立了《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事故隐患举报电话,接受从业人员和社会监督。

第三部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一、安全风险辨识评估范围

(一)年度安全风险评估范围

重点对矿井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估。

(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范围

1.新水平、新工作面;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3.启封火区、排放瓦斯等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连续停工停产1个月以上时复工复产前;

4.矿井发生死亡事故、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省内发生重特大事故后。

二、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及安全风险分级

采用风险矩阵评估法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评定分数,进而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风险矩阵评估法是根据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其计算公式是

R=L×

S

R:

风险值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S:

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

风险矩阵及风险等级划分表

安全风险分级

根据《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分别确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红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4个等级。

风险值:

30~36及以上为重大风险;

18~25为较大风险;

9~16为一般风险;

1~8为低风险。

三、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管控流程

(一)成立安全风险评估小组。

年度安全风险评估,矿井发生死亡事故、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省内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的专项评估,应成立由矿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副总工程师、科室及区队负责人为成员的评估小组;

专项安全风险评估应成立由相应分管领导为组长,各专业副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科室、区队负责人为成员的评估小组。

(二)收集有关信息。

包括有关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及事故统计表、监测报告等。

(三)识别每个步骤中的危害与风险。

按照任务执行中所暴露的环境、设备和行为,确定潜在的危险。

(四)评估风险后果描述。

判定辨识出潜在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失的情况。

(五)评估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

按照《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煤安字〔1995〕第50号)分为8类,即:

1.瓦斯事故;

2.顶板事故;

3.机电事故;

4.爆破事故;

5.水灾事故;

6.火灾事故;

7.运输事故;

8.其它事故。

(六)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按照可能导致事故的严重性与可能性,利用安全矩阵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七)确定风险管理对象。

找出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确定相应的管控对象。

(八)制定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

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要求,针对管控的对象制定以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

(九)明确管控人员

风险管控责任分工表

序号

  风险等级

管控单位

管控责任人

管控方案  制订

督办

1

重大风险

矿长

总工程师

安监局

2

较大风险

矿分管领导

专业副总工程师

3

一般风险

专业科室

专业科室负责人

专业主管工程师

安监处

4

低风险

区队

区(队)长

区队主管技术员

(十)落实监管部门及人员。

管理标准和措施落实到履职的管理部门和人员。

(十一)汇总建立安全风险清单。

四、管控措施的持续改进

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要根据监测及安全生产实际实时进行调整,一般采用下列方法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一)策略性方法

1.减轻风险:

如动用现有资源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

2.预防风险:

如改进方案和程序。

3.转移风险:

如保险、承包。

4.回避风险:

如终止项目、改变目标。

5.自留风险:

如自愿接受,通过应急计划,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6.后备措施:

计划或进展发生变化时启动。

(二)技术性方法

1.排除:

消除危害因素或安全风险发生后,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化解安全风险。

2.替换:

用安全性能更高的设备、设施或危险性低的物质。

3.降低:

将危险源与接受者隔离,或用稀释手段减少危害因素的危害性。

4.隔离:

是指通过分离或复制风险单位,使任一风险事故的发生不至于导致所有财产损毁或灭失。

分离是将风险单位分隔、分散;

复制及同类备用。

5.程序控制:

修改工艺程序,减轻危害性。

6.保护:

不能消除风险,但通过个体防护可降低或避免伤害。

7.纪律:

通过规范管理和作业人员行为,降低风险。

五、年度辨识评估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及下一年度采掘范围。

根据矿井年度生产接续规划,由开拓科、生产科、设计室提供下一年度矿井采掘生产接续计划。

提供时间每年10月中旬。

(一)每年10月底前由矿长组织开展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由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井工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爆破、机电运输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通防科提供瓦斯、煤尘、爆破专业风险评估报告及清单;

防冲办提供防冲击地压专业风险评估报告及清单;

地测科提供防治水专业风险评估报告及清单;

生产科、开拓科提供顶板管理风险评估报告及清单;

机电科提供提升运输、机电运输风险评估报告及清单;

安监处地面办提供地面安全设施、压力容器、发供电风险评估报告及清单;

其它专业组相应提供各自专业风险评估报告及清单。

(二)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

(三)矿长负责组织安监处及各专业形成《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矿长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完善管控措施,并布置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

相关专业编制《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及管控措施。

六、专项辨识评估

(一)新水平、新采(盘)区、新工作面设计前。

设计室报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业进行专项辨识。

1.专项辨识由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业务科室进行。

2.重点辨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