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3045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文档格式.docx

璘 

余立新

项目负责:

余立新

文本编写:

安守先 

左文超 

余立新 

李红军 

刘承德

彭 

季 

陈 

璘 

姚 

成果数据化:

周 

莉 

燕 

张云霞 

李 

红 

杨丽霞

编 

图:

左文超 

安守先 

何长忠 

统 

编:

余立新 

审 

查:

王建新

目 

一 

总 

则...1

二 

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2

(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2

(二)矿产资源特点...3

(三)首轮规划实施的评估...4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现状...5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6

(六)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7

(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8

(八)矿业开发的经济社会背景...9

(九)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保证程度分析...10

三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15

(一)指导思想...15

(二)基本原则...16

(三)规划目标...17

四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3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方向...24

(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布局...24

(三)探矿权设置、投放及现有探矿权处置方案...36

(四)勘查准入条件...38

五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39

(一)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调控...39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43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57

(四)开采准入条件...63

六 

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65

(一)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65

(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分区...66

(三)矿山环境恢复重点治理工程...67

(四)矿山环境监测网络...69

(五)新建、改、扩建和已投产生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69

(六)停办、关闭、闭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69

七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70

(一)法制保障机制...70

(二)行政保障机制...70

(三)经济保障机制...71

(四)社会保障机制...73

(五)科技创新与人才保障机制...74

(六)建立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机制...75

(七)规划实施的重大示范工程手段...75

(八)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矿产资源忧患意识...75

八 

附 

则...76

附录《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年—2015年)》编制说明·

·

77

附表目录

附表1十堰市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2十堰市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3十堰市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4十堰市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5十堰市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6十堰市矿产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7十堰市矿产矿业权总数规划指标表

附表8十堰市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附表9十堰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附表10十堰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区表

附表11十堰市矿产资源勘查区规划表

附表12十堰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块表

附表13十堰市矿产资源开采区规划表

附表14十堰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块表

附表15-1十堰市禁止勘查规划区一览表

附表15-2十堰市禁止开采规划区一览表

附表16十堰市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及开采年限规划表

附表17十堰市主要矿产“三率”规划指标表

附表18十堰市矿山整改、联合、关闭规划表

附表19-1十堰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综合评估表

附表19-2十堰市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区一览表

附表19-3十堰市矿山环境一般治理区一览表

附表19-4十堰市矿山环境重点预防区一览表

附表19-5十堰市矿山环境重点保护区一览表

附表19-6十堰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规划表

附表19-7十堰市矿山环境监测网点一览表

附表20十堰市风景名胜区一览表

附表21十堰市自然保护区一览表

附表22十堰市文物古迹及地质遗迹保护区一览表

附表23十堰市生态小区一览表 

附图目录

十堰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1∶15万)

十堰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图 

十堰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 

十堰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十堰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十一五”和今后十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亦是我省全面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速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按照十七大重要精神及省政府规划部署,加快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和信息化。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

为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加强我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合理调控矿产开发利用总量,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与结构优化,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强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内相关部门发展规划,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湖北省第二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及成果要求》的通知(鄂土资发〔2007〕75号)要求,组织编制了《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我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是我市“十一五”及其后十五年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期为2005年,近期到2010年,远期到2015年,展望至2020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十堰市所辖行政区域。

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一)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东与本省的襄樊市接壤,西与陕西省安康市毗邻,南与本省的神农架和重庆万州市为邻,北与河南省南阳市和陕西省商州市交界。

地理坐标:

东经109°

29′至111°

16′,北纬31°

30′至33°

16′,总面积23672.05平方千米。

十堰市辖张湾区、茅箭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

截止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343.68万人。

十堰市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总体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多在500—1500米之间。

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

—16°

C,无霜期224—255天,年均降雨量800毫米以上。

“十五”末十堰市国内生产总值313亿元,年均递增10%,国民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启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全面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为契机,经济将得到较快发展。

预计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科技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建成社会和谐、现代化的汽车城、水电城、旅游城、生态城和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矿产资源特点

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资源禀赋居全省中上游。

截止2005年底,全市已查明资源储量的非油气类矿产51种。

其中上表矿产28种,包括能源矿产3种,黑色金属矿产3种,有色金属矿产5种,贵金属矿产2种,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5种,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3种,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7种。

