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916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8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docx

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复习整理

第1章计算机硬件基础

源码反码补码移码

进制间转换

二进制1101,从最低位(最右)算起,位上的数字乘以本位的权重,权重就是2的第几位的位数减一次方。

比如第2位就是2的(2-1次)方,就是2;第8位就是2的(8-1)次方是128。

把所有的值加起来。

2(1-1)代表2的0次方,就是1

换算成十进制就是:

1*2(1-1)+0*2(2-1)+1*2(3-1)+1*2(4-1)=1+0+4+8=13

十进制

十六进制

内存储器+CPU(运算器+控制器)=主机

外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存储器

输入设备运算器输出设备

控制器

运算器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寄存器数据缓冲状态条件寄存器

控制器程序计数器PC指令七寸器IR指令译码器时序部件

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java解释器

总线的带宽单位时间内总线上课传输的数据量单位MB/s

总线的位宽总线能同时传输的数据位数有32位64位

总线的工作频率适中频率,是协调总线上各种操作的时钟频率

CPU主频工作频率HZ

字长数据总线一次能同时处理数据的位数

缓存CPU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

核心数量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机引擎(内核)

CMOS是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日期。

时间。

启动设置)的芯片

由主办的电池供电,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

CISC复杂RISC精简

并行处理机阵列式计算机由多台处理机组成,每台处理机执行相同的程序是操作并行的SIMD计算机。

多处理机由若干台独立的计算机组成,每台计算机能够独立执行自己的程序,是MIMD计算机。

流水线T=流水线周期K=指令几个阶段

1.流水线周期为执行时间最长的一段

2.流水线计算公式:

Nt+(K-1)t

3.流水线计算公式:

优先考虑单条指令所需时间+(N-1)×(流水线周期)

4.流水线的吞吐率在单位时间内流水线所完成的任务数量或输出的结果数量公式:

TP=N/Tk(时间)

流水线的效率

流水线的设备利用率,在时空图上,流水线的效率定义为N个任务占用的时空区与K个流水段总的时空区之比。

Cache功能:

提高CPU数据输入输出的速率,突破所谓的“冯诺依曼”瓶颈,CPU与存储系统间数据传送带宽的限制。

在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体系中,cache是访问速度最快的层次,使用cache改善系统性能的依据是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以H代表cache的访问命中率,

T1表示cache的周期时间,

T2表示主存储器周期,

T3使用cache+主存储器系统的平均周期

T3=h×t1+(1-h)×t2

主存

存储单元

字节

总片数=总容量/每片的容量

串联系统

系统的可靠性R=R1×R2×…×Rn

系统的失效率λ=λ1×λ2×…×λn

并联系统

R=1-(1-R1)×(1-R2)×…×(1-Rn)

校验码

码距一个编码系统的码距就是整个编码系统中任意两个码字的最小距离

奇偶校验码仅可检错可检测1位错

循环冗余仅可检错可检测多位错

海明码可检错、可纠错,纠1位或多位错

第2章操作系统知识

作用:

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改善人机界面,面相用户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死锁:

一个程序等待不可能发生的事,则进程就死锁。

1.每个进程数最大的资源少一个

2.如果还有一个资源剩余就不会发生死锁

树形目录结构:

绝对路径:

跟开头的路径

相对路径:

当前环境的路径

第3章程序设计语言

低级语言:

机器语言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灵活,直接执行,速度快)

汇编语言一种用助记符表示的仍然面相机器的语言

汇编程序把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与之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的翻译程序

汇编语言程序用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

汇编程序输入:

是用汇编语言书写的源程序输出:

是用机器语言表示的目标程序

解释器又称解释程序是直接解释源程序或者生成某个中间的表示形式,要参与程序的执行,不生成独立的目标程序。

编译程序:

将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在计算上运行时目标程序不参与程序的运行。

Fortran语言科学计算执行效率高

Pascal语言为教学而开发的表达能力抢delph

C语言指针操作能力强高效

Lisp语言函数式程序语言符号处理人工智能

C++语言面向对象高效

Java语言面向对象中间代码跨平台

C#语言面向对象中间代码net

Prolog语言逻辑推理简洁性表达能力数据库和专家系统

第4章系统配置和方法

浏览器/服务器系统

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

第5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的集合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构造方法

数据逻辑结构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队列与栈队列先进先出栈先进后出

数组

一维数组a[n]a[i]地址:

a+i*len

二维数组a[m][n]

第6章多媒体基础知识

声音带宽:

人耳20HZ-20KHZ说话300-3400hz

采样:

