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3688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毛继春同志在度总结表彰大会12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任务目标。

——大项目大企业快速推进。

引进了投资300亿元的森博浆纸三期、投资100亿元的东方重工、投资2.7亿美元的威亚三工厂等大项目。

总投资652.2亿元的71个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投资62亿元,有28个项目建成。

出台了培育产业集群、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等8项政策,创新经济顾问指导、企业直通车、助保金贷款等机制,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已培育1个年产值过80亿元旗舰型企业、4个年产值过30亿元的重量级企业和21个年产值过5亿元的骨干企业。

——蓝色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以浆纸、发动机零部件、粮油食品为主体的三大临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1%。

派沃泰自动变速箱、威亚发动机二工厂、毛坯二工厂实现量产,阿泰克二期和瑞荣三工厂建成运营,威亚发动机三工厂、毛坯三工厂等项目顺利推进。

亚太森博二期健康运行,30万吨液体包装纸项目生产线手续即将核准。

邦基三维油脂、凌云海制糖等企业健康运营,中纺粮、中储粮、凌云海大豆顺利投产,恒隆粮油等项目建设加速,粮油食品产业产值占到工业总量的1/3。

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填海造地顺利实施,瑞盛海工完成股权转让;

华远船舶、中心渔港等工程进展顺利。

以临港物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物流企业达到650家;

汽车商贸业发展加速,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

金融保险、商贸、房产业健康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提升,实现产值107.4亿元,占工业总量的19.3%。

我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加快拉长,蓝色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放大。

——区域规划调整顺利实施。

在中部巩固提升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对区域规划实施了“东海工、西保税、南古镇、北商住”四大战略性调整。

银川路社区规划已获批,北部商住区、临港商务区、上海路以南汽车及配套区域及香港路小区规划已编制完成;

夹仓古镇规划建设的前期工作已完成,形成概念性规划方案;

西保税规划正加快论证。

石臼湾海洋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总体规划已通过初审,傅疃河、崮河规划概念性设计已完成。

区域规划的调整和实施,将为全区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创造载体、拓展空间、注入活力。

——城市建设管理明显提升。

全年开工城建工程41项,完工35项,完成投资7.2亿元。

完成兰州路建设、北京路南段改造等6项道路工程,新增通车里程20余公里;

完善废水处理中心内部设施配套,完成大连路、银川路等建成区污水管网改造;

为服务自动变速箱、丰华薄膜等重点项目,建设了汪家台变电站、深圳路综合配套、天津路供水等工程,铺设各类管线30余公里。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对北京路、临沂路等道路实施精细化管理,垃圾统管统运的范围扩大至56个村居;

完成上海路、兰州路等绿化工程,傅疃河橡胶坝和蔡家滩防潮堤顺利建设,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保障体系加快构建。

按照高标准、全覆盖的要求,出台了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新办法,在成家村、朱家村完成试点,到龄完全失地农民每人每月最低领取养老金350元。

低保救助提标扩面、五保老人供养、困难群体帮扶的力度加大,社会综合保障明显加强。

新校建设和配套扎实推进,文体设施功能升级加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三级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计生、民政、武装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顺利推进成家村、朱家村等村居改造,加快海韵山景等居民区建设,完成安置楼2337套、面积21万平方米;

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社区试点顺利推进,社会化服务和文明创建水平显著提升。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三全”维稳机制和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创新项目化管理、一线工作室等机制,健全定期排查、专项排查、敏感期排查制度,落实重点问题督查督办、领导包案、临场处置等措施,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以警务室为载体,推动警务前移、警力下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深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生产生活环境更加和谐。

——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三力”建设年活动不断深入,思想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推进,推动跨越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坚持“在阳光下施政、在监督下用权”,着力查改党员干部在决策执行、履职尽责、服务效能、廉政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健全招投标、财政资金管理、“三务”公开等制度,落实整顿机关作风、治理软环境、加强纪检监察与审计等一系列措施,担大责、干大事、创大业的风气初步形成。

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了“三晒三清三抓一加强”为主题的阳光施政集中活动,基层干部作风有了新转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实践中形成了符合区情的工作特色,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

面对国家转方式调结构、蓝色战略实施和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的新形势,我们立足新起点、谋划新跨越,深入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三力”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软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各级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压力感,千方百计抢抓发展机遇。