上表矿产资源储量中,砂金、铌、稀土、钒、锆、石煤、饰面用板岩资源储量列全省之首;

银、伴生金、锑、铅、镉、钼、饰面大理岩列全省第二至三位;

岩金、锌列四至五位。

我市上表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2333.37亿元,占全省潜在总值的15.84%;

人均潜在总值6.83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8倍,居全省中等水平(附表1)。

资源分布广泛,地域特色明显。

全市五县一市二区均有矿产资源分布,受成矿地质条件制约,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郧西县以富集金、铜、铅、锌、锑、钼等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为特色;

郧县有丰富的饰面用大理岩和众多建筑石材矿产,铁矿、砂金等资源优势明显,加之又有金(岩金)、银、铜、锌等矿产,成为全市矿产资源最多的县份;

丹江口市以铁、钛、钒矿为主,为全市黑色冶金矿产集中分布区;

竹山县矿产资源以银洞沟大型银金矿和庙垭大型铌稀土矿为支柱,兼有绿松石、石煤、重晶石、钒、饰面用板岩等矿产,具有极大开发前景;

房县不仅是全市亦是全省地热资源的一处亮点,同时拥有磷、石煤等矿产,具独特的地方特色;

竹溪县以丰富的饰面用板岩和石煤资源为主,在全市具有重要地位。

矿产资源种类多,矿区规模总体偏小。

截止2005年底,全市已发现矿产11类62种(含亚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42%,是湖北省内发现矿种较多的市级地区之一。

全市502处矿床(区)中,大型矿床(区)11处,中型矿床(区)25处,小型矿床(区)133处,小矿或零散矿333处,小矿、零散矿占全市矿床(区)总数比例高达66%,表明矿床(区)规模总体偏小。

共(伴)生矿、贫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

全市80%以上金属矿产为共(伴)生矿,其中钒、钼、钛、铌、锆、铅、锌、镉、铀、钍等矿产,由于选矿加工技术难度较大,相当一部分矿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综合利用。

受成矿地质条件限制,我市钛(金红石)矿、镍、钼、锆、独居石、石棉矿等矿产,贫矿多、富矿少、有害杂质含量高、矿物嵌布粒度细、矿石质量差、开发利用成本高,目前难以开发利用。

(三)首轮规划实施的评估

首轮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公益性地质调查特别是商业性矿产勘查得到了强化。

截止2006年底已设置探矿权多达120项,打破了近十多年地质勘查停滞、徘徊的尴尬局面,为十堰市提供了一批新的矿产地,增强了发展后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布局趋于合理,矿业结构得到优化,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有所提高。

一些重大矿山环境问题得以治理,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有所改善。

矿产资源规划体系初步建立,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首轮规划实施虽取得明显成效,但由於规划启动较晚,加之我市社会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首轮规划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矿产资源规划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保障规划实施的制度不健全,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开发利用布局不甚合理,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不高,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滞后等,这都需要在新一轮规划中予以认真解决。

(四)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现状

——基础地质调查方面:

先后完成了全市境内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

完成1:

5万区域地质调查5400平方千米,占市总面积的22.8%;

2005年至今,市内新一轮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正在进行,工作面积覆盖了整个十堰市。

与此同时,先后完成全市1:

20万—1:

5万航磁测量及部分航空放射性测量、重力测量、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综合调查和1∶20区域化探、水文地质调查,以及十堰市第一代、第二代地质图、矿产图及其说明书的编制工作。

近20年来,全市共提交各类正式地质报告201份,其中区调报告24份、科研报告29份。

通过上述工作,基本查明了全市地质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背景,为全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矿产勘查方面:

经过数十年来的找矿勘查工作,已基本查明市内矿产资源的种类、规模及分布。

市内已发现矿床(区)共计502处,其中工作程度达勘探的30处,占6%;

达详查的31处,占6%;

达普查的40处,占8%;

仅为预查的401处,占80%。

石煤、铁、钒、铜、银、金、铅、锌、铌、稀土、砂金等矿种,多数矿区达到详查或勘探程度。

在矿床勘查的同时,相应开展了大比例尺矿产调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测量,发现和圈定了一批物化探异常和矿产地,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找矿勘探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大大提高了找矿效果和矿床勘探程度,发现和探明了一批重要矿产。