采样频率精度采样频率应为声音最高频率2倍。

第7章网络基础知识

7应用层实现具体的应用功能

6表示层数据的格式与表达,加密,压缩

5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4传输层端到端的连接

3网络层分苏传输和路由选择

2数据链路层传送以帧为单位的信息

1物理层二进制传输

路由器分割广播域

集线器所连接的设备属于同一个广播域冲突域

交换机分割冲突域一个端口一个冲突域

Tcp/ip协议

Pop3

NFS

Dhcptftp

Ftphttp

Snmpdns

Telnetsmtp

Tcp

Udp

Ipicmp

Igmp

Apprarp

IP地址

A

最低

0...0

0.0.0.0

255.0.0.0

最高

01...1

127.255.255.255

B

最低

10...0

128.0.0.0

255.255.0.0

最高

10...1

191.255.255.255

C

最低

110...0

192.0.0.0

255.255.255.0

最高

110...1

223.255.255.255

D

最低

1110...0

224.0.0.0

最高

1110...1

239.255.255.255

E

最低

1111...0

240.0.0.0

最高

1111...1

255.255.255.255

第8章数据库技术

外模式:

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模式的子集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

存储模式和物理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内部表示,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两级映式:

外模式/模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保证了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建立和维护其他功能

特征数据结构化且统一管理,有高效的数据独立性数据控制功能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数据库的完整性

并发控制、故障恢复

候选码/候选键如果在一个关系中,存在一个属性(或属性组)都能用来唯一标识该关系组的元组,并不包含多余属性,这个属性(属性组)成为该关系的候选码或候选键。

主码/主键其值能唯一地标识元组的一个或多个属性,成为主码或关键字。

外码/外键关系中都是某个属性(属性组)不也是该关系的主码或只是主码的一部分,但确实另一个关系的主码时,该属性或(属性组)成为这个关系的外码。

第9章安全性知识

信息安全是对信息、系统以及使用,存储和传输硬件的保护。

机密性:

防止信息暴露给未授权的人或系统质量的状态,之确保具有权限和特权的人才可以访问信息的特定集合。

完整性:

之信息完整而为被腐蚀的质量和状态。

可用性:

使需要访问信息的用户可以在不受干涉和阻碍的情况下对信息进行访问并按所需格式授权他。

第10章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知识

概念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分发信息的相互关联的组件的集合,其作用在于支持组织的决策与控制。

技术观前半部分说明了信息系统的技术构成,称作技术观

社会观后半部分说明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作用,称作社会观

合起来称作社会技术观

反馈

输入(数据)→信息系统(处理)→输出(信息)

信息系统可以由人工或计算机来完成,由七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主机(CPU和内存储器)外存储器(磁盘光盘)输出输入

2.计算机软件系统

3.数据及其存储介质

4.通信系统

5.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

6.规章制度

7.工作人员

信息管理者

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

信息用户:

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都是围绕信息用户的需求。

信息管理者:

明确需求、协调资源、分配资源。

CIO首席信息主管

信息系统的结构

层次结构横向战略计划战术管理作业处理

纵向按具体的职能划分子系统

功能结构信息技术的角度在开发信息系统时必须考虑这些具体功能的实现

信息用户的角度整个组织在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功能

软件结构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组织或联系

硬件结构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或信息系统的空间结构,是指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

集中式信息资源集中,便于管理,缺点是主机价格昂贵,维护困难,运行效率低,系统易瘫痪

分布集中式数据部分集中,便于管理,工作站间相互独立,业务各自处理,必要时又是一个整体,

相互传递信息,共享数据,缺点是价格较高,系统维护困难

分布式根据需求和存储方式来配置信息资源,利用发挥用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和应变能力;扩展方便健壮性好。

资源分散,标准,规范不易统一,系统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管理协调有难度,

不利于安全保密措施的统一实施。

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

★面向作业处理用来支持业务处理实现处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

办公自动化OAS

事务处理系统TPS

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DAMS

★面向管理控制辅助企业管理实现管理自动化的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

知识工作支持系统KWS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面向决策计划决策支持系统DSS

战略信息系统SIS

管理专家系统MES

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

1.促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由于高层领导可以查询几层信息减少中/低层的管理人员

2.组织结构更加灵活和有效不用地域部门、分支机构、管理人员、可借助有关信息的分析与判断直接对生产问题做出决定

3.虚拟办公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人员办公地点可以不固定。

4.增加企业流程重组的成功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促进企业运作方式和管理过程的变革。

(系统规划)系统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确定待开发软件系统的总目标,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资源进行分配。

该阶段产生的文档有可行性分析报告和项目计划书。

(系统分析)为了解决该问题,系统应该做些什么?

确定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数据以及界面等要求,从而不确定系统的逻辑类型。

产生的文档有系统规格说明书。

(系统设计)解决问题,系统应该怎么去做?

系统分析阶段根据现行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