面对区域发展的激烈竞争,对照国家级开发区的标准,引导各级树立开发区不是传统区县而是特殊经济区域的理念,必须强化创新思维、开放胸怀和跨越发展意识,以此指导和统领各项工作,加快打造具有国家级开发区内涵和标准的一流开发区。

面对发展瓶颈制约,引导各级不断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大胆突破,着力提高各级在新形势下抓创新、敢突破、促跨越的能力。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是我们推动跨越发展的持久动力。

二是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实施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

在认真总结历届领导班子指导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跨越发展,从基本区情出发,提出了“坚持一个主题、打造三个亮点、突破一条主线、进而加快建设国家级一流开发区”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实施了四大区域规划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和完善跨越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同时坚持用跨越发展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开放创新、奋发有为、跨越发展已成为全区人民的强烈共识和行动指南。

实践证明,顺应人民群众的发展愿望,始终不渝地推动跨越发展,是解决前进中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物质基础。

三是必须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兼顾群众长远和眼前利益,着力解决养老、就医、住房等一些群众最现实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在开发建设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依靠、联系和组织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真正使支持开发建设、推动跨越发展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实践证明,关注改善民生,既是推动跨越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保障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让每个老百姓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

四是必须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建立健全敢于担责、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面对开发建设的繁重任务,我们始终坚持放手、放权、放责的原则,引导各级认真履职尽责,大胆放手工作,敢于承担风险,勇于创新突破,推动工作落实。

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少说多干、埋头苦干,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

通过实施目标责任明细化、工作推进具体化、督查考核制度化,着力构建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实践证明,有了好的思路、好的决策,还需要好的机制、好的作风,才能动员和凝聚群众,形成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

五是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打造一支高素质、硬作风、敢突破的干部队伍。

紧紧抓住解决为谁掌权、为谁用权和怎样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倡导在推动事业发展、处理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和使用干部;

始终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落实阳光施政、工作规范、加强纪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借助机构升格,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激励党员干部严于自律、勇于负责、乐于奉献、善于创新、敢于突破。

以“阳光施政”集中活动为抓手,着重强化村居干部选聘、教育和管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实践证明,以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干部队伍,是推动事业前进、永葆发展活力的坚强保证。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总体部署,立足本职,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促进和谐,付出了艰苦努力。

两委领导成员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敢于担责,大胆工作,保证了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

各街道、村居处在基层工作第一线,面对项目征地拆迁、社会大局稳定等繁重任务,服从大局、服务发展,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和过硬的能力;

北京路街道、奎山街道强力推进成家村、朱家村等村居的改造建设,保障浆纸三期、自动变速箱等项目建设,加快村居经济发展。

区直各部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服务全区大局。

党政办公室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职能,组织了省市科学发展现场观摩会、全市推动开发区跨越发展大会、“三力”建设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

纪工委开展了村居“阳光施政”集中活动,加大审计力度,加强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行为的查处;

党群部组织了村两委换届选举;

经发局精心组织经济运行,积极做好企业搬迁,完善扶持企业发展政策;

招商局扩大产业招商,深入推进威亚三工厂、东方重工等项目,利用外资占到全市的1/2;

人保局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办法试点、社发局完善社会救助等保障体系,受到群众欢迎。

政法各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

各产业园区不断强化服务,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

韩国工业园服务的威亚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等项目,粮油产业园服务的凌云海大豆、精炼糖等项目,物流产业园服务的中铁物资等项目,都实现快速推进。

各垂直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服务、靠上协调,全力解决发展难题。

国土分局扎实做好土地规划调整、指标争引、组织土地收入等工作,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

地税分局、市区国税局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缴,实现了财政增收、质量提高。

社会各界热情关注全区发展,支持跨越发展的氛围空前浓厚;

金融机构深化银区和银企合作,为开发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支持;

威亚发动机、森博浆纸、凌云海糖业等企业善于抓住机遇,加强精细管理,加快技改创新,全力开拓市场,实现了增产增效。

在此,我代表党工委、管委会,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开放创新,奋发有为,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建设实现新跨越。

展望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竞争压力加大的攻坚关键期。

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推动跨越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仍是全区奋发有为、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正孕育新的突破,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转移。

从全国来看,国内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少,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有利于我区充分发挥优势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对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部署,必将指引我们在新起点上开辟跨越发展的新境界,并带来重大机遇。