——开展了全市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成矿预测和矿床成矿系列研究工作。

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系统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厘定了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了成矿带,圈定了成矿远景区。

——探矿权设置现状:

截止2006年底,全市已设置勘查项目120项,总面积1109.12平方千米;

其中铁矿勘查44项,钒矿勘查25项,金、银多金属矿勘查19项,铜、铅、锌多金属矿勘查19项,砂金矿勘查4项,铁锰矿勘查2项,其它矿产勘查7项。

上述勘查项目工作程度均为普查(附表5)。

(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止2005年底,市域内已开发利用矿产34种,占全部查明资源储量矿种数的66.7%。

主要开采矿种为:

石煤、金矿(岩金与砂金)、银矿、磷矿、铁矿、重晶石矿、绿松石矿、饰面用板岩(瓦板岩)、饰面用大理岩(含米黄玉)、水泥用灰岩、建筑用辉绿岩、建筑石料灰岩共12种。

其它尚有地热、钒矿、铜矿、锌矿、普通萤石矿、滑石矿、建筑用砂岩、石膏、玻璃用石英岩、泥灰岩、砖瓦用页岩、砖瓦用粘土、矿泉水等矿产(附图2和附表3、4)。

十堰市现有持证矿山419家,目前处于开采的375家,停产的31家,尚在筹建的13家。

其中大型矿山6家,中型15家,小型191家,小矿207家,总从业人数6044人。

以企业经济所有制统计,国有矿山8家,集体矿山47家,港澳台投资矿山1家,外资矿山3家,个体及其它经济类型矿山360家。

2005年,全市固体矿产矿石总产量为402.01万吨,实现矿业总产值21525.20万元,占全市年工业总产值的0.5%;

全市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总产值272269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9%,占全市年国民生产总值的8.7%。

显示矿业、矿产品加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

(六)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现状

全市初步建立了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监测点,设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专项经费,加上地方财政、矿山企业治理经费的配置,为全市重大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部分经费来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止2005年底,全市主要开展了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的处理;

对被占用和破坏的土地实施了复垦;

对地表水体污染进行了治理等工作。

——废渣处理:

全市年产固体废弃物15.45万吨,累计存放量88.20万吨,当年处理量16.94万吨,占累计存放量的21%。

尾矿库23个,累计存放量14.13万吨,当年处理量10.51万吨,处理率73%。

废水处理2处,当年排放量9.4万吨,处理量5.85万吨,处理率62%。

——土地复垦:

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我市主要开展了排土场和尾矿堆复垦。

废渣和尾矿库及地面塌陷占地面积112.88公顷,应治理面积为105.93公顷,已治理面积11.61公顷,占该治理的11%,总投资307.65万元。

——矿山地表水污染治理:

1997—1999年我市先后开展了郧西黄龙山小金矿、城区百二河石料滥采乱挖专项治理,关闭小金矿、石料矿三十余家,采场五十余处,取缔混汞碾、氰化池等落后、污染的生产工艺。

竹山县文峪河流域硫铁矿尾矿堆污染水源严重,于2001年通过决定立项治理,总投资817.07万元,该流域水污染治理工程现已完成。

(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不断减少、产量逐渐下降。

随着找矿难度的增加,有效勘查投入不足,新发现矿产地及新查明的资源储量较少,主要矿产储采比下降,后备资源紧缺,保障程度降低。

现有大中型矿山多已进入中晚期,资源逐渐枯竭,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供需矛盾加剧。

矿产供需总量失衡,开发利用布局与结构不尽合理。

2005年全市矿山开采总量为402万吨,矿山多而分散,产量少、产值低、经济效益低下;

煤、铁、铜、金、银、硫等大宗矿产长期供不应求;

化工、冶金、非金属尤其是新型非金属矿产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一矿多开、大矿小开、重复建设问题依然突出。

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

重开发、轻保护,采主弃副、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重采轻掘、乱采滥挖现象仍较普遍,资源浪费和破坏较为严重。

矿产品加工程度低,原矿、初级加工产品多,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差。

小矿山的采选技术和装备水平较低,管理较差,经营粗放,矿石采选综合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低。

矿山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破坏未得到有效遏制。

矿产开发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矿山植被、景观、土地、水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三废”达标排放率、恢复治理率和土地复垦率较低,局部地区水源、大气、土地受到严重污染,地面塌陷、沉降、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尾矿库溃坝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矿业法律法规、配套政策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宏观调控和监督力度不够;