从全省全市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蓝黄“两大引擎”以及沂蒙革命老区和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两大助推器”,我市占据四分之三,使我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和各类扶持政策组合叠加,将为我区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使我区的靠海临港及产业优势充分彰显,发展潜力加速释放。

从自身优势看,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后,国家和省优惠政策陆续到位,市委、市政府推动我区跨越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体制机制逐步理顺,我区跨越发展的政策、体制和环境更加优化。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全区大投入大开发框架全面拉开,临港产业加快集群发展,特别是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规划建设,为全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深入持久的思想解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历练,各级领导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蓝色产业的竞争力、区域发展的内生力、开放创新的驱动力、改善民生的保障力进一步增强。

这些优势、条件和机遇,将开启全区今后较长时间的“黄金发展期”。

今后一个时期,也是全区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关键期。

从全球视野和全国大局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产生深刻影响,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欧美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给发展带来诸多难以预见的挑战。

从区域竞争来看,周边地区都在大干快上,竞相发展,形势逼人。

去年,商务部对90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我省有6家开发区纳入评价范围,青岛开发区、烟台开发区分别居第5、第6位,东营开发区、潍坊滨海开发区、威海开发区、日照开发区分列第40、第47、第48、第57位。

在全国新升级的36家开发区中,东营开发区、潍坊滨海开发区、日照开发区分列第3、第5、第8名,我区在全国开发区中处在中游靠后位置,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我们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只有抢抓机遇、跨越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从自身情况看,我区经济总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与国家级开发区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仍然粗放,与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还有很大差距;

民生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人民的幸福指数还不够高;

少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部分党员干部大局意识不强,工作作风飘浮,决策执行不力;

资金、人才、体制机制等瓶颈制约仍很突出,等等。

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以思想上先人一步、能力上强人一筹、行动上快人一拍的“争先进位”精神,抓住主要矛盾,突破关键环节,推动跨越发展,带动全局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综合分析我们面临的形势,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

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谋划和推动跨越发展。

2012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四大战略”、“双轮驱动”和“三个集约”,继续按照新一届党工委、管委会既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开放创新、奋发有为、跨越发展的工作基调,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城市建设提升年活动,着重推进政府提速、环境优化,结构升级、企业增效,民生改善、和谐构建,以此保障和推进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实现大投入、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省党代会和市党代会胜利召开。

按照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党工委、管委会已经对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作了相应安排,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于周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水平这充分考虑了我区面临的重大机遇与现实潜力,考虑了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影响,考虑了改善民生等实际需要,并与“十二五”和蓝色经济区规划目标相衔接。

工作中,要争取发展得更好更快。

今年全区工作的基调是“开放创新、奋发有为、跨越发展”。

这个基调的确定,是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的殷切期望和全区人民的迫切期待,是落实全市推动日照开发区跨越发展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后理应率先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改变我区综合实力、城建水平等与国家级开发区不相称现状的必由之路。

“开放创新”是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

要按照国家赋予的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敢于担责、敢于突破、敢为人先的理念,改革先试、开放先行、创新先发,以更大的改革魄力,破解影响跨越发展的各类瓶颈制约;

坚持大开放、大招商、大开发的理念,推进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实现大投入、大发展;

坚持思想理念创新、工作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依靠科技、知识、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跨越发展。

“奋发有为”是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倡树奋发有为、创先争优,引导各级转变平推平拥、低层次工作的思想,推动单项工作争一流、整体工作上水平;

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让每个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倡树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通过目标考核、干部考评、行政问责等措施,传递压力,增加动力,确保决策执行实效;

倡树敢于担责、敢于突破,引导党员干部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动真碰硬,做到不回避矛盾,不推诿责任,不绕道而行,不半途而废,力求更大突破。

“跨越发展”是建设国家级一流开发区的关键所在。

针对经济总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这一区情,必须把跨越发展作为全区的中心工作,以此统领各项工作,并用跨越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高、民生保障体系不健全、发展瓶颈制约等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

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4+1”蓝色产业体系,并且有市场、有效益、环境友好型的产业项目,特别是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大的大项目,都要下大力推进,以此带动全区经济存量优化、总量膨胀、质量提高、效益提升,切实增强全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按照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要实施以下重点突破:

(一)以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实现“4+1”蓝色产业发展新突破。

要强化项目是开发区生命线的理念,深入推进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培育提升“4+1”蓝色产业体系。