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起步较晚,矿业权市场发育迟缓;

矿山“三率”考核尚未全面展开。

重微观轻宏观、重审批轻审查、重发证轻监管、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仍较普遍。

(八)矿业开发的经济社会背景

新的发展理念对矿产资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对矿产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安全的资源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期矿产资源工作的重要任务。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启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全面推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加快襄渝铁路复线与银武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省政府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政策,加大对汉江—堵河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力度,我市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居民住房水平升级,资源消耗将处于高增长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加,既为矿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及矿产资源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动矿业结构调整。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增长方式将加快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

加大调整和优化矿业结构,深化体制改革,有利于形成集约型增长的经济运行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注重质量和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资源全球化配置致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矿业经济全球化既拓展了我市优势矿产品的国际市场,多渠道利用国外资源、资金和技术,又改变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供需格局,使我市矿业受到严重冲击。

“绿色”矿业已成为社会发展主旋律。

有效保护和集约利用矿产资源,走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之路,在开发利用中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加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发展“绿色”矿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和矿山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要求切实保护好水源区的生态环境,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九)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保证程度分析

“十一五”乃至今后十五年,我市矿产资源的消耗将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供需形势十分严峻。

受资源禀赋条件所限,除少数矿种可以满足需求,资源保证程度较高外,大多数矿种的自给率低,不能满足需求。

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保证程度分析如下:

石煤:

我市除竹溪县南部有极少量烟煤外,主要为石煤资源。

煤炭(含烟煤)自给率仅占9.5%左右,远不能满足本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预测全市煤炭(石煤和工业用烟煤)2010年、2015年、2020年的需求量分别为607万吨、872万吨、1252万吨。

全市现有小型石煤矿山24家,年产量23.70万吨,主要分布于竹山、竹溪县。

“十一五”期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矿井建设,产量会有较大幅度提升,预计2010年产量突破120万吨;

规划2015年、2020年产量分别为130万吨、160万吨。

截止2005年底,全市石煤保有资源储量20379.04万吨,其中基础储量6341.64万吨。

规划近期按年产煤120万吨、回采率90%计算,现有基础储量可开采48年;

此外还有14037.4万吨资源量作后备,并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石煤资源保证程度较高。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主体能源的煤炭(含工业用烟煤)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但受资源禀赋及开采技术条件限制,市内煤炭产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其缺口将长期依靠外地供应。

银:

我市银矿资源丰富,在省内占有重要地位。

现有2家矿山,均为小型企业,矿石年总产量10.86万吨。

据预测目前国内白银首饰市场将逐步扩容,需求量将以年均2.25%的速度增长。

竹山银洞沟银(金)矿为我省大型矿区,2005年产白银17001.93千克,黄金74.29千克。

依据《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要求,大型银矿区矿石最低开采规模为≥30万吨,预计2010年全市白银需求量及产量为35吨,2015年突破40吨,2020年达到45吨。

截止2005年底,全市保有资源储量1546吨,其中基础储量1297吨。

以年产银35吨,回采率90%计算,现有储量可开采33年;

还有249吨资源量可作为后备资源,资源能够得到保证。

竹山银洞沟银(金)矿经多年开采,资源储量消耗较大,为我市危急矿山,应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勘查,积极寻找新的后备资源。

金:

全市现有金(含砂金)矿山共计3家,其中小型矿山2家,中型矿山1家,主要分布在郧县、郧西县。

2005年砂金矿石产量12万吨,产金120千克(含伴生金)。

目前全市黄金实际产能300千克/年,随着丹江口库区砂金矿山的全部退出,金矿生产面临较大压力。

预测到2010年黄金需求量和产量达220千克,2015年、2020年将分别达到355千克、571千克。

目前国内黄金市场前景看好,但我市金矿剩余可采储量不足,特别是“南水北调”即将淹没的汉江流域砂金矿,资源接替相当严峻。

截止2005年底,金(岩金)保有资源储量18294千克,其中基础储量14336千克。

以年产金355千克,回采率90%计算,现有基础储量可开采36年。

规划期间应加大勘查力度,寻找新的后备资源;

同时积极开发郧西、郧县、竹溪等地岩金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