一是强力推进大项目招引新突破。

要密切跟踪产业政策调整、产业梯度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向,重点围绕“4+1”蓝色产业,着眼世界500强、中央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大力引进规模大、档次高、成长性好的大高外项目。

今年招引项目资金到位数要同比增长40%,争取引进5个以上的投资过10亿元的大项目。

要深化与现代集团、金鹰集团、东方重工、中铁物资等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现有骨干企业增资扩股,同时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龙头,拉长产业链,招引关联和配套项目,放大产业集群效应。

要以鲁南航贸中心、保税物流中心、科技孵化中心以及即将建设的临港商务区为载体,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信息中心等,带动临港物流和总部经济繁荣发展。

二是着力推进大产业建设新突破。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的意识,严格落实项目领导包保、台帐管理、现场办公等制度,确保各产业项目顺利建设。

确保年内项目投资达到110亿元以上。

要拉长浆纸产业链条,扎实推进亚太森博液体包装用纸、高档生活用纸项目建设,并引进一批印刷包装项目,提升浆纸及印刷包装产业整体层次。

要做大做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产业,启动威亚南扩区、汽车零部件工业园二期建设,协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确保威亚三工厂、毛坯三工厂、岱摩斯车桥、新格金属等项目年内投产,开工建设变速箱二工厂。

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要全面破题,促进东方重工按进度投资,启动建设船舶加工中心;

争取和用好5亿欧元贷款,加大填海造地力度;

加强渔港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华远船舶、荣信水产加工等项目开工。

要加速膨胀粮油食品产业规模,推进金鹰棕榈油、新良技改等项目,确保恒隆粮油、凌云海精炼糖项目投产。

要提升临港物流产业水平,大力扶持航运企业发展,加快凌云海物流、丰泰集装箱等项目建设;

深化区港联动,启动建设疏港路以南、临沂路以东、电厂以北的临港物流园区,以及现代路以西、疏港路两侧的综合物流基地;

推进国际铁矿石交易中心、煤炭基地、粮油食糖现货市场建设,打造“日照板块”价格指数,实现临港高端物流更大突破。

三是大力推进大企业培育新突破。

各单位要按照多争取、不争夺的原则,加强对国家产业扶持、蓝色战略实施等政策的学习研究,加大与上级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

要按照结构升级、企业增效的要求,帮助企业找准与上级政策支持的结合点,提高项目策划和报批的成功率;

严格兑现我区企业退二进三、自主创新、品牌建设等扶持政策,同时运用税收、担保、奖励等手段,对不同层面的企业实施激励扶持,既坚持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又兼顾面广量大中小企业利益,全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要落实双向承诺、经济顾问指导等制度,“一企一策”研究制定帮扶措施,推动金融与企业、企业与上级政策、生产要素供给与企业需求“三个对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加快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促进技改和自主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拓宽营销市场,促进企业增产增效,以此盘活全区经济存量,膨胀总量。

今年,年产值20亿元以上企业要超过10家,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年产值过100亿元的1家。

企业是项目建设的主体、跨越发展的主力。

希望广大企业家更加自觉地走创新转型发展之路,坚持内抓挖潜、外拓市场相结合,深入推进精细化、人本化和科学化管理,加快技术革新,推动技术、工艺、设备全面升级,并不断强化产品设计、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等手段,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克服封闭保守思想,舍得拿出最好的资产项目和产品,积极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搞好对接,敢于让别人参股、控股,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技术,实现做大做强。

新批企业要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早日投产运营。

驻区各银行要找准风险和收益的最佳切入点,落实国九条等政策,争取上级信贷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企业产业发展。

各企业家要把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切实维护职工利益,踊跃参加公益事业,做一个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社会美誉度的现代企业家!

(二)以城市建设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牢牢抓住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城市建设管理新提升。

围绕打造工业新城、城市新城、商贸新城,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实施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彰显国家级开发区的城市新区形象。

一是加快提升战略规划和城市新区建设水平。

四大区域战略性规划的完善提升和全面实施,是今年城市建设管理提升的突破口。

要坚持产业集约布局、城乡集约建设、生态集约保护,按照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区一体、区港一体的要求,科学修编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深化细化北商住、南古镇等功能区规划,体现前瞻性、先导性和科学性。

按照规划要求,在北部商住区要全面改造升级秦皇岛路、大连路等5条道路,将现